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磨损的乡村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ri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祖居相邻的一座老宅里,总是坐着一位在院子里干活的老阿婆。我至今记得从她家门前经过时,透过麻石砌成的大门望进去,总会与她的冷漠眼光相遇。我印象中祖母还在的时候,两家人好像没说过话。那老宅虽然是砖瓦房,但建筑格局与龙潭村别的村民的砖瓦房很不一樣。我除了知道它里头有一个非常宽敞的院落外,其它一无所知。直到这老宅把剩下的后半部分砖瓦房拆掉重建,我忽然对这座与之相邻了几代人的老宅产生了好奇。
  我向姑姐打听这老宅。她告诉我,他们家是“到桥的”,住在里头的原来是地主,早年做木材生意。至于什么是“到桥”,姑姐反复给我解释了半天,我仍没弄明白。她干脆说:“你回去问你爸吧,他会解释给你听的。”
  我问父亲,他笑着对我说,是“倒朝”而不是“到桥”。以前龙潭只有大户人家的房子才会有这种“倒朝”的建筑格局。所谓“倒朝”就是前面的一宅房舍与后面的另一宅房舍,门户是相对的,中间隔着一个院落。不过,现在龙潭村俨然是城中村,欲寻觅这么一座“倒朝”的宅邸,恐怕是找不到了。
  我把“倒朝”误听为“到桥”。这是龙潭村周边一带,台涌、大塘、赤沙、土华、小洲等村落的乡音。譬如,这一带的村落,总把灯叫为“丁”,所以,村里人点灯就有“添丁”之意。对于市郊听到的乡音,我不免会打趣几句,学着村里人的腔调:“担张凳(ding),点盏丁。食粒咸脆花星。”番禺沙湾一带,谁家生了男孩,就到祠堂挂一盏灯,也是这个意思。龙潭杜氏祠堂重修后,每年的正月初十,就是村里添男丁挂灯的时候。
  听父亲说,与祖屋相邻的老宅里的人,是我们的同宗兄弟,还是同一太公,按旧时辈分的序列,我们祖母属于大房,他们属于二房,但他们素来比较得宠,所以,承继的房产就比较多。那座老宅和我们的祖屋都是同一太公留下的产业,不过,他们那间老宅比我们祖屋大了一倍不止。这些旧时代遗留下来的伦理辈分,自然与我们无关,而且我们又从不来往。若按父亲说来,虽然我们算得上是亲戚,但我并不感到有丝毫的亲缘关系,反而越加感到大家形同陌路。
  那座老宅中用怪异眼神看我们的女人,她男人上吊死了。留下她一个女人带着独子,一直守着这老宅。因为我祖屋的大门与这座老宅呈一个对角,所以,我从祖屋出来或是走在巷子里,老是觉得有人盯着我。我纳闷好像这老宅里头的人对我祖屋的一举一动,都非常警惕和留意,充满戒心。
  因与这家人从不来往,这座老宅我就始终没进去看过究竟。后来老宅不知什么时候拆了,在原址重建了一座四层高的村屋,地基打的是木桩。原来老宅与我祖屋相隔开的两米宽的巷子,这老宅趁重建之机,偷偷占用了一半的巷子。我们已经搬离祖屋到老城区居住,很多年没有回去,就不便与这老宅里的人理论。老宅拆了后的几年间,我祖屋被周围的新盖的村屋包围,经常有人把垃圾扔到祖屋的天井和瓦顶,祖屋后的一堵墙也开始裂开,我不得不有了重修祖屋的打算。
  按风俗我是家中长子,拆卸祖屋时,由我在祖屋的大门上敲第一锤。祖屋的旧门是杉木原板,比较厚重高大,我站在凳子上,用锤敲松门框,不料砸得太猛,门框一下飞脱砸向我的头,我赶紧头一偏,躲闪的瞬间,我与老宅的老阿婆的目光无意间碰在一起。在院子里用铡刀铡猪草的老太太,她抬起头望了过来,她射向我的目光是那么锐利,带着审视、敌意、抵触,眼神非常复杂。她手里握着铡刀,一段猪草散落在刀旁。
