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贝克特的小说代表作《马龙之死》中的人物内心独白有明显的贝氏标签,马龙在弥留之际的语言排泄建构的精神空间变成了后现代人类生活孤独和无聊。
关键词: 《马龙之死》 人物独白 精神空间
荒诞主义代表作家贝克特一生都崇尚独处,他曾说:“独处的感觉真是美妙极了,我常常深陷于那种友好的黑暗中……”[1]他的作品通过人物独白体现当代人“孤独”的境地,本文以他的小说《马龙之死》为例,解读人物独白表现的心灵景观。
一、独白与精神空间
“独白不需要他人,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它将所有事实都客体化。独白声称是胜者”[2]。贝克特在三部曲中用主人公独白的形式不遗余力地表现人物的内心空间,空间也在三部曲中不断内化。《马龙之死》是一部没有情节的、只有一个声音的小说,马龙的身体在弥留之际被困于房间内,无法进行空间移动,只能以潜意识精神旅行取而代之。精神流浪汉马龙依靠头颅的内心独白打发消磨死前漫长而无聊的时间。“渐渐地,我的小小空间又重新嗡嗡地响起声来。你会说这一切只在我的脑子里,我自己似乎常常觉得我是在一个脑子里”[3]。马龙的房间具有不确定性,没有任何特征,不知是医院还是精神疗养院,唯一能肯定的是它的黑夜属性,马龙未曾接触过光明,直接沉入黑暗中,这种黑暗地带就是他们幻想的子宫。《无法称呼的人》中马胡德直言自己就在母亲子宫内:“我喜欢思想,尽管我对此没有什么确信,正是在我母亲的下腹中,我在好几天时间里结束了我的长途旅行,并且为下一次旅行而出发。”[4]
二、独白者与黑暗地带
贝克特小说三部曲中的莫洛伊、莫朗等人都是孤独的自言自语的独白者,贝克特专注地倾听自己头脑中的声音以叙述人物的独白。从人物的独白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贝克特的孤独、绝望与孤寂,他们是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形象,但贝克特的悲观主义与他本人的真实生活并无多大关联,生活中的贝克特乐善好施、平和、热爱运动、欣赏绘画,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随和、大方、富有同情心。贝克特小说的“空间”特性就在于摆脱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从而为小说人物的独白话语的自由音域提供舞台。在荒诞派戏剧家中,贝克特是少有的一个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与态度,始终执著坚定自己的写作方式的作家。贝克特确实有天生感受精神世界的能力,他的作品中常见一种冷峻萧瑟的悲观,绝无一丝令人沮丧的多愁善感,可见贝克特天生忧郁的心境和体悟荒诞感的超能力让他可以在作品中渗入头颅的内化空间,反传统小说的条框,用高度重复、无聊、连续或间断的叙述语言讲述人物的心灵景观。可以说,贝克特文本中蕴含的超前性思想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他选择沉默地陷入黑暗地带,他怀疑世界,怀疑人生意义,把生活看成漫长重复的习惯,但他不屈不挠,坚信洞穴中仍有阳光泄下,我们仔细聆听他头颅中的独白以开启阅读空间的深邃大门。
三、独白语言与自我存在
《马龙之死》用独白的形式表述高度含混的叙述语音,描写人物的内心景观。完全超出物质客观世界的边界,自始至终都在探讨人的自我存在。战争的铁蹄蛮横地践踏人们的心灵,人类不断怀疑世界,怀疑人的价值与存在,他们内心孤独、敏感、焦虑。马龙被社会驱逐出来,身体限制在病房内,身体逐渐佝偻退降,生命逐渐枯竭,这段回归坟墓般的子宫之路回归家园的精神之旅让马龙渐渐走向死亡。马龙用一截短短的铅笔在纸上书写自己头脑中的声音,像奴仆一样记录下内心的独白故事,语言中充斥着惊恐不安和无所适从,马龙面对自身处境无从选择,只能选择继续排泄言语,用内心独白建构自己的精神空间。就如《无法称呼的人》中马胡德所说的:“我将继续下去。空间、时间,我将寻找空间、时间中的空间,时间的空间,在空间中,在我的脑袋里,这样我才可以继续。”[3]贝克特通过身体的日渐萎缩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表现自我存在的荒诞和无意义,用戏谑的语言和实验的写作手法显露当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陌生化和孤独趋向,对解读后工业时代的信息化社会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詹姆斯·诺文森.王绍祥,译.贝克特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7.
[2]托多罗夫T.蒋子华,张萍,译.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325.
[3]贝克特.阮培,余中先,译.贝克特选集2——马龙之死.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350.
[4]贝克特.阮培,余中先,译.贝克特选集2——马龙之死.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352.
