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庆陵园景观设计探讨
【出 处】
:
《规划师》论丛
【发表日期】
:
2020年1期
其他文献
本文概述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发展现状和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研究了LiMn2O4的制备方法及其工艺条件。针对LiMn2O4正极材料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发生Jahn-Teller畸变、Mn在电解液中溶解和表面形成钝化膜这三个导致容量衰减和循环性能劣化的关键问题,分别采用Fe、Al、Cu阳离子的一元掺杂和多元掺杂两种措施,对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正极材料进行了改性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M
学位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prospect of marine volcanic rock-type copper deposits in
期刊
Characteristics of rare-earth elements (REE),strontium and neodymium isotopes in hydrothermal fluori
期刊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是移动电源的首选电源之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价格低廉、安全性能高、比容量高、循环寿命高等优点,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本文在介绍锂离子电池和正极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沉淀一焙烧法和高温固相法分别合成了LiFePO4/C,并通过XRD、SEM、TEM、IR、激光粒度、电子导电率和振实密度测试等方法对其理化性能进行了研
学位
磷酸铁锂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较宽的电化学窗口,较好的热稳定性,低廉的成本和优良的环保性能,因而成为锂离子电池最有前途的正极材料。本文采用固相法、水热法、乳化法和溶胶碳热法制备出橄榄石型的LiFePO4,针对其固有结构导致的低电子传导性和离子扩散率问题,进行了碳包覆和金属离子(Zn2+、Sr2+、Eu3+、Dy3+)体相掺杂改性,对制备出的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扫描电
学位
本文首先基于碳酸酐酶(CA)-芳香磺酰胺抑制剂相互作用的原理,设计合成了3个化合物D1、D2和D3.然后基于PET原理,设计合成了以4-氨基-1,8-萘酰亚胺为荧光团的化合物N1、N2和N3.接着设计合成了三个以酰胺N原子为反应位点的1,8-萘酰亚胺化合物N4、N5和N6.理论计算表明,分子内氢键可抑制H对荧光强度的影响,这为PET探针克服H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最后基于PET原理,设计合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