  这天我与泥水匠商谈施工的事情。忽然那位老宅里的老阿婆拄着拐杖,走进施工现场,无厘头地问了我一句,这房子是你的,你在盖吗?我不知她为什么这样问,不知如何回答她,就点了点头。这是那位老宅里的老阿婆与我唯一说过的一句话。
  祖屋所在的巷头,有座杜公祠。我从门缝里看过里头的情景,瓦顶坍塌,杂草丛生,外面墙壁灰黑斑驳,呈倾颓之势,仅剩一块咸丰年间刻的“福远杜公祠”石匾,依稀辨认得出是供奉我们杜氏祖先的祠堂。杜氏族人从珠玑巷迁徙到龙潭最早的可以追溯到明代。龙潭村和周边的几条村落,原是一片浩荡的海涛。距离龙潭村两公里远的七星岗,是世界公认的最深入内陆的古海岸遗迹。海岸线南移,原来覆盖在海水下面的礁石和沙洲,随着海水的不断冲刷,沉积,逐渐浮现,可以想象得到4000多年前广州的城市地貌。
  龙潭村自元代到明代,陆续迁来黄、白、何、李、杜、吴、陈、梁等姓氏,他们紧随最先从珠玑巷迁徙而来的杨、车、马三姓人家,在这一带围垦而居。他们把这一带取名作“三姓围”,后谐音为“三盛围”。龙潭村里人常说到大围开工,说的就是万亩果园中的一块地方。
  杜氏祠堂在龙潭祠堂中,规模并不算大,最大的一座祠堂是纶生白公祠,里头有一幅对联:
  堂建于壬申,公卒于癸巳,当年手创艰难,为吾乡提倡仁风,身后定评,叙功不在群贤下;
  生而为正士,殁合为明神,比岁口碑流播,谓此老主持冥律,梦中来告,劝善浑如住世时。
  这幅长联,镌刻在纶生白公祠两根完整的楠木柱子上。是光绪进士潘衍桐所书,潘衍桐曾担任过光绪的老师。由于杜氏祠堂荒废多年,相比其它姓氏的祠堂,各宗亲积极集资修复,这让龙潭杜氏宗族感到非常蒙羞的事情。龙潭土改时,杜氏祠堂曾分配给了两个无房的村民居住,他们虽然没有进去住过,但始终不愿意腾出祠堂旧址。
  一天早晨,那两个声称有杜氏祠堂居住权的村民,安排几位民工偷偷将杜氏祠堂的围墙拆了,将祠堂内的杂物和乱草清理掉,准备在地基上重铺一层水泥时,老宅里的阿婆从老宅所在的巷口冲出来,发疯似地推开施工的民工,说:“这是我们杜氏祖先的地方,你们绝不能在上面盖一砖一瓦。”一帮村里的阿婆闻讯纷纷赶来,他们都是杜氏宗亲,把祠堂旧址包围起来,但两个争夺杜氏祠堂的村民并不示弱,紫涨着脸硬怼这群白发苍苍的老阿婆说:“谁证明这块地是你们杜氏祠堂的,这里是当年大队分给我们的,我们都有这房子的宅基地证。”那老宅里的阿婆干脆泥地上一跪,向拆毁的祠堂哭告:“这祠堂是我老爷和几位叔伯当年合资建的,现在有人想抢夺祠堂,杜门历代祖先,你们显显灵。”她颤巍巍站起来,走到这两村民面前说:“你们敢不敢站在这块我们杜氏祖先的地基上,对天发誓,这祠堂的一砖一瓦,你们曾经出过一分一毫。”这时候,几十位老弱妇孺执拗地站在祠堂的废墟上,两位争夺祠堂的村民,怕闹出事情,只好收拾工具与带来的民工撤离。   这场带着历史遗留问题的纷争,持续多年。最终以祠堂归还杜氏宗族落下帷幕。我之于这场杜氏祠堂旧址的争夺,略有所闻,却一向置身事外。祠堂得以恢复并重建,就成了龙潭村杜氏族人的一大快事。他们认为祠堂是一个宗族的根,必须守护,才能得到祖先的庇佑,尤其死后,祠堂就是每一位杜氏族人靈魂最终安息之地,并能够得到一代又一代杜氏后人的供奉。因我很早就离开了龙潭村,对乡里的事情素来淡漠,我不知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他们在这么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互相守望,却又彼此敌视和伤害。曾经留在我记忆中的那段乡村生活过的情景,反而显得是那么不真实。
