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是一种选择②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9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和当下的快乐是不同的,幸福是一种能力,但快乐是事物慷慨给予你的选择权,只在于你的态度,一念之间,你情绪世界里涂抹的色彩就大不相同了。
  阴天,阴天,又是阴天!
  我瘫坐在沙发上,不禁蹙起了眉。我觉得自己的生活无趣极了。日复一日堆积如山的作业挤在书包里,像在嘲讽着我的无能为力。太阳避于阴云之后不肯出来,似在嘲笑加重我的不快。
  不知道做什么的无趣感禁锢着我,教我喘不过气来。我胡乱刷着手机屏幕,无事可做,却不肯拿起笔写作业。
  好像并没有什么事可以令我不快,但我却觉得一切的无趣都在与我作对,我竟然还答应了爸爸稍后一起去看一场汇演。一定是很无聊的,我叹气。
  站起身,我烦躁地来回在窗前踱步,望见窗外的阴沉,眉皱得更深了。我叹了口气,胡乱套上了衣服,和爸爸出了家门。
  在前排的观众席坐定,我呆呆地望着前方。“唉,我有点儿紧张,跳起来后是什么动作来着?”“你不会全忘了吧?要是在舞台上出糗可怎么办呢?哈哈哈!”一个女生语气夸张地说着。当时剧院里人很少,她们的谈话声清晰入耳。我闻声看去,两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孩子聊得正歡,笑得像冬日里的暖阳。好像也没那么好笑吧,我想。视线偏了偏,瞥到她们拄着拐杖,我愣了愣,移回了视线。
  音乐开始了,帷幕拉开,我却定住了。她们都是残疾人,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拄着拐杖,为什么?
  她们灵活地扭动着头、脖子、手臂、腰,每一个部位都那么灵活,每一个动作都那么优美,我再想不出比高贵的天鹅更好的形容了。她们单脚一点,就变换了队形。在队伍中,我忽地发现了刚才那两个女孩子,她们正扬着自信而陶醉的面容,展现着舞者的身姿。
  一部分舞者忽地将轮椅往后倒,身子被舞伴稳稳地接住,脚伸长着,手呈45度向右后方绽开,造型整齐得让人挑不出刺。
  一舞终,我没有吝啬自己的掌声,因为我看见了她们对于生命的态度,也看见了自己的浅薄。她们身有残疾,应该比我更有悲伤颓废的理由,可她们没有。她们有对生命意义的重视与态度,她们选择了积极快乐的生活方式。
  她们快乐,并非因为能力多么出众,只是因为她们做了选择,选择快乐;而我呢,不过是因为惰性,莫名其妙地感到厌烦,便舍弃了快乐。
  风可以吹起一大张白纸,但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屈从。
  无须为上天强加给你的不足而悲哀,因为它同样给了你反抗的权利、选择快乐的权利。
  教师点评
  她们,是一群妙龄女子,是一群身有残疾的舞蹈演员。作者把笔触集中在描绘她们的笑声和她们的舞姿上,生动而有力地展现了“快乐是一种选择”这一人生真谛。最后两段的议论,总结全文,令人回味。
  (孙或)
其他文献
我所就读的中学在当时算得上县里规模最大的中学,但图书馆的规模却是出奇的小,称之为图书室更为恰当,只是占据了两间平房,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  因为是教工家属,可以有“特权”到学校图书室借书。管图书的是位女教师,姓卢,宁波人,杭州某大学数学系毕业,“文革”时随未婚夫分配到这所中学。从其他教师平日言谈里,知道因为女方家里始终不同意这门婚事,一直纠结着,为此婚后的日子过得很别扭。卢老师皮肤白皙,说一口宁
初读《哈姆莱特》,我颇为惊异和震撼。我之前读过莎翁的《威尼斯商人》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已经领略到他作品剧情的紧凑、台词的优美、内涵的丰富和积极的精神。然而,在我看来,《哈姆莱特》与之前的两部戏剧都有所不同,它没有歌颂正义,更没有凸显爱情的伟大力量,它更像一把利剑,划开冠冕堂皇的外在,使人们看清统治阶层中环境的黑暗与人性的污浊,也使人们看清人性中的矛盾。  《哈姆莱特》写于1601年,是莎士比亚创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的“有创意”一点,旨在希望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发散思维,巧妙构思,推陈出新,这是对学生写作的更高要求。具体而言,需要做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第一,见解新颖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标新立异,它是一个相对的标准,是指在考场作文中能对作文材料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注意培养创造性思维,敢于推理想象,敢于
