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会讲话,我用画来说我的话,画比什么都能表达我的心情”
——廖继春
廖继春1902年出生在台湾丰原,少时家境贫寒,家里靠祖母替邻舍妇女绘制绣花鞋面维持生计,这些色彩斑斓,带有吉祥纹样的手工艺制品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廖继春,他对色彩的选择和运用成为日后其创作上最醒目的标志。1922年自台北师范学校毕业后廖继春返回家乡教书,并在同年与林琚仙订婚,夫人大家闺秀出身,对廖继春的艺术事业十分支持,并希望他能够先去日本留学再举办婚礼。于是画家在1924年登上了赴日的轮渡,当时同船的还有画家陈澄波。
回忆当时的情景,廖继春说:“抵达日本的第二天就是东京美校的入学考试,若是误了这趟考期,就得等到第二年春天的招考。于是在东京接应的台湾同学赶忙带着大家到处奔波,理发、照相、领表报名都在一天完成。”在东京美术学校,廖继春学承于当时东京画坛新秀田边至,当时学校流行法国绘画教育体系,指导教师虽沿袭了“外光派”的观察方法,但在画作中却多使用更为主观的靓丽的色彩,传达出奔放明朗的情绪。当时廖继春的作品便是以扎实的写生为基础,以画面颜色块面的经营为主要表现方式。
廖继春自1924年就读于东京美校,3年的学习时光清苦而快乐。留日期间为补贴生活费用,廖继春先是到牛奶厂配送牛奶,后又以刻制图章和绘制手工艺品赚钱。第一学期结束后,他便搭船返回台湾,与林琚仙按约定完婚,婚后又返回日本继续学业,此后3年间,妻子每月均从自己的薪水中拿出一部分寄给丈夫,直至其学成回国。
1927年10月,台湾岛内举办了第一届“台展”,这是第一次由官方举办的美术展览会。廖继春送展的两幅作品《裸女》、《静物》都入选并获得西洋画部的特等奖,这也是“台展”的最高荣誉。1932年,在第六回“台展”举办前夕,廖继春被聘为该届展览会的评委。
廖继春作画偏爱使用粉红色,钟爱花卉静物题材,并贯穿艺术家整个创作生涯。比较他早期与之后的花卉静物作品可以发现明显的不同:上世纪40年代之前的花卉表现偏向直接表现花卉客观的形象,到了50年代之后花卉转变为画家主观的感受与投射,不论在用笔及色彩构图上都更加自由奔放。其学生李元亨曾提到:“廖老师在很多颜色的附近或底下使用非常多的间色层次所产生的效果,就成了在厚重的层次中显现出强烈,里面有一种调和。我特别欣赏的一点是,廖老师所用的那种白色。”不少艺术史学者因此赞叹他为“色彩的魔术师”。
线条的使用是画家作品中又一独特之处,尤其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的作品中更为明显,但却非欧美艺术家所要强调的方向性、力量和速度感。廖继春认为绘画中的线条可以接近诗的境界。我们看他此时期的作品,无论静物还是风景,都能清楚感受到其笔势的速度与疾缓行走的时间,其中轻柔灵动的特色,乃是继承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线条语言,艺术家纤细而富情感的线看似轻松随意,却是在长年的绘画生涯中练就对线条与构图的掌握,宛如诗句经过字字斟酌后的简练隽永,线条和色块在此的意义已近乎书写,藉由流动的轨迹成为作者与观者之间的传达媒介。
早年由于经济原因,廖继春常将旧画涂改后继续创作,造成画面颜料质感厚重,彩度与明度相对降低,直到晚年经济宽裕后才开始使用全新的白色画布,以油彩的相互搭配创造更为丰富的色彩表现。正当画家创作旺盛之时,抗日战争爆发,到了1943年后廖继春非但无法再自由创作,连起码的生活都无法保障,直到1945年8月战争结束后继春一家才搬回了台南,暂住在一幢破屋中。
廖继春在美术教育上也有着斐然成就,战争结束前,廖继春便已在台南一中教书,日本教员被遣送回国后,他成为学校唯一的台籍教员。随后又代理了数月校长职位,1947年起受邀在台湾第一大美术学府——台湾师范大学执教,并与台湾早期西画家陈澄波、颜水龙、杨三郎等人组织发起“台阳美术协会”,通过举办展览让当时的台湾本土艺术家有了一个良好的交流画技的平台。