  龙潭村四面环水,整座村子差不多嵌进了果林,被人称做“田螺笃”(田螺尾)。那时候很少有陌生人来龙潭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摆着绣珠花的花架,花架上绷着一块绸布。我回龙潭就成了村中的陌生人,从每家门前花架前经过时,绣珠花的女人都会抬一抬头,好奇地看我一眼,就又埋头挑起珠串,在打好了画格的绸布上绣上图案,绣花针在她们手中翻飞如蝶。
  一条河涌从龙潭村贯穿而过,自然将整座村子分为东约、中约、西约三个部分。所谓“约”其实是原来的三座小岛。村里人管小河不叫河,叫涌。河水在村子南北两头拐了弯,蜿蜒流进果林,河道的出水口连通着珠江。
  河水涨潮时,村里的小孩纷纷跳到河里游泳。我因不谙水性,总是站在岸边,望着村里的小孩在河里打水仗。他们不时回过头来,招呼我下水。我终于鼓起勇气,但脚尖刚一碰水面,就立马缩了回来。父亲强抱着我下河里学游泳,我除了呛了几口水外,至今连狗仔式都没学会。河水退却,露出河床,姑父和几位青壮年跳到河床挖堑。在河床上挖一个坑,泼出里头的水,将渔网罩在里头,涨潮时,鱼虾纷纷往里钻,很多时候能收获一箩筐的鱼虾。
  姑父的家与我祖屋相邻不远,他家在涌边,所以他家有埠头,弯着一只艇仔,一根竹竿上用绳索绑住艇仔。临水的院墙下淤积了大量淤泥,淤泥上布满洞穴,时常爬满了蟛蜞。只要有丁点儿动静,蟛蜞就纷纷钻回洞里。
  每年的7到8月,我喜欢跟着姑父撑船到果林去。果林充斥着蝉鸣。村里人说:“想穷不会穷,禾熟荔枝红。”荔枝果实累累地压弯了枝头。我与村里的小孩,拿着粘了蜜糖和蜘蛛丝的竹竿,唱着:“沙蝉叫,荔枝熟,问你得几部”在树上粘粘鸣蝉。盛满了荔枝的箩筐装船后,姑父撑船出果林,见岸上有鸭子下蛋,便临时靠岸,捡几个鸭蛋回家。
  夕阳照临河涌时,狭窄的河岸上。白天忙活完农活的村民,坐在树头和井栏边,抽着水烟,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家常。河岸上升起了袅袅炊烟。有些家里做好了晚饭的,就端着饭碗,走到涌边,与坐在树头、井栏边的村里人打个招呼,总忘不了问一句:“食佐饭没啊?”村里的女人走下埠头洗衣服,衣服被河水冲刷得漂浮起来,她们拿着香蕉杆做的棒槌,锤打衣服,发出“嘭、嘭”的闷响,落在黄昏的河里。
  若遇上雨天,不能到果林里玩。我便坐在祖屋的门前,望着瓦檐上泻到天井的雨水。祖屋的屋檐下,燕子筑了一个窠。我想爬上瓦脊,看一下屋檐下那一窝燕子。我爬上梯子没几步,就被祖母发现喝止住。祖母生怕我坏了祖屋的燕窝,是非常不吉利的。祖屋的晚上除了木栓与铜齿轮咬合发出的“咧咧啦啦”的声响,月色和星光照进天井,我偷偷掀开井盖,望着井中的倒影。我至今记得在祖屋喝的第一口井水,清甜、甘冽。在村中守候的每一个晌午和黄昏,平添的更多是时间流逝的缓慢之感,不过这也留下了足够的时间长度,让人去消磨触摸过的细节。譬如,偶尔从身边箭般掠过的燕子,在空中留下几声鸣叫,那真是天籁般的呢喃。
  从我祖屋穿过窄长的巷子走到巷尾,没多远,就到了村里人熟知的“木棉头”。那里有一棵高大的木棉树,是村子与果林分界线的标志。这棵木棉树,粗壮得需两个人才合抱得过来,后来木棉树四周拔地建起的村屋,使它无法争夺到阳光,日渐枯萎,最后仅剩下没有生命的躯干,挤在一片森林中,最后砍伐掉了,村里人重新种植了一棵新的木棉。
