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益于人生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ty1983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唯一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那么,我们该怎样去读书呢?这三篇文章对你我会有所启示。

玫瑰和胶囊


  沈奇岚
  这几乎是一个悖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的阅读量大幅下降。并不是人们的阅读力降低,而是人们愿意给予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
  十多年前笔者曾经参加了一个在瑞士举行的国际论坛,有一位非常年轻的企业家介绍自己的新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是“替人读书”。许多大企业的管理人员总是非常忙碌,却很想读书。这家公司就为这些想读书而没有时间读书的人把三百页的大部头著作精简成十页的“精华”,并获取高额报酬。负责读书、摘选和撰写“精华”的人都是具有相当高学历的研究人员,这样可以保证浓缩的一定是精华。这个公司一时间十分受欢迎,它提供的“精华”摘要,犹如读书界的营养胶囊,小小一粒,让人们心理上觉得获得了所有需要的信息和养分,同时大大节约了时间。
  当时我就想,这套办法是没法用在文学和哲学书上的吧,否则《安娜·卡列尼娜》的摘要精华,就是一句“已婚的安娜爱上了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然后卧轨自杀”,而《简·爱》的摘要就是“家庭教师简·爱在罗切斯特先生家里教书,后来嫁给了他”。如果抽去了这些故事的细节,抽去了一切社会属性和事情发展的时间性,没有一个故事值得一读,没有一个人物值得去爱。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尽管这样的阅读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但是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能够回馈至生命本身的阅读。
  屏蔽此推广内容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或许可以压缩成“精华”,让无暇与心灵对话的读者迅速吞咽,立即获得营养。这是兔子吃胡萝卜式的阅读,是占有性的阅读。另外一种阅读,是更从容的阅读。这样的阅读考验读者的情趣,也试探读者的耐心。在这场近乎舞蹈的阅读中,读者和书中的内容建立起了生命的联系。由此,读者找到了阅读的意义,获得了思维能力和感情容量的增强。生命因此而丰富起来。
  读书是个选择。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还是选择如何度过这一段生命时光。或许在一个节奏加快的世界里,选择读书本身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获得信息和知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是容易的,而取得思维能力的增强和理解力的增加是有难度的。当网络渐渐分担甚至取代了图书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功能时,滋养心灵成了书籍更重要的功能。那些不可压缩的是什么?那些不能变成“精华摘要”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写书人和读书人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个时代盛产各种各样的营养胶囊,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
  (《 人民文摘 》2015年第2期)
  【思考】
  1.结合语境写出你对第一段加点词“悖论”含义的理解。
  2.现在人们的阅读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替人读书”业务的主要工作是什么?为什么这一业务一时大受欢迎呢?
  4.仔细阅读文章第三段,并概括这段文字所要告诉我们的主要信息。
  5.请对文章结尾画线句作简要赏析。

