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定市素龙街道林业工作站
摘要:本文分析了林业推广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意义,介绍了广东地区主要病虫害及其危害特点,讨论了病虫害防治策略和主要技术手段的应用。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应用
据统计,我国森林蓄积量年均递增2.25亿m3,但同时每年因病虫害减少的林木材积平均达0.17亿m3。病虫害被称为“无烟火灾”,实际上因其而造成的损失远超过了森林火灾,我国每年病虫害发生面积相当于同期森林火灾的214倍,而且还以年均25%的速率递增[1]。可见,林业病虫害已成为林业发展的大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那么,为什么病虫害在我国如此猖獗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林业结构不合理,树种单一,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林木抵抗病虫害能力弱;国内、国际交流频繁,病虫害容易流行,而植物检疫又跟不上;病虫害防治手段落后,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不仅杀死害虫天敌,也使病虫产生抗药性等[2]。因此,推广应用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林业主要病虫害及其危害
我国国土辽阔,各地气候、地理环境差异巨大,而树木品种也有很大差别,病虫害种类、危害特点不尽相同,本文以广东地区一些常见病虫害及其危害为例进行说明。
1.1 虫害
1.1.1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属鳞翅目、枯叶蛾科,主要危害马尾松、湿地松,广东每年繁殖3~4代。幼虫以松针叶为食,常蚕食大片松林,轻则影响树木生长,重则导致林木大量枯死,并且还招引其他害虫入侵,是南方地区重要的害虫。
1.1.2 桉树尺蠖(Geometridae spp.)属鳞翅目、尺蛾科。幼虫行动时身体屈伸如拱桥,休息时身体伸出若树枝,较容易辨识。主要取食桉树叶,大量繁殖时桉树叶被吃光,对桉树危害很大。
1.1.3 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属鞘翅目、天牛科。幼虫蛀害树干和主根,成虫咬食树枝和树叶。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布,主要危害苦楝树、柑桔等。
1.1.4 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属同翅目、盾蚧科,由国外传入,主要危害马尾松、湿地松、加勒比松等,严重影响松树生长,甚至可造成松树枯死。
此外,竹蝗、木蠹蛾、地老虎、云南松毛虫、湿地松粉蚧、椰心叶甲、萧氏松茎象等害虫危害也很大。
1.2 病害
1.2.1 桉树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 Yabuuchi et al.),病原为青枯极毛杆菌,可存活于土壤、植株残体中,主要危害巨尾桉、尾叶桉等桉树树种。
1.2.2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Nickle),松材线虫是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松树寄生虫,它以天牛作为传播媒介。受到感染的松树会迅速死亡,而且治理难度较大,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害。
此外,叶斑病、叶枯病、根腐病等也是较为常见的林业病害。
1.3 有害植物
1.3.1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Kunth)为菊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繁殖很快,虽初期生长缓慢,但随苗龄增长生长极为迅速,由于攀附林木并导致林木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而死亡,所以对林木生长危害很大。
1.3.2 桑寄生害为寄生小灌丛,主要危害阔叶乔木、灌木的生长。
2林业病虫害防治策略与主要技术手段应用
2.1 林业病虫害防治策略
病虫害防治是“防”与“治”的结合,故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防控,综合治理”的原则,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兼顾短期见效、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控制策略,树立健康森林、森林保健的生态理念。
2.2 生态防治技术
以生态学观点,森林、病虫害与天敌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当它们之间协调发展时,这个生态系统就能维持平衡,不会造成病虫孽生发展。为了达到生态防治效果,就应在营林方式上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提高人工林防控病虫害的能力。并应推广混交造林技术,以母树自然繁衍方式实现天然更新。培养优良抗病树种,选择健康、抗病虫害强的树苗造林。通过封山育林措施减少人、蓄对森林植被的破坏。通过加强病虫害监测、森林植物检疫和预防预报工作,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最佳时机治理病虫害。
2.3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关系调节有害病虫种群密度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抑制、有害生物的方法。目前,常用的生物防治手段有:各种生物活体,如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等;适宜营林方式,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而利于保护天敌的生物环境;通过生物技术选育抗虫品种;病虫害自毁技术,如雄性不育、遗传防治等;生物抗生素、生物毒素、激素等[3]。下面介绍几种生物防治方法。
松毛虫赤眼蜂(Frichogramma dendrolimi)可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如马尾松毛虫、桉树尺蠖、地老虎等。在害虫产卵期放蜂,通过在害虫卵块内产卵寄生,使害虫卵无法孵化而死亡。每亩放蜂5~10万头可控制马尾松毛虫的繁殖。
