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贵州省生态移民以扶贫开发为重点,关注自然灾害频发、交通不便等地区,通过将该地区居民外迁达到改善居住环境,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从而收获保护环境的结果。但是移民搬迁后无论是生活上、心理上都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适应过程,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结论可以看出,R点的移民在搬迁后,受到自身学历、技术水平的影响,最显著的表现为生计适应,而在心理适应和、人际关系网络适应上都表现出良好适应性。
关键词: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生计方式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012-02
近年来,遵义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仍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土地资源缺乏、适龄儿童入学困难,水、电、路、住房、能源(煤)、医疗设施等基础设施严重短缺的深山区、石山区,难以就地实现脱贫的情况,所以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把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不仅提高扶贫开发效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而且能够让偏远山区居民共享改革成果。
一、文献回顾
生态移民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由国外学者考尔斯提出[1],主要是出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随后在国际上吸引各学科的关注。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从最开始的移民零散自迁到现在政府出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反贫困目的统一搬迁安置,也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相关的研究热潮,前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移民的定义、性质、安置方式等方面[2],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研究最初开始于工程移民方面,主要包括社会适应的状况、劳动方式的适应、日常生活适应、心理适应、人际交往适应等等以及工程移民影响社会适应的因素(安置方式、自愿程度)等;在上述基础上学界现将研究热点转向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除了心理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等还涉及文化适应[3],文化变迁[4],社区整合[5]、社会资本重建(吴燕红)[6]等方面。生态移民社会适应性是指因生存环境变迁,移民对象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对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调适过程[7]。
目前对于青海“三江源”、宁夏、西藏、新疆等西北地区的生态移民适应性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对于西南地区的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研究比较少,其中有王应政(2012)[8]在文章中总结回顾了贵州实施生态移民工程10年来的成效和问题,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选择安置模式、促进移民稳定就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王应政、戴斌武(2014)[9]还以贵州的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为例分析了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情况;刘晓辉,蒋天天[10]则在社会适应中以贵州安顺蔡官镇北斗生态移民社区为例研究生态移民社会角色转变。
二、社会适应情况
R点位于贵州正安县北部,附近设有工业园区,距县城和镇政府所在地有7公里距离,交通便利。安置点占地面积一千多亩,以中心街道蜈蚣状散开,安置移民193户,移民人口一千一百三十九人。中心街道右面街道55平方米上下两层,共计110平方米,左面街道60平方米上下两层,共计120平方米,每家后院均留有60平方米的空地。每户移民家的正门口均挂有“正安2012年生态移民瑞濠永丰安置点177-xxx”的牌子。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实地调研情况,借鉴诸多学者的社会适应测量为度,结合实地情况,将社会适应情况分为生计方式、人际关系网络、心理适应三个维度来分析。
(一)生计方式。
从调研访谈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移民的生计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在搬迁之前,移民的生计主要是务农,小部分外出务工,在搬迁之后,移民失去田土,安置点和迁出地距离较远,就算有些少部分土地没有被征收,也受距离限制而荒芜没有耕作了,转而是选择在安置点附近做零工散工,在前期做资料分析的时候,笔者认为这个选点依托着工业园,是为了移民的后续就业,但是事实却与政府的政策初衷有很大的出入。一些年纪较大的移民说“那些厂里的人说我们年纪太大咯,动作慢,反应不过来,所以单位不要(我们工作)”,二十多岁的小伙又说“工业园工资只有一千多,哪个去给他做,还不如出去打工,他一千多块钱还不够生活”,所以年纪较大的移民希望在安置点附近就近解决工作问题,但是年轻人希望能有更高的经济报酬维持生活。所以也给工业园区的劳动力招工也受到部分影响。