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绝艺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h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竹编队伍里,老刘绝对是个异人。握手的时候我就能感觉到他的与众不同:别的竹编工匠手都像用久了的尼龙板刷一样扎人,是一双被砍竹锯竹、刮青做篾丝搞得伤痕累累的手;老刘的手虽然骨节宽大,沉厚有力,却毫无毛刺。旁人向我“揭发”说:“30年前老刘就把老婆的擦脸油当护手霜用了。你去看看他是怎么做篾丝的,就知道他这双手,为什么跟那些编篮子、编菜篓的人不一样。”
  我是观赏了老刘的竹编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后找上门来的。那幅画是中国历史上盛唐图景的再现。丰盈丽人,肥壮骏马,整个画面洋溢着雍容、安详、淡定的韵味。马额上俏皮的鬃毛,虢国夫人随从们的帽带,在几乎难以觉察的微风中轻轻荡漾。仿佛这世间没有什么值得争夺与奔忙,人人沉醉在志得意满的惬意中。只有贴近到距画面10厘米的位置看,才能发现画面上有头发丝粗细的竹丝的痕迹,是它们构成了竹编画面的经纬。也就是说,是蜀中随处可见的摇曳慈竹,构成了画面轻薄如绸、幽光闪烁的根基。
  一根慈竹,从挑选到剖成篾丝,老刘全部亲力亲为。做竹编字画需要一年生的慈竹,而且竹子必须生于溪岸之上,方圆十里不能有工业排放。将慈竹砍回来,去掉头尾,只选择中间最直的部分,再把最外层的青皮刮去,只留下紧贴青皮的部分。“做篮子和比较粗糙的工艺品,青皮下面可以分出12层来用,我只用前两层。”
  片竹、划竹丝,有什么诀窍没有?老刘说,没什么诀窍,唯心头要像潭水一样,无浪无波。心里一有杂念翻腾,手中的竹丝不是划厚了,就是划得上窄下宽,成了废品。
  在老刘手中,1厘米宽的竹片能划成48根均匀的竹丝,厚度可以薄到0.015毫米。划好的竹丝就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上仙的发丝,是雪亮透明的。抛到空中,能像蒲公英一样自由飞翔,久久不落地。只有这种竹丝才能用来编织名画,因为这样的柔韧度与细腻光泽,才可以展现飘飞的衣袂与主人公脸上悠游闲适的笑意。
  老刘花了40年认真揣摩,才创造出了这种指间翻飞的艺术。他的《富春山居图》,将分别藏于海峡两岸的残卷合为一体,展现出令江南士子魂牵梦萦的淡雅山水、归隐心意;他的《东篱赏菊图》,被誉为抓住了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灵魂,将主人公脸上那股明净自得的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能闻到弥散在空气中的野菊香气。
  50千克重的慈竹,经过耐心的加工,只能得到400克几近透明又软弹有力的竹丝。带徒弟,也是这样一个去芜存精的过程。顶着国家级“非遗”传人的头衔,老刘每年盛夏都会选一批徒弟。“每个人走进来时都已汗湿衣衫。我不开空调,就让他们看我编竹。10分钟内脸上烦热之气都收了的人,才配学艺。”
  饒是这样,学了数月就急着在快手上发视频圈粉,或者打着老刘亲授门徒的名义开工作室兜售竹编艺术品的年轻学徒也不少。老刘不怪他们,只是淡淡地说:“你应该离开了,别扰了其他师兄妹的心性。”
  (摘自《扬子晚报》,2019年7月22日,江山美如画荐)
其他文献
在钟南山赴武汉考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照片中,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他的身旁有一位女专家的身影,她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  作为目前国内感染病学科唯一的女院士,李兰娟的从医之路走得很不平凡:她以治病救人为自己的天职,无论非典还是禽流感流行时期,始终坚守在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线;她潜心于国际前沿课题,从人工
期刊
上元灯火意阑珊,  庚子新春国欠安。  九省通衢疠疫烈,  大江南北人膽寒。  八方医护勇迎战,  四海同胞共支援。  一扫瘟神克大难,  回乡路阔人团 。
期刊
珍珠、椰果、布丁、西米……这些常见的甜品配料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其营养价值又如何呢?  西米。西米是用棕榈树树干做成的。棕榈树有个特点,就是树干中间是富含淀粉的“髓质”。将树干中的髓质取出,用水洗涤数次,除去残留的木质纤维,便得到了纯的西米粉。将西米粉加水调成糊状,制成圆形颗粒,就是我们平常吃到的西米。西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能提供能量,但摄入过量会增加肥胖风险。  珍珠。珍珠又叫粉圆,是用木薯淀粉做
