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并济精神下的绑架罪修正

来源 :中国检察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ouwei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是一种恶。因此,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必须对犯罪做出回应。在对犯罪做出回应的各种法律制度中.刑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犯罪是刑法规制的对象。“任何行为.只要任何特定社会的某一具有足够权力的部门感到它有害于其自身的利益,如危及其安全、稳定或秩序,该部门便通常将其视为特别邪恶,并力图以相应严厉的措施加以镇压。而且,只要可能,
其他文献
笔者自2000年以来用自拟“通经复原汤”随证加减内服,配合针灸、推拿治疗外伤性截瘫1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近年来,刑事谅解在我国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具体表现为:在适用主体上,由检察机关逐步扩大到公安机关和法院:在适用阶段上,由审查起诉阶段逐步延伸到侦查、一审和二审阶段;在适用对象
2007、2008年度,四川省检察院公诉三处办结的死刑二审案件,涉及被告人提供立功线索的63件71人,71名被告人共提供立功线索82条。这82条立功线索总体上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从提供立功线索的时间看,二审阶段甚至死刑执行过程中提供立功线索的多。第二,从提供立功线索的效果看,不构成立功的多。第三,从对立功线索的认定看,争议焦点多。第四,从立功线索的办理情况看,一审法院存在把关不严现象。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