1962年5月廖继春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考察当地艺术,访问期间画家偏重对当地美术教育和相关制度的考察,希望能够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播至台湾。美国之行结束后,又接着到欧洲各国以及东南亚等地参观美术馆,这次欧游对他的艺术观有很大启发。他认为欧美艺术的特长是“强烈”、“有魄力”、“画面庞大”。欧游后他试图将西方艺术的特点以个人化的范式纳入自己的创作。比如他突破造型的藩篱,不追求绝对的抽象或具象,画面形色更加奔放自由。艺术家在当时接受《雄狮美术月刊》访问时说:“如夏卡尔所说的,他之前来巴黎并非学习那里的画,而是接受那里的刺激而已。这种种的因素使我尽速地觅求了新的自己的方法。”
廖继春的创作早年受日本的学院派影响,中年开始半抽象的绘画风格,色彩逐渐明朗,利用粉红、淡绿和淡蓝的交织,形成强烈的对比,呈现出野兽派的作风;晚年的作品越发成熟,更多的是半具象半抽象,色彩绚烂,笔触自由奔放。他有时加上纤细色线的搭配,画面极富律动感,虽然形象仍然存在着,但其创作观已进入抽象性的表达。“我利用简洁强烈的色彩,以对比和强调来赋予更多的色感,同时在线条的构成中注意到造型的趣味,不是写某一时间内的形象,而是把希望表现的色感表现出来。”的确,廖继春大胆地将过去隶属于自然形象的色彩通通解放,用大红大绿的原色,在画布上重新铺陈出一个独立且完整的色彩世界。
廖继春是台湾新美术的拓荒者,也是台湾美术史上最重要的画家之一。检视画家一生的创作唯一的遗憾就是早年由于画材缺乏,更是由于经济的拮据而无法创作大尺幅作品。而据记载其数量不多的大尺寸作品,在台风来袭时艺术家忍痛用其阻挡强风吹入老屋而被毁掉不少。待晚年经济状况好转后,又因身体状况缺乏精力而无法绘制大尺幅的作品。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画家罹患膀胱癌、肺癌等多种重疾,其学医的儿子专程搬来台北照顾并治疗家父,直至1976年画家逝于台北仁爱医院。
——廖继春
廖继春1902年出生在台湾丰原,少时家境贫寒,家里靠祖母替邻舍妇女绘制绣花鞋面维持生计,这些色彩斑斓,带有吉祥纹样的手工艺制品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廖继春,他对色彩的选择和运用成为日后其创作上最醒目的标志。1922年自台北师范学校毕业后廖继春返回家乡教书,并在同年与林琚仙订婚,夫人大家闺秀出身,对廖继春的艺术事业十分支持,并希望他能够先去日本留学再举办婚礼。于是画家在1924年登上了赴日的轮渡,当时同船的还有画家陈澄波。
回忆当时的情景,廖继春说:“抵达日本的第二天就是东京美校的入学考试,若是误了这趟考期,就得等到第二年春天的招考。于是在东京接应的台湾同学赶忙带着大家到处奔波,理发、照相、领表报名都在一天完成。”在东京美术学校,廖继春学承于当时东京画坛新秀田边至,当时学校流行法国绘画教育体系,指导教师虽沿袭了“外光派”的观察方法,但在画作中却多使用更为主观的靓丽的色彩,传达出奔放明朗的情绪。当时廖继春的作品便是以扎实的写生为基础,以画面颜色块面的经营为主要表现方式。
廖继春自1924年就读于东京美校,3年的学习时光清苦而快乐。留日期间为补贴生活费用,廖继春先是到牛奶厂配送牛奶,后又以刻制图章和绘制手工艺品赚钱。第一学期结束后,他便搭船返回台湾,与林琚仙按约定完婚,婚后又返回日本继续学业,此后3年间,妻子每月均从自己的薪水中拿出一部分寄给丈夫,直至其学成回国。
1927年10月,台湾岛内举办了第一届“台展”,这是第一次由官方举办的美术展览会。廖继春送展的两幅作品《裸女》、《静物》都入选并获得西洋画部的特等奖,这也是“台展”的最高荣誉。1932年,在第六回“台展”举办前夕,廖继春被聘为该届展览会的评委。
