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归宿,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却不被重视,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教学目标设计的四个策略:把握维度,显现教学目标的操作性;挖掘深度,突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固守准度,凸现教学目标的学科性;保持广度,呈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以目标为主导设计教学,以学定教,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应有功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基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现状,教师在备课时要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将“目标设计”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防止教学的低效或无效。
误区一:目标照搬,指向不清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管理中,我们从教师的备课笔记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会设计教学目标,只会盲目照搬、照抄教参、教案集上的教学目标。
请看教参上《我是什么》一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翻开教参,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参提供的“普通目标”千篇一律,适用于任何课文。这样的目标设计缺乏教师对文本的独特理解,缺少课时教学目标与课文目标、单元目标、学期目标的有机渗透与衔接,缺乏对教学本质的认识。
策略一:把握维度,显现教学目标的操作性
在实现目标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目标应是可操作的,在目标的达成与否,达成到何种程度上又是可检测的,这样的课时目标才是有意义的。
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把握三个维度,化虚为实,多元性设定目标,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渗透“过程与方法”,滋养情感。过程与方法虽不是显性的具体目标,但贯穿于所有的具体目标之中,是一个学习的载体,做为目标来设计,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误区二:目标模糊,内容不实
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流于形式,形同虚设,表述模糊,内容泛化。
请看我设计的《我要的是葫芦》一课的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理解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不明确,一节课下来常常是知识与能力目标弱化、过程与方法目标虚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泛化,必然会导致课堂上出现教師“脚踩西瓜皮”,想到哪讲到哪,滔滔不绝地讲解,简单的重复,教学效率自然不会高。
策略二:挖掘深度,突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性
针对以上思考,我们教研组对《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教学目标具体化如下:
1.借助拼音,会认“葫、芦、藤、哇、盯”五个生字,读准轻声“葫芦”,会认会写“哇”,会写“挂、棵”已会认的生字。凭借图片、动作,板画的方式理解“葫芦藤、盯、长满”等词语。通过儿歌、形近字的对比,巩固并区别“哇、挂、娃、蛙、洼”这组形近字。
2.通过图文结合,圈画的方式了解葫芦的生长情况,在多种形式读中,体会葫芦的可爱。
3.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积累第一自然段。在对比读后,产生葫芦为什么会落光的悬念。
这样的目标具体、明确得多,教学目标是为了使教师把握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明确应该学什么,怎么说,越具体越明确,越容易操作,达成率越高。如要求学生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识记什么都应该清楚、明白,甚至有必要直截了当点明什么字、什么词、什么句,怎样的人、事、物等。教学目标的表述越清晰明白,在课堂教学中也越容易把握,教学目标的达成率也就越高。
误区三:目标错位,航向不准
语文新课标将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对语文“人文性”的强调,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视,其目的在于纠正传统语文教学过分强调系统知识传授、过分追求功利目标的倾向。不少教师误以为人文性是个筐,不管什么都可以装,或思想教育或美育熏陶。一些教学目标错位,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甚至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将教学目标搬迁到了其他学科领域。
请看一位新教师设计的《月光曲》的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认读“蜡烛、清幽、盲姑娘、琴键”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教师为了达成目标第3项,以欣赏名曲引入,课堂上一次又一次欣赏《月光曲》,引领学生在音乐中想象、感受,体验,亦然上成了一节音乐欣赏课。在这样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学错位,
策略三:固守准度,凸现教学目标的学科性
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充分反映语文学科的性质、阅读教学的任务及阅读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成了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有属性,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阅读教学的标志性、根本性、方向性目标。
后来经过组内讨论,我们将《月光曲》教学目标设计修改如下: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蜡烛、清幽、盲姑娘、琴键”等词语,会写“粼、键、霎”等生字,正确认读“券、恬、汹”。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说说贝多芬2次给盲姑娘弹琴的原因。
3.品读、背诵第九自然段,说说月光曲描写的景象,从字里行间感受月光曲之美。
4.通过想象写话、课外资料阅读,说说贝多芬是怎样的人,感受贝多芬卓越的音乐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误区四:目标混淆,主题不明
人教版的阅读教材是以文化主题来构建单元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结合教学的实际,将课标中概括性的课程目标细化成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但一些教师还是以课定“教”,混淆教学目标,主题不明,停留于“教教材”。
我们发现单元主题为“祖国在我心中”,编排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从多个角度表现单元主题,以怀念生身母亲为铺垫表达对祖国母亲的崇高敬意。如果在目标的设立上率性而为,与前面几篇课文差不多,忽视单元整体性,导致的结果往往是让学生处于朴素状态做自发的尝试,制约和阻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瞎子点灯,白费蜡”,看不出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提升,很容易做无用功,也很容易让学生迷失在语文课中,迷失课程中。
