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高校党建评估的要求,本科学生党员比例要达到9%以上,对于新升本的院校而言,如何在扩大大学生党员数量和比例的同时保障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这是学校党建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并积极探索的重要工作。根据学校在新升格为本科院校时期的党建工作实际,通过采取三早措施、把握四个严格、健全五项制度,完善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保障体系。
2010年3月18日,教育部正式下文通知,同意在新余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新余学院。新余学院的成立,填补了新余市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空白,实现了新余市高等教育新的突破。学院党委始终在把握全局工作的同时,抓好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针对在新时期下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断完善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
一、新时期下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必须树立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新的观念,各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建新形势下的新任务,也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
(一)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
在调查中发现,有39.7%的人认为身边的同学入党是家人要求、随大流、带有功利性等。入党动机多元化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就业体制由原来的计划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学生党员往往被好的单位录用,这就使得许多大学生把入党作为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手段。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大多数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价值取向功利化,使部分学生思想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淡化了入党动机的单纯性。这些同学讲究实用主义,注重现实效应,对党的认识存在偏差,不能很好地履行党员义务,发挥不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注重发展数量,忽视发展质量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强,学生党员发展比例逐年增大,目前在校大学生申请入党的比例已达60%以上。部分基层党组织片面追求党员发展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了党员发展质量的提高。一些基层党务工作者存在“老好人”的心态,只要入党积极分子成绩合格、没有违纪情况等基本条件符合,就吸收进党组织,这些同学表现并不突出,不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反而使别的同学认为只要与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关系好,就容易入党。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薄弱
随着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扩大,党务工作者人手不足,特别是实行辅导员专职班主任制后,辅导员同时担任4-5个班的班主任,有的甚至带7-8个班。辅导员在繁重的学生日常工作的同时,教育、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数量在几十甚至上百个,不可避免会影响到教育、培养的质量。同时由于许多党务工作者是年轻的老师,刚参加工作不久,工作经验和党务工作水平均有待提高,工作中难免出现不够细致和到位的地方。
(四)重视前期发展、轻视后期教育
个别基层党组织在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和确定发展对象阶段工作积极性高、严格程序,但平常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疏于教育和管理,不能很好的组织学习培训、开展党内活动。各基层党组织在教育和管理的尺度上标准模糊,对表现不好的入党积极分子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教育帮助或清理出队伍,对入党后的同学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党员作用,从而影响了学生党员在师生心目中的形象。调查中发现,有60.2%的人认为大学生党员在入党后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可见后期的培养教育力度不够。
二、完善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高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完善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是贯彻第十九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新升本的院校来说,保证质量地完成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体制改革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具体体现。完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从而促进学校在新时期下学生工作的顺利扎实的开展。
三、完善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
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相关规定,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十六字方针,严格质量标准,规范发展程序,加强教育管理,全方位完善新升本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
(一)采取“三早”措施,确保入党积极分子数量
“三早”就是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每年年初,学校要根据现有的党员数量和结构,提前科学地做好全年党员发展计划,并根据各基层党组织实际情况下发调控数。“早选苗”就是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做好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可以采取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对新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使青年学生增进对党的了解、加深对党的认识、增强对党的感情。对高中阶段就已递交入党申请书或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学生要做好教育培养的衔接工作。“早培养”就是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和考察,及时把表现好、成绩突出的学生通过团组织的“推优”工作,确定为积极分子,加强教育培养,及时确定培养联系人。“早发展”就是在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后,对思想进步快、基本素质好、条件成熟的优秀团员、学生骨干有计划、有步骤的确定为发展对象。
(二)把握“四个”严格,保证新党员质量
一是严格标准。各基层党组织在入党的标准上要严格要求,做到从源头上抓起。申请入党的团员青年必须经过团组织的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必须是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较好、对党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在学习和工作等方面表现较好的同志。发展对象必须是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后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征求培养联系人和群众的意见的基础上,还必须征求教务、学工、综治等相关部门的意见,然后再经过支部大会确定。
二是严格程序。《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对党员发展程序已经有了明细的规定,学校在严格贯彻落实《细则》的同时,必须结合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特点制定更加具体和操作性更强的工作细则。做到几个“不发展”:28岁以下团员青年未经团组织推优的不发展; 考察期内学习成绩不合格者不发展;有违法违纪的不发展;未经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不发展;未经公示和政审或政审不合格的不发展。工作细则对入党的程序要求和有关表格、材料的填写,对团员推优、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发展对象的确定和审核、发展对象的公示、预备党员转正等各个环节都应做明确的规定。