大部分拥有一技之长或有外出务工经验的人都会选择搬迁出来,毕竟外出务工和一技之长都可以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安置点的住房环境,交通都比原住地更好,所以他们是最愿意搬迁出来的一群人,他们原本的生计方式可以继续,同时可能会找到更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另一部分以务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移民,失去田土之后,生活不能满足自给自足,生计压力就很大了,如果孩子基本成年的家庭,生计方式主要是依靠子女外出务工的赡养,但是如果是家中老的老、小的小,而且自身完全没有其他谋生技能,他们的生计生活就遇到了比较大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安置点的水费电费基本生活资料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个月水费差不多25(元),电费也要遭50(元),每天买菜一家人都要20(元),一天都看到钱去不来,心焦得很”。
(二)人际关系网络。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移民原本的网络关系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主二建立的初级社会关系。但是搬迁使得地缘关系的根基发生变化,原本的地缘关系是否依然维持,现在新社区的地缘关系是否能够重新建立?是否存在通过其他群体关系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
首先笔者了解到,安置点的移民是整村搬迁,原本的血缘和地缘关系并未受到影响,只是小部分受到利益的影响,“原本那些乡亲也都在这边,我们一起过来(安置点)的,都挨起的,都还是乡里乡亲,互相帮忙的,只是有几家因为那个空地的事情差点打起架咯”,政府为每户家庭预留的60平方米空地,是为了家庭人口扩大后的房屋扩建和菜园鸡圈建设,但因为当时划面积时的疏漏而导致村中人有37户移民家中没有空地,该37户移民的空地要等到新移民点建成后再归还,所以空地是在两户人家中间的,就存在争议,大家彼此不让,导致原本的血缘地缘关系受到经济利益的巨大挑战。其次,在与本地居民的交往过程中,移民也没有出现不适应状况,“这些人(本地人)大家都晓得,一个生产队的嘛,以前办酒的时候可能都来吃过酒,只是不熟,以后住久了,大家就熟了嘛”,因为原移民和安置点的村民原本就部分认识,大家属于一个生产队,多少会有些走动,移民与本地村民之间只要有相互认识的人,便能很快适应新的关系网,又加上这些移民原本就是邻里乡亲,所以在搬迁后根据亲疏远近关系选择了相邻位置住在一起,原本的地邻关系是依然存在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在生产和重建问题这方面的障碍是比较小的。 (三)心理适应情况。
心理适应状况的测量时相对抽象的,我通过询问移民对于本地人的态度,自身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的认同归属来观察移民的心理适应情况。“(本地人)不会歧视(我们),大家都是一个生产队,只是以前住的远,现在住得近嘛慢慢就熟了”,“我肯定是这里的人(本地人)嘛,都搬到这里了,还是哪里的人”。前面我们看到移民不存在多村迁移聚居的不适应问题,也不存在迁出地和移民区距离较远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疏远问题,对于自我的认同和心理分析来说也没有障碍。
从整个调研过程及结果来看,这个安置点中的移民最大的心理不适应来自于生计方式和原邻里关系破裂的问题,“他们几家也不是故意要闹(争空地),而是看到别人有自己没得,难免心理觉得不安逸,政府也是,没有安排好,家家都有的话就不用吵吵闹闹了”,大部分移民都无法适应在安置点生计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带来奇怪的心理暗示,还不如我原本住的地方好,起码开销没那么大。“找不到工作的话,我肯定觉得老家那点安逸撒,不用花钱买菜,交水电费,反正种地,一家人吃是肯定没得问题”。所以,移民的就业和受如问题直接关系到在安置点能不能住下去,如果有收入,换了一个环境好、交通方便的地方住,自然是好,但是如果基本的生存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其他也就没有意义了。
三、结语
生态移民工程既是改善民生、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应对自然灾害的科学部署。贵州省生态移民以扶贫开发为重要目标,希望移民能够实现真正的“搬得出、留得住、过得富”,国家花了大力气,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扶持“两高原”指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的村民,使他们尽快脱离艰苦的居住环境,共享改革成果,迈向幸福生活,调研结果来看出政府也确实用心在安置点的建设上,考虑到移民脱离土地和以后可能面临的人口增加,特意为每一户移民留有六十平米的空地,可用作牲畜饲养或者加建新房。并且政府整合多项目资金,为移民创造了姣好的搬迁条件,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成功之处,只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就业问题的考虑不周全,前期的规划也不完善,导致移民产生把我们迁出来就不管我们了的错觉,这些后续工作需要不断完善,不断追访,才能使这一工程前期的努力不会白费。总之,移民搬迁是一个民生大工程,对于移民自身来讲,是一个好事情,毕竟原住地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地,交通不便,这样的搬迁给移民更安全的环境,需求更好的方式和政府沟通,积极配合政府行动,争取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杜发春.国外生态移民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14年第2期
[2]风笑天.安置方式、人际交往与移民适应:江苏、浙江343户三峡农村移民的比较研究[J].社会.2008年第2 期
[3]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J].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4]包智明.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1.
