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改善外阴白色病变及外阴瘙痒。方法:西医局部封闭丹参注射液2ml,维生素B12 2ml,2%普鲁卡因4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l,给予外阴皮下注射。中医用淫羊藿加鱼肝油调匀外敷。结果:外阴色素减退转红色,解决外阴瘙痒效果明显。结论:局部封闭选用地塞米松软化组织松解粘连,维生素B12改善神经功能,丹参能活血化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改善局部营养状况,淫羊藿性味温、辛、甘、有祛风除湿之功。
关键词 外阴瘙痒 外阴白色病变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237
外阴色素减退疾病系指女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因病变部位皮肤和黏膜多呈白色,故又称其为外阴白色病变。1987年国际外阴病研究协会与国际妇科病理学家共同讨论,建议废除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的分类法,将病因不明的外阴色素减退疾病分为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和硬化性苔藓两种疾病。
资料与方法
2005年7月~2010年11月收治外阴白色病变患者10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年龄28~52岁,平均37岁,参照1987年国际外阴病研究协会与国际妇科病理学家共同讨论,将病因不明的外阴色素减退疾病分为3型,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5例,硬化性苔藓2例,混合型3例。在肉眼观外阴病损较重处取材。
方法:中医、淫羊藿100g粉末用鱼肝油软膏调匀,外阴用温开水洗净,再用棉签将药膏涂于患处,1次/日,7天1个疗程。西医、局部封闭:丹参注射液2ml,维生素B12 2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l,混匀,分别在阴蒂注入药液1/4量。然后将针头转向两侧小阴唇各注药1/4量。将余1/4药液注入阴道后联合或肛门周围病损区。1次/周。外阴萎缩,加注丙酸睾丸酮25mg。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以(X±S)表示,资料采用X.2检验。
结 果
痊愈6例(瘙痒控制,皮肤色泽和弹性逐渐恢复,病理转正常)。显效4例(瘙痒控制,皮肤部分色泽加深)。其中2个疗程基本痊愈6例。3~5个疗程痊愈4例。痊愈10例中有4例复查病理,皮肤恢复正常,随访1~4年无复发。
讨 论
本病一般属于中医“阴痒”、“阴蚀”等病证范畴。其发病机理,常因肝肾阴血不足,不能滋养阴器,血虚生风化燥,而致阴部奇痒难忍;或因脾气亏虚,一则气虚血少,不能滋养阴部,脾虚又可生湿,流注于下,形成气血不足而湿浊停滞的虚实夹杂局面;因湿热内盛,热蕴阴部肌肤而致阴痒阴肿;久病入络,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瘀滞,与湿浊相互胶结,而见苔藓、奇痒、干裂诸侯,且经久难愈。西医发病机制,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的血管数目的减少、结构功能的紊乱等造成病变组织缺少血供及营养,进而发生病变。
中医用淫羊藿祛风除湿之功,西医局部用药以止痒、消炎、润肤和改善局部营养为目的。两者联合治疗效果明显。
关键词 外阴瘙痒 外阴白色病变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237
外阴色素减退疾病系指女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因病变部位皮肤和黏膜多呈白色,故又称其为外阴白色病变。1987年国际外阴病研究协会与国际妇科病理学家共同讨论,建议废除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的分类法,将病因不明的外阴色素减退疾病分为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和硬化性苔藓两种疾病。
资料与方法
2005年7月~2010年11月收治外阴白色病变患者10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年龄28~52岁,平均37岁,参照1987年国际外阴病研究协会与国际妇科病理学家共同讨论,将病因不明的外阴色素减退疾病分为3型,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5例,硬化性苔藓2例,混合型3例。在肉眼观外阴病损较重处取材。
方法:中医、淫羊藿100g粉末用鱼肝油软膏调匀,外阴用温开水洗净,再用棉签将药膏涂于患处,1次/日,7天1个疗程。西医、局部封闭:丹参注射液2ml,维生素B12 2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l,混匀,分别在阴蒂注入药液1/4量。然后将针头转向两侧小阴唇各注药1/4量。将余1/4药液注入阴道后联合或肛门周围病损区。1次/周。外阴萎缩,加注丙酸睾丸酮25mg。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以(X±S)表示,资料采用X.2检验。
结 果
痊愈6例(瘙痒控制,皮肤色泽和弹性逐渐恢复,病理转正常)。显效4例(瘙痒控制,皮肤部分色泽加深)。其中2个疗程基本痊愈6例。3~5个疗程痊愈4例。痊愈10例中有4例复查病理,皮肤恢复正常,随访1~4年无复发。
讨 论
本病一般属于中医“阴痒”、“阴蚀”等病证范畴。其发病机理,常因肝肾阴血不足,不能滋养阴器,血虚生风化燥,而致阴部奇痒难忍;或因脾气亏虚,一则气虚血少,不能滋养阴部,脾虚又可生湿,流注于下,形成气血不足而湿浊停滞的虚实夹杂局面;因湿热内盛,热蕴阴部肌肤而致阴痒阴肿;久病入络,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瘀滞,与湿浊相互胶结,而见苔藓、奇痒、干裂诸侯,且经久难愈。西医发病机制,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的血管数目的减少、结构功能的紊乱等造成病变组织缺少血供及营养,进而发生病变。
中医用淫羊藿祛风除湿之功,西医局部用药以止痒、消炎、润肤和改善局部营养为目的。两者联合治疗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