  往日簇拥在果林茂密枝丛中的砖墙和瓦脊,在我童年的记忆看来,都成了一张旧时乡村的黑白照。那与我祖屋相邻的老宅拆掉重建后,我没见过那守在老宅门口的阿婆,她家重新盖起了四层高的房子后,在她家往来出入的都是些租客。我不曾想到的是,有一次经过龙潭村的官滘路,竟然遇上那老宅的阿婆,她坐在巷口,驮着背,人衰老了很多。她看人总像刀一样的目光消失了,但我依然觉得陌生,疏离。她眼神显得落寞,好像时间和岁月磨损了她视网膜上的晶体。
  我不知她经历过什么,有过怎样的命运。我想她在那座老宅中曾拥有过青春、霸气、财富、甚至权力,但历史和时代碾过所留下的车辙,剩下的只有她那张梦想破碎后的脸面。我之于这座乡村的印象多是些碎片,甚至带着诗意的想象,但她不同,她一直就在这座乡村生活,她经历了这里所有的变化。杜氏祠堂的修复,或许之于她而言,是属于她的那个世界坍塌后,唯一与过去相联系的见证。她触摸着那些磨损的旧痕,表现得孤傲、冷漠,置之事外,但这些磨损的器物,却让她找到了那么一丝温存。
  这老宅里的阿婆身处的官滘路,是龙潭村新开辟的一条马路。整座龙潭村的中心也从以往的河涌边转移到这条马路上。到了晚上官滘路会打破白天的沉寂,像打了鸡血一样沸腾起来。那些租住龙潭村出租屋的城市打工者,纷纷涌上马路。饮食的小推车,卖衣服的晾衣杆,还有卖生活用品的地摊,很快就将短短一段马路占去一半。龙潭村整个乡村格局在改变,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几大姓氏的祠堂。我能理解,祠堂几乎是每个乡村最重要的精神领地,是对传统慎终追远的一种表达和载体。我在追怀中,很多东西也在消逝。我祖屋那口井早已封存。也许只有那村中始终陪伴着珠江潮涨潮落的河涌,晨曦铺洒在它河面上的波光,我想总不会消失吧。
  杜璞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在 《青年文学》 《山花》 《作品》 《百花洲》 《散文》 等刊发表。
其他文献
黄果树瀑布  你银河从天而降,黄果树瀑布  是上天抵达安顺的机场  客流量溅金飞银,奔泻天体学说  天意到站,落地为安,且顺  “安”之宝盖是龙宫,内养龙女  “顺”是一川翻新的一页民生  “安”和“顺”两字,是两位导师  教导天人合一  浑然一体  安顺,飞升黄果树瀑布  龙宫留宿万国客运……  飞瀑腾空而起,升华一方山水  展露神州面容,好生动的面容  壮阔在高原……  哟嗬杭唷  山上栽种日
期刊
长征号渡船  赤水河渡口  一艘从历史深处驶来的渡船  山尖上耸立的纪念塔是高高的桅杆  联结两桥的浮桥是它开放的甲板  任南来北往的人凭栏相望  远处的苍翠青山和眼前的岁月之河  船底轰鸣的流水声  一如当年的枪炮声号角声  和抢滩登陆的欢呼声  当夕阳染红一路走远的清波  它多像当年战士挥洒天空的热血  这艘扎在茅台镇巍然屹立的航船  如红色教科书盛满宣言  在赤水河畔行走自己的万里长征  走
期刊
10月17日至21日,为期五天的“特区作家看老区——海口市作家协会遵义红色之旅采风创作活动举行。我市15名老中青作家所组成的采风团走进“红色之城”,沿着红色文化浸染的线路,感受当地浓厚的红色文化。  为庆祝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市文联和市作协特地组织这次我市作家集体“走出去”,进行“重走长征路”主题式采风,让作家们开阔视野,收集素材,通过学习与交流,产生灵感,激发激情,
期刊