[5]东日布.生态移民扶贫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贫困地区.
[6]李杰、雅茹、侯友.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以内蒙古阿拉善盟孪井滩为例[J].前沿.2011年第12期
作者简介:董娅娅,女,汉族,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关键词: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生计方式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012-02
近年来,遵义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仍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土地资源缺乏、适龄儿童入学困难,水、电、路、住房、能源(煤)、医疗设施等基础设施严重短缺的深山区、石山区,难以就地实现脱贫的情况,所以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把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不仅提高扶贫开发效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而且能够让偏远山区居民共享改革成果。
一、文献回顾
生态移民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由国外学者考尔斯提出[1],主要是出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随后在国际上吸引各学科的关注。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从最开始的移民零散自迁到现在政府出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反贫困目的统一搬迁安置,也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相关的研究热潮,前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移民的定义、性质、安置方式等方面[2],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研究最初开始于工程移民方面,主要包括社会适应的状况、劳动方式的适应、日常生活适应、心理适应、人际交往适应等等以及工程移民影响社会适应的因素(安置方式、自愿程度)等;在上述基础上学界现将研究热点转向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除了心理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等还涉及文化适应[3],文化变迁[4],社区整合[5]、社会资本重建(吴燕红)[6]等方面。生态移民社会适应性是指因生存环境变迁,移民对象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对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调适过程[7]。
目前对于青海“三江源”、宁夏、西藏、新疆等西北地区的生态移民适应性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对于西南地区的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研究比较少,其中有王应政(2012)[8]在文章中总结回顾了贵州实施生态移民工程10年来的成效和问题,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合理选择安置模式、促进移民稳定就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王应政、戴斌武(2014)[9]还以贵州的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为例分析了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情况;刘晓辉,蒋天天[10]则在社会适应中以贵州安顺蔡官镇北斗生态移民社区为例研究生态移民社会角色转变。
二、社会适应情况
R点位于贵州正安县北部,附近设有工业园区,距县城和镇政府所在地有7公里距离,交通便利。安置点占地面积一千多亩,以中心街道蜈蚣状散开,安置移民193户,移民人口一千一百三十九人。中心街道右面街道55平方米上下两层,共计110平方米,左面街道60平方米上下两层,共计120平方米,每家后院均留有60平方米的空地。每户移民家的正门口均挂有“正安2012年生态移民瑞濠永丰安置点177-xxx”的牌子。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实地调研情况,借鉴诸多学者的社会适应测量为度,结合实地情况,将社会适应情况分为生计方式、人际关系网络、心理适应三个维度来分析。
(一)生计方式。
从调研访谈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移民的生计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在搬迁之前,移民的生计主要是务农,小部分外出务工,在搬迁之后,移民失去田土,安置点和迁出地距离较远,就算有些少部分土地没有被征收,也受距离限制而荒芜没有耕作了,转而是选择在安置点附近做零工散工,在前期做资料分析的时候,笔者认为这个选点依托着工业园,是为了移民的后续就业,但是事实却与政府的政策初衷有很大的出入。一些年纪较大的移民说“那些厂里的人说我们年纪太大咯,动作慢,反应不过来,所以单位不要(我们工作)”,二十多岁的小伙又说“工业园工资只有一千多,哪个去给他做,还不如出去打工,他一千多块钱还不够生活”,所以年纪较大的移民希望在安置点附近就近解决工作问题,但是年轻人希望能有更高的经济报酬维持生活。所以也给工业园区的劳动力招工也受到部分影响。大部分拥有一技之长或有外出务工经验的人都会选择搬迁出来,毕竟外出务工和一技之长都可以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安置点的住房环境,交通都比原住地更好,所以他们是最愿意搬迁出来的一群人,他们原本的生计方式可以继续,同时可能会找到更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另一部分以务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移民,失去田土之后,生活不能满足自给自足,生计压力就很大了,如果孩子基本成年的家庭,生计方式主要是依靠子女外出务工的赡养,但是如果是家中老的老、小的小,而且自身完全没有其他谋生技能,他们的生计生活就遇到了比较大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安置点的水费电费基本生活资料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个月水费差不多25(元),电费也要遭50(元),每天买菜一家人都要20(元),一天都看到钱去不来,心焦得很”。
