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基于统编教材大语文观的单元整合教学突出“在整合中重构”的基本思路,旨在帮助学生建构语文学习的知识和方法体系,让学生学会学习。慧雅课堂遵循“行雅”“生慧”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在单元整合教学中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品质。下面笔者以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下简称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古诗三首》之“《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为例,谈谈慧雅课堂中语文整合教学的方法。
一、基于教学内容分析,定位单元整合教学中的课时教学目标及教学实施策略
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体会“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语文要素包括“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课文《古诗三首》所选三首古诗《元日》《清明》《九月九日憶山东兄弟》都是我国诗词文化鼎盛时期的杰作,均能紧扣单元人文主题“传统节日文化”,分别反映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课后练习让学生思考“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再次强化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接下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则从中拓展开去,要求学生了解我国都有哪些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习俗。
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文化无不与团聚有关。为了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加深学生对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感悟,我们年级组采取了“在整合中重构”的课程整合思路,对本单元古诗教学进行了整合、重构。首先,“过年”是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事情,按照旧历风俗,从年尾十二月廿三的祭灶日开始,直至次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夜或正月十九止,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都是“过年”时间,即当今所谓“春节期间”。其次,古诗是古人创作的诗作,带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印记。为了突显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的传统节日文化,我们年级组将课文中的《元日》单独取出,再引入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这首侧面描述正月十五元宵节节日习俗的古诗,安排在本单元古诗教学的第一课时;之后将《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诗合并,安排在第二课时,这两首古诗在主题上较为一致,都表达了身处异乡的诗人在节日来临之际浓浓的思乡之情,且语言风格都比较朴实,“人”“物”入诗,借景抒情,非常适合开展“以一带一”的教学,即用一首诗教授古诗学习的方法,另一首诗迁移运用方法,达到在整合中重构和巩固运用学习方法的教学效果。
课标设定的第二学段古诗学习的目标与内容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统整课标学段目标以及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针对第二课时教学,笔者拟采用“以一带一”的教学策略,按照慧雅课堂“问题聚焦—展开探究—启发引导—训练提升”四个基本教学流程,用《清明》中的语言素材落实古诗学习体验情感、想象画面、领悟诗意的目标,再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达到整合教学、训练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目标,相机介入本单元人文主题教学“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以及本单元语文要素训练“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
二、教学实施过程
(一)以《清明》为例,教授古诗学习的方法,落实第二学段古诗学习的目标与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
《清明》由唐代诗人杜牧所作,是中国古代描写清明节的诗作中流传甚广的一首,也是杜牧写景抒情艺术风格的代表作,语言质朴、简洁流畅、通俗易懂,生动再现了清明这个传统节日里的主要情景,传神地刻画出雨中行人的复杂心情。教学《清明》,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了解清明节的节日习俗;收集传统节日资料,交流清明节的风俗习惯,培养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选取诗歌中最能体现节日情景和作者情感的诗句,指导学生透过诗中的“人”和“物”,设身处地体验作者情感、想象诗中画面、领悟诗意,相机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学生尝试用现代语言重构古人诗意,传承我们的文化基因。
1.谈话导入,以问带讲,问题聚焦单元人文主题,介入单元语文要素目标
师:清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这天你会怎样度过呢?
生1:我会跟家人去扫墓,祭奠先祖。
生2:我们会约上亲朋好友去郊外游玩,欣赏春天的美景。
生3:爸爸妈妈会带我回老家,上山扫墓。
师:是的,在清明节,我们都会祭奠先祖,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或是邀上亲朋好友外出踏青。这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古时候的人们在这一天也会去祭扫先人——(屏显诗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还会出外踏青郊游——(屏显诗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还会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屏显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生:对,放风筝!
师:那晚唐诗人杜牧又是怎么度过清明节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清明》。
开课点题,用轻松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同时进入“清明”状态,自在交流各自所经历的节日习俗;教师以问带讲,让学生明白清明节是中国人从古至今一直沿袭下来的传统节日,节日中包含了许多文化习俗,相机帮助学生积累了一些描写清明习俗的诗句,巧妙链接本课古诗学习情境、导入新课。
2.交流方法,摸清学生元认知,有效推进探究学习,发展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从学生的认知原点出发,帮助学生梳理古诗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已学方法自学古诗、理解诗意,且教师的“导问”指向明确,有利于推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探究,真实呈现自己的已有学习水平,为教师搭建从学生已有水平到可发展水平之间的脚手架奠定基础。
师:我们可以运用哪些学过的理解诗句的方法来学习古诗呢?
