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19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规定,党校工作以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主要目标。根据1995年以来规范党校工作的党内法规及文件的规定,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关于党校工作目标规定内容的异同,分析其中变与不变的原因、意旨,提出党校工作的目标一脉相承,具有延续性,但新时代的目标更加强调对党忠诚、以德为先,特别是以政治品德为先,并对培养干部“才”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党校;工作目标;忠诚干净担当;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作者简介]张恩龙(1979-),男,内蒙古扎兰屯人,中共廊坊市委党校政法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党内法规研究。陈敬滨(1979-),男,黑龙江鹤岗人,中共廊坊市委党校政法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知识产权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 D26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1)07-0026-03
2019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并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下称2019《条例》),为新时代党校的一切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该条例明确提出,党校工作要以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主要目标。相较于2008年9月3日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下称2008《条例》)的规定有了变化。目标决定方向。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新目标的内涵,对党校各项工作,特别是作为中心的教学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1995年9月6日中共中央頒布了第一个针对党校工作的法规性文件《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下称1995《暂行条例》),标志着党校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此后分别于2008年、2019年在原规定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党校工作条例。各部条例中延续下来不变的原则、规则,当为具有根本性或规律性的内容,必须始终坚持,而增减变化的内容,则是因应现实情况而提出的新要求、新举措,尤其需要重视。基于此,本文拟采用历史和体系解释的方法,根据1995年以来规范党校工作的党内法规的规定,结合《党章》、党的相关文件及习近平系列讲话对党的干部标准及党校工作的要求,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关于党校工作目标规定内容的异同,并分析其中变与不变的原因、意旨,以此来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党对党校工作的期望和要求。
一、党校的工作目标,自党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以来,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即,始终要求为党和国家培养忠诚、德才兼备的干部。
1995《暂行条例》及2008《条例》,在文本中未明确指出党校工作的目标或主要目标,而是在总则的内容中有所体现,这与2019《条例》的规定方式不同。三部法规关于目标具体规定如下。
1995《暂行条例》在第四条党校的教育方针中规定,“培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人才”。
2008《条例》在第四条党校工作的总体要求中规定,“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
2019《条例》在第三条中明确规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以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主要目标”。
从上述规定内容可以看出,1995《暂行条例》及2008《条例》都规定“德才兼备”为党校教育培训干部的目标,2019《条例》规定的“忠诚干净担当”和“高素质专业化”虽然与上面规定的文字表述不同,但实质与“德才兼备”的要求一致。“忠诚干净担当”属“德”的范畴,“专业化”属“才”方面的要求,“高素质”属“德才兼备”的要求。忠诚是对干部的基本政治要求,也是衡量政治素质的首要标准。虽然上述规定关于忠诚对象的表述有差异,但从内容上看,强调培养忠诚的干部队伍是一致的,而且自1995年以来一直作为党校工作的首要目标。所以说,党校工作的目标长期一脉相承,没有根本性变化。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忠诚、德才兼备一直是党对干部的基本要求。培养忠诚、德才兼备的干部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问题。党校作为培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在新时代,应始终坚持这一目标,勇担使命,矢志不渝。
二、党校工作一直坚持以培养干部的忠诚为首要目标,新时代则更加强调对党忠诚。
2019《条例》第六条规定党校(行政学院)对学员的教育培训的首要目标是,坚持对党忠诚。培养忠诚的干部,经历了从1995年突出强调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到2008年突出强调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再到2019年突出强调忠诚于党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是党的事业,也是人民的事业,共产党是这一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马克思主义三者不是厚此即薄比的关系,方向是一致的。要求对党忠诚,不是2019《条例》新增加的内容。1995《暂行条例》第六条教育培训的具体目标中规定,“坚持无产阶级党性,模范地执行民主集中制,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2008《条例》第六条教育培训具体目标中规定,“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这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对党忠诚的要求。尽管如此,为了深刻理解新时代培训干部对党忠诚的意义,把握教学重点,分析不同时期突出强调不同内容的背景、目的仍有必要。
