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青年到中年。她一直和丈夫相随。坚守在大凉山深处,峭壁之上。纵有19年的清贫和艰辛。他们从不言弃。有一个比爱情更伟大的理由。他们把那片叫二坪的土地当作自己的家,那里有很多很多他们的孩子。他们被誉为彝族山寨的星和月,在晴朗湛蓝的天空下,相互辉映,光彩迷人。
只有星月相互辉映,天地才如此美丽
1990年的2月,彝族村寨四川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被白雪覆盖,25岁的代课教师李桂林第一次来到这里。他手脚并用,走过了晃晃荡荡的索桥,攀上令人生畏的5架天梯,终于来到了这个以边远险要出名的山寨。站在高耸云天的悬崖上,他仿佛能触摸到头顶的蓝天白云。
二坪村因条件差等原因,以前搭起的小学荒弃了10年。这年,村领导决定重新开校,他们在县里四处打听查访老师。最后对方都因二坪太落后、彝族孩子不好教等原因拒绝。他们只得跨县找老师,最后请到在邻县汉源县乌斯河镇当代课老师的李桂林来熟悉环境。
站在高高的峭壁上,劲风拂面。李桂林望着脚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道,真是稍有不慎,随时都有可能掉下去。他犹豫了。
随后,李桂林在周围的村舍转了一圈,眼前的景象给了他从未有过的震撼:村里七八岁的孩子,不论男女,大都光着屁股,晒得黝黑发亮;住的大都是简陋的茅草屋,吃的则是玉米糊糊和洋芋粥……环境是导致贫穷的客观原因,而荒芜的教育让这里的孩子还处于原始状态。
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走到李桂林跟前,用好奇羡慕的眼光打量着他身上的衣服,她从没见过这么好这么新的衣服。李桂林俯下身,用彝族话对小女孩说:“小妹妹,想不想读书?”
小女孩闪动着晶亮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扑闪。读书这两个字好像遥远的星星,好看,但抓不住。她的眼神突然变得迷茫,但还是用力地点头:“我很想读书!”
李桂林心酸得想落泪,他马上决定留在这里。终于等到答复的乡干部,紧握他的手,半天没有松开。
回家后,李桂林没敢对父母和妻子说他已经答应去二坪任教。转眼开学,他背起行囊就要往二坪走,他的母亲急了:“儿子,你怎么还要去那里?”李桂林这样宽慰着老人家:“我只是去看看,如果路实在太险,条件实在太差,马上回家。说话算数!”
李桂林开始在二坪村极其简陋的校舍里上课。校舍其实是几间门窗残缺、用山竹编绑、牛粪草灰糊抹的篱笆房……知道真相的父母没有再责备他,而小他一岁善良大义的妻子陆建芬更是积极支持,既要照顾两岁的儿子,还经常爬云梯给他送吃的。
由于长时间的教育荒废,二坪村的适龄儿童很多未能入学,因此李桂林一个人任教显得非常吃力。学校再次面临缺少老师的困难,乡党委、政府把找老师的艰巨任务给了他。
1990年整个暑假,李桂林为找老师,几乎跑遍甘洛县的所有村落,一无所获。对方有的嫌工资低,有的说彝族娃儿不好教,有的被山路吓退,甚至有人讥笑说:“没人敢去,你只有去请探险家……”
新学期快开学了,李桂林心急如焚,只好动员妻子陆建芬(懂彝语、汉语)去二坪代课,陆建芬欣然答应了。她说:“我早都想去给你帮忙了,吃苦,我也要和你在一起!”李桂林感动和内疚,他把妻子紧紧搂在怀里。因为有妻子,他觉得世间再大的困难都不足为惧。
李桂林的父母很快知道这事,对他大发雷霆:“你甘愿去受苦,我们管不住。现在你竟然要把妻儿也带上山。如果在悬岩木梯上出了事怎么办?遇上孩子生病怎么办?二坪路不通、电不通、水不通,孩子到那里会长什么见识?在那多见猴子少见人的地方,还不把他也教成了猴子?”
