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科举制度的悲歌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bid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读小说最难忘的就是故事中的人物,所以鉴赏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一般的鉴赏方法学生很难提起兴致,不如改变一下方式。教材中学习的《孔乙己》《范进中举》两篇文章给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初读这两篇文章后,大家对两人的身份和命运关注最多,笔者就让学生从这两点进入文本,进行了比较阅读活动,进而把握孔乙己、范进两人的形象。
  一、一样的读书人
  孔乙己和范进两个人都是读书人,一个是“终于没有进学”,连个秀才都没有混上;一个是到五十多岁才考上秀才,接着又考上举人。这两个读书人身上有太多的相同点。
  1.地位卑微,不会营生
  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两人的社会地位是惊人的相似,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家境十分贫困。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们只会读书,根本没有营生的本事。孔乙己是“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后来好不容易找到工作,“替人家抄抄书”,但“坐不到几天,连人和笔墨纸砚一齐失踪”,丢了饭碗。而范进是岳父嘴里的“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的可憐人,到城里乡试几天,“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从中可知岳父之言不差。无奈只好用生蛋母鸡换几升米来维持生计。读书人改变命运,只有考上功名一条路。
  2.迂腐不堪,热衷功名
  孔乙己和范进身上有着读书人的通病,那就是迂腐不堪,热衷于功名。孔乙己和范进一样,读书的最终目的都是获得功名,只是不一样的是,孔乙己读了半辈子书,“但终于没有进学”。读书人骨子里的迂腐从外至内,在孔乙己身上表现无疑。穷到家了,还总是穿着“又脏又破,十多年没见补,也没有洗”的长衫,显示读书人的身份;见人说话文绉绉地,总是“之乎者也”,连丢人的“偷书”行为说成了“窃书”,只因为那是“读书人的事”;教小伙计认“茴香豆”的“茴”,考人家四种写法等,迂腐可笑至极。而范进从青年时期就热衷于功名,五十多岁才考上秀才,家里都揭不开锅了,还向丈人借钱考试,被丈人“骂得摸门不着”,却还不死心,“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以致家里“饿了两三天”。范进一辈子都热衷于科举考试,置家人生死于不顾,可悲可恨。两人为何如此热衷功名,因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可以有这样的奇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对读书人太有吸引力。
  3.投身科举,深受毒害
  孔乙己和范进都热衷于功名,虽然一个连秀才都不是,一个老年考上举人,看似不同。其实细思一下,两人是一类人,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笔者让学生进一步探讨,如果范进没有中举,他的结果会怎样?很多学生认为,他会和孔乙己一样悲惨。虽然两人结果不同,但他们都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迫害。孔乙己看不起“短衣帮”,虽穷困潦倒却十几年穿着破长衫,至死不忘读书人身份;而范进穷尽一生参加科举考试,到老年才考中举人,听到喜讯疯了。他们都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奉为神灵,顶礼膜拜。考上就升官发财,没有考上就穷困潦倒。从孔乙己和范
  进两个人的遭遇来看,科举制度不仅毒害了读书人的思想,还摧残了他们的肉体。
  二、不一样的命运
  1.时代不同
  孔乙己和范进两个人的命运之所以有区别,主要是所处时代不同。孔乙己生活在二十世纪初,辛亥革命胜利后,封建社会已被推翻,科举考试也就不存在了,但他的思想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较深;而范进所处的时代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盛行之时,发生在十八世纪,那时的读书人削尖脑袋参加科举考试,出现“白胡子一把”的八十岁老童生和二十岁左右的少年状元都不稀奇。范进穷尽一生来参加科举考试,有他生存的土壤。
  2.性格不同
  性格决定命运,孔乙己和范进两人命运不同,关键是两人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区别。虽说都是读书人,孔乙己穿长衫,摆读书人的架子,是自命清高,爱面子;但他喝酒“不欠钱”,诚信;教小伙计认字,给小孩子吃茴香豆,善良。除了好吃懒做导致时常小偷小摸外,孔乙己性格中不乏可爱之处。而范进中举前,聆听岳父谩骂,如同“三孙子”,懦弱自卑、甘受屈辱;中举后,与张乡绅侃侃而谈,明知是虚情假意的攀交,却应付自如,游刃有余,圆滑世故,虚伪造作。范进性格中更多的是可恶。
  3.结果不同
  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孔乙己和范进的结果就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他们在考中之前“身居闹市无人识”,考中之后“一朝成名天下闻”。而孔乙己考了半辈子,没有考中秀才,只能潦倒一生,被所有人笑话,被打断腿,最后悲惨地死去;老年的范进中举了,权势、地位、金钱都来了,于是岳父、乡邻、乡绅立马改变原来的态度,语言极尽奉承,送钱、送物,如众星捧月一般。科举制度造就了读书人两种相反的命运,考中了,地位高贵,作威作福;没有考中,穷困潦倒,任人白眼。
  从孔乙己和范进两个读书人的身上对比,可以看到封建科举制度下的所有读书人的影子,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读书人的悲哀,两位作者给我们谱写了一曲科举制度的悲歌。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开发区中学(226103)
其他文献
如果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那么,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古典诗歌大多言简义丰,短短几十个字,却意蕴悠长。或写景,或抒情,或感物,或言志。正是充满神奇的想象力为古典诗歌创造了魔幻无穷的艺术形象,使得诗歌成为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我们阅读古典诗歌,必须借助想象的翅膀,才能思接四海、视通八荒。 诗歌阅读过程中的想象属于审美想象,也叫艺术想象,是对诗歌艺术的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是诗歌阅读与欣赏的