(一)1995《暂行条例》突出强调忠诚于马克思主义,是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决定,解决在干部新老交替之际,一些领导班子素质不高这一突出问题及培养年轻干部的需要。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这些年大批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老干部退出领导岗位,建国后成长起来的干部逐渐成为各级领导班子的主体。但是,一些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轻干部偏少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高级干部特别是省部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尤其是政治水平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这些干部不仅要努力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而且首先要努力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不仅要按照这样的要求提高现有高级干部的水平,而且要按照这样的要求培养和选拔接班人。基于党校的定位,1995年制定的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突出强调党校要培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干部。 (二)2008《条例》突出强调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完成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的需要。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进一步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确定的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目标及完成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需要领导干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党校工作要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故2008年制定的党校工作条例突出强调党校要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干部。
(三)2019《条例》突出强调对党忠诚,是从严治党,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目标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之所以坚强有力,关键在于全体党员对党忠诚。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一些领导干部违法违纪事实暴露出来的对党不忠诚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些腐败分子口头上忠诚、行动上不忠诚,表面上忠诚、内心里不忠诚,对别人要求忠诚、对自己要求“做聪明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突出强调对党忠诚。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党校姓党,应为党分忧,故2019年制定的新时代党校工作条例突出强调党校要培养对党忠诚的干部。
综上,党校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这既是一贯要求和实践遵循,也是必须坚持的方向。在理解培养忠诚的干部队伍这一工作目標时,不是干部不需要再忠诚于马克思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是新时代面对新的形势、任务、问题,需要着重突出对党忠诚。
三、党校工作一直坚持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干部为目标,新时代的目标对“德”的要求则更为具体,更加突出以德为先,特别是政治品德为先,并首次强调干部担当。
2019《条例》是在中央党校与国家行政学院、省级党校与省级行政学院整合的背景下制定的。党校与行政学院的培训对象有差别,培训目标侧重点不同(行政学院以增强公务员素质和行政能力、提高公共行政管理水平为目标),相应教学布局区别更加明显。两者整合后,虽然条例规定党校、行政学院的培训对象有整合,但是工作目标仍然坚持对党校的一贯要求,培养干部德才兼备只是更加突出以德为先。为满足现实和时代需要,2019《条例》强调干部要敢于担当。
(一)2019《条例》将2008《条例》规定的“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改为“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忠诚干净担当”,是“德”的具体化,从语法角度看,其作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限制性定语,是首要条件。如此规定,体现了新目标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意旨,也是适时贯彻《党章》修正案内容的要求(2012年十八大《党章》增加“以德为先”;2017年十九大《党章》增加“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干净担当”,是十八大以后党对干部的新要求。忠诚是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干净是最基本的从政底线,担当是最可贵的政治品格,都是对干部政治品德方面的要求,习近平指出,干部“最重要的是政治品德要过得硬”,“政治品德不过关,就要一票否决”。由此可见,新目标强调以德为先,特别是政治品德为先。
(二)2019《条例》规定目标强调培养“高素质”的干部。1993年,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对党员干部的“素质”问题加以关注。1996年,江泽民在建党七十五周年的座谈会上发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重要讲话,提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其在以后的讲话中继续强调,而此后胡锦涛和习近平也在相关讲话中继续强调。高素质的核心和实质就是德才兼备。江泽民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中讲道,“我们要建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就是由具有社会主义政治家素质的领导骨干带领的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高素质”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干部“四化”方针的进一步发展,是“德才兼备”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①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指出:“政治上有问题的人,能力越强、职位越高,危害就越大。”强调在“德”的方面要突出政治标准,把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如果政治不合格、不过硬、靠不住,能耐再大也不能用”。可见新时代对干部高素质的要求也是强调“以德为先”。