廖继春作画偏爱使用粉红色,钟爱花卉静物题材,并贯穿艺术家整个创作生涯。比较他早期与之后的花卉静物作品可以发现明显的不同:上世纪40年代之前的花卉表现偏向直接表现花卉客观的形象,到了50年代之后花卉转变为画家主观的感受与投射,不论在用笔及色彩构图上都更加自由奔放。其学生李元亨曾提到:“廖老师在很多颜色的附近或底下使用非常多的间色层次所产生的效果,就成了在厚重的层次中显现出强烈,里面有一种调和。我特别欣赏的一点是,廖老师所用的那种白色。”不少艺术史学者因此赞叹他为“色彩的魔术师”。
线条的使用是画家作品中又一独特之处,尤其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的作品中更为明显,但却非欧美艺术家所要强调的方向性、力量和速度感。廖继春认为绘画中的线条可以接近诗的境界。我们看他此时期的作品,无论静物还是风景,都能清楚感受到其笔势的速度与疾缓行走的时间,其中轻柔灵动的特色,乃是继承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线条语言,艺术家纤细而富情感的线看似轻松随意,却是在长年的绘画生涯中练就对线条与构图的掌握,宛如诗句经过字字斟酌后的简练隽永,线条和色块在此的意义已近乎书写,藉由流动的轨迹成为作者与观者之间的传达媒介。
早年由于经济原因,廖继春常将旧画涂改后继续创作,造成画面颜料质感厚重,彩度与明度相对降低,直到晚年经济宽裕后才开始使用全新的白色画布,以油彩的相互搭配创造更为丰富的色彩表现。正当画家创作旺盛之时,抗日战争爆发,到了1943年后廖继春非但无法再自由创作,连起码的生活都无法保障,直到1945年8月战争结束后继春一家才搬回了台南,暂住在一幢破屋中。
廖继春在美术教育上也有着斐然成就,战争结束前,廖继春便已在台南一中教书,日本教员被遣送回国后,他成为学校唯一的台籍教员。随后又代理了数月校长职位,1947年起受邀在台湾第一大美术学府——台湾师范大学执教,并与台湾早期西画家陈澄波、颜水龙、杨三郎等人组织发起“台阳美术协会”,通过举办展览让当时的台湾本土艺术家有了一个良好的交流画技的平台。
1962年5月廖继春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考察当地艺术,访问期间画家偏重对当地美术教育和相关制度的考察,希望能够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播至台湾。美国之行结束后,又接着到欧洲各国以及东南亚等地参观美术馆,这次欧游对他的艺术观有很大启发。他认为欧美艺术的特长是“强烈”、“有魄力”、“画面庞大”。欧游后他试图将西方艺术的特点以个人化的范式纳入自己的创作。比如他突破造型的藩篱,不追求绝对的抽象或具象,画面形色更加奔放自由。艺术家在当时接受《雄狮美术月刊》访问时说:“如夏卡尔所说的,他之前来巴黎并非学习那里的画,而是接受那里的刺激而已。这种种的因素使我尽速地觅求了新的自己的方法。”
廖继春的创作早年受日本的学院派影响,中年开始半抽象的绘画风格,色彩逐渐明朗,利用粉红、淡绿和淡蓝的交织,形成强烈的对比,呈现出野兽派的作风;晚年的作品越发成熟,更多的是半具象半抽象,色彩绚烂,笔触自由奔放。他有时加上纤细色线的搭配,画面极富律动感,虽然形象仍然存在着,但其创作观已进入抽象性的表达。“我利用简洁强烈的色彩,以对比和强调来赋予更多的色感,同时在线条的构成中注意到造型的趣味,不是写某一时间内的形象,而是把希望表现的色感表现出来。”的确,廖继春大胆地将过去隶属于自然形象的色彩通通解放,用大红大绿的原色,在画布上重新铺陈出一个独立且完整的色彩世界。
廖继春是台湾新美术的拓荒者,也是台湾美术史上最重要的画家之一。检视画家一生的创作唯一的遗憾就是早年由于画材缺乏,更是由于经济的拮据而无法创作大尺幅作品。而据记载其数量不多的大尺寸作品,在台风来袭时艺术家忍痛用其阻挡强风吹入老屋而被毁掉不少。待晚年经济状况好转后,又因身体状况缺乏精力而无法绘制大尺幅的作品。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画家罹患膀胱癌、肺癌等多种重疾,其学医的儿子专程搬来台北照顾并治疗家父,直至1976年画家逝于台北仁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