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词类重叠是汉语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选取了较为活跃的动词,通过例句探讨了动词重叠的几种形式、表达的语义以及动词重叠所受到的条件制约等问题。
关键词:现代汉语 动词 重叠 语义 条件
重叠是汉语词汇的一种普遍现象。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情况非常复杂,许多词类都可以重叠,本文对现代汉语中较为活跃的动词加以分析,探讨其重叠的形式及语义。
一、动词重叠的界定与重叠的形式
说到动词的重叠,首先要区分重叠和重复。重叠是一种词汇的形态变化,通过形态变化来使这个词的语义稍作改变;而重复则属于一种语言运用的技巧,是一种辞格,用这种形式来增加整个句子的语气,增强表达感染力。如“看看”“听听”“想想”等是单音节动词重叠,但是如“哭,哭,哭!除了哭你还能干什么?”“玩儿,玩儿,玩儿!就知道玩儿!”这些句子中的“哭,哭,哭”和“玩儿,玩儿,玩儿”就属于重复。其次还要区分重叠和叠字。重叠词都有基式,即不重叠的形式。如“看”重叠为“看看”“看一看”,不重叠的“看”就是基式,后面重叠的就是重叠式。动词重叠前后,也就是它的基式和重叠式的基本意义没有改变。而叠字则属于一种构词法,就是两个相同的字合成一个词表达一定的意义。构成叠字的每个字和叠字构成的词所表达的基本意义不一样,这种叠字可以说是一种叠音连绵词。
关于动词重叠的形式,历来研究者意见不一致。从一种狭义的角度来说,动词重叠只限于单音节的AA式和双音节的ABAB式。但是,从一个宽泛的角度来说,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动词重叠还应包括A一A式、A了A式、AAB式、ABAB式、A了一A式等等。这种分歧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词和短语的界限不清楚。我们认为,动词重叠的形式不应该局限于AA式和ABAB式,也不能尽收一切形式,而是应该具体分析,看它是否具有动词重叠的特征,是否属于动词重叠。如:
(1)他上个月回了一回家。
(2)他回了一回头。
这两个句子中都出现了“回了一回”,其中(1)中的不能看成是动词“回”的重叠形式,而应该看成是动补短语。第一个“回”字是动词,第二个“回”是量词,“一回”作了动词“回”的数量补语。(2)句中的应该看成是动词“回”的重叠形式,“头”作动词“回”的宾语。
动词重叠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AA式:听听、看看、笑笑、想想
2.ABAB式:商量商量、研究研究、解释解释
3.A一A式: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聊一聊
4.A了A式:洗了洗、等了等、想了想、笑了笑
5.A了一A式:听了一听、想了一想、看了一看
6.AAB式:说说话、听听歌、散散步
7.AB了AB式:研究了研究、了解了了解、打扫了打扫
8.AABB式:说说笑笑、打打闹闹
二、动词重叠所表示的语义
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是通过其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重叠动词都有它相应的基式,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在语句中把基式变为重叠式。因此,重叠式和基式所表达的语义是有所不同的。“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是表示动作的量的,所谓动作的量可以从动作延续的时间长短来看,也可以从动作反复次数的多少来看。前者叫做时量,后者叫做动量。”①本文就从时量和动量来分别分析动词重叠的语义。
(一)时量
时量就是动作持续的时长。动词重叠的作用一般是赋予基式所代表的动作行为持续时间短的意义。
1.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短,即时量短。这时,动作所表示的时量是不定的少量。用于这种重叠的动词一般是延续性动词,即动作可以延续发生。如:
(3)祥子摇了摇头,“不要紧!”
(4)你上这儿来住几天,躲避躲避。
(5)他伸伸舌头说:“真危险!”
(6)你先坐一会儿,我去去就来。
2.和表示时短相反,表示动作过程的延续。如:
(7)今天你多睡睡。
这类用法,一般不是仅仅因为动词重叠而具有的意义,而是因为重叠动词前面有了“多”。
3.动词重叠后具有尝试的意味。这种意义是由动作的短暂性引申而来的。如:
(8)不信,你病病看,要不了三天你也得痩一圈。
(9)你试试看,合适不?