李桂林低下了头,他理解父母的苦心,他们说得句句在理。
还好,岳父大人及时赶到,他给李桂林的父母做工作:“我也当了三十多年的老师,深知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二坪条件很差,娃娃们又不懂汉语,更需要我们本民族的老师去教。建芬是我的女儿,我比你们还心疼”。
亲情最后转为大义。双方父母目送着李桂林夫妇离开家乡。他们从此便开始了长达19年的峭壁上的教学生涯。
二坪村上空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从此,学校就成了李桂林夫妇的家。然而这个家穷得一张床也没有,他们一家三口挤在村民家的小屋窄床上,苦不堪言。二坪气候恶劣,9月,就已早早地进入严冬,次年3月,山野还被冰雪覆盖,狂风肆虐。村里水、电、路不通,村民运输货物全靠人力,人畜饮水要到很远的地方挑背,照明用的是煤油灯。
早晨,陆建芬给孩子喂完奶,哄他熟睡后,就走进课堂,给孩子们教汉语。有天,李桂林走进寝室打墨水,突然发现一条锄把粗的毒蛇正往床上爬,爬向正在熟睡的儿子,李桂林惊呆了!蛇也发现了他,吐着恐怖的信子和李桂林对峙着,期间,李桂林小心抱起孩子,然后在村民的帮助下,才打死毒蛇。
陆建芬得知详情后,抱着儿子痛哭起来。
以后,陆建芬上课时都要将儿子背起。面对如此艰难的生存状况,陆建芬没有一句怨言。而善良的乡亲们知道情况后,纷纷要求帮她照顾孩子,“你给我们家的孩子教书,你的孩子就是大家的孩子!”
乡亲们真挚的情意驱散了二坪凛冽的空气。她下定决心,要像经营一个家一样,将学校经营得红红火火。
周末或节假日时,夫妻俩和村干部一起带领群众补旧墙,翻房瓦,请木工修桌凳,修黑板,做门窗。同时,他们向乡政府申报建设新校的规划和预算,自己上山找沙子,出差买建材等,自贴车旅费400多元。乡干部开玩笑说:“二坪村把你们当民工了!”
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妻俩从山顶背沙子,从大渡河边背水泥和石灰,经过千辛万苦,一座崭新的水泥砖混小青瓦房于2000年1月竣工,校舍、厕所仅花了10800元。很多领导和群众评论:这所学校是全县乃至全州最偏僻最艰苦的地方中,花少钱做大事的一个先例。
新学校建成那天,二坪村上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孩子们见到真实的国旗,无比激动和自豪。李桂林回忆说:“一面国旗让二坪村400多人民有了祖国的概念,从而增强了全村人民的爱国意识,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形象地给群众上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课,我们也感到无比欣慰。”
因为心全扑在工作上,陆建芬只有放假才能回家一趟。汉源老家看似近在咫尺,站在二坪遥望前方,大峡谷彼岸云雾缭绕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家。然而,从老家走到学校整整要花10小时。每次回来,他们总是丈夫背包,妻子背小孩,吃力地爬向二坪。遇上雨天时又弄得满身是水、泥。孩子哭大人饿,深一脚、浅一脚攀上木梯时,早已头昏目眩,如果稍有闪失,就会摔进万丈深渊。
这样提心吊胆地回到学校后,天色已晚。扫掉家中老鼠掏出的泥土,整理好床铺,吃饭时已是深夜。那时,他们夫妻每人每月仅有100元工资,生活极为清苦。冬天,没有新鲜菜,只能吃干酸菜汤、洋芋汤,遇上 身体不适,医药费都成问题。
有次山洪暴发,陆建芬在校看管学生,李桂林去接路上的孩子。他抱起小学生走到水中央时,被急流冲倒,情急中他把孩子抛到岸边,而自己被冲进水沟,幸好被一个树桩挂住才脱险;冬季,山崖滴水结冰,遇上晴天,磨盘大的冰块往下掉,砸在孩子们上学的路上。为了学生安全,李桂林总是早接晚送。
2001年,李桂林夫妻在自己孩子尚念中学、负担正重的时候,收养了一对年仅5岁的双胞胎孤女,供她们生活、学习,让她们感受父母之爱。
阿木以哈是全村出名的调皮鬼,学校上门报名时,他父母说:“孩子太调皮,恐怕惹祸,不能让他读。”别的家长也说:“如果这个娃儿要读:我们的孩子就不读。”李桂林夫妻三番五次说服其他家长,让这个孩子报名入学。阿木以哈家还是村里的特困户。李桂林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改小给他穿,并为他交学费。如今,孩子已长大成人,在外省打工,常来电话慰问老师:“要不是你们,我就没有今天!”