三是严格教育。教育能否真正到位,直接关系到发展党员的质量。一要加强对新生的入党启蒙教育,由各基层党组织在开学初组织所有新生参加入党启蒙教育,帮助他们尽早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二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利用党校这块阵地对入党积极分子系统地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教育,加深他们对党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入党热情,使他们端正入党动机。三要加强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的教育。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要集中进行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的系列主题教育,进一步提高对现阶段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党员标准的认识。教育其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保守党的秘密,发挥党员作用,使每个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在组织上入党的同时,解决好思想上入党的问题。
四是严格考察。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基本条件,对申请入党的团员青年要进行严格的考察,从源头上把好“入口关”,防止片面追求数量,降格以求。在确定发展对象过程中,不仅要对其进行政治审查,了解政治历史情况、主要社会关系情况等,还要考察其是否存在违法乱纪、违规作弊等情况,确保新发展的党员质量。同时加强在预备期内的考察,对照党员标准检查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肯定成绩和进步,如实地指出其差距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建立“五项”制度,完善党员发展工作监督体系
一是实行发展党员“全程公示”制。对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接受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等环节,都以书面形式在班级或公寓等学生人流大的地方进行公示,如有师生举报,立即查实。情况属实,立即取消积极分子或预备党员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人。
二是建立发展党员“三级审查”制。培养联系人审查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学习工作情况。党支部对发展对象的群众推荐情况、培训情况、政审情况、发展程序和现实表现等进行综合审查。党委在审批前,指派专人对申请人的《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查,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并同申请人进行谈话,作进一步的考察。
三是建立党员发展承诺制。新接受的预备党员要承诺在入党后如何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提高,承诺事项要细化具体。承诺制有助于督促学生党员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避免入党前后表现不一,强化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是完善发展党员工作日常指导制。学校组织部门对各基层组织发展党员工作做到日常指导、定期考核。出台《基层党组织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将各项工作具体细化,为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起到明确的指导作用。
五是实施学生党员量化考核制。对所有学生党员实行学年考核制,考核内容包括思想素质、学习成绩、工作表现、生活作风等四个方面,考核结果作为预备党员转正以及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实施党员量化考核制,强化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基金项目:2009年新余高等专学校校级课题“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研究——以新余高专为例”(XJ0913)。
参考文献:
[1]王国明,魏程遥.关于保障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思考[J].教育时空,2010(3).
[2]姜希.构建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新格局[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3]彭国军,林洁.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的探索[J].高教与经济,2008(1).
[4]欧洪洪.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
(作者简介:李敏毅(1984.6-),男, 江西新余人, 新余学院组织部,从事高校教育管理研究;周奕,新余学院经济学院;柳碧清,新余学院工会。)
2010年3月18日,教育部正式下文通知,同意在新余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新余学院。新余学院的成立,填补了新余市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空白,实现了新余市高等教育新的突破。学院党委始终在把握全局工作的同时,抓好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针对在新时期下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断完善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
一、新时期下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必须树立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新的观念,各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建新形势下的新任务,也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
(一)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
在调查中发现,有39.7%的人认为身边的同学入党是家人要求、随大流、带有功利性等。入党动机多元化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就业体制由原来的计划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学生党员往往被好的单位录用,这就使得许多大学生把入党作为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手段。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大多数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价值取向功利化,使部分学生思想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淡化了入党动机的单纯性。这些同学讲究实用主义,注重现实效应,对党的认识存在偏差,不能很好地履行党员义务,发挥不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注重发展数量,忽视发展质量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强,学生党员发展比例逐年增大,目前在校大学生申请入党的比例已达60%以上。部分基层党组织片面追求党员发展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了党员发展质量的提高。一些基层党务工作者存在“老好人”的心态,只要入党积极分子成绩合格、没有违纪情况等基本条件符合,就吸收进党组织,这些同学表现并不突出,不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反而使别的同学认为只要与班主任、辅导员老师关系好,就容易入党。
(三)基层党务工作队伍薄弱
随着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扩大,党务工作者人手不足,特别是实行辅导员专职班主任制后,辅导员同时担任4-5个班的班主任,有的甚至带7-8个班。辅导员在繁重的学生日常工作的同时,教育、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数量在几十甚至上百个,不可避免会影响到教育、培养的质量。同时由于许多党务工作者是年轻的老师,刚参加工作不久,工作经验和党务工作水平均有待提高,工作中难免出现不够细致和到位的地方。
(四)重视前期发展、轻视后期教育
个别基层党组织在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和确定发展对象阶段工作积极性高、严格程序,但平常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疏于教育和管理,不能很好的组织学习培训、开展党内活动。各基层党组织在教育和管理的尺度上标准模糊,对表现不好的入党积极分子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教育帮助或清理出队伍,对入党后的同学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党员作用,从而影响了学生党员在师生心目中的形象。调查中发现,有60.2%的人认为大学生党员在入党后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可见后期的培养教育力度不够。
