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的读书法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fe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炎武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读书方法。
  顾炎武独特的读书方法是什么呢?《郎潜纪闻四笔》有清楚地记载,他不是一个人读书,而是请四个声音洪亮的朋友一起读。每个人面前都放置了经史書的注释本,顾炎武坐在中间。首先是一个人大声诵读,其余四个人静静地听。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某个人对所读的内容有疑义,就打断读书人,提出自己的疑义。于是,大家就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互相辨析、争论,直到意见统一。当然,也有可能没能统一,就各自保留观点,再接着往下读。读着读着,又有人对其中的内容提出疑义,就再停下来讨论……这样一篇篇读下来基本上能把疑问都解决了。
  一个人读了20页后,换另一个人读,周而复始,一天能温习100页书。“十三经”读完以后,接着又读“三史”《南史》《北史》等书,五个人的收获都非常大。
  顾炎武一生坚持这样的读书法,因此他学识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作品更是颇丰,被当世和后世传颂,这都是读书法的功劳。
  顾炎武把“看书”变为“听书”,印象更加直观。变一人读为多人共读,活跃了读书的气氛。一边读一边提出问题、讨论问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更有利于理清思路、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顾炎武的这种读书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其他文献
张妈妈,本名张素莲,1885年生于泾县云岭乡,家境贫苦,以种田为生。1938年新四军军部进驻云岭地区后,在革命精神的感召下,虽然她已年过半百,耕作繁重,但依然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中,担负起为部队联络、服务、送信的工作,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妇抗会主任。她组织妇女参加识字班,学唱革命歌曲,号召妇女们剪发、放脚,做鞋缝袜慰劳新四军伤员和抗日将士。在她的带动下,全家11人中就有8人参加了革命。  皖
期刊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美联手抗击日军的野蛮侵略行径,谱写了一段国际反法西斯壮丽诗篇。随着时光的流逝,新四军勇救40多名美军飞行员的事迹却鲜为人知。  新四军救援美军飞行员,第一次发生在1944年3月。当时,中美混合航空队第二大队飞行员辛仲连在与日军空战中受伤,跳伞降落在皖中无为县汊江江面,新四军第七师救援并治愈了辛仲连,并将其送至国民党桐城县政府。  其后,七师又接连救护了多位美军飞行员。1944年
期刊
“抗战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要加强资料收集和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全面整理我国各地抗战档案、照片、资料、实物等,同时要面向全球征集影像资料、图书报刊、日记信件、实物等。要做好战争亲历者头脑中活资料的收集工作,抓紧组织开展实地考察和寻访,尽量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是2015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集会上的讲话。同年
期刊
横坎头村  梁弄镇位于浙江省余姚四明山革命老区,该镇横坎头村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所在地。2003年春节前夕,刚刚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专程到梁弄镇和横坎头村考察调研,提出了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的殷切期望。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梁弄镇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勉励他们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  总书记的回信,振奋了这个正在绿色发展道路上
期刊
淮南矿业集团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是2001年5月成立的,至今已有18个年头了。18年来,研究会在集团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安徽省和淮南市新四军研究会的指导下,在研究历史、服务现实上下功夫,卖力气,创佳绩,为矿业集团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立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2001年初,淮南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高曙(市政协原主席)到矿业集团找到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金镕,与他商谈成立矿业集团新四军研究会
期刊
杀杀杀!士气如虹,杀声震天。每到战斗间隙,刺杀就成了新四军基层指战员强化训练的开胃菜。  刺杀训练是我军单兵五大技术训练课目之一,与射击、投弹、爆破、土工作业并称。新四军组建以来,为克服武器弹药严重不足的弊端,广泛开展拼刺刀训练。而“决定战斗最终胜负的方式是刺刀突击”,这样的总结也早在1909年就被日本明确写入《步兵操典》。抗战时期,日本兵使用的“三八”大盖,枪身和刺刀都较长,有1.801米。而当
期刊
金萧支队建立之后,我们活动地域主要在诸暨、义乌、东阳交界处的山区,可这一带敌伪顽势力相当强,尤其是这三股反动武装互相勾结,共同来对付我们,他们企图趁我立足未稳之时一举消灭我们,特别是国民党浙江省保安团派了一个团的兵力来“清剿”。保安团自恃是正规军,兵员弹药充足,装备齐全,消灭这些共产党的“土八路”应该是绰绰有余。因此他们充当打头阵的角色,紧紧盯住我军不放,因此支队在成立后的四个月里,连遭他们三次偷
期刊
1944年10月,日伪军开始在津浦铁路蚌埠以南和淮南铁路各要点秘密增兵,准备对津浦路西根据地进行扫荡;桂系顽军也在古河与梁园之间频繁调动,企图乘日伪军扫荡之机向路西进攻。  根据新四军第二师前指的部署,路西地委和第五旅兼路西军分区党委决定,立即动员全区党政军民投入反扫荡和准备迎击顽军进攻:做好坚壁清野,指导群众有组织地转移;基干自卫队(民兵)组成游击小组,保护群众安全,相机袭扰敌军;县区武装在所属
期刊
今天为大家讲述一个英雄三姐弟的故事。  姐姐杨瑞年1916年出生,14岁考入扬州中学。上海“一·二八”事变后,扬州中学也掀起了抗日爱国热潮。正读初三的杨瑞年带头上街游行,查日货、罚奸商。17岁那年,杨瑞年考入苏州女子师范学校。她不仅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而且在课余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从中吸取革命思想。  1935年毕业后,杨瑞年回到镇江任教。她与其他几位青年一起,在地下党的领导下,秘密组成“读书会
期刊
原文  予囚北庭(1),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2),单扉低小(3),白间短窄(4),污下而幽暗(5)。当此夏日,诸气萃然(6)。雨潦四集(7),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8),蒸沤历澜(9),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10),风道四塞(11),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12),助长炎虐(13),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14),陈陈逼人(15),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逐(16),腥臊污垢(17),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