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可防治天牛类害虫,如青杨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星天牛等。肿腿蜂为体外寄生蜂,通过取食、产卵于害虫体内而起到防治作用。要达到比较好的防治效果,应控制放蜂期和放蜂量,时间以10时~15时较好,放蜂量为20头/株或虫蜂比1:3~6为宜。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可用于防治鳞翅目幼虫,一般以4龄前为宜。如菌粉用30℃水浸泡2~3h,再稀释至1~5亿孢子/mL,喷至树冠上即可。防治马尾松毛虫每亩可用菌粉0.5kg。
2.4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是通过化学农药的生物活性来防治病虫害。农药类型包括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等。化学防治由于防效高、见效快,是目前林业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但使用不当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失衡,引发更严重的病虫害,因此应合理使用农药,并遵循对症下药、适时施药、混合用药、安全用药的原则。农药使用应朝着高效、低毒、安全、经济的方向发展。施药形式主要有树干注射、喷雾、热烟雾等。其中树干注射可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延长药效期,是比较有效的防治手段。按容量分,喷雾技术分高、中、低、超低容量;按喷雾机具和动力分,喷雾技术分手动、机动、飞机和果园等方法。常规喷雾技术药剂浪费很大,药效难以充分发挥,所以静电喷雾技术、精确施药技术得到发展和应用。
2.5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是借用简单工具和声、光、电、热、辐射等方式防治病虫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人工利用简单器械捕杀,其他常用的方法有诱杀法、隔离法、高温湿热处理、仿声与超声防治等。由于物理防治技术无污染、效果直接又容易操作,因而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 结语
林业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这就决定了不可能通过短期突击方式彻底解决病虫害问题。从生态学角度出发,病虫害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与森林、天敌相生相克,只有不断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治技术,通过检疫、监测、预防和治理等手段有效控制病虫害,才能使林业生产获得健康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才丽华,王振东,李凯捷.森林病虫害施药防治技术与装备概述[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1,39(12):13-15.
[2] 刘权.浅谈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和防治措施[J].现代园艺,2013(5):56-57.
[3] 杨振学,王昶远,葛芳,等.生物防治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林业科技,2011,36(5):50-51.
摘要:本文分析了林业推广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意义,介绍了广东地区主要病虫害及其危害特点,讨论了病虫害防治策略和主要技术手段的应用。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应用
据统计,我国森林蓄积量年均递增2.25亿m3,但同时每年因病虫害减少的林木材积平均达0.17亿m3。病虫害被称为“无烟火灾”,实际上因其而造成的损失远超过了森林火灾,我国每年病虫害发生面积相当于同期森林火灾的214倍,而且还以年均25%的速率递增[1]。可见,林业病虫害已成为林业发展的大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那么,为什么病虫害在我国如此猖獗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林业结构不合理,树种单一,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林木抵抗病虫害能力弱;国内、国际交流频繁,病虫害容易流行,而植物检疫又跟不上;病虫害防治手段落后,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不仅杀死害虫天敌,也使病虫产生抗药性等[2]。因此,推广应用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林业主要病虫害及其危害
我国国土辽阔,各地气候、地理环境差异巨大,而树木品种也有很大差别,病虫害种类、危害特点不尽相同,本文以广东地区一些常见病虫害及其危害为例进行说明。
1.1 虫害
1.1.1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属鳞翅目、枯叶蛾科,主要危害马尾松、湿地松,广东每年繁殖3~4代。幼虫以松针叶为食,常蚕食大片松林,轻则影响树木生长,重则导致林木大量枯死,并且还招引其他害虫入侵,是南方地区重要的害虫。
1.1.2 桉树尺蠖(Geometridae spp.)属鳞翅目、尺蛾科。幼虫行动时身体屈伸如拱桥,休息时身体伸出若树枝,较容易辨识。主要取食桉树叶,大量繁殖时桉树叶被吃光,对桉树危害很大。
1.1.3 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属鞘翅目、天牛科。幼虫蛀害树干和主根,成虫咬食树枝和树叶。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布,主要危害苦楝树、柑桔等。
1.1.4 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属同翅目、盾蚧科,由国外传入,主要危害马尾松、湿地松、加勒比松等,严重影响松树生长,甚至可造成松树枯死。
此外,竹蝗、木蠹蛾、地老虎、云南松毛虫、湿地松粉蚧、椰心叶甲、萧氏松茎象等害虫危害也很大。
1.2 病害
1.2.1 桉树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 Yabuuchi et al.),病原为青枯极毛杆菌,可存活于土壤、植株残体中,主要危害巨尾桉、尾叶桉等桉树树种。
1.2.2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Nickle),松材线虫是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松树寄生虫,它以天牛作为传播媒介。受到感染的松树会迅速死亡,而且治理难度较大,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害。