一个才7个月母亲就离开人世的孩子,父亲在外地结婚安家,全靠爷爷奶奶拉扯长大,家庭非常困难。孩子入学后,“我们不知为他贴了多少书、学费”。李桂林说,“最辛苦的还是妻子,做饭、洗衣带孩子都是她,还要教书。刚进校的小学生,她手把手地教,有的把大小便拉在裤子里,又有了要给他们洗,再换上自家孩子的鞋裤。”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李桂林夫妻为山区教育做出的奉献,感动了每一位二坪人。一个叫木牛日的驼背孤寡老人。曾冒着风雪找到来二坪的中央电视台记者用彝语说:“我们凉山边远山区二坪,1957年解放,我们有了人身自由。李老师夫妻来后,二坪又有了文化教育。我们的李老师、陆老师都是大好人。”
感动中国的夫妻,人们眼里的真英雄
李桂林和陆建芬19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培养了6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地慕名前来就读的。二坪,这个昔日的文盲村、穷山村变成现在的文化村,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在他们的精心管护下,二坪小学至今未损伤一片玻璃,学生未发生一起伤亡事故,老百姓非常满意。“把孩子交给你们,我们一万个放心!要不是你们夫妻,孩子们一定还是睁眼瞎。你们是二坪人民的顶梁柱,是孩子们的希望。二坪少不了你们!”这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二坪人的心声。
2001年4月21日,中央电视台的编导超克、记者王向群和摄影师王晶一行三人,冒着危险爬上悬崖采访他们,并于5月中旬在央视一套“中华民族”栏目播放了专题片“峭壁上的山村教师”。从此,李桂林夫妻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峭壁上的“二坪村小学”也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
2009年2月6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妻高票当选。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夫妻俩的颁奖词是: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言。
推选委员会阿来的评价是:乡村教育是最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不应该被遗忘。
评选委员会专家阎肃则深情地说: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阳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是呀,当我们有机会行走在大渡河峡谷,在那高耸云天的悬崖峭壁上,在那白云飘动的地方,传来朗朗学子的读书声,看到两个在岁月的磨砺中渐渐变老的身影……而这两个身影中的其中一个,陆建芬老师至今还是一位代课老师。我们每一个人在为他们感动心酸的同时,都会由衷地赞叹:桂林和建芬了不起!桂林和建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即使他们从来默默无闻。从不张扬自己的伟大。
他们像星星和月亮一样,在遥远的彝族山寨的万里天空,相互辉映。他们的光芒,是多么美丽迷人。
只有星月相互辉映,天地才如此美丽
1990年的2月,彝族村寨四川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被白雪覆盖,25岁的代课教师李桂林第一次来到这里。他手脚并用,走过了晃晃荡荡的索桥,攀上令人生畏的5架天梯,终于来到了这个以边远险要出名的山寨。站在高耸云天的悬崖上,他仿佛能触摸到头顶的蓝天白云。
二坪村因条件差等原因,以前搭起的小学荒弃了10年。这年,村领导决定重新开校,他们在县里四处打听查访老师。最后对方都因二坪太落后、彝族孩子不好教等原因拒绝。他们只得跨县找老师,最后请到在邻县汉源县乌斯河镇当代课老师的李桂林来熟悉环境。
站在高高的峭壁上,劲风拂面。李桂林望着脚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道,真是稍有不慎,随时都有可能掉下去。他犹豫了。
随后,李桂林在周围的村舍转了一圈,眼前的景象给了他从未有过的震撼:村里七八岁的孩子,不论男女,大都光着屁股,晒得黝黑发亮;住的大都是简陋的茅草屋,吃的则是玉米糊糊和洋芋粥……环境是导致贫穷的客观原因,而荒芜的教育让这里的孩子还处于原始状态。
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走到李桂林跟前,用好奇羡慕的眼光打量着他身上的衣服,她从没见过这么好这么新的衣服。李桂林俯下身,用彝族话对小女孩说:“小妹妹,想不想读书?”
小女孩闪动着晶亮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扑闪。读书这两个字好像遥远的星星,好看,但抓不住。她的眼神突然变得迷茫,但还是用力地点头:“我很想读书!”
李桂林心酸得想落泪,他马上决定留在这里。终于等到答复的乡干部,紧握他的手,半天没有松开。
回家后,李桂林没敢对父母和妻子说他已经答应去二坪任教。转眼开学,他背起行囊就要往二坪走,他的母亲急了:“儿子,你怎么还要去那里?”李桂林这样宽慰着老人家:“我只是去看看,如果路实在太险,条件实在太差,马上回家。说话算数!”
