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地区羊布氏杆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lqw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了解铜仁地区山羊布鲁氏菌病血清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通过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2012-2015年从铜仁地区8县2区54家养羊场采集的864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铜仁地区羊群中存在布鲁氏菌病的感染;2012-2015年的阳性率分别为3.56%、4.72%、11.25%和8.33%,春季平均阳性率为7.57%,秋季平均阳性率为6.18%。[结论]此次血清学调查结果为铜仁市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血清阳性率;流行病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 S85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11-0063-03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世界性人兽共患病。贵州省于2010年首次从贵州省山羊血液分离到山羊种布氏杆菌,证实了布氏杆菌病在畜禽中的存在。2012年从1例患者全血中分离到山羊种布氏杆菌,表明贵州省布氏杆菌病疫情在人群中的存在,随后布氏杆菌病疫情在贵州省迅速扩散,直至2012年疫情已覆盖贵阳、黔南、黔东南、铜仁等州(市),防控形势非常严峻。该病的临床特征是引起动物的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孕、睾丸炎、关节炎等症状,其中牛、山羊、猪最易受到感染。动物布氏杆菌病的报告病例远远少于人布氏杆菌病报告病例。该病对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都有极大的危害性。
  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凝集反应、补体结合反应、变态反应等。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是检测该病的常用方法,平板凝集试验假阳性的现象较多。平板凝集试验对受检山羊血清进行初检,出现阳性者再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复检,得出更加精确的结果。环境因素对于控制畜禽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具有重要作用。铜仁市存在山羊感染布氏杆菌病和发病率呈增高趋势。笔者对贵州省铜仁地区山羊布氏杆菌血清学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血清来源。2012-2015年从贵州省铜仁市10个县(区)德江(7个)、思南(7个)、碧江(5个)、松桃(6个)、印江(5个)、石阡(5个)、万山(4个)、沿河(6个)、江口(4个)、玉屏(5个)采集血清样品。共54个规模养殖场,每个养殖场随机抽取20份山羊血清,春、秋2个季节共采集8640份血清样品。
  1.1.2主要仪器及耗材。主要仪器有ZPD-2050型全自动新型恒温培养箱、海尔冰箱等;主要耗材有棉签,清洁、无油脂的一次性试验纸板(5×10孔/板),50、100、250μL微量移液器,试管架,记号笔,凝集反应的试管,稀释抗原用的玻璃瓶(杯)等。
  1.1.3主要试剂。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抗原与阴、阳性血清(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布氏杆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抗原(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0.5%石碳酸生理盐水(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0%生理盐水。
  1.2方法 根据国家(GB/T18646-2002)、省级监测方案及铜仁市农业局的《布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说明书的方法进行操作。
  1.2.1平板凝集试验。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对采集的血清样品进行初检,用已知的抗原与山羊血清发生反应,观察是否含有抗体,观察抗原抗体异性反应是否生成颗粒状的沉积物。对血清样品进行布氏杆菌病初筛,具体操作见说明书。
  1.2.2试管凝集试验。对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检验结果呈阳性的血清样品,再进行试管凝集试验(SAT),做进一步血清学判断,具体操作见说明书。
  1.2.3结果判定。
  (1)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结果的判定方法。①受检血清在4min内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者判为阳性,无凝集现象;呈均匀粉红色者判为阴性。②以“+”表示凝集的程度。++++,菌体完全凝集,100%下沉,上层液体100%清亮;+++,菌体差不多完全凝集,且上层液体75%清亮;++,菌体凝集显著,液体50%清亮;+,凝集物有沉淀,液体在25%清亮;-,凝集物无沉淀,液体混合均匀浑浊。
  (2)试管凝集试验(SAT)结果判定。若凝集度为1:100(++)以上,判定为阳性。比浊管溶液的配制如表1所示。
  2结果与分析
  2.1山羊布氏杆菌病的检测结果 通过对2012-2015年从铜仁市各县养殖场随机抽取采集的8640份山羊血清樣品进行检测,以凝集度为1:100(++)为阳性血清,共检测出阳性血清602份,平均阳性率为6.97%。其中,2014年铜仁市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率最高,为11.25%。2012-2014年逐年呈上升趋势,2014年铜仁市布氏杆菌病阳性率为11.25%,2015年降至8.33%。印江县布氏杆菌病发病率最高(表2)。
  2.2不同季节(春、秋)山羊布氏杆菌病检测结果 2012-2015年通过对铜仁市10个县(区)定点山羊场的山羊进行调查,包括春、秋2次山羊血清检测,共采集山羊血清4320份,春季检测出阳性血清样品327份,平均阳性率7.57%;秋季检测阳性血清267份,平均阳性率6.18%,春季阳性率比秋季要高(表3),这可能是因为春季气候较为温和,给布氏杆菌病创造良好的条件,而布氏杆菌病在秋季抵抗力不强。
  2.3不同县(区)山羊布氏杆菌病检测结果 在所有县(区)中,印江县阳性率最高,阳性数101份,阳性率达12.63%;江口县次之,阳性数59份,平均阳性率9.22%。印江县和江口县是铜仁市发生布氏杆菌病的高发地区。万山区是铜仁市阳性率最低的地区,阳性血清数30份,阳性率4.69%,其他县(区)的阳性率相差不大,呈无规律零星分布(表4)。
  3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铜仁市的10个县(区)布氏杆菌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2012-2015年阳性率分别为3.56%、4.72%、11.25%和8.33%。从2012年到2014年布氏杆菌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2012-2014年布氏杆菌病的防控形势并未得到好转,相反防控形势更加严峻。2014-2015年阳性率稍有下降,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铜仁市应引起高度重视。从2012-2015年布氏杆菌病人畜间的检测数据可以看出,铜仁市布氏杆菌病疫情存在以下特点:①疫情覆盖面逐年增加,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与全国布氏杆菌病疫情形势相一致。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在作业过程中未进行有效的个人防护。此外,铜仁市大量引进的山羊得不到有效检疫,养殖、交易和屠宰环境恶劣,出售转卖病山羊,加重疫情传播。②实验室新感染病例不断出现。从2007年浙江省首次张俊波等铜仁地区羊布氏杆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了由于在试验检测过程中感染布氏杆菌的病例,2009和2011年又分别报告1例实验室感染病例。因此,应加强对实验室的卫生情况及布氏杆菌病的防控意识,保证实验室无布氏杆菌病的病菌污染是减少病原体传染的一个重要条件。   通过对2012-2015年铜仁市春、秋2季布氏杆菌病的调查发现,春季采集山羊血清4320份,平均阳性率为7.57%;秋季平均阳性率为6.18%,可见春季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率比秋季要高,这可能与气候、温度、空气质量、土壤的湿度等因素有关,与秋季相比春季气候更为适宜,气温适当,且空气质量也与布氏杆菌病的繁殖有很大关系。2012-2015年检测铜仁市存在布氏杆菌病阳性山羊发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疫情回升态势明显,这就要求对所有检测出阳性血清的山羊进行扑杀、消毒、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并做好登记备案,达到净化布氏杆菌病的目的。对布氏杆菌病的防控措施是以预防和扑杀病山羊为主,具体措施主要包括:①对布氏杆菌病防治知识进行宣传,提高自我防范意识;②严禁贩卖病畜,从外引进新畜时,必须经检疫证实无病后才可合群;③注意周边的环境卫生,与山羊接触后要洗手,不在山羊养殖场内吃东西,不吃没有煮熟的肉和奶,不要玩山羊羔;④人畜房屋不要距离太近,与动物接触时要穿工作服、戴口罩及橡胶手套等。
  此次调查中山羊血清的来源不同,检测结果发现阳性率最高的是印江县,阳性率最高可达12.63%,江口县次之,平均阳性率为9.22%。说明这2个县对布氏杆菌病的防范意识有待提高,给布氏杆菌病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印江县是感染布氏杆菌病最严重的县,可能受当地的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其管理比较松散,山羊群流动较大,检疫和消毒制度不完善,才会给布氏杆菌病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对2012-2015年铜仁市山羊群的布氏杆菌病检测结果的分析,发现2012-2015年每年均检测出阳性血清,说明该市的山羊感染布氏杆菌病情况比较严重。铜仁市布氏杆菌病的防护工作仍然十分艰难,在今后的工作實践中必须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预防策略,加强对病情的控制,早发现早治疗,增强对布氏杆菌病传播途径的培训,提高对布氏杆菌病的防控水平,进一步对布氏杆菌病的防控工作开展交流与合作,政府应对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使布氏杆菌病得到有效控制。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数字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和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90年不能写成90年,文中避免出现“去年”“今年”等写法。小于1的小数点前的零不能省略,如0.2456不能写成.2456。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含4位数),从小数点向左右每3位空半格,不用“,”隔开。如18072.23571。尾数多的数字(5位以上)和小数点后位数多的小数,宜采用×10n(n为正负整数)的写法。数字应正确地写出有效数字,任何一个数字,只允许最后一位存在误差。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家近年来对教育领域的投资不断加大及高校自己的实验室改造和建设,几乎每个大学里的不论是基础课、专业课以及专业课程所属的实验室在实验教学的基本环境、人均实用面积、实验教学设备更新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不但可以满足基本的教学科研任务,并且也具备了向社会上许多相关企事业提供一些专业服务的能力。经过多年的改造和贮备,实验教学有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如何能让这些种类和数量都十分庞大的通用及专业
摘要 [目的]筛选适合黄淮海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成熟期适宜的大豆新品种。[方法]采用同一播期,进行随机区组设计,以中黄13为对照,对9个夏大豆新品系进行鉴定试验。[结果]郑1427产量为3 316.95 kg/hm2,居第1位,比对照增产23.98%;皖豆905产量为3 125.25 kg/hm2,居第2位,比对照增产16.82%;圣豆24产量为2 941.95 kg/hm2,居第3位
摘要 [目的]研究宁夏扬黄灌区滴灌玉米干播湿出技术。[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干播湿出、滴灌对玉米出苗率、耗水量、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干播湿出可提高玉米的出苗率3.85%,干播湿出、滴灌减少玉米灌水量,可节水5 610 m3/hm2;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与其他灌溉模式相比无差异。[结论]干播湿出技术具有节水和提高出苗的作用,可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干播湿出;滴灌;玉米;扬黄灌区  中图
在祖克S432型浆纱机上对竹纤维纱线进行高压上浆。采用“先重后轻”的浆纱工艺满足了织造生产的要求:浆料配方以PVA为主,变性淀粉及QL-89为辅等浆料,浆液符合。高浓低粘”要求,增
对水的比汽化热的测定实验误差较大的原因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使结果偏小的主要系统误差。
目的:分析探讨中等吸气峰压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RDS及其预后效果。方法: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RDS患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