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已呈现出一种新形式:大众政治全球化。当然,正如过去反越战、反核武及反全球化本身的游行所显示的那样,政治抗议在过去的数十年来早已是全球性的了。1989年的东欧变革和1991年的前苏联变革,也是在短短数月间席卷大片区域的。然而,反对对伊开战的抗议呈现出的是一种全新的态势:在2月15日这一天,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600多个城市的上千万民众有计划地走上街头示威抗议。这表明大众政治今天已真正可以实现全球化了。
传播工具和大众媒体向来都能创造“复制效应”—— 一个地区的抗议行动会导致类似行动在另一地区出现。1848年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倒台的消息,转瞬就被当时刚发明不久的电报传到德国,引发革命;柏林墙轰然倒下的电视镜头刺激了整个前苏联集团的革命性转变;此外,像法国1968年5月1日的大游行,则被演变成为广泛的社会动员。
最近发生的这次反对美国计划对伊开战的集体抗议却有着与以往不同之处:2月15日的事件是事先筹划、相互知照的,它有一个确定的日期,还有一个全世界都清晰明了的目标。2 月15日的集体抗议行动很明显是在去年11月在佛罗伦萨召开的欧洲社会论坛上敲定的。在90天内,组织者们召集了超过500万人在世界各地进行抗议活动。
这次事件有三个关键:
·互联网。它使组织计划能以极低的成本和极快的速度传给世界各地的组织者们。
·全球性策划、区域性组织的集体行动。这就是网络理论学家们所说的“自我组织”行为。当每一个单位行动起来,这些区域性的行动就能通过互联网与全球其它地区沟通起来。在网上,他们可以追寻或散布全球计划,并且提供信息、交换意见、互相鼓励。
·一个世界关注的焦点:对伊战争前景的关注。
还有第四条特质让全世界的抗议者能走到一起, 那就是布什政府所表现出的前所未有的嚣张气焰和愚笨无能。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对全球公众言论的轻蔑激起众怒; 而他对“旧欧洲”的幼稚的攻击无疑把超过百万人引到街头参与示威。
事实上,在这个大众传播的年代,已没有什么可能去捂住全世界的耳朵,而只对“国内观众播放”。布什的趾高气扬可能会在得克萨斯州得到认可, 但在巴黎和柏林的人们却不会买他的账。
世界性的抗议似乎不会阻止布什政府对伊开战的计划,但会在政治上、安全上以及经济上影响这样一场战争。战争还是很可能会爆发,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就可以打这一仗;另一方面也因为布什政府在作了军事部署后已难有退路了。
而且,战争的种种不确定性正在危害美国经济乃至其他地区的经济:许多商业计划被搁置,消费者信心也正在日益下跌。如果眼下的僵局再拖延下去,萧条的经济将会威胁到布什谋求在2004年11月获得连任的努力。因此,他的幕僚们必定会建议他,要么不打,要打的话,就要打铁趁热。
但美国会因置世界公众舆论于不顾而付出高昂的代价。除非布什政府能为自己的举动找到充分的理由辩护——例如,萨达姆·侯赛因动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从而使全世界群起而攻之;又或者美国在伊拉克的沙漠里找到了埋藏的核武器。否则,从战争中释放出来的反美情绪将会异常高涨,恐怖主义也会愈演愈烈。
美国老百姓从没有被告知,他们今后要承担的是多么沉重的财政上和政治上的包袱,他们也还没有准备好去承担这一切。但事实上,即使不把战争费用以及战后费用计算在内,美国现在也已经在面对严重的财政赤字和大众项目的经费压缩了。
廉价、即时的全球性传播方式已在我们身边。2月15日的事件告诉我们,全世界的人们将会使用这些传播手段,去获取他们的权力,以影响整个世界的政治决策。
传播工具和大众媒体向来都能创造“复制效应”—— 一个地区的抗议行动会导致类似行动在另一地区出现。1848年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倒台的消息,转瞬就被当时刚发明不久的电报传到德国,引发革命;柏林墙轰然倒下的电视镜头刺激了整个前苏联集团的革命性转变;此外,像法国1968年5月1日的大游行,则被演变成为广泛的社会动员。
最近发生的这次反对美国计划对伊开战的集体抗议却有着与以往不同之处:2月15日的事件是事先筹划、相互知照的,它有一个确定的日期,还有一个全世界都清晰明了的目标。2 月15日的集体抗议行动很明显是在去年11月在佛罗伦萨召开的欧洲社会论坛上敲定的。在90天内,组织者们召集了超过500万人在世界各地进行抗议活动。
这次事件有三个关键:
·互联网。它使组织计划能以极低的成本和极快的速度传给世界各地的组织者们。
·全球性策划、区域性组织的集体行动。这就是网络理论学家们所说的“自我组织”行为。当每一个单位行动起来,这些区域性的行动就能通过互联网与全球其它地区沟通起来。在网上,他们可以追寻或散布全球计划,并且提供信息、交换意见、互相鼓励。
·一个世界关注的焦点:对伊战争前景的关注。
还有第四条特质让全世界的抗议者能走到一起, 那就是布什政府所表现出的前所未有的嚣张气焰和愚笨无能。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对全球公众言论的轻蔑激起众怒; 而他对“旧欧洲”的幼稚的攻击无疑把超过百万人引到街头参与示威。
事实上,在这个大众传播的年代,已没有什么可能去捂住全世界的耳朵,而只对“国内观众播放”。布什的趾高气扬可能会在得克萨斯州得到认可, 但在巴黎和柏林的人们却不会买他的账。
世界性的抗议似乎不会阻止布什政府对伊开战的计划,但会在政治上、安全上以及经济上影响这样一场战争。战争还是很可能会爆发,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就可以打这一仗;另一方面也因为布什政府在作了军事部署后已难有退路了。
而且,战争的种种不确定性正在危害美国经济乃至其他地区的经济:许多商业计划被搁置,消费者信心也正在日益下跌。如果眼下的僵局再拖延下去,萧条的经济将会威胁到布什谋求在2004年11月获得连任的努力。因此,他的幕僚们必定会建议他,要么不打,要打的话,就要打铁趁热。
但美国会因置世界公众舆论于不顾而付出高昂的代价。除非布什政府能为自己的举动找到充分的理由辩护——例如,萨达姆·侯赛因动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从而使全世界群起而攻之;又或者美国在伊拉克的沙漠里找到了埋藏的核武器。否则,从战争中释放出来的反美情绪将会异常高涨,恐怖主义也会愈演愈烈。
美国老百姓从没有被告知,他们今后要承担的是多么沉重的财政上和政治上的包袱,他们也还没有准备好去承担这一切。但事实上,即使不把战争费用以及战后费用计算在内,美国现在也已经在面对严重的财政赤字和大众项目的经费压缩了。
廉价、即时的全球性传播方式已在我们身边。2月15日的事件告诉我们,全世界的人们将会使用这些传播手段,去获取他们的权力,以影响整个世界的政治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