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从“沉默”到“呐喊”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uuper4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心中有很多个鲁迅的形象:“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热血青年;为孔乙己和阿Q作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国民性批判家;幽默、犀利、骂人毫不留情的文坛论手;“骨头最硬”“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民族魂……然而,1917年的他还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
  1917年,36岁的周树人只是一位蛰居京城的消沉的公务员。此时的他不以写作为业,尚未用“鲁迅”这个笔名,甚至从未以白话文进行过任何文学创作。我们所熟知的那个“鲁迅”,此刻尚未降生,但我们在文章中还是以鲁迅称之。
  鲁迅结束在日本的7年留学生涯回国是1909年,在杭州和绍兴的学堂做了教员、学监。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民国成立,蔡元培出任首任教育总长。经许寿裳推荐,蔡元培聘鲁迅进入教育部工作。在南京几个月后,他随教育部迁至北京,此后一直在北京教育部工作十余年。直到1926年离开北京前,他的正式身份都是教育部官员。
  蔡元培和鲁迅是绍兴同乡,比鲁迅大13岁,算是长辈,一生中对他多有提携。早在鲁迅留学日本期间,两人就因共同朋友陶成章以及光复会的事情有过接触,此后又多有交流。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后,听说鲁迅有求职的打算,便立即聘用,任命他为教育部佥事、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主管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事务。那时民国刚成立,百废待兴,蔡元培锐意革新,鲁迅也满怀热情。鲁迅后来回忆:“说起民元的事来……那时我也在南京教育部,觉得中国将来很有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1912年7月蔡元培因不愿与袁世凯合作而辞职。新任总长把“美育”剔除,代之“以孔子之言为旨归”的道德教育,鲁迅在日记中写道:“闻临时教育会议竟删去美育,此种豚犬,可怜,可怜!”另一方面,鲁迅被视作是蔡元培由南方带来的革命党,在袁世凯政府里处处受排挤,他能够施展的空间大大缩小了。
  政治环境严酷,教育部其他同僚为避祸,纷纷公开表现自己沉溺于某一种嗜好,或嫖妓赌博,或古玩书画,以求自我保全。鲁迅不嫖也不赌,就靠抄古碑、读佛经、辑录古书消磨时光,周作人后来回忆鲁迅这段经历:“人人设法逃避耳目……鲁迅……只好假装玩玩古董。又买不起金石品,便限于纸片,收集些石刻拓片来看。”这样的状态,从1912年一直持续到1917年。
  1917年,鲁迅处在人生中最苦闷的一个时期。他独自一人住在北京宣武门外绍兴会馆的一排僻静小屋中。会馆院中有一棵相传缢死过女人的槐树,鲁迅在夏夜常摇着蒲扇坐在这棵槐树下,透过密叶的缝隙凝视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每日依然要到教育部例行上班,回来后,便一人在这会馆中抄古碑。今日鲁迅博物馆还保存着鲁迅那时抄碑的墨迹,全部是用极端正的蝇头小楷誊抄,显然费时颇多,这正是鲁迅所谓“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鲁迅甚至给自己刻了一方石章“竢堂”,取了一个号“俟堂”,意思都是一个,即“待死堂”。
  鲁迅消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鲁迅自己说过:“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另一面,鲁迅自己的生活也颇不如意。在留学日本期间,他曾“弃医从文”,想用思想医治国人的灵魂,然而办杂志、译小说却全不顺利,无人理睬,他发觉自己并非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精神领袖,于是有近10年时间不再从事文学创作。婚姻也是痛苦的来源,母亲给他包办了和朱安的婚事,可这是一位没受过教育的旧女子,鲁迅与她无法交流,全无感情可言,在北京也是孤身一人,留下朱安在老家。鲁迅将这段无爱的婚姻称作“慈母误进的毒药”。
