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活氛围下如何做好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om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标准。将生活化元素巧妙的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是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索的重要方向。利用生活化的理念构建小学语文课堂,与小学生的学习认知发展规律、身心发展规律相匹配契合,能够使语文课堂重新发出别样的生机活力了。该文则是对生活氛围下如何做好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生活氛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语文课堂当中,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存在脱轨现象,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仅停留在肤浅的层面,无法真正意义上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基于这一现实情况,改革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是必然趋势,在实际教学环节,融入生活化元素,展开生活化教学,通过这一新颖有效的教学形式能够为课堂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一、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传统的语文课堂当中,由于老师教学思维过于僵化、局限、固有,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成绩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按照课本知识进行灌输、讲解,一言堂的情况比较严重,无法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老师应该接受先进教学理念的熏陶和影响,更新教学理念,从生活的角度着手,多个方面、多个层次优化改革教学内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
  其一,联系小学生的生活,优化教学内容。小学生的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 通过融入生活化元素实施语文教学活动,一方面能够减弱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排斥、抗拒心理,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小学生拓展对语文知识研究和探索的深度广度。比如老师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生活万花筒”这一习作主题时,在实际的教学环节,老师可以通过游戏导入教学课堂。以“转转生活万花筒”这一游戏为切入点,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小学生展示生活情景,照让小学生一起说一说照片背后的故事。通过这一游戏环节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当中获得更深刻的体验,激发小学生的情感,调动小学生的表达欲望。然后老师引导小学生回忆在生活当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接着引导小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理清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构建写作框架。小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感悟、感受等融入其中,使得写作内容充满真情实感,更具有可读性。通过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在写作环节,能够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灵感和思路,使得写作文章更加生动、饱满,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二,融入生活化元素,创设教学情境。情境教学是语文课堂当中最常用的教学形式,通过情境展示,让抽象、静态的知识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小学生面前,带给小学生多重感官刺激。比如语文老师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走月亮》这一篇文章内容时,老师通过播放课件给小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在明亮的月光之下,静谧美丽的乡间小路上,小姑娘牵着妈妈的手走在月光之下,这样的画面宁静而美好。通过极具生活气息的画面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創设生活氛围,唤醒小学生的回忆,让小学生回想起自己和妈妈的点点滴滴,从而激活小学生的情感因子,引起小学生的共鸣,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将语文教学形式生活化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当中,老师更注重理论性、概念性知识的讲解,注重让小学生掌握学习技巧,而忽视了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因此,在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老师应该积极调整教学策略,将生活化内容与教学内容实现有效衔接,从教学方式上面体现出生活化的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局限性,认知、理解能力比较弱,老师应该避免用复杂的深奥的教学语言传递语文知识,而是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让小学生能够更轻松地理解语文知识,快速地消化、吸收语文内容。另外,老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带给小学生更直观的学习体验。比如老师的教学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一篇文章内容时,老师可以在课前准备豌豆荚这一生活实物,在教学环节给小学生陈列、展示,让小学生能够从生活的角度思考问题。
  三、布置生活化的作业
  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老师往往注重题海战术的运用,通过大量的书面作业内容夯实小学生的学习基础,这一方式不仅仅容易让小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还使得相关的作业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因此,老师应该改革作业布置的形式,一方面提升作业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能够让小学生更加积极的完成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让小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比如老师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猫》这一篇文章内容之后,可以给小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让小学生通过多样的方式展示猫。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画画、视频拍摄等方式完成这一作业内容。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生活氛围之下做好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主要可以从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将教学形式生活化、布置生活化的作业等方面着手,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质量,推动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小兰.关于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2021(38):158.
  [2]吴会新.用生活理念构建语文教学新课堂——谈小学语文课程生活化[J].家长,2021(27):82-83.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手术治疗中枢性疼痛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中枢性疼痛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包括入院时的心理护理、术前和术后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取得了稳定的疗效,疼痛术前明显降低.结论 心理护理在手术治疗中枢性疼痛中的正确应用,提高了术后疗效,对减轻患者的疼痛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的 探讨医院Ⅲ类环境中的治疗室取消紫外线定期空气消毒的可行性.方法 在日常使用状态下,治疗室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前、后采样进行空气细菌培养,比较消毒前后治疗室空气细菌培养结果 .结果 通过1年的观察,在同一间治疗室,由同一组人员采用同一种操作方法 在常规的紫外线定期空气消毒前、后空气细菌培养结果 全部<500 cfu/cm3,达到消毒隔离的要求.结论 在自然通风的情况下,可取消治疗室定期紫外线空气消
目的 编制NICU家长支持量表.方法 进行小样本顶试验形成量表初稿,并调查109位NICU患儿家长,对量表初稿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并进行信度检验.结果 最终量表共得到28项条目.探索性分析共得到5个因子,结合实际情况,形成交流与信息、情感支持、家长自尊、环境支持4个因子.内部一致性信度、效度检验达到标准,符合心理测量要求.结论 量表的编制达到预期目的 ,为调查NICU家长的支持情况及护理干预提供了有
目的 探讨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的术后护理.方法 10例病人分别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TCPC,术后采用仰卧中凹位,早期拔除气管插管,维持较高的中心静脉压,预防胸腔积液.结果 10例病人中3例术后出现低心排,其中1例经强心利尿等治疗纠正,2例因引起肝肾功能不全,死于高钾血症;1例因术后肝衰竭脑出血死亡;7例病人痊愈出院.结论 术后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目的 探讨任务引领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2007级3年制护理大专生115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7人和实验组58人,分别实施传统教学法和任务引领教学法,并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对护生的综合素质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显示,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
摘要:在当今这个社会,教育任务正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教育有关部门更是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有更高的期待与要求,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教师应该在重教育结论的同时,更重教育过程,做到不仅关注学科,更关注学生本人,而高中数学教师也应该从多元化的角度去更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作为高中的数学教师,我非常注重教学方法的实施,
目的 比较供应室无菌间护士不同洗手消毒方法效果.方法 将无菌间护士分为3组,每组10人,分别采用洁芙柔抗菌洗手液、健之素快速手消毒液、碘伏3种方法洗手,重复3次,每次间隔10 d,比较3种洗手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 3种洗手消毒方法处理后手卫生合格率分别为100.0%,93.3%,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种洗手消毒方法均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洁芙柔抗菌洗手液性质温和,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与扩展,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从医治疾病走向预防保健,从单纯的护理走向教育、支持、咨询等多角色、多功能的卫生服务。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半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2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实验组60例采用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健康教育知晓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并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全院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灭菌和发放工作,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洗涤操作人员应根据器械性质、结构进行科学分组,对结构复杂的器械能拆开的部件必须拆开,在用多酶清洗剂浸泡后,选择正确有效的清洗方法仔细地刷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