(三)相较于1995《暂行条例》及2008《条例》关于党校教育培训具体目标的规定,2019《条例》特别强调两点:其一,对党忠诚;其二,干部担当。第一点前已述及。强调干部要敢于担当作为,首次出现在党校工作目标中。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干部担当作过多次重要论述。担当既是由党的宗旨、性质决定的,也是由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决定的,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奋斗精神。今天,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仍处于关键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否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开拓创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华民族复兴的成败,事关党能否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而当前存在一些干部“为官不为”,不敢担当、不愿担当的问题,实施全面从严治党以后,这种情况越发多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需要营造敢于担当、勇于担当、为担当者担当的制度环境外,还需要对干部加强理论和党性教育,培养担当品质,发扬斗争精神,党校在今后工作过程中对此应加强重视。
四、新时代党校工作的目标,对培养干部“才”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95《暂行条例》和2008《条例》对培养干部“才”方面的具体目标规定为:“具备胜任本职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领导能力。”而2019《条例》对“才”方面目标的总体要求是“高素质专业化”,并在教育培训的具体目标中明确,要全面增强工作本领,具备胜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相较于2008《条例》,2019《条例》对培养干部“才”方面的要求更宽、更深、更高。这里的“高素质”是指除了首要的政治素质外,还包括具备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专业化是高素质基础上的专业化,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是其重要方面。具体在知识、能力方面,已经不是仅限于要求胜任本职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领导能力,而是要求全面增强工作本领,适时具备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向前发展、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
五、新时代党校工作的目标,不仅重视教育培训干部的过程,而且注重教育培养的效果。
1995《暂行条例》及2008《条例》规定目标要求,“培养”德才兼备的干部,而2019《条例》规定目标要求,“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培养”,语义为“以适宜的条件促使其发生、成长”,强调行为。而“造就”,语义为“培养使有成就”,强调效果或结果。即,根据2019《条例》要求,党校工作不仅要按照法规规定谋划教学布局,突出主课主业,履行培训职责,而且要切实贯彻党校工作的原则,在培训方式、教学方式、课题选择、课题质量等方面多下功夫,更加重视实际效果,不能只负责“培养”,而不管是否“成就”。
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根据党校的定位、作用及工作实际分析,党校工作的主要目标,其实就是党校教学工作的总目标。2019《条例》对党校的工作原则、教学布局、教学重点、教学安排、教学方式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全面理解并切实贯彻这些规定要求,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实效,离不开对目标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不能只顾走路而不明方向,这也是写作本文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注释]
①贺治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干部标准的历史流变与发展[J].湖湘论坛,2015(5):58-59.
[关键词]党校;工作目标;忠诚干净担当;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作者简介]张恩龙(1979-),男,内蒙古扎兰屯人,中共廊坊市委党校政法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党内法规研究。陈敬滨(1979-),男,黑龙江鹤岗人,中共廊坊市委党校政法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知识产权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 D26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1)07-0026-03
2019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并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下称2019《条例》),为新时代党校的一切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该条例明确提出,党校工作要以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主要目标。相较于2008年9月3日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下称2008《条例》)的规定有了变化。目标决定方向。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新目标的内涵,对党校各项工作,特别是作为中心的教学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1995年9月6日中共中央頒布了第一个针对党校工作的法规性文件《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下称1995《暂行条例》),标志着党校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此后分别于2008年、2019年在原规定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党校工作条例。各部条例中延续下来不变的原则、规则,当为具有根本性或规律性的内容,必须始终坚持,而增减变化的内容,则是因应现实情况而提出的新要求、新举措,尤其需要重视。基于此,本文拟采用历史和体系解释的方法,根据1995年以来规范党校工作的党内法规的规定,结合《党章》、党的相关文件及习近平系列讲话对党的干部标准及党校工作的要求,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关于党校工作目标规定内容的异同,并分析其中变与不变的原因、意旨,以此来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党对党校工作的期望和要求。
一、党校的工作目标,自党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以来,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即,始终要求为党和国家培养忠诚、德才兼备的干部。
1995《暂行条例》及2008《条例》,在文本中未明确指出党校工作的目标或主要目标,而是在总则的内容中有所体现,这与2019《条例》的规定方式不同。三部法规关于目标具体规定如下。
