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语文能力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ssi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当代大学生语文能力的普遍下降,大学里又增设了“大学语文”这一课程。这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深思,加强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被提上了日程。
  关键词:语文能力 关键时机 培养方法
  
  笔者以为,要提高初中生的语文能力,首先要弄清楚几个问题,第一,什么是语文能力;第二,初中阶段是语文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关键阶段;第三,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进行。
  一、语文能力的含义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究竟什么是语文能力?目前似乎还没有一个明确而又科学的说法。一般的看法是:将语文能力分解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我认为这种看法不甚妥当。第一,准确地说,听、说、读、写还够不上“能力”的资格,而只能称之为带有操作性的“技能”。什么是能力?能力是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能解决某个问题、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把语文能力仅仅归结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实际上是抹煞了语文能力的综合能力和重要性。第二,听、说、读、写只是属于语文能力的外延,而且远远不能概括语文能力这个概念。
  确切地说,语文能力应该包括“听、说、读、写”这四个基本技能,再加上理解、表达这两个较高级的能力。能力再往上,应该就是素养了,这已经大大超出了语文能力的范围,暂且不提。但是,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更应该往审美和素养上靠拢。
  二、初中是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阶段
  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绝大多数人的语文能力学龄前就开始形成了。牙牙学语的时候,我们听和说的能力就已经开始了。但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真正的开始,还只能追溯到小学的阶段。小学生们学会利用我们的感官去习得一些最基本的语文知识。比如,先是耳朵听懂了老师教的某个字,然后再跟着读,接着自己学会了组织一段语言,最后能用笔在纸上写出了一段话就是最初的作文。在这里,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都是最基本最简单的语文能力,六年小学毕业后,你的语文能力达到读书看报,达到能记日记的程度了,那也只能说你脱盲了,仅此而已。小学的语文能力,是最初级最基本的能力。
  到了初中,语文能力的培养不在于扫盲,不在于读书看报,已经开始上升到了理解和表达的高度了。这一时期,学生的语文学习开始由感官的直接感受转变为更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和心里活动。比如初中课本增多了一些抽象词汇的学习,如绚丽、忐忑不安等,这些词的内涵随着我们知识的积累,在我们的脑海里不断地清晰起来。
  到了高中,虽然说我们接触到的古今中外的作品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修辞也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可是由于高考的压力,一切的审美和情趣只能是压缩甚至是消失,关于语文,人们想到的大概只剩下了高考作文,这作文也是毫无创意八股化了的刻板文章。
  由此可见,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键还是在初中阶段,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
  三、培养方法
  语文能力的培养,还是要从“听、说、读、写”这四个最基本的技能开始。语文能力最简单的就是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完全统一的”。无论是口头说话,还是平时写作文、演讲,无非是把自己大脑中储存的语文信息调动出来。同时,在聆听别人讲话时,能否听得懂或在朗读课文时抓得住文章的要点等,与我们平时储存在大脑中的语言基础有很大的关系。语言能力基础较好的学生,不用费灰之力就可以听懂得别人讲话,在朗读时抓得住文章的要点;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比较吃力,听不懂或抓不住要点。所以,一个对典故一无所知的人,能否真正读懂杜甫的诗、辛弃疾的词;一个对成语一窍不通的人,能否充分领略到魏巍、秦牧散文的魅力,都是让人质疑的。由此可见,到了初中阶段,语文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理解和表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语文的教学中,只有在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把那些值得我们储存的“米”——语言的精华,存放在大脑中进行“氧化”才能转变为自己语言能力的养料,不断提高语言素养。把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是势在必行的。正如古代荀子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要把教学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引导学生多读点书,多背点范文,多写点文章上来,我们教师的观念变了,学生的意志就增强了,对祖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进行积累,由少而多,聚滴水而成大海,为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学生如何有效地积累语言,提高自身语文能力呢?通过多年的实际教学与成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今天,听说言语能力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与读写能力同等重要。但是,同等重要的事情并不等于能同步发展。一般说来,母语能力的发展过程是:基础听说能力(生活对话能力)→基础读写能力→高层次听说读写能力(长篇独白语听说和研读、著述或创作能力)。就绝大多数人来说,基础听说能力是在学龄时就已成熟了的,而高层次听说读写能力则要在中学毕业以后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中学生作长篇发言时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如果不是要说的内容超越了说者的思维能力,那就是因为基础读写能力太差所致。古往今来能够出口成章的人不为少见,但大都是凭借相当的书面语功底锻炼出来的。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需要和能够发展成熟的主要是基础读写能力。
  言语能力必须在言语活动中发展,不同环境条件的言语活动必须借助不同形态的言语工具,从而必然要发展出不同的言语能力。口语是轮番单向传递的,书面语则可以同时多向传递。中小学是以课堂班级制为组织形式的学习场所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决定了这个阶段的言语训练必须要采用能同时多向传递的书面语形式,从而主要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能力。
  一般说来,语汇量的积累同语文能力的发展提高是成正比的。口语是以声传情一发即逝的,书面语是以形达意历久不变的。而视觉捕捉和储存语汇的效率比听觉高30%左右。语文教学以书面语训练为主将更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