此外,叶斑病、叶枯病、根腐病等也是较为常见的林业病害。
1.3 有害植物
1.3.1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Kunth)为菊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繁殖很快,虽初期生长缓慢,但随苗龄增长生长极为迅速,由于攀附林木并导致林木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而死亡,所以对林木生长危害很大。
1.3.2 桑寄生害为寄生小灌丛,主要危害阔叶乔木、灌木的生长。
2林业病虫害防治策略与主要技术手段应用
2.1 林业病虫害防治策略
病虫害防治是“防”与“治”的结合,故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防控,综合治理”的原则,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兼顾短期见效、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控制策略,树立健康森林、森林保健的生态理念。
2.2 生态防治技术
以生态学观点,森林、病虫害与天敌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当它们之间协调发展时,这个生态系统就能维持平衡,不会造成病虫孽生发展。为了达到生态防治效果,就应在营林方式上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提高人工林防控病虫害的能力。并应推广混交造林技术,以母树自然繁衍方式实现天然更新。培养优良抗病树种,选择健康、抗病虫害强的树苗造林。通过封山育林措施减少人、蓄对森林植被的破坏。通过加强病虫害监测、森林植物检疫和预防预报工作,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最佳时机治理病虫害。
2.3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关系调节有害病虫种群密度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抑制、有害生物的方法。目前,常用的生物防治手段有:各种生物活体,如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等;适宜营林方式,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而利于保护天敌的生物环境;通过生物技术选育抗虫品种;病虫害自毁技术,如雄性不育、遗传防治等;生物抗生素、生物毒素、激素等[3]。下面介绍几种生物防治方法。
松毛虫赤眼蜂(Frichogramma dendrolimi)可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如马尾松毛虫、桉树尺蠖、地老虎等。在害虫产卵期放蜂,通过在害虫卵块内产卵寄生,使害虫卵无法孵化而死亡。每亩放蜂5~10万头可控制马尾松毛虫的繁殖。
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可防治天牛类害虫,如青杨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星天牛等。肿腿蜂为体外寄生蜂,通过取食、产卵于害虫体内而起到防治作用。要达到比较好的防治效果,应控制放蜂期和放蜂量,时间以10时~15时较好,放蜂量为20头/株或虫蜂比1:3~6为宜。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可用于防治鳞翅目幼虫,一般以4龄前为宜。如菌粉用30℃水浸泡2~3h,再稀释至1~5亿孢子/mL,喷至树冠上即可。防治马尾松毛虫每亩可用菌粉0.5kg。
2.4 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是通过化学农药的生物活性来防治病虫害。农药类型包括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等。化学防治由于防效高、见效快,是目前林业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但使用不当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失衡,引发更严重的病虫害,因此应合理使用农药,并遵循对症下药、适时施药、混合用药、安全用药的原则。农药使用应朝着高效、低毒、安全、经济的方向发展。施药形式主要有树干注射、喷雾、热烟雾等。其中树干注射可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延长药效期,是比较有效的防治手段。按容量分,喷雾技术分高、中、低、超低容量;按喷雾机具和动力分,喷雾技术分手动、机动、飞机和果园等方法。常规喷雾技术药剂浪费很大,药效难以充分发挥,所以静电喷雾技术、精确施药技术得到发展和应用。
2.5 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是借用简单工具和声、光、电、热、辐射等方式防治病虫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人工利用简单器械捕杀,其他常用的方法有诱杀法、隔离法、高温湿热处理、仿声与超声防治等。由于物理防治技术无污染、效果直接又容易操作,因而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 结语
林业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这就决定了不可能通过短期突击方式彻底解决病虫害问题。从生态学角度出发,病虫害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与森林、天敌相生相克,只有不断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治技术,通过检疫、监测、预防和治理等手段有效控制病虫害,才能使林业生产获得健康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才丽华,王振东,李凯捷.森林病虫害施药防治技术与装备概述[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1,39(12):13-15.
[2] 刘权.浅谈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和防治措施[J].现代园艺,2013(5):56-57.
[3] 杨振学,王昶远,葛芳,等.生物防治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林业科技,2011,36(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