  1917年的鲁迅本是看不到生活的希望的。可蔡元培在这一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一事,最终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鲁迅对北大的事本不热心,但旋即意识到这对弟弟周作人而言是重要的机会,鲁迅随即和蔡元培取得联系,就周作人到北大任教一事磋商。1917年3月7日,鲁迅在日记里记录:“上午寄二弟信,附旅费六十。”这是通知周作人,他已被北京大学聘请,即刻北上。
  周作人到京后,鲁迅让他和自己住在一起。兄弟二人感情十分亲近,经常就文艺问题切磋交流。周作人为北大备文学课、翻译小说、出版欧洲文学史专著,鲁迅都参与其中。不仅孤寂减轻许多,文学也逐渐回到了鲁迅的生活中。这一段时间,鲁迅和昔日伯乐蔡元培也来往密切,他还应蔡元培之邀,为北京大学设计了校徽。
  更重要的是,《新青年》编辑部来到了北大。因蔡元培改革,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一批新派人物汇聚在了北大。鲁迅与他们的交往,直接促成了他由“沉默”向“呐喊”的转变。最为关键的事件是钱玄同以《新青年》编辑名义向鲁迅约稿。两人在日本留学时期就相识,又同是章太炎的学生。钱玄同常去绍兴会馆找周氏兄弟谈天,从1917年8月到1918年4月,鲁迅日记中记载钱玄同来访达22次之多。二人发生了著名的关于“铁屋子”的对话,被鲁迅记载在《呐喊·自序》中: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抱着这样希望与绝望的心情,鲁迅终于答应钱玄同“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发表在1918年5月份《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
  就这样,《狂人日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短篇白话小说,为中国文学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纪元,现代小说由此诞生。形式上,鲁迅采用日记体,“小序”使用文言,日记主体用白话,语言风格极为独特,从中可以看出他對西方现代小说和中国传统小说的双重借鉴;内容上,反抗“吃人的礼教”,亦成为整个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主旨之一。
  陈独秀、胡适等人从理论上倡导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的真正实绩就最先体现在鲁迅的创作上。《狂人日记》发表后,鲁迅和北大诸人的关系进一步拉近,当时的北大学生傅斯年、孙伏园为《狂人日记》撰写了最初几篇评论,将其推向公众,陈独秀则对鲁迅的创作“实在五体投地的佩服”,此后不断向他约稿,催生了《孔乙己》《药》等一系列重要作品。
  也正是发表《狂人日记》时,周树人第一次使用了“鲁迅”的笔名,这是承以前留日时期的“迅行”,加上母亲鲁瑞的姓而来的。“鲁迅”诞生了。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其他文献
公元1135年,英国国王亨利一世溘然长逝。由于他已故去的两个儿子均没有子嗣,女儿玛蒂尔达又远嫁法国,其妹妹的儿子斯蒂芬便捷足先登,抢到了王位。  七年后,玛蒂尔达的儿子亨利已长大成人。他認为,只有自己的母亲继承王位才合情合理,于是,就在欧洲大陆组织了一支雇佣军,以支持其母对王位的要求为名,浩浩荡荡地开赴英格兰,准备攻打斯蒂芬。当时,亨利年仅19岁,由于经验不足、筹划不周,致使部队刚刚渡过英吉利海峡
美国一直希望利用其经济与军事优势,以及对国际金融及安全机构的控制,长期在亚洲占据中心位置。  然而,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前景看,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都在变得强大。这就是说,美国“迫在眉睫的威胁”,不仅仅是崛起的中国,还有崛起的亚洲。   经济发展跟不上亚洲速度  现在,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占全球的22%,中国为14%。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50年,中国经济将占全球GDP的20%,