(二)人际关系网络。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移民原本的网络关系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主二建立的初级社会关系。但是搬迁使得地缘关系的根基发生变化,原本的地缘关系是否依然维持,现在新社区的地缘关系是否能够重新建立?是否存在通过其他群体关系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
首先笔者了解到,安置点的移民是整村搬迁,原本的血缘和地缘关系并未受到影响,只是小部分受到利益的影响,“原本那些乡亲也都在这边,我们一起过来(安置点)的,都挨起的,都还是乡里乡亲,互相帮忙的,只是有几家因为那个空地的事情差点打起架咯”,政府为每户家庭预留的60平方米空地,是为了家庭人口扩大后的房屋扩建和菜园鸡圈建设,但因为当时划面积时的疏漏而导致村中人有37户移民家中没有空地,该37户移民的空地要等到新移民点建成后再归还,所以空地是在两户人家中间的,就存在争议,大家彼此不让,导致原本的血缘地缘关系受到经济利益的巨大挑战。其次,在与本地居民的交往过程中,移民也没有出现不适应状况,“这些人(本地人)大家都晓得,一个生产队的嘛,以前办酒的时候可能都来吃过酒,只是不熟,以后住久了,大家就熟了嘛”,因为原移民和安置点的村民原本就部分认识,大家属于一个生产队,多少会有些走动,移民与本地村民之间只要有相互认识的人,便能很快适应新的关系网,又加上这些移民原本就是邻里乡亲,所以在搬迁后根据亲疏远近关系选择了相邻位置住在一起,原本的地邻关系是依然存在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在生产和重建问题这方面的障碍是比较小的。 (三)心理适应情况。
心理适应状况的测量时相对抽象的,我通过询问移民对于本地人的态度,自身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的认同归属来观察移民的心理适应情况。“(本地人)不会歧视(我们),大家都是一个生产队,只是以前住的远,现在住得近嘛慢慢就熟了”,“我肯定是这里的人(本地人)嘛,都搬到这里了,还是哪里的人”。前面我们看到移民不存在多村迁移聚居的不适应问题,也不存在迁出地和移民区距离较远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疏远问题,对于自我的认同和心理分析来说也没有障碍。
从整个调研过程及结果来看,这个安置点中的移民最大的心理不适应来自于生计方式和原邻里关系破裂的问题,“他们几家也不是故意要闹(争空地),而是看到别人有自己没得,难免心理觉得不安逸,政府也是,没有安排好,家家都有的话就不用吵吵闹闹了”,大部分移民都无法适应在安置点生计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带来奇怪的心理暗示,还不如我原本住的地方好,起码开销没那么大。“找不到工作的话,我肯定觉得老家那点安逸撒,不用花钱买菜,交水电费,反正种地,一家人吃是肯定没得问题”。所以,移民的就业和受如问题直接关系到在安置点能不能住下去,如果有收入,换了一个环境好、交通方便的地方住,自然是好,但是如果基本的生存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其他也就没有意义了。
三、结语
生态移民工程既是改善民生、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应对自然灾害的科学部署。贵州省生态移民以扶贫开发为重要目标,希望移民能够实现真正的“搬得出、留得住、过得富”,国家花了大力气,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扶持“两高原”指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的村民,使他们尽快脱离艰苦的居住环境,共享改革成果,迈向幸福生活,调研结果来看出政府也确实用心在安置点的建设上,考虑到移民脱离土地和以后可能面临的人口增加,特意为每一户移民留有六十平米的空地,可用作牲畜饲养或者加建新房。并且政府整合多项目资金,为移民创造了姣好的搬迁条件,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成功之处,只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就业问题的考虑不周全,前期的规划也不完善,导致移民产生把我们迁出来就不管我们了的错觉,这些后续工作需要不断完善,不断追访,才能使这一工程前期的努力不会白费。总之,移民搬迁是一个民生大工程,对于移民自身来讲,是一个好事情,毕竟原住地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地,交通不便,这样的搬迁给移民更安全的环境,需求更好的方式和政府沟通,积极配合政府行动,争取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杜发春.国外生态移民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14年第2期
[2]风笑天.安置方式、人际交往与移民适应:江苏、浙江343户三峡农村移民的比较研究[J].社会.2008年第2 期
[3]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J].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4]包智明.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1.
[5]东日布.生态移民扶贫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贫困地区.
[6]李杰、雅茹、侯友.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以内蒙古阿拉善盟孪井滩为例[J].前沿.2011年第12期
作者简介:董娅娅,女,汉族,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