在重叠的动词后面加“看”加强尝试的意味。
(二)动量
动量主要指动作行为的力度、反复的次数。
1.表示动作进行的次数少,即动词重叠赋予基式所代表的动作行为反复次数少。如:
(10)他摇晃摇晃瓶子,里面还有水。
(11)这个饭盒是刚买的,我们给它消一消毒吧。
2.表示动作不间断、反复多次,每次持续的时间都很短或者一个瞬间,但是几次合起来就成为一段较长的时间。如:
(12)小兰看着我,眨了眨眼睛说……
“眨了眨眼睛”表示眨了好几次眼睛,每一次眨眼睛实际上是极快的动作,只持续一瞬间,但重复多次。
3.表示动作力度或幅度的减小,往往有轻松、不经意的意味。如:
(13)那不过说说罢了,你就相信。
(14)她掐掐宝宝的小脸蛋儿,忍不住亲了一下。
4.动词重叠还有“轻松”“随便”的意味,表示一种经常性行为或没有确定的时间。如:
(15)假期里,他每天跟朋友逛逛街、买买东西什么的,倒也不觉得闷。
(16)经常跑跑步、打打球,锻炼锻炼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三、动词重叠的条件
动词重叠虽然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表达形式,但是并非所有的动词都可以重叠。在可重叠的动词中,重叠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有的可以用这种形式的重叠,有的只能用那种形式的重叠。
1.一般来说,能重叠的主要是动作动词。判断动词、心理动词、趋向动词等一般不能重叠。
2.对于动作动词而言,表示持续性或可以反复进行的动作的动词一般可以重叠,表示非持续性或一般不反复进行的动作的动词往往不能重叠,包含有结果意义的动词如“看见、遇到、分开”一般也不能重叠。
3.单音节的动词能重叠的多,双音节的动词能重叠的少。“《动词用法词典》中中共收集2117个动词,有重叠用法的约612个,约占总数的35%,其中单音节动词378个,约占可重叠动词的60%,双音节动词234个,约占可重叠动词的40%。单音节动词的可重叠性明显强于双音节动词。”②
4.从色彩上看,贬义动词大都不可重叠,褒义及中性动词大都可重叠。如“微笑、计算”可以重叠,而“奸笑、暗算”则不能重叠。
5.动词重叠多用于口语及文艺语体,不用于公文语体、政论语体及科技语体等。
6.动词的重叠形式一般只出现于肯定句式之中,否定句式中一般是不使用动词的重叠形式的。但在特殊的否定句和反问式中却可以使用动词的重叠形式。如:
(17)他不得不考虑考虑。
(18)你怎么不看看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动词重叠受到动词的分类、动词的结构、动词的语义色彩、语体和句式等种种条件的制约。
注释:
①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6页。
②王希杰,华玉明《论双音节动词重叠及其语用制约》,《中国语文》1991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王希杰,华玉明.论双音节动词的重叠性及其语用制约性[J].中国语文,1991,(6).
[3]孟琮,郑怀德等.汉语动词用法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李临定.现代汉语动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杨平.动词重叠式的基本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5)
(陈 杨 吕世媛,重庆师范大学文新学院)
关键词:现代汉语 动词 重叠 语义 条件
重叠是汉语词汇的一种普遍现象。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情况非常复杂,许多词类都可以重叠,本文对现代汉语中较为活跃的动词加以分析,探讨其重叠的形式及语义。
一、动词重叠的界定与重叠的形式
说到动词的重叠,首先要区分重叠和重复。重叠是一种词汇的形态变化,通过形态变化来使这个词的语义稍作改变;而重复则属于一种语言运用的技巧,是一种辞格,用这种形式来增加整个句子的语气,增强表达感染力。如“看看”“听听”“想想”等是单音节动词重叠,但是如“哭,哭,哭!除了哭你还能干什么?”“玩儿,玩儿,玩儿!就知道玩儿!”这些句子中的“哭,哭,哭”和“玩儿,玩儿,玩儿”就属于重复。其次还要区分重叠和叠字。重叠词都有基式,即不重叠的形式。如“看”重叠为“看看”“看一看”,不重叠的“看”就是基式,后面重叠的就是重叠式。动词重叠前后,也就是它的基式和重叠式的基本意义没有改变。而叠字则属于一种构词法,就是两个相同的字合成一个词表达一定的意义。构成叠字的每个字和叠字构成的词所表达的基本意义不一样,这种叠字可以说是一种叠音连绵词。
关于动词重叠的形式,历来研究者意见不一致。从一种狭义的角度来说,动词重叠只限于单音节的AA式和双音节的ABAB式。但是,从一个宽泛的角度来说,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动词重叠还应包括A一A式、A了A式、AAB式、ABAB式、A了一A式等等。这种分歧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词和短语的界限不清楚。我们认为,动词重叠的形式不应该局限于AA式和ABAB式,也不能尽收一切形式,而是应该具体分析,看它是否具有动词重叠的特征,是否属于动词重叠。如:
(1)他上个月回了一回家。
(2)他回了一回头。
这两个句子中都出现了“回了一回”,其中(1)中的不能看成是动词“回”的重叠形式,而应该看成是动补短语。第一个“回”字是动词,第二个“回”是量词,“一回”作了动词“回”的数量补语。(2)句中的应该看成是动词“回”的重叠形式,“头”作动词“回”的宾语。
动词重叠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AA式:听听、看看、笑笑、想想
2.ABAB式:商量商量、研究研究、解释解释
3.A一A式: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聊一聊
4.A了A式:洗了洗、等了等、想了想、笑了笑
5.A了一A式:听了一听、想了一想、看了一看
6.AAB式:说说话、听听歌、散散步
7.AB了AB式:研究了研究、了解了了解、打扫了打扫
8.AABB式:说说笑笑、打打闹闹
二、动词重叠所表示的语义
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是通过其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重叠动词都有它相应的基式,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在语句中把基式变为重叠式。因此,重叠式和基式所表达的语义是有所不同的。“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是表示动作的量的,所谓动作的量可以从动作延续的时间长短来看,也可以从动作反复次数的多少来看。前者叫做时量,后者叫做动量。”①本文就从时量和动量来分别分析动词重叠的语义。
(一)时量
时量就是动作持续的时长。动词重叠的作用一般是赋予基式所代表的动作行为持续时间短的意义。
1.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短,即时量短。这时,动作所表示的时量是不定的少量。用于这种重叠的动词一般是延续性动词,即动作可以延续发生。如:
(3)祥子摇了摇头,“不要紧!”