策略四:保持广度,呈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学科教学的总目标与各层次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相对的特殊性,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充分体现整体性。有道是“数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模模糊糊一大片”,作为的语文教材,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版本中安排在不同的年级,也就承载了不同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基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现状,教师在备课时要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将“目标设计”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防止教学的低效或无效。
误区一:目标照搬,指向不清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管理中,我们从教师的备课笔记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会设计教学目标,只会盲目照搬、照抄教参、教案集上的教学目标。
请看教参上《我是什么》一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翻开教参,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参提供的“普通目标”千篇一律,适用于任何课文。这样的目标设计缺乏教师对文本的独特理解,缺少课时教学目标与课文目标、单元目标、学期目标的有机渗透与衔接,缺乏对教学本质的认识。
策略一:把握维度,显现教学目标的操作性
在实现目标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目标应是可操作的,在目标的达成与否,达成到何种程度上又是可检测的,这样的课时目标才是有意义的。
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把握三个维度,化虚为实,多元性设定目标,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渗透“过程与方法”,滋养情感。过程与方法虽不是显性的具体目标,但贯穿于所有的具体目标之中,是一个学习的载体,做为目标来设计,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误区二:目标模糊,内容不实
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流于形式,形同虚设,表述模糊,内容泛化。
请看我设计的《我要的是葫芦》一课的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理解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不明确,一节课下来常常是知识与能力目标弱化、过程与方法目标虚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泛化,必然会导致课堂上出现教師“脚踩西瓜皮”,想到哪讲到哪,滔滔不绝地讲解,简单的重复,教学效率自然不会高。
策略二:挖掘深度,突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性
针对以上思考,我们教研组对《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教学目标具体化如下:
1.借助拼音,会认“葫、芦、藤、哇、盯”五个生字,读准轻声“葫芦”,会认会写“哇”,会写“挂、棵”已会认的生字。凭借图片、动作,板画的方式理解“葫芦藤、盯、长满”等词语。通过儿歌、形近字的对比,巩固并区别“哇、挂、娃、蛙、洼”这组形近字。
2.通过图文结合,圈画的方式了解葫芦的生长情况,在多种形式读中,体会葫芦的可爱。
3.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积累第一自然段。在对比读后,产生葫芦为什么会落光的悬念。
这样的目标具体、明确得多,教学目标是为了使教师把握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明确应该学什么,怎么说,越具体越明确,越容易操作,达成率越高。如要求学生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识记什么都应该清楚、明白,甚至有必要直截了当点明什么字、什么词、什么句,怎样的人、事、物等。教学目标的表述越清晰明白,在课堂教学中也越容易把握,教学目标的达成率也就越高。
误区三:目标错位,航向不准
语文新课标将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对语文“人文性”的强调,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视,其目的在于纠正传统语文教学过分强调系统知识传授、过分追求功利目标的倾向。不少教师误以为人文性是个筐,不管什么都可以装,或思想教育或美育熏陶。一些教学目标错位,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甚至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将教学目标搬迁到了其他学科领域。
请看一位新教师设计的《月光曲》的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认读“蜡烛、清幽、盲姑娘、琴键”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教师为了达成目标第3项,以欣赏名曲引入,课堂上一次又一次欣赏《月光曲》,引领学生在音乐中想象、感受,体验,亦然上成了一节音乐欣赏课。在这样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学错位,
策略三:固守准度,凸现教学目标的学科性
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充分反映语文学科的性质、阅读教学的任务及阅读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成了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有属性,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阅读教学的标志性、根本性、方向性目标。
后来经过组内讨论,我们将《月光曲》教学目标设计修改如下: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蜡烛、清幽、盲姑娘、琴键”等词语,会写“粼、键、霎”等生字,正确认读“券、恬、汹”。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说说贝多芬2次给盲姑娘弹琴的原因。
3.品读、背诵第九自然段,说说月光曲描写的景象,从字里行间感受月光曲之美。
4.通过想象写话、课外资料阅读,说说贝多芬是怎样的人,感受贝多芬卓越的音乐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误区四:目标混淆,主题不明
人教版的阅读教材是以文化主题来构建单元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结合教学的实际,将课标中概括性的课程目标细化成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但一些教师还是以课定“教”,混淆教学目标,主题不明,停留于“教教材”。
我们发现单元主题为“祖国在我心中”,编排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从多个角度表现单元主题,以怀念生身母亲为铺垫表达对祖国母亲的崇高敬意。如果在目标的设立上率性而为,与前面几篇课文差不多,忽视单元整体性,导致的结果往往是让学生处于朴素状态做自发的尝试,制约和阻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瞎子点灯,白费蜡”,看不出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提升,很容易做无用功,也很容易让学生迷失在语文课中,迷失课程中。
策略四:保持广度,呈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学科教学的总目标与各层次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相对的特殊性,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充分体现整体性。有道是“数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模模糊糊一大片”,作为的语文教材,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版本中安排在不同的年级,也就承载了不同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