茶壶茶汤茶村茶城茶海  民国中央的试验茶场底蕴深厚  61万亩的种植面积  托起全国第二茶叶县的盛名  忆战火岁月  那浙大七年的朗朗书声  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  雕花窗白粉墙穿斗枋  那独特的黔北民居建筑  与茶城交相辉映  和谐自然  湄江河绕城绕壶而过  寒暑易节,远近景致迥然  不朽的韻律  在心的深处  铮然鸣响  茅台镇抒怀  倚窗凭眺,听赤水悠悠流淌  俯瞰,夜幕下的茅台镇  
期刊
这篇不足一万字的小说,出自青年大学生之手,讲述的是发生在同代人身上的故事,一个有点出人意外的爱情故事。作者在题记里引用了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名作《情人》里的话,在小说里男主人公出场时读的也是《情人》,它似乎在暗示,故事要讲述的是在一对有差异的男女之间发生了爱情的故事,而两人的邂逅发生在途中,一开始发生交往时并不是为了爱情,但最后的结局证明他俩之间存在的是在时间里得到了检验的美丽动人的男女爱情。《情人
期刊
亮门吱扭响了一下,爷爷裹着一团寒风回来了。油灯细小的火苗忽地伏下,险些要灭了,又努力地端端地站住了。奶奶和小哥切切地看着爷爷。爷爷说,大夫说了,明儿个必须打针,再晚,就有危险了。奶奶问,多少钱?爷爷说,一块五毛钱。可是,爷爷翻遍了家里的犄角旮旯也没有找下一个钱毛毛。奶奶抹着眼泪,几乎要哭出声来了。  小哥看了眼昏睡的妹妹,扭头看着蹲在柜前的爷爷像是做了错事般勾着头,他的眼圈就红了。他不知道那个扬鞭
期刊
十年,房价翻了十多倍,演艺明星的婚姻几乎全移了位。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青年人也会因为工作、情感、学习等问题而出现心理压力,也会出现无聊的情绪状态。  这不,无聊的青春就干出了很无聊的事。  青春是我朋友的儿子,和我儿子的年龄差不多。我孙子都能打酱油了,他还没有结婚。  这天晚上,朋友给我打电话抱怨:你说儿子这个王八蛋,惹下的事,这屁股还帮擦不完了。  我关切地问:怎么了?  把人家女孩子搞怀孕
期刊
我是铁路子弟,是那种在铁道边长大的孩子,从小对火车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年少时,火车在我心里是神秘的,总会和远方联系在一起。远方有什么,我不知道,但那时的我在北方那座小城里,对远方有着无限的憧憬和渴望。长大后,我真的去了“远方”,去重庆读书,毕业后到武汉,工作,成家,生子。生活有序,平稳安顿,我却越来越想念北方的小城,甚至想念在家乡的睡梦里才会有的火车汽笛声。  而所有这些情愫,都和火车相关。火
期刊
假 如  假如你没有在一朵花上躺过  你就不能称之为女人  假如你没有在一朵花上睡过  你就不能称之为男人  你躺着,自成一个自足的世界  你在你的躺中睡着  千山万水向你纷涌而来,却被你挡在梦外,你很美  那向你遥遥赶来的男人在他的奔走里不断发射他的  意念构成终将埋葬你的陷阱  他喜爱你这株生长在  异乡的植物!粉红的丝绸样光滑而健康的裸体如此  匀称,他就要用称之为亲切的陷阱啜饮你、针灸你 
期刊
候鸟是植物的别名  你的眼神是欲降落  又尚未降落的黄昏  牧场的马匹亲吻葵花  所有的植物变成了一种候鸟  绯红要落下了,窗帘拉上  羞涩会重新升起,灯笼沁出滚烫的泪  萤火虫点亮树木的冷寂  所有会变暖和的,都渐渐暖和了  我和夜莺轻轻歌唱  这片田野我光临多次  夕光将我的面孔照得羞赧  迷幻的风舔舐我的裙角  雨水和布谷鸟互相追逐  布谷布谷,不哭不哭  夜晚,我和夜莺轻轻歌唱  一起祝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