期刊
作文的细节描写教学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一线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究摸索出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四步感知教学;三步模仿教学;关键节点神韵训练;常态化写作训练。  初中语文试卷150分中,作文60分以上,占总分的1/3。可见作文教学为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作文教学中,细节描写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一篇作文是否能突出主题,能否打动评卷老师的心。结合我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探索了几种可行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细
期刊
在中学阶段,学生对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常常心有忌惮。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不过,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方面却又有一个十分怪异的现象:明知有“难”,却少有针对性的“救援举措”。一个最为明显的例证就是每年考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得分率,一直在低位徘徊,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对此,我们不得不说,这里是否存在着教学的低效运作或者不作为现象?  在一切教学难题面前,教师自然是首当其冲,不能有任何畏惧、退缩的想法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都苦恼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或者根本就没有阅读理解能力。这无疑在给语文老师敲响警钟:只有教会学生如何解读文本,才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叶圣陶老先生曾提出“教材是例子”的著名论断,正如他所说,“课本只能当工具看,当手段看。”通过这些工具和手段,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动、工作方面起积极的作用,这才是目的,教师要尽责任,就得努力达到这个目的。  《老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期刊
概括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初中生应该具有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中也明确提出议论文阅读的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思想,是文章的精髓所在,对全文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准确概括中心论点是衡量读懂一篇议论文的重要标准,中考也将概括中心论点作为常考题型。面对此种题
期刊
童话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表达童心世界的天真,稚气、勇敢、奋发向上、生气勃勃的原始生命之美,这是其精神本质。在教学童话时,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幻想,让他们充分利用这个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在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活化语言文字背后的画面,从而真切的感受人物形象,深入童话的内核,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推进。  一、研读文本,确立目标  文本解读,就是指教师通过教材的认
期刊
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文学作品,而文学即人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应该认识自己,才可能更好地教好语文。  散文诗《海燕》,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好这篇课文,是本学期语文教学的良好开端。在教学的全过程,教授这样一篇感情充沛、意蕴丰富深刻的文学作品,非常考验老师的人文底蕴。这篇散文诗已在教材中存在多年,笔者深刻地感觉到语文教师想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上有所突破,首先要了解自己,发挥
期刊
解读课文是初中生在课堂上的一项重要学习任务,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这项能力,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们一双“慧眼”,用“小”的点拨得到“大”的收获,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各自的见解,这种见解来自他们不同的阅历,并因此而产生的对事物的不同看法。  然而,每一篇课文都有不同的审美观点和艺术价值,这种观
期刊
初中语文考试分为基础知识考察、古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写作,我在这些年的课堂教学中也重视这些方面的训练,同时辅助优化家庭作业,使学生学习语文更有针对性。  一、设计缘由  初中语文考试分为基础知识考察、古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写作,除了第一项外,其余的是考察学生日常的积累,而我在这些年的课堂教学中从设计环节、提问、讨论都有意识的往这些方面靠,可是考完试却是原地踏步,没什么起色。  艾宾
期刊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这一回的后半部分主要写曹操在与刘备争夺汉中的激战中败守斜谷,进退两难,夏侯惇入帐,稟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曹操查夜,问夏侯惇才知是杨修所说,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便知魏王不曰将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