1995《暂行条例》在第四条党校的教育方针中规定,“培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人才”。
2008《条例》在第四条党校工作的总体要求中规定,“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
2019《条例》在第三条中明确规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以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主要目标”。
从上述规定内容可以看出,1995《暂行条例》及2008《条例》都规定“德才兼备”为党校教育培训干部的目标,2019《条例》规定的“忠诚干净担当”和“高素质专业化”虽然与上面规定的文字表述不同,但实质与“德才兼备”的要求一致。“忠诚干净担当”属“德”的范畴,“专业化”属“才”方面的要求,“高素质”属“德才兼备”的要求。忠诚是对干部的基本政治要求,也是衡量政治素质的首要标准。虽然上述规定关于忠诚对象的表述有差异,但从内容上看,强调培养忠诚的干部队伍是一致的,而且自1995年以来一直作为党校工作的首要目标。所以说,党校工作的目标长期一脉相承,没有根本性变化。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忠诚、德才兼备一直是党对干部的基本要求。培养忠诚、德才兼备的干部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问题。党校作为培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在新时代,应始终坚持这一目标,勇担使命,矢志不渝。
二、党校工作一直坚持以培养干部的忠诚为首要目标,新时代则更加强调对党忠诚。
2019《条例》第六条规定党校(行政学院)对学员的教育培训的首要目标是,坚持对党忠诚。培养忠诚的干部,经历了从1995年突出强调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到2008年突出强调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再到2019年突出强调忠诚于党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是党的事业,也是人民的事业,共产党是这一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马克思主义三者不是厚此即薄比的关系,方向是一致的。要求对党忠诚,不是2019《条例》新增加的内容。1995《暂行条例》第六条教育培训的具体目标中规定,“坚持无产阶级党性,模范地执行民主集中制,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2008《条例》第六条教育培训具体目标中规定,“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这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对党忠诚的要求。尽管如此,为了深刻理解新时代培训干部对党忠诚的意义,把握教学重点,分析不同时期突出强调不同内容的背景、目的仍有必要。
(一)1995《暂行条例》突出强调忠诚于马克思主义,是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决定,解决在干部新老交替之际,一些领导班子素质不高这一突出问题及培养年轻干部的需要。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这些年大批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老干部退出领导岗位,建国后成长起来的干部逐渐成为各级领导班子的主体。但是,一些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轻干部偏少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高级干部特别是省部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尤其是政治水平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这些干部不仅要努力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而且首先要努力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不仅要按照这样的要求提高现有高级干部的水平,而且要按照这样的要求培养和选拔接班人。基于党校的定位,1995年制定的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突出强调党校要培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干部。 (二)2008《条例》突出强调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完成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的需要。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进一步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确定的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目标及完成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需要领导干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党校工作要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故2008年制定的党校工作条例突出强调党校要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干部。
(三)2019《条例》突出强调对党忠诚,是从严治党,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目标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之所以坚强有力,关键在于全体党员对党忠诚。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一些领导干部违法违纪事实暴露出来的对党不忠诚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些腐败分子口头上忠诚、行动上不忠诚,表面上忠诚、内心里不忠诚,对别人要求忠诚、对自己要求“做聪明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突出强调对党忠诚。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党校姓党,应为党分忧,故2019年制定的新时代党校工作条例突出强调党校要培养对党忠诚的干部。
综上,党校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这既是一贯要求和实践遵循,也是必须坚持的方向。在理解培养忠诚的干部队伍这一工作目標时,不是干部不需要再忠诚于马克思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是新时代面对新的形势、任务、问题,需要着重突出对党忠诚。
三、党校工作一直坚持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干部为目标,新时代的目标对“德”的要求则更为具体,更加突出以德为先,特别是政治品德为先,并首次强调干部担当。
2019《条例》是在中央党校与国家行政学院、省级党校与省级行政学院整合的背景下制定的。党校与行政学院的培训对象有差别,培训目标侧重点不同(行政学院以增强公务员素质和行政能力、提高公共行政管理水平为目标),相应教学布局区别更加明显。两者整合后,虽然条例规定党校、行政学院的培训对象有整合,但是工作目标仍然坚持对党校的一贯要求,培养干部德才兼备只是更加突出以德为先。为满足现实和时代需要,2019《条例》强调干部要敢于担当。