二、完善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高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完善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是贯彻第十九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新升本的院校来说,保证质量地完成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体制改革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具体体现。完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从而促进学校在新时期下学生工作的顺利扎实的开展。
三、完善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
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相关规定,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十六字方针,严格质量标准,规范发展程序,加强教育管理,全方位完善新升本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
(一)采取“三早”措施,确保入党积极分子数量
“三早”就是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每年年初,学校要根据现有的党员数量和结构,提前科学地做好全年党员发展计划,并根据各基层党组织实际情况下发调控数。“早选苗”就是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做好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可以采取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对新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使青年学生增进对党的了解、加深对党的认识、增强对党的感情。对高中阶段就已递交入党申请书或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学生要做好教育培养的衔接工作。“早培养”就是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和考察,及时把表现好、成绩突出的学生通过团组织的“推优”工作,确定为积极分子,加强教育培养,及时确定培养联系人。“早发展”就是在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后,对思想进步快、基本素质好、条件成熟的优秀团员、学生骨干有计划、有步骤的确定为发展对象。
(二)把握“四个”严格,保证新党员质量
一是严格标准。各基层党组织在入党的标准上要严格要求,做到从源头上抓起。申请入党的团员青年必须经过团组织的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必须是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较好、对党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在学习和工作等方面表现较好的同志。发展对象必须是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后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征求培养联系人和群众的意见的基础上,还必须征求教务、学工、综治等相关部门的意见,然后再经过支部大会确定。
二是严格程序。《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对党员发展程序已经有了明细的规定,学校在严格贯彻落实《细则》的同时,必须结合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特点制定更加具体和操作性更强的工作细则。做到几个“不发展”:28岁以下团员青年未经团组织推优的不发展; 考察期内学习成绩不合格者不发展;有违法违纪的不发展;未经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不发展;未经公示和政审或政审不合格的不发展。工作细则对入党的程序要求和有关表格、材料的填写,对团员推优、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发展对象的确定和审核、发展对象的公示、预备党员转正等各个环节都应做明确的规定。
三是严格教育。教育能否真正到位,直接关系到发展党员的质量。一要加强对新生的入党启蒙教育,由各基层党组织在开学初组织所有新生参加入党启蒙教育,帮助他们尽早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二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利用党校这块阵地对入党积极分子系统地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教育,加深他们对党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入党热情,使他们端正入党动机。三要加强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的教育。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要集中进行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的系列主题教育,进一步提高对现阶段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党员标准的认识。教育其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保守党的秘密,发挥党员作用,使每个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在组织上入党的同时,解决好思想上入党的问题。
四是严格考察。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基本条件,对申请入党的团员青年要进行严格的考察,从源头上把好“入口关”,防止片面追求数量,降格以求。在确定发展对象过程中,不仅要对其进行政治审查,了解政治历史情况、主要社会关系情况等,还要考察其是否存在违法乱纪、违规作弊等情况,确保新发展的党员质量。同时加强在预备期内的考察,对照党员标准检查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肯定成绩和进步,如实地指出其差距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建立“五项”制度,完善党员发展工作监督体系
一是实行发展党员“全程公示”制。对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接受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等环节,都以书面形式在班级或公寓等学生人流大的地方进行公示,如有师生举报,立即查实。情况属实,立即取消积极分子或预备党员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人。
二是建立发展党员“三级审查”制。培养联系人审查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学习工作情况。党支部对发展对象的群众推荐情况、培训情况、政审情况、发展程序和现实表现等进行综合审查。党委在审批前,指派专人对申请人的《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查,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并同申请人进行谈话,作进一步的考察。
三是建立党员发展承诺制。新接受的预备党员要承诺在入党后如何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提高,承诺事项要细化具体。承诺制有助于督促学生党员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避免入党前后表现不一,强化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是完善发展党员工作日常指导制。学校组织部门对各基层组织发展党员工作做到日常指导、定期考核。出台《基层党组织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将各项工作具体细化,为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起到明确的指导作用。
五是实施学生党员量化考核制。对所有学生党员实行学年考核制,考核内容包括思想素质、学习成绩、工作表现、生活作风等四个方面,考核结果作为预备党员转正以及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实施党员量化考核制,强化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基金项目:2009年新余高等专学校校级课题“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研究——以新余高专为例”(XJ0913)。
参考文献:
[1]王国明,魏程遥.关于保障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思考[J].教育时空,2010(3).
[2]姜希.构建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新格局[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3]彭国军,林洁.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的探索[J].高教与经济,2008(1).
[4]欧洪洪.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
(作者简介:李敏毅(1984.6-),男, 江西新余人, 新余学院组织部,从事高校教育管理研究;周奕,新余学院经济学院;柳碧清,新余学院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