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型先天性梅毒的影像学特点

来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s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对早发型先天性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梅毒血清学诊断阳性的早发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结果 43例患儿中,男25例,女18例,病变累及多系统、多脏器,其中最常见的为皮肤损害,有29例(67.4%).43例患儿均有影像学改变,以四肢长骨为主,受累部位多对称,包括股骨42例(97.7%),胫腓骨39例(90.7%),肱骨16例(37.2%),尺桡骨15例(34.9%).本组患儿的骨骼损害表现以干骺端炎为主[35例(81.4%)],其中表现为典型“夹心饼”征者24例(55.8%)、Wimberger征11例(25.6%),骨膜炎23例(53.5%),骨髓炎8例(18.6%).结论 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影像学表现典型,影像学检查可辅助临床早期诊断疾病,从而改善预后.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X线检查更敏感、清晰、直观.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高速发展,各项医疗设施的持续完善,广大社会民众对于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素养也提出更高标准要求;而医务人员工作质量直接决定了民众对于医院本身的
目的:探究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灌注液温度对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月收入我院食管癌术后患者28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4例.两组食管癌术后
药品包括化学药、中药、生物制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疾病,且具有目的地调节患者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及用量的物质.由于药品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