期刊
“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自2019年12月29日转入首批7名新冠肺炎患者以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600多名医护人员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的前线。该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却在与生命赛跑。他日夜扑在一线,往往凌晨2时刚躺下,4时又得爬起来,接电话,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力争抢回重症患者的生命。  “身穿军装,我们不上谁上!”  —2020年1月29
期刊
我们都知道,呼吸道疾病患者很可能会通过打喷嚏或咳嗽传染他人,但喷嚏到底能喷多远呢?  2014年,有科学家做了这样的实验。  科学家Lydia Bourouiba利用高速视频解析了打喷嚏和咳嗽时产生的流场,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了两者的传播距离。结果可能让你大吃一惊!  打喷嚏和咳嗽时喷出来的是什么?  打喷嚏和咳嗽开始于深呼吸,此时肺部的空气被压缩,最后,吸入的空气在几分之一秒内被肺压出来。  打喷
期刊
口罩的历史很短,但和口罩有着相似作用的“类口罩物”历史悠久。  公元前6世纪,崇尚拜火教的古波斯人就认为人的气息不洁。举行宗教仪式时,人们要用布包住脸,免得不洁的气息冲撞神。这一幕被刻在了波斯古墓的浮雕上。  人的气息有多不洁?1897年,德国医生费吕格用实验证明,对着创口说话能造成创口感染。同年,奥地利医师米库利兹?阿德凯也倡议医生做手术时要用口罩将口鼻遮住,以减少外科手术中的感染。  1861
期刊
一旦出门,就可能面对飞沫。飞沫的传播速度高达35米/秒,传播距离可达8米以上,所以,戴口罩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保护手段。但是,口罩该如何选、怎样戴,才能取得良好的保護效果呢?  口罩的防护等级  口罩有不同的执行标准:N系列是美国标准,KN系列是中国标准,FFP系列是欧洲标准。同一系列中,数字越大,防护等级越高。采用不同标准的口罩的防护等级高低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FFP3>FFP2=N95=KN9
期刊
“岁月流逝,在珠江潮起潮落之间,这座古老的码头,竟把老年活成了少年。”74岁的卢绮萍在她拍摄制作的纪录片《太古仓》里这样说。而这段形容广州太古仓码头的话,正是卢绮萍自己的写照。  “我小时候受父亲的影响,兴趣广泛,对戏剧、摄影、电影、音乐、美术都有浓厚的兴趣。”卢绮萍说。学生时代,卢绮萍一直沉醉于各种文艺活动,但工作后她在一家企业当文员,与文艺之路渐行渐远。后来她改做广告设计和美术编辑工作,总算是
期刊
医学和文学都是探索人和生命的学科,前者用药物和手术刀治疗人的身体,后者则用文字剖析和滋养人的心灵,两者从本质上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外不少著名的文学家都曾经学医,有的甚至是个中高手。在他们身上,文学和医学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柯南道尔:眼科医生的侦探世界  1859年5月22日,柯南道尔出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他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爱丁堡大学医学院,获得了医学学士和外科硕士学位。随后,他作为随船的
期刊
谈起茶的起源,人们往往会提到“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传说,神农为了给人治病,经常到深山野岭采集草药,采集来的草药他还要亲口尝试,鉴别草药的功能。一天,他采药时尝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感口干舌麻、头晕目眩,赶紧找了棵树靠着坐下,闭目休息。这时,一阵风吹来几片带着清香的叶子。神农随手捡了两片放进嘴里咀嚼,没想到除了有一股清香,他还顿感舌底生津、精神振奋,刚才的不适一扫而空。仔细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