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犬食管淋巴引流规律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gang82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亚甲蓝作为淋巴示踪剂,对健康Beagle犬胸部各段食管的淋巴引流区域进行研究。

方法

将犬麻醉后,打开颈部及胸、腹腔,于胸部食管各段中点处于黏膜下层注射亚甲蓝注射液0.4 ml,观察颈部、胸部和腹部淋巴管和淋巴结的蓝染情况,观察时间大于30 min。不同食管分段之间所有观察部位的蓝染频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犬胸上段食管壁注射亚甲蓝之后,出现蓝染的部位及蓝染频率为,食管壁内上行淋巴管60.0%;食管壁内下行淋巴管57.1%;右上纵隔区域淋巴管44.4%;右上气管旁淋巴结42.9%;左上纵隔区域淋巴管33.3%;左上气管旁淋巴结30.0%;左下气管旁淋巴结20.0%;隆突下淋巴结12.5%;右下气管旁淋巴结10.0%;颈部淋巴管和锁骨上淋巴结9.1%。犬胸中段食管壁注射亚甲蓝之后,出现蓝染的部位及蓝染频率为,食管壁内下行淋巴管55.6%;食管壁内上行淋巴管44.4%;腹腔后腹膜区域淋巴管42.9%;胃左动脉旁淋巴结42.9%;右上气管旁淋巴结40.0%;隆突下淋巴结33.3%;右上纵隔区域淋巴管25.0%;左上气管旁淋巴结20.0%;右下气管旁淋巴结10.0%;左下气管旁淋巴结9.1%。犬胸下段食管壁注射亚甲蓝之后,出现蓝染的部位及蓝染频率为,食管壁内下行淋巴管100.0%;腹腔后腹膜区域淋巴管100.0%;胃左动脉旁淋巴结100.0%;食管壁内上行淋巴管55.6%;脾动脉旁淋巴结30.0%;隆突下淋巴结11.1%。

结论

犬胸上段食管的淋巴引流主要趋向近端,引流区域为颈部、上纵隔至隆突下区域;胸中段食管的淋巴引流区域向上可至上纵隔,向下可至腹腔;胸下段食管的淋巴引流主要趋向远端,引流区域为隆突下区域至腹腔。

其他文献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延长,心血管并发症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肠道菌群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对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有着重要影响。综述T2DM合并心血管并发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旨在了解基于肠道菌群的疾病防治思路和方法。
阐述了识字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在识字教学中的一些方法。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literacy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thods in literacy teaching.
期刊
E3泛素连接酶(ubiquitin ligase enzyme,E3)通过调控细胞生物学过程的关键蛋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结果表明,环指家族(RING-finger)作为最大的E3家族,可以作为抑癌或促癌因子在肝细胞肝癌(HCC)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RING-finger E3s在HCC中作用机制,以及靶向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HCC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目的观察三基序蛋白29(TRIM29)、三基序蛋白59(TRIM59)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RNA干扰(RNAi)技术由病毒介导法构建稳定表达TRIM29以及TRIM59短发卡RNA(shRNA)的NSCLC细胞株。以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法检测小干扰RNA(siRNA)干扰后的TRIM29以及TRIM59基因表达情况,采用细胞迁移(Transwel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生通过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归纳、整理和判断,从而增强思考的创造力。其主体是学生,而研究的客体是课本上或我们周围活生生的地理事例。研究性学习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师必须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和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中
海藻酸盐因其具备优异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特有的离子凝胶能力,人们已制备了多种海藻酸类生物墨水,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鉴于此,本文将综述海藻酸类水凝胶在3D生物打印中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