(4)你上这儿来住几天,躲避躲避。
(5)他伸伸舌头说:“真危险!”
(6)你先坐一会儿,我去去就来。
2.和表示时短相反,表示动作过程的延续。如:
(7)今天你多睡睡。
这类用法,一般不是仅仅因为动词重叠而具有的意义,而是因为重叠动词前面有了“多”。
3.动词重叠后具有尝试的意味。这种意义是由动作的短暂性引申而来的。如:
(8)不信,你病病看,要不了三天你也得痩一圈。
(9)你试试看,合适不?
在重叠的动词后面加“看”加强尝试的意味。
(二)动量
动量主要指动作行为的力度、反复的次数。
1.表示动作进行的次数少,即动词重叠赋予基式所代表的动作行为反复次数少。如:
(10)他摇晃摇晃瓶子,里面还有水。
(11)这个饭盒是刚买的,我们给它消一消毒吧。
2.表示动作不间断、反复多次,每次持续的时间都很短或者一个瞬间,但是几次合起来就成为一段较长的时间。如:
(12)小兰看着我,眨了眨眼睛说……
“眨了眨眼睛”表示眨了好几次眼睛,每一次眨眼睛实际上是极快的动作,只持续一瞬间,但重复多次。
3.表示动作力度或幅度的减小,往往有轻松、不经意的意味。如:
(13)那不过说说罢了,你就相信。
(14)她掐掐宝宝的小脸蛋儿,忍不住亲了一下。
4.动词重叠还有“轻松”“随便”的意味,表示一种经常性行为或没有确定的时间。如:
(15)假期里,他每天跟朋友逛逛街、买买东西什么的,倒也不觉得闷。
(16)经常跑跑步、打打球,锻炼锻炼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三、动词重叠的条件
动词重叠虽然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表达形式,但是并非所有的动词都可以重叠。在可重叠的动词中,重叠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有的可以用这种形式的重叠,有的只能用那种形式的重叠。
1.一般来说,能重叠的主要是动作动词。判断动词、心理动词、趋向动词等一般不能重叠。
2.对于动作动词而言,表示持续性或可以反复进行的动作的动词一般可以重叠,表示非持续性或一般不反复进行的动作的动词往往不能重叠,包含有结果意义的动词如“看见、遇到、分开”一般也不能重叠。
3.单音节的动词能重叠的多,双音节的动词能重叠的少。“《动词用法词典》中中共收集2117个动词,有重叠用法的约612个,约占总数的35%,其中单音节动词378个,约占可重叠动词的60%,双音节动词234个,约占可重叠动词的40%。单音节动词的可重叠性明显强于双音节动词。”②
4.从色彩上看,贬义动词大都不可重叠,褒义及中性动词大都可重叠。如“微笑、计算”可以重叠,而“奸笑、暗算”则不能重叠。
5.动词重叠多用于口语及文艺语体,不用于公文语体、政论语体及科技语体等。
6.动词的重叠形式一般只出现于肯定句式之中,否定句式中一般是不使用动词的重叠形式的。但在特殊的否定句和反问式中却可以使用动词的重叠形式。如:
(17)他不得不考虑考虑。
(18)你怎么不看看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动词重叠受到动词的分类、动词的结构、动词的语义色彩、语体和句式等种种条件的制约。
注释:
①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6页。
②王希杰,华玉明《论双音节动词重叠及其语用制约》,《中国语文》1991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王希杰,华玉明.论双音节动词的重叠性及其语用制约性[J].中国语文,1991,(6).
[3]孟琮,郑怀德等.汉语动词用法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李临定.现代汉语动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杨平.动词重叠式的基本意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5)
(陈 杨 吕世媛,重庆师范大学文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