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话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了学生多方面的互动。教师可以从学生对话、师生对话、辩论对话和自我对话等多方面研究对话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更有活力。
关键词:对话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0-0063-01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很少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很少有生生之间的交流,因此数学课堂氛围比较沉闷,难以活跃起来。为了打破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对话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开口”,从而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一、学生对话,突出学生主体
对话是交流的开始,而教育教学中又离不开相互交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话在课堂教学中起的作用更为突出,尤其是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对话,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时,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首先,教师为学生出示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其中长6厘米、宽3厘米、高8厘米。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用这两个长方体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看看有多少种拼法?教师布置完这个任务后,学生都兴奋地参与到任务活动中。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结组,让小组之间共同合作探讨。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路,相互交流。最后探讨出结果——“有三种不同的拼法”,并向教师展示出这三种方法。然后,教师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观察一下你们拼成的这三种大长方体和原来的两个小长方体,你们能发现什么吗?教师在给出问题后,给学生预留出思考的时间,并引导学生合作、对话,相互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共同探讨其中存在的数学奥秘。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合作,使他们在合作中对话,共同探究新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二、师生对话,体验成功喜悦
课堂教学中少不了师生交流,师生对话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通过师生对话,师生间的关系会更加和谐、融洽。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师生间的对话交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为了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与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对话:师:小明和小强帮忙搬书,小明比小强多搬了1本书,我用m和m 1来表示小明和小强各搬的书的数量。同学们观察一下,我把以前我们用的数字换成了字母,你们觉得这样好吗?生:好。师:既然你们说好,那么给我一个理由,与真正的数字的算式相比,比如我说小明搬了6本书,小强搬了7本书,这个用字母表示的算式,好在哪儿了?生1:用字母表示的这个算式,无论小明搬了多少本书,小强都会比小明多搬1本。生2:只要知道小明搬了多少本书,就能知道小强搬了多少本。生3:这个字母表示的算式很清楚地表示了小明和小强搬书的数量关系。师:你们真的很棒!你们给的理由我很满意,你们的回答让我骄傲。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对话,一步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究,并在最后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辩论对话,点燃智慧火花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为学生创造辩论的机会,通过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发生思维的碰撞,点燃智慧的火花。学生在辩论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才,还会挖掘出数学的真理,化解认知矛盾。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0.2和0.20相等吗?有的学生说相等,有的学生说不相等,学生之间出现了矛盾。于是,教师抓住这次机会,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正方:认为0.2等于0.20,一组为反方:认为0.2不等于0.20,双方展开辩论。反方:我方观点认为这两者之间不相等,因为0.2有一位小数,而0.20有两位小数,就像我们学过的2和20,2是一位数,20是两位数,一位数怎么能等于两位数呢?正方:我方不同意对方观点,一位数的确不能等于两位数,但前提我们学的是整数数位,而没有说小数数位也可以直接这样比较。我方认为0.2是等于0.20的,我们可以利用实物再证明。把两个完全相同的苹果,一个平均分成10份,一个平均分成100份,而0.2是从分成10份的苹果中拿出2块,0.20是从分成100份的苹果中拿出20份,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拿出来的苹果的多少,就可以比较出0.2等于0.20。反方:我方同意对方的观点。教师通过让学生展开辩论对话,激励了学生相互交流,促进了学生的思考,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四、自我对话,促进自我发展
学生通过自我对话,进行自我反思,可以有效促进自身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垂线与平行线”时,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完射线、直线和角的知识后,临近课堂结束的时候,教师激励学生进行自我对话。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提问。如:我在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了哪些提高?让学生自己对自己提问,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学生回答:在本节课中我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相应的联系。还了解了射线与角的关系,对角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学到了比较角的大小的一些方法。通过让学生在课堂结尾时进行自我提问、自我总结这两个自我对话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回忆和巩固。
五、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运用对话教学,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创建充满活力的小学数学课堂,最大化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珍国.初中数学对话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沈坤华.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5(09).