阅读是一种定力


  周二中
  ①这些年,有各种各样的调查数据显示,国人年均读书量很少。比如较多的说法也只有6本,而欧美国家达16本,北欧国家达到24本。这些数据未必精确,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国人静不下心来读书的尴尬现实。
  ②一位外国管理学者在其近著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少得可怜。他的判断未免失之武断,也未必准确,但他观察到的现象、所思考的问题却令我们警醒。
  ③“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一千多年前,宋真宗就写下这样的劝学诗句。今天,到底是什么让我们静不下心来了呢?忙,没时间,是很多人找到的原因。然而,鲁迅先生早就断了此类借口的后路: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真正的原因恐怕在于,在快节奏、高压力、紧张而喧嚣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失去了一种定力。
  ④有人在飞机上发现一个现象,当时机舱已熄灯,他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而对于很多人而言,可能意识到不能用游戏娱乐来浪费时间,然而却一头栽进了新媒体所构建的信息海洋,这也想了解、那也想知道,顶多有些碎片化的浅阅读,在信息的洋流里心灵变得浮躁而飘零。也难怪有文化学者忧心忡忡:快速浏览的习惯正在代替阅读,“我不希望中国回到孔子孟子的时代,我也不希望中国进入13亿华人躺在比尔·盖茨与乔布斯怀里看微博与段子的时代。”
  ⑤说到底,越是面临生活的快节奏,越是要有超强的定力。有定力,才能让我们慢下来、静下心来观察与思考。那么,这定力从哪里来?来源于阅读本身。不少人有这样的阅读经历:偶一日拿起一本书来,竟然一读就欲罢不能,超然物外沉浸书中,数小时流逝而不觉。而那一度浮躁的心气竟然也沉静下来,有一种难得的静谧,更仿佛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馨香在缭绕。这便是阅读的力量。
  ⑥其实,任何时代都有其快、变、闹等特征,关键就是能不能闹中取静、忙里偷闲地读点东西。古人欧阳修读书,即有枕上、马上、厕上“三上法”之谓。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则说过,“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懂得了阅读的力量,也就会把阅读作为提升素养的途徑,更作为涵养定力的手段。有了这样的认知,即使舟车劳顿、戎马倥偬,其奈阅读何?
  ⑦在这个快速行进与选择的时代,很多人正在悄然改变与重塑,一个新的气象正在出现。各种电子书已经开始进驻手机桌面,越来越多的人把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开始从网络浏览、微博刷屏转向了桌面上的电子书库。当人们从快速流变的新媒体上重拾深阅读,进而自觉地下载适合自己阅读的电子书籍,阅读将在新媒体上获得新生,它所改变的将不仅是人们的素养,还有躁动不安的心灵。
  (选自《智慧阅读》,南方出版社)
  【思考】
  1.文章第一段列举与读书相关的调查数据的目的是什么?
  2.到底是什么让我们静不下心来了呢?请写出本文作者的看法。
  3.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阅读的力量的什么呢?请写出你阅读本文后的体会。
  5.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接44页
其他文献
看见“温度”二字,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不就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吗?但当你阅读本文,获知温度不仅决定了地球生命的诞生与消亡,还是影响地球物质循环运行的推手,是大自然调节和控制地球生态的手段,是人类进行创新的一个广阔而重要的领域后,相信你会改变对温度的浅显看法,重新认识温度。 我们熟悉的温度  生活中,人们对温度有各种各样的感性认识。比如,人们知道冰块寒冷、开水滚烫。冬天用厚衣服包裹身体保持
期刊
操场边高大的乔木,应季节之约,枝桠再一次挂满了繁花。花蕾间散发的淡淡清香,招惹来大批的蜂蝶飞舞。阳光暗自躲在繁花的背后,羞红着一张脸偷窥树下的故事。而树下少男少女四目相对的世界,却只听得见如鼓一般的心跳。  抑或是,你静静坐在座位,借一本书的掩饰,暗自观察不远处的他与周边同学聊天,俊逸的眉宇不时上扬出一缕清风,清澈的微笑激荡起层层涟漪。你的心忍不住怦然,却只能把所有的心事装在心里萌芽成一片嫩绿,再
期刊
房东家  这是一户寻常农家,七十年代初我住过的房东家,在河北省获鹿县李村。门前那一棵很大的石榴树其实在院外远处墙角,而门前本是空荡荡的一片土场。我在这个村子里生活了三年,白天出村到十里外劳动,早晚或假日便在村子里到处寻找入画的题材。村里房子的样式几乎是一律的,只有新旧之分。树木稀少,也不高大,倒是石榴树很多。当五月榴花红胜火时,灰墙灰房顶的村庄便像满头插花的姑娘,顿添姿色。但新添的姿色还很难入画面
期刊
【一技】  先举个例子,前面有条河,要过河,怎么办?可以乘船,也可以过桥。那么,船和桥就起到了过渡的作用。我们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文章的逻辑性,也需要过渡。  过渡句是常见的一种过渡方式。它的特点是:用一个句子或几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如:在《羚羊木雕》一文中,“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妈妈逼我要回来,“我”左右为难。于是,插叙了与万芳友谊的往事。以“他们不
期刊
【考点透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阅读中要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并在附录中明确列出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来看,修辞类题目经常以各种形式在基础知识、阅读考查中出现。考查方式主要以选择、填空为主,题型有辨识、仿(补)写、运用、品析等。  【真题解析】  一、
期刊
喜欢瘦的东西。  人瘦,便有饱满的东西在里面。世界从来辩证,丰腴的东西必定空,而瘦,便有了风骨。文人肥得极少,从鲁迅到张爱玲,都清瘦极了。张爱玲一生瘦,骨头支出来,她不能容忍自己变胖,因为瘦了,就有一种极为清幽的东西在里面。  梅也瘦。几枝瘦梅,让人怜爱,分外动人。白玉兰肥大,脏乎乎的一片,初看还觉得有几分福态,再看,就是肿胀之感。我住的园子里有几棵,在春天,愚蠢的开着,接近于肥厚,接近于无知,像
期刊
“孩子的苦恼”——中学生忧学习 大学生愁感情  “问也不说,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不愁吃不愁穿的,他们还有什么苦恼?”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昨日,广东省2017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座谈会在穗举行,高校、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家为家长揭示“孩子的苦恼”。据介绍,未成年孩子以初中阶段心理问题最多,而大学生阶段,则是感情受挫问题最突出。  中小学生家长大呼“管不了”  近日,有明星事件引发大量关注,网传有粉丝
期刊
在欧洲,被乡愁折磨,这才发现自己魂思梦想的不是故乡的千里大漠而是故宅北投。北投的长春路,记忆里只有绿,绿得不能再绿的绿,万般的绿上有一朵小小的白云。想着、想着,思绪就凝缩为一幅油画。乍看那样的画会吓一跳,觉得那正是陶渊明的“停云,思亲友也”的“图解”,又觉得李白的“浮云游子意”似乎是这幅画的注脚。但当然,最好你不要去问她,你问她,她会谦虚的否认,说自己是一个没有学问没有理论的画者,说她自己也不知道
期刊
仿佛还是少年时,一个人,背着包。走了。  安静地走着。不惧累。鞋子是球鞋,开始是白色,后来因为太易脏,换成蓝色。也穿过军绿。短发。破牛仔裤。几乎是最早的驴友。在火车交接处,偷着抽烟,怕困了睡过去了,怕东西被人偷走。于是去抽烟。  那是十七八岁的少年。  也喜欢一个人骑车远行。  最远处,去过北戴河和白洋淀。也曾月光下几个人骑车去北京,唱着《一无所有》……那时可真年轻。即使不出远门,也骑着车在黄昏小
期刊
【文题展示】  著名作家毕淑敏在《我很重要》中说:对于父母来说,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是啊,“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个性和天赋。也正因为世界上有无数个独一无二的“我”,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亲爱的同学们,你是什么样的“我”呢?请以“_____的我”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  【写作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