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劳动教育现实表征、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基于河南省初中的调查

来源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701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育美、强体的综合育人价值,让劳动教育重归家庭,需要父母共同努力.调查发现:当前中国家庭对劳动教育给予了更多重视,但仍存在着父亲角色参与不足;学生对劳动价值观认识模糊;家长对劳动精神的培养不够重视;孩子参与体验性劳动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受传统观念、家长对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目标认识不足、家长的文化水平偏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及隔代教育的落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为此,父母要共同担起家庭劳动教育的责任,注重培养孩子的劳动素养;增强孩子对普通劳动者的共情能力,培养孩子的工匠精神;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内家外的体验性劳动,厚植孩子的劳动情怀;加强与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以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其他文献
美育对提升大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美育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为此,高校应全面贯彻“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深入挖掘美育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性,通过多种途径发展美育和思政教育,以保障高质量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儿童视角是作家创作时为获得某种特殊艺术效果的叙述方式.儿童视角的儿童,为叙述者,是作者拟定的在作品中代替作者讲故事的人.视角,就是作品中讲故事的人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当作家把儿童作为叙述者,以儿童特有的心灵体验、观察角度及情态语气来讲述故事,则可称为儿童视角.作家对儿童视角中“儿童”这一特殊的叙述者的不同安排可以形成不同的视角类型:儿童有限视角、儿童全知视角、儿童复合视角.这些儿童视角的不同类型,虽然因回忆中的儿童与当下作者种种或隐或显的情绪纠缠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其审美意蕴的呈现却都是以儿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上半期是比较教育学的“因素分析时期”或“历史主义时期”,这一时期注重教育制度的各种背景因素,旨在用历史地形成的背景因素解释教育.50年代后期,出现了对因素分析法的批评,历史的方法被认为是“非科学的”,它只能解释教育现状,而不能得出法则性的结论,一些学者开始转向经验调查与理论分析,注重教育现象间的因果联系,旨在运用结论做出预测以及实施社会工程,这一时期因此被称为“科学分析时期”.
OBE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以学习结果为导向,具有反向设计、持续改进和系统性等特征.本文分析了OBE教育理念与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性、OBE教育理念与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关联性、OBE教育理念与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相关性.基于OBE理念的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突出反向设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持续改进机制,完善质量评估体系;设置双重引擎驱动,构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提高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教育领域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