嘉庆十六年(1811年)六月,有御史向嘉庆密奏:北京城里赌博成风,大小賭坊遍布,但奇特的是,其中牵头的赌徒全是贵族高官家的轿夫,仗着“背景深厚”在赌桌上呼风唤雨。嘉庆大怒,密令大学士禄康、英和火速查办,务必把赌窝一锅端了。  这么一件“小事”,嘉庆的反应为何如此大?因为赌博问题是嘉庆自登基以来从没商量的“高压线”。  嘉庆恨赌博恨到了骨头里。早在他做皇子时,越演越烈的赌博风气就蔓延清朝皇室,从小耳
作为局里的一个分局,王局长这几天过得很不顺心。这不,前几天送到局里的年终总结和新年工作计划都被局里退回来了,要求重新写好再上交,还说再写不好就把主要领导就地免职。前天又因为上交的材料出了问题,王局长被骂得狗血喷头。  王局长越想越不舒服,可看看自己手下的那些中层干部,搞歪门邪道都是高手,做事都是狗熊,写各种材料更是一窍不通。不行,一定要找个会写材料的人。不然的话,我这个局长的位置可能……  经过多
《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的故事脍炙人口,其中体现的多种人才观也极其发人深省。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这一天,平原县令刘备被公孙瓒带到了诸侯席间,关羽、张飞跟随其后。在对待刘关张三人的态度上,当时就体现了几种不同的人才观。第一种是以盟主袁绍为代表。公孙瓒将刘备破黄巾中的功劳及出身向诸侯介绍了一遍,袁绍说:“既是汉室宗派,取坐来!”待刘备坐下后他又说:“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可见,袁
在全世界的元首官邸中,美国白宫无疑是最受瞩目的一处。正如乔治·布什所说,这里不只是总统权力的象征,它就是世人眼里的美国。  营建之初:总统家没柴烧  1792年6月,白宫还不存在,一位名叫詹姆斯·霍本的爱尔兰年轻建筑师去费城拜见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  霍本将要展示给华盛顿的是未来总统官邸的蓝图。他的到来源自华盛顿的召见。1791年5月,华盛顿在南加利福尼亚的查理斯顿对正在建设的县法院一见倾
辞官生涯  1861年,45岁的彭玉麟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当时,他正率领湘军水师在武汉与太平军作战。一道升官谕旨急速送到前线,皇帝要他出任安徽巡抚——这本是天大的好事,无数官僚苦熬一生,远未抵达这个位置。更难得的是,彭玉麟仅读过县学,没有科举功名。  但彭玉麟竟然毫不心动,决定要辞官。曾国藩劝他不要辞,彭玉麟根本不听。他上疏辞官,一次不行,再辞一次。  他极其认真地陈述了自己辞官的主要理由:一、自
莫扎特本是天选之人,但他在少年时代和20岁出头时,与普通人并无二致。虽然彼时他已是一个多产的作曲家,但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在家乡萨尔茨堡担任风琴演奏家和首席小提琴手。收入低、没有成就感,同时受限于自己并不出彩的演奏会,他迫切地想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音乐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质疑和权衡后,他采取了行动。先是辞职,之后在维也纳开店,终于进入了人生中最多产也是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  即便你从来都没希
研究世界史都知道,各国在不同阶段,都会有敌人。但各国的敌人都是实际上有政经冲突或领土有纠纷所致,这都是实际的行为。但只有美国是个例外,美国是个永远在寻找敌人的国家,一旦没有了敌人,美国的日子就简直过不下去。  所以在二战以后迄今,美国真是没有一天没有敌人,大国俄罗斯是它的敌人,中等国家越南也是它的敌人,甚至小小的古巴也是它的敌人。一旦被列入美国的敌人,严重的就是美国正式入侵,灭亡别人的国家,或者就
精于手艺的人,不用规矩就可以画圓或直线,那是因为他的手指和使用的工具已化合为一,可以专心致志而不受拘束。因此,忘记了有脚的存在,鞋子穿起来就舒适了;忘记了腰的存在,皮带束上也舒适了。  心志不变,便不会受外物的影响,所在之处则无不安适。   (摘自《老子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