自父亲患了尿毒症,便和我们渐渐陌生起来了。  他胃口极差,每日仅仅靠着一些米粥维持生命,一日一日瘦了下去,全身的皮肤如过大的外套,松松垮垮地挂在嶙峋骨架上,心肺功能也受到了严重毒害,随意走走便喘气许久,深陷进去的眼窝里看不到一丝神采和生气,再加上极少修饰的花白发须,完全见不到以往的丰俊了。不仅仅是面目模样,就连性格和说话也让人觉得生分了——他亦不复往日宽厚,稍不如意便会闷着气,折腾半天,有时候不经
开门七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唯有茶,是出得了庖厨的。  三月三,采茶忙,三月三,采茶香。阳春三月正是采茶的好时节,和夏日里的采莲女一样,采茶女也是端丽、质朴的江南女子。她们从不抱怨活计繁忙,总是唱着歌、带着笑劳作。在一首首采茶曲巾,千里的江南都被和风吹绿了。  起初,我并不喜欢茶,因其苦味太过绵长,倒是母亲一直劝我喝茶,日子久了,竟也对茶产生了别样的情愫。茶入口先涩后甘,很好地诠释了苦尽甘来的道理,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  以上是清代学者张潮谈读书问题的几句话。读了这几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至少结合两句话,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
谈及鲁迅,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他坚定的眼神与冷峻的面庞。他是一个永远清醒的人,不会幽闭于自我的小圈子中而自怜自哀。  知识分子何为?这成了当下经常谈及的一个话题。如今,各种专家比比皆是,一些沉醉于研究艰深的学问、创造自己独特“高尚”的地位,一些到处鼓吹一知半解的学问获得名利。他们沉浸于自我的圈子中,计较着名利得失,丧失了一个知识分子真正所需的“冷眼看世界”的勇气和能力。  萨义德从流亡知识分子身上和自
昨天看见爱人从超市买回来包装精美的一盒桑葚,我到现在才知道桑葚竟然是水果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桑葚竟然也很有贵族气——我一直认为水果这个词很有贵族气,而桑葚不能称为水果。我甚至野蛮地认为桃子也不是水果。在我的家乡,到处都是野桃树,每到夏天便毛茸茸的,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而水果应该是难以买到的,是我们这些乡下孩子可望而不可求的东西。桑葚就更是如此了。因为它既无水果一般润泽的果皮,也无坚实的果核(这个结论
2018年5月14日,华东师大一附中“世承”体艺节拉开了帷幕。  本次体艺节的主题是:世承聚才俊,体艺揽光华。在本次体艺节中,华东师大一附中的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了体育和艺术的魅力,在团结向上的氛围中挥洒汗水、享受青春。虽然这次活动只有短短五天,但同学们收获颇多。  ——陆欣[华东师大一附中高一]  学会参与,学会欣赏 张小可  今年5月,我校举办了主题为“世承聚才俊,体艺揽光华”的“世承”体艺节。在
父亲挂面的手艺,是出了名的。  我们地方上,谁家娶媳妇、嫁姑娘、盖房子,只要是家里客人多、办宴席、讲排场的事,总是用挂面做圆子。只要到我家和父亲说一声,不论寒冬酷暑,还是家里事情多忙,父亲总是乐呵呵地一口应承人家:“这点儿小事算什么?你家什么时候需要,说一声,把面粉送来就行了。”  晚年,本该颐养天年的父亲却不顾自己年老体衰,照样为大家挂面。  天太热,人容易流汗。为尽量减少流汗,和面前一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