李桂林开始在二坪村极其简陋的校舍里上课。校舍其实是几间门窗残缺、用山竹编绑、牛粪草灰糊抹的篱笆房……知道真相的父母没有再责备他,而小他一岁善良大义的妻子陆建芬更是积极支持,既要照顾两岁的儿子,还经常爬云梯给他送吃的。
由于长时间的教育荒废,二坪村的适龄儿童很多未能入学,因此李桂林一个人任教显得非常吃力。学校再次面临缺少老师的困难,乡党委、政府把找老师的艰巨任务给了他。
1990年整个暑假,李桂林为找老师,几乎跑遍甘洛县的所有村落,一无所获。对方有的嫌工资低,有的说彝族娃儿不好教,有的被山路吓退,甚至有人讥笑说:“没人敢去,你只有去请探险家……”
新学期快开学了,李桂林心急如焚,只好动员妻子陆建芬(懂彝语、汉语)去二坪代课,陆建芬欣然答应了。她说:“我早都想去给你帮忙了,吃苦,我也要和你在一起!”李桂林感动和内疚,他把妻子紧紧搂在怀里。因为有妻子,他觉得世间再大的困难都不足为惧。
李桂林的父母很快知道这事,对他大发雷霆:“你甘愿去受苦,我们管不住。现在你竟然要把妻儿也带上山。如果在悬岩木梯上出了事怎么办?遇上孩子生病怎么办?二坪路不通、电不通、水不通,孩子到那里会长什么见识?在那多见猴子少见人的地方,还不把他也教成了猴子?”
李桂林低下了头,他理解父母的苦心,他们说得句句在理。
还好,岳父大人及时赶到,他给李桂林的父母做工作:“我也当了三十多年的老师,深知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二坪条件很差,娃娃们又不懂汉语,更需要我们本民族的老师去教。建芬是我的女儿,我比你们还心疼”。
亲情最后转为大义。双方父母目送着李桂林夫妇离开家乡。他们从此便开始了长达19年的峭壁上的教学生涯。
二坪村上空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从此,学校就成了李桂林夫妇的家。然而这个家穷得一张床也没有,他们一家三口挤在村民家的小屋窄床上,苦不堪言。二坪气候恶劣,9月,就已早早地进入严冬,次年3月,山野还被冰雪覆盖,狂风肆虐。村里水、电、路不通,村民运输货物全靠人力,人畜饮水要到很远的地方挑背,照明用的是煤油灯。
早晨,陆建芬给孩子喂完奶,哄他熟睡后,就走进课堂,给孩子们教汉语。有天,李桂林走进寝室打墨水,突然发现一条锄把粗的毒蛇正往床上爬,爬向正在熟睡的儿子,李桂林惊呆了!蛇也发现了他,吐着恐怖的信子和李桂林对峙着,期间,李桂林小心抱起孩子,然后在村民的帮助下,才打死毒蛇。
陆建芬得知详情后,抱着儿子痛哭起来。
以后,陆建芬上课时都要将儿子背起。面对如此艰难的生存状况,陆建芬没有一句怨言。而善良的乡亲们知道情况后,纷纷要求帮她照顾孩子,“你给我们家的孩子教书,你的孩子就是大家的孩子!”
乡亲们真挚的情意驱散了二坪凛冽的空气。她下定决心,要像经营一个家一样,将学校经营得红红火火。
周末或节假日时,夫妻俩和村干部一起带领群众补旧墙,翻房瓦,请木工修桌凳,修黑板,做门窗。同时,他们向乡政府申报建设新校的规划和预算,自己上山找沙子,出差买建材等,自贴车旅费400多元。乡干部开玩笑说:“二坪村把你们当民工了!”
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妻俩从山顶背沙子,从大渡河边背水泥和石灰,经过千辛万苦,一座崭新的水泥砖混小青瓦房于2000年1月竣工,校舍、厕所仅花了10800元。很多领导和群众评论:这所学校是全县乃至全州最偏僻最艰苦的地方中,花少钱做大事的一个先例。
新学校建成那天,二坪村上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孩子们见到真实的国旗,无比激动和自豪。李桂林回忆说:“一面国旗让二坪村400多人民有了祖国的概念,从而增强了全村人民的爱国意识,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形象地给群众上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课,我们也感到无比欣慰。”
因为心全扑在工作上,陆建芬只有放假才能回家一趟。汉源老家看似近在咫尺,站在二坪遥望前方,大峡谷彼岸云雾缭