(一)2019《条例》将2008《条例》规定的“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改为“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忠诚干净担当”,是“德”的具体化,从语法角度看,其作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限制性定语,是首要条件。如此规定,体现了新目标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意旨,也是适时贯彻《党章》修正案内容的要求(2012年十八大《党章》增加“以德为先”;2017年十九大《党章》增加“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干净担当”,是十八大以后党对干部的新要求。忠诚是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干净是最基本的从政底线,担当是最可贵的政治品格,都是对干部政治品德方面的要求,习近平指出,干部“最重要的是政治品德要过得硬”,“政治品德不过关,就要一票否决”。由此可见,新目标强调以德为先,特别是政治品德为先。
(二)2019《条例》规定目标强调培养“高素质”的干部。1993年,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对党员干部的“素质”问题加以关注。1996年,江泽民在建党七十五周年的座谈会上发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重要讲话,提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其在以后的讲话中继续强调,而此后胡锦涛和习近平也在相关讲话中继续强调。高素质的核心和实质就是德才兼备。江泽民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中讲道,“我们要建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就是由具有社会主义政治家素质的领导骨干带领的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高素质”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干部“四化”方针的进一步发展,是“德才兼备”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①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指出:“政治上有问题的人,能力越强、职位越高,危害就越大。”强调在“德”的方面要突出政治标准,把政治素质放在首位,“如果政治不合格、不过硬、靠不住,能耐再大也不能用”。可见新时代对干部高素质的要求也是强调“以德为先”。
(三)相较于1995《暂行条例》及2008《条例》关于党校教育培训具体目标的规定,2019《条例》特别强调两点:其一,对党忠诚;其二,干部担当。第一点前已述及。强调干部要敢于担当作为,首次出现在党校工作目标中。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干部担当作过多次重要论述。担当既是由党的宗旨、性质决定的,也是由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决定的,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奋斗精神。今天,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仍处于关键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否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开拓创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华民族复兴的成败,事关党能否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而当前存在一些干部“为官不为”,不敢担当、不愿担当的问题,实施全面从严治党以后,这种情况越发多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需要营造敢于担当、勇于担当、为担当者担当的制度环境外,还需要对干部加强理论和党性教育,培养担当品质,发扬斗争精神,党校在今后工作过程中对此应加强重视。
四、新时代党校工作的目标,对培养干部“才”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95《暂行条例》和2008《条例》对培养干部“才”方面的具体目标规定为:“具备胜任本职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领导能力。”而2019《条例》对“才”方面目标的总体要求是“高素质专业化”,并在教育培训的具体目标中明确,要全面增强工作本领,具备胜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相较于2008《条例》,2019《条例》对培养干部“才”方面的要求更宽、更深、更高。这里的“高素质”是指除了首要的政治素质外,还包括具备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专业化是高素质基础上的专业化,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是其重要方面。具体在知识、能力方面,已经不是仅限于要求胜任本职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领导能力,而是要求全面增强工作本领,适时具备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向前发展、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
五、新时代党校工作的目标,不仅重视教育培训干部的过程,而且注重教育培养的效果。
1995《暂行条例》及2008《条例》规定目标要求,“培养”德才兼备的干部,而2019《条例》规定目标要求,“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培养”,语义为“以适宜的条件促使其发生、成长”,强调行为。而“造就”,语义为“培养使有成就”,强调效果或结果。即,根据2019《条例》要求,党校工作不仅要按照法规规定谋划教学布局,突出主课主业,履行培训职责,而且要切实贯彻党校工作的原则,在培训方式、教学方式、课题选择、课题质量等方面多下功夫,更加重视实际效果,不能只负责“培养”,而不管是否“成就”。
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根据党校的定位、作用及工作实际分析,党校工作的主要目标,其实就是党校教学工作的总目标。2019《条例》对党校的工作原则、教学布局、教学重点、教学安排、教学方式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全面理解并切实贯彻这些规定要求,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实效,离不开对目标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不能只顾走路而不明方向,这也是写作本文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注释]
①贺治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干部标准的历史流变与发展[J].湖湘论坛,2015(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