  笔者以为,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的提高,都离不开阅读的积累。古人有言,“腹有书香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是说明阅读对人的语文能力的影响。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时,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鲁迅先生曾有过形象的描述:“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的确,只有广泛涉猎,遨游于书山学海之中,才能使储备充盈丰富,使见识广博而深刻,真正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阅读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有时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号代码,而利用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从而迅速敏锐地把握作品实质。跳读、翻读、猜读、倒读等往往是预见、猜测、期待的外在表现,可以活跃学生的直觉思维。有了速读做基础,广览也就好办了。广泛浏览、转益多师,能拓展学生阅读范围,扩大其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增加其词汇、句式的储备,丰厚其语感图式。从而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创建语感桥梁。
  再者,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作文对语文能力的培养更是功不可没。早在20年代初,胡适先生就提出要以能作文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第一个标准。他认为,“手到是心到的法门”,写作“是吸收的利器”。“吸收进来的知识思想,无论是看书得来的,或是听讲得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的,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叙过——那种智识思想方可算是你自己的了”。否则,一切感想,一切书籍的泛览,一切聪敏的心得,都象天上浮云江中流水,转眼就消逝了。
  当然,积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阅读和作文外,我们中学生还可以多听听身边的新鲜事,多注意观察观察周围生活环境的变化,再多想想其中的奥妙,这样我们的语文能力自然就会加强了。
  有了“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基础加强,再加上阅读和作文的积累和训练,中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阎立钦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李景阳主编:《语文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写作能力的训练。苏联心理学家彼罗夫斯基曾对能力作如下描述:“能力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能力是人的心理特点、它们决定着知识、技能、熟练获得的成就。”从中可知,能力是心理特点、心理品质。写作作为各种语文知识的综合,其能力的提高要求有优良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提高离不开智力训练,高智力训练的核心是思维训练,思维训练有深刻、灵活、批判、敏捷等
期刊
摘 要:加强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学生“怎样写”问题的有效方法。笔者就如何“加强语言积累,提高写作能力”的做法进行总结,通过努力实践,探索一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路子。  关键词:作文教学 语言积累 途径 方法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写作时大多都知道“写什么”,“怎样写”却成为写作的最大困难,这是由于学生语言积累匮乏的原因所造成的,在写作时不知道用恰当的语言、
期刊
摘要: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要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课堂,使之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式”课堂,培养和保持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当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迅速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活动式    一、直观教学形式多变  直观教学有彩色卡片、简笔画、实物挂图、幻灯、录像等的“实物、模像直观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无处不在。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数学,与其他学科比起来,有哪些特点?它有什么相应的思想方法?它要求我们具备什么样的主观条件和学习方法?本讲将就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思想以及数学学习方法作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数学 教学 思想方法    一、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心理学意义    美国心
期刊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培养兴趣更具有其特殊的意义。经常保持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就成了他们感知事物、发展思维的强大内动力。只有当学生对某种学习感兴趣时,他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也只有满怀兴趣的学习,才能掌握快、记得牢,效果好。学习数学也是一样,如果学生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与标志之一,正在迅猛地发展着。作为一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应该上好信息技术教育课,培养孩子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孩子们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使孩子们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我校处于县城东北部的山区农村,农村的各方
期刊
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基础阶段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培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
期刊
我认为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是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体现的,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可靠保障,同时,能否设计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我以为,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一、活动设计的应有明确的语言教学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
期刊
一种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直接赋予其生命力的时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价值。  艺术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书法亦是如此。其在某些方面与生活之间蕴含着深刻的内在的默契,是深层次欣赏及高度审美的结晶。  书法艺术不是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而创造出来的具体形象,不像直观性的戏剧、舞蹈有具体生活的真挚画面,它的美较少有直观性,是抽象的存在。书法是以或清丽明快、或古拙凝重、或携永飘逸为表现风格的艺术,
期刊
一、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所谓的“感悟”,就是“感受,领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就是感受的过程,它就是“领悟”。自觉、灵感等的产生都在领悟中突发,这种突发的领悟就是“顿悟”也可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定义强调的是“自悟,顿悟” “自悟”,即告诉我们“悟”的主体是“自我”,即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感悟。我们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自悟”,但并不排斥教师的引导。教师的作用应是激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