关键词:对话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0-0063-01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很少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很少有生生之间的交流,因此数学课堂氛围比较沉闷,难以活跃起来。为了打破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对话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开口”,从而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一、学生对话,突出学生主体
对话是交流的开始,而教育教学中又离不开相互交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话在课堂教学中起的作用更为突出,尤其是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对话,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时,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首先,教师为学生出示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其中长6厘米、宽3厘米、高8厘米。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用这两个长方体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看看有多少种拼法?教师布置完这个任务后,学生都兴奋地参与到任务活动中。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结组,让小组之间共同合作探讨。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路,相互交流。最后探讨出结果——“有三种不同的拼法”,并向教师展示出这三种方法。然后,教师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观察一下你们拼成的这三种大长方体和原来的两个小长方体,你们能发现什么吗?教师在给出问题后,给学生预留出思考的时间,并引导学生合作、对话,相互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共同探讨其中存在的数学奥秘。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合作,使他们在合作中对话,共同探究新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二、师生对话,体验成功喜悦
课堂教学中少不了师生交流,师生对话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通过师生对话,师生间的关系会更加和谐、融洽。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师生间的对话交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为了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与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对话:师:小明和小强帮忙搬书,小明比小强多搬了1本书,我用m和m 1来表示小明和小强各搬的书的数量。同学们观察一下,我把以前我们用的数字换成了字母,你们觉得这样好吗?生:好。师:既然你们说好,那么给我一个理由,与真正的数字的算式相比,比如我说小明搬了6本书,小强搬了7本书,这个用字母表示的算式,好在哪儿了?生1:用字母表示的这个算式,无论小明搬了多少本书,小强都会比小明多搬1本。生2:只要知道小明搬了多少本书,就能知道小强搬了多少本。生3:这个字母表示的算式很清楚地表示了小明和小强搬书的数量关系。师:你们真的很棒!你们给的理由我很满意,你们的回答让我骄傲。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对话,一步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究,并在最后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辩论对话,点燃智慧火花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为学生创造辩论的机会,通过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发生思维的碰撞,点燃智慧的火花。学生在辩论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才,还会挖掘出数学的真理,化解认知矛盾。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0.2和0.20相等吗?有的学生说相等,有的学生说不相等,学生之间出现了矛盾。于是,教师抓住这次机会,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正方:认为0.2等于0.20,一组为反方:认为0.2不等于0.20,双方展开辩论。反方:我方观点认为这两者之间不相等,因为0.2有一位小数,而0.20有两位小数,就像我们学过的2和20,2是一位数,20是两位数,一位数怎么能等于两位数呢?正方:我方不同意对方观点,一位数的确不能等于两位数,但前提我们学的是整数数位,而没有说小数数位也可以直接这样比较。我方认为0.2是等于0.20的,我们可以利用实物再证明。把两个完全相同的苹果,一个平均分成10份,一个平均分成100份,而0.2是从分成10份的苹果中拿出2块,0.20是从分成100份的苹果中拿出20份,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拿出来的苹果的多少,就可以比较出0.2等于0.20。反方:我方同意对方的观点。教师通过让学生展开辩论对话,激励了学生相互交流,促进了学生的思考,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四、自我对话,促进自我发展
学生通过自我对话,进行自我反思,可以有效促进自身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垂线与平行线”时,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完射线、直线和角的知识后,临近课堂结束的时候,教师激励学生进行自我对话。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提问。如:我在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了哪些提高?让学生自己对自己提问,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学生回答:在本节课中我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相应的联系。还了解了射线与角的关系,对角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学到了比较角的大小的一些方法。通过让学生在课堂结尾时进行自我提问、自我总结这两个自我对话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回忆和巩固。
五、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运用对话教学,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创建充满活力的小学数学课堂,最大化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珍国.初中数学对话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沈坤华.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