生1:可以借助插图来理解诗意。
生2:可以借助注释来理解诗意。 生3:还可以运用想象画面的方法来理解诗意。
师:那我们就尝试运用这些方法自己去阅读并理解诗意吧!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学生独学,或与同桌交流学习。
清代“金华名宿”唐彪曾说,有疑方能生悟。疑问可以成为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的动因。尝试自己理解、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与同桌交流等学习任务的设计,既是为了呈现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3.抓住古诗中的“人”和“物”,启发学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突破古诗学习的重难点
本环节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关键。教师抓住古诗中的情感展开教学,启发学生通过诗中的“人”和“物”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走进”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再引导学生抓住古诗中的意象,领悟意象词汇中所蕴含的情绪情感,进而理解诗意,掌握古诗学习的方法。
师:前两句诗,写的“人”是“欲断魂”的作者本人,“物”是雨。如果你就是诗人杜牧,此时此刻,你孤身一人在雨中行走,不由得想起在家乡与亲人过清明节的情景——(课件呈现表达要求及句式如下)
想象画面:往日清明,“我”和家人在一起 。
生1:往日清明,“我”和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一起去扫墓,祭拜先人,祈求先人庇佑。
生2:往日清明,“我”和家人在一起,带上各种美食,到郊外踏青赏景,品尝美食。
生3:往日清明,“我”和家人在一起,大人们饮酒叙旧,孩子们在玩游戏,其乐融融。
师:是啊,往日清明,作者能与家人团聚,多么温馨。可如今,他客居异乡,孤身一人赶路,思念逝去的先人,思念家乡的亲人,不由得愁绪翻涌,再加上清明之雨“纷纷”而下,真的是叫人“欲断魂”啊。
师:清明时节,正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季节,那么多景物,作者为什么独独要选择“雨”这个事物来写呢?
生:在清明节这天,天空飘落的小雨更能表現出作者当时的伤感和愁思。
师:古人借助某种事物抒发感情,我们把这些寄予诗人情感的事物,称为意象。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1:古人借助柳来表达离别的情意,比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生2:古人借助水来表达深厚的友谊,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说得太好了!像“雨纷纷”这样的意象,出现在这样的诗句里,就是用来表达绵绵不断的乡思的。(屏显诗句,生读)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虞集《听雨》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细雨丝如愁。
——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师:在这些诗句中,诗人借助雨,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愁。所以,这纷纷扬扬的雨,是催人泪下的雨,是思念家乡的雨,是让人断魂的雨。
师:此时此刻,我们再读诗中的前两句,通过这“雨纷纷”的物事和这“欲断魂”的行人,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天空灰暗,细雨纷纷扬扬,冷冷清清的路上,诗人失魂落魄地在雨中行走,孤独和思念一起涌上心头,雨水落在他的脸上,身上,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泪水。
生2:清明时节,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路边的杨柳吐出了新芽。诗人远在他乡,独自在雨中行走。他想起往日在家乡和亲人们一起过清明节的情景,愈加思念逝去的先人和家乡的亲人。他无心欣赏路边的美景,任凭雨点落在身上,打湿衣裳。他作诗一首,抒发此时的思乡与愁苦之情。
……
给出句式,指导表达;抓住意象,想象表达。在让学生经历了足够的积累、阅读、交流等语言输入之后,再将学生带入古人所描绘的诗意当中进行语言的重构,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突破教学重难点。
4.让学生迁移方法,自主学习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训练、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再通过整合教学,升华人文主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品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一首代表作,是身在异乡的诗人在重阳节时因思念家乡亲人而作,“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他想起了亲人登高后“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情形,不由得百感交集,朴素、真挚的情感自然流露。学生通过学习《清明》,习得了古诗学习的新方法,教师“以一带一”,让学生运用刚刚习得的“抓住诗中‘人’和‘物’想象画面”的方法,自主学习下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从中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在该教学环节,教师先安排学生借助工作纸(如图1)展开自主学习,再通过同桌交流合作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然后进行展示汇报(过程略),顺利达成了“以一带一”的教学目标。
之后是整合教学,升华单元人文主题。
师: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谁来说一说?