[5]贝克特.余中先,郭昌京,译.贝克特选集3——等待戈多.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191.
关键词: 《马龙之死》 人物独白 精神空间
荒诞主义代表作家贝克特一生都崇尚独处,他曾说:“独处的感觉真是美妙极了,我常常深陷于那种友好的黑暗中……”[1]他的作品通过人物独白体现当代人“孤独”的境地,本文以他的小说《马龙之死》为例,解读人物独白表现的心灵景观。
一、独白与精神空间
“独白不需要他人,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它将所有事实都客体化。独白声称是胜者”[2]。贝克特在三部曲中用主人公独白的形式不遗余力地表现人物的内心空间,空间也在三部曲中不断内化。《马龙之死》是一部没有情节的、只有一个声音的小说,马龙的身体在弥留之际被困于房间内,无法进行空间移动,只能以潜意识精神旅行取而代之。精神流浪汉马龙依靠头颅的内心独白打发消磨死前漫长而无聊的时间。“渐渐地,我的小小空间又重新嗡嗡地响起声来。你会说这一切只在我的脑子里,我自己似乎常常觉得我是在一个脑子里”[3]。马龙的房间具有不确定性,没有任何特征,不知是医院还是精神疗养院,唯一能肯定的是它的黑夜属性,马龙未曾接触过光明,直接沉入黑暗中,这种黑暗地带就是他们幻想的子宫。《无法称呼的人》中马胡德直言自己就在母亲子宫内:“我喜欢思想,尽管我对此没有什么确信,正是在我母亲的下腹中,我在好几天时间里结束了我的长途旅行,并且为下一次旅行而出发。”[4]
二、独白者与黑暗地带
贝克特小说三部曲中的莫洛伊、莫朗等人都是孤独的自言自语的独白者,贝克特专注地倾听自己头脑中的声音以叙述人物的独白。从人物的独白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贝克特的孤独、绝望与孤寂,他们是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形象,但贝克特的悲观主义与他本人的真实生活并无多大关联,生活中的贝克特乐善好施、平和、热爱运动、欣赏绘画,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随和、大方、富有同情心。贝克特小说的“空间”特性就在于摆脱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从而为小说人物的独白话语的自由音域提供舞台。在荒诞派戏剧家中,贝克特是少有的一个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与态度,始终执著坚定自己的写作方式的作家。贝克特确实有天生感受精神世界的能力,他的作品中常见一种冷峻萧瑟的悲观,绝无一丝令人沮丧的多愁善感,可见贝克特天生忧郁的心境和体悟荒诞感的超能力让他可以在作品中渗入头颅的内化空间,反传统小说的条框,用高度重复、无聊、连续或间断的叙述语言讲述人物的心灵景观。可以说,贝克特文本中蕴含的超前性思想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他选择沉默地陷入黑暗地带,他怀疑世界,怀疑人生意义,把生活看成漫长重复的习惯,但他不屈不挠,坚信洞穴中仍有阳光泄下,我们仔细聆听他头颅中的独白以开启阅读空间的深邃大门。
三、独白语言与自我存在
《马龙之死》用独白的形式表述高度含混的叙述语音,描写人物的内心景观。完全超出物质客观世界的边界,自始至终都在探讨人的自我存在。战争的铁蹄蛮横地践踏人们的心灵,人类不断怀疑世界,怀疑人的价值与存在,他们内心孤独、敏感、焦虑。马龙被社会驱逐出来,身体限制在病房内,身体逐渐佝偻退降,生命逐渐枯竭,这段回归坟墓般的子宫之路回归家园的精神之旅让马龙渐渐走向死亡。马龙用一截短短的铅笔在纸上书写自己头脑中的声音,像奴仆一样记录下内心的独白故事,语言中充斥着惊恐不安和无所适从,马龙面对自身处境无从选择,只能选择继续排泄言语,用内心独白建构自己的精神空间。就如《无法称呼的人》中马胡德所说的:“我将继续下去。空间、时间,我将寻找空间、时间中的空间,时间的空间,在空间中,在我的脑袋里,这样我才可以继续。”[3]贝克特通过身体的日渐萎缩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表现自我存在的荒诞和无意义,用戏谑的语言和实验的写作手法显露当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陌生化和孤独趋向,对解读后工业时代的信息化社会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詹姆斯·诺文森.王绍祥,译.贝克特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7.
[2]托多罗夫T.蒋子华,张萍,译.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325.
[3]贝克特.阮培,余中先,译.贝克特选集2——马龙之死.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350.
[4]贝克特.阮培,余中先,译.贝克特选集2——马龙之死.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352.
[5]贝克特.余中先,郭昌京,译.贝克特选集3——等待戈多.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