生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传统节日,写出了人们过节时的情景。
生2:这两首诗描写的传统节日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有独特的节日习俗。
生3:我从这两首诗中都能感受到作者浓浓的思乡情。
师:身处异乡的游子,最牵挂的是他们回不去的故乡,是他们久别的亲人,就如《清明》中的杜牧,就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王维。中华民族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承载了中国人心目中家的温暖,蕴含着厚重的亲情。也许多年以后,你们也会因为工作远走他乡,在这样的节日里,你也会轻轻地吟诵《清明》,默默地吟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让学生迁移方法,读懂诗文、体会诗境、悟出诗情,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由以上教学过程可见,慧雅课堂中的语文整合教学,不仅可以丰盈课堂容量,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益,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的整体感知能力,让学生“生慧”。教师在教授《清明》时,主要抓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两句,引导学生感悟、想象,凸显方法的习得;在拓展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则抓住最后两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体会诗人的情感,凸显方法的迁移运用,从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言智慧。(本文所选课例曾获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大单元课型展示”活动一等奖)
(责编 白聪敏)
一、基于教学内容分析,定位单元整合教学中的课时教学目标及教学实施策略
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体会“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语文要素包括“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课文《古诗三首》所选三首古诗《元日》《清明》《九月九日憶山东兄弟》都是我国诗词文化鼎盛时期的杰作,均能紧扣单元人文主题“传统节日文化”,分别反映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课后练习让学生思考“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再次强化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接下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则从中拓展开去,要求学生了解我国都有哪些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习俗。
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文化无不与团聚有关。为了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加深学生对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感悟,我们年级组采取了“在整合中重构”的课程整合思路,对本单元古诗教学进行了整合、重构。首先,“过年”是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事情,按照旧历风俗,从年尾十二月廿三的祭灶日开始,直至次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夜或正月十九止,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都是“过年”时间,即当今所谓“春节期间”。其次,古诗是古人创作的诗作,带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印记。为了突显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的传统节日文化,我们年级组将课文中的《元日》单独取出,再引入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这首侧面描述正月十五元宵节节日习俗的古诗,安排在本单元古诗教学的第一课时;之后将《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诗合并,安排在第二课时,这两首古诗在主题上较为一致,都表达了身处异乡的诗人在节日来临之际浓浓的思乡之情,且语言风格都比较朴实,“人”“物”入诗,借景抒情,非常适合开展“以一带一”的教学,即用一首诗教授古诗学习的方法,另一首诗迁移运用方法,达到在整合中重构和巩固运用学习方法的教学效果。
课标设定的第二学段古诗学习的目标与内容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统整课标学段目标以及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针对第二课时教学,笔者拟采用“以一带一”的教学策略,按照慧雅课堂“问题聚焦—展开探究—启发引导—训练提升”四个基本教学流程,用《清明》中的语言素材落实古诗学习体验情感、想象画面、领悟诗意的目标,再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达到整合教学、训练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目标,相机介入本单元人文主题教学“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以及本单元语文要素训练“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
二、教学实施过程
(一)以《清明》为例,教授古诗学习的方法,落实第二学段古诗学习的目标与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
《清明》由唐代诗人杜牧所作,是中国古代描写清明节的诗作中流传甚广的一首,也是杜牧写景抒情艺术风格的代表作,语言质朴、简洁流畅、通俗易懂,生动再现了清明这个传统节日里的主要情景,传神地刻画出雨中行人的复杂心情。教学《清明》,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了解清明节的节日习俗;收集传统节日资料,交流清明节的风俗习惯,培养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选取诗歌中最能体现节日情景和作者情感的诗句,指导学生透过诗中的“人”和“物”,设身处地体验作者情感、想象诗中画面、领悟诗意,相机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学生尝试用现代语言重构古人诗意,传承我们的文化基因。
1.谈话导入,以问带讲,问题聚焦单元人文主题,介入单元语文要素目标
师:清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这天你会怎样度过呢?
生1:我会跟家人去扫墓,祭奠先祖。
生2:我们会约上亲朋好友去郊外游玩,欣赏春天的美景。
生3:爸爸妈妈会带我回老家,上山扫墓。
师:是的,在清明节,我们都会祭奠先祖,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或是邀上亲朋好友外出踏青。这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古时候的人们在这一天也会去祭扫先人——(屏显诗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还会出外踏青郊游——(屏显诗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还会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屏显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生:对,放风筝!
师:那晚唐诗人杜牧又是怎么度过清明节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清明》。
开课点题,用轻松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同时进入“清明”状态,自在交流各自所经历的节日习俗;教师以问带讲,让学生明白清明节是中国人从古至今一直沿袭下来的传统节日,节日中包含了许多文化习俗,相机帮助学生积累了一些描写清明习俗的诗句,巧妙链接本课古诗学习情境、导入新课。
2.交流方法,摸清学生元认知,有效推进探究学习,发展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从学生的认知原点出发,帮助学生梳理古诗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已学方法自学古诗、理解诗意,且教师的“导问”指向明确,有利于推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探究,真实呈现自己的已有学习水平,为教师搭建从学生已有水平到可发展水平之间的脚手架奠定基础。
师:我们可以运用哪些学过的理解诗句的方法来学习古诗呢?
生1:可以借助插图来理解诗意。
生2:可以借助注释来理解诗意。 生3:还可以运用想象画面的方法来理解诗意。
师:那我们就尝试运用这些方法自己去阅读并理解诗意吧!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学生独学,或与同桌交流学习。
清代“金华名宿”唐彪曾说,有疑方能生悟。疑问可以成为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的动因。尝试自己理解、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与同桌交流等学习任务的设计,既是为了呈现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3.抓住古诗中的“人”和“物”,启发学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突破古诗学习的重难点
本环节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关键。教师抓住古诗中的情感展开教学,启发学生通过诗中的“人”和“物”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走进”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再引导学生抓住古诗中的意象,领悟意象词汇中所蕴含的情绪情感,进而理解诗意,掌握古诗学习的方法。
师:前两句诗,写的“人”是“欲断魂”的作者本人,“物”是雨。如果你就是诗人杜牧,此时此刻,你孤身一人在雨中行走,不由得想起在家乡与亲人过清明节的情景——(课件呈现表达要求及句式如下)
想象画面:往日清明,“我”和家人在一起 。
生1:往日清明,“我”和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一起去扫墓,祭拜先人,祈求先人庇佑。
生2:往日清明,“我”和家人在一起,带上各种美食,到郊外踏青赏景,品尝美食。
生3:往日清明,“我”和家人在一起,大人们饮酒叙旧,孩子们在玩游戏,其乐融融。
师:是啊,往日清明,作者能与家人团聚,多么温馨。可如今,他客居异乡,孤身一人赶路,思念逝去的先人,思念家乡的亲人,不由得愁绪翻涌,再加上清明之雨“纷纷”而下,真的是叫人“欲断魂”啊。
师:清明时节,正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季节,那么多景物,作者为什么独独要选择“雨”这个事物来写呢?
生:在清明节这天,天空飘落的小雨更能表現出作者当时的伤感和愁思。
师:古人借助某种事物抒发感情,我们把这些寄予诗人情感的事物,称为意象。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1:古人借助柳来表达离别的情意,比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生2:古人借助水来表达深厚的友谊,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说得太好了!像“雨纷纷”这样的意象,出现在这样的诗句里,就是用来表达绵绵不断的乡思的。(屏显诗句,生读)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虞集《听雨》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细雨丝如愁。
——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师:在这些诗句中,诗人借助雨,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愁。所以,这纷纷扬扬的雨,是催人泪下的雨,是思念家乡的雨,是让人断魂的雨。
师:此时此刻,我们再读诗中的前两句,通过这“雨纷纷”的物事和这“欲断魂”的行人,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1:天空灰暗,细雨纷纷扬扬,冷冷清清的路上,诗人失魂落魄地在雨中行走,孤独和思念一起涌上心头,雨水落在他的脸上,身上,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泪水。
生2:清明时节,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路边的杨柳吐出了新芽。诗人远在他乡,独自在雨中行走。他想起往日在家乡和亲人们一起过清明节的情景,愈加思念逝去的先人和家乡的亲人。他无心欣赏路边的美景,任凭雨点落在身上,打湿衣裳。他作诗一首,抒发此时的思乡与愁苦之情。
……
给出句式,指导表达;抓住意象,想象表达。在让学生经历了足够的积累、阅读、交流等语言输入之后,再将学生带入古人所描绘的诗意当中进行语言的重构,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突破教学重难点。
4.让学生迁移方法,自主学习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训练、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再通过整合教学,升华人文主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品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一首代表作,是身在异乡的诗人在重阳节时因思念家乡亲人而作,“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他想起了亲人登高后“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情形,不由得百感交集,朴素、真挚的情感自然流露。学生通过学习《清明》,习得了古诗学习的新方法,教师“以一带一”,让学生运用刚刚习得的“抓住诗中‘人’和‘物’想象画面”的方法,自主学习下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从中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在该教学环节,教师先安排学生借助工作纸(如图1)展开自主学习,再通过同桌交流合作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然后进行展示汇报(过程略),顺利达成了“以一带一”的教学目标。
之后是整合教学,升华单元人文主题。
师: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谁来说一说?
生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传统节日,写出了人们过节时的情景。
生2:这两首诗描写的传统节日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有独特的节日习俗。
生3:我从这两首诗中都能感受到作者浓浓的思乡情。
师:身处异乡的游子,最牵挂的是他们回不去的故乡,是他们久别的亲人,就如《清明》中的杜牧,就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王维。中华民族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承载了中国人心目中家的温暖,蕴含着厚重的亲情。也许多年以后,你们也会因为工作远走他乡,在这样的节日里,你也会轻轻地吟诵《清明》,默默地吟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让学生迁移方法,读懂诗文、体会诗境、悟出诗情,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由以上教学过程可见,慧雅课堂中的语文整合教学,不仅可以丰盈课堂容量,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益,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的整体感知能力,让学生“生慧”。教师在教授《清明》时,主要抓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两句,引导学生感悟、想象,凸显方法的习得;在拓展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则抓住最后两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体会诗人的情感,凸显方法的迁移运用,从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言智慧。(本文所选课例曾获第五届全国小学语文“大单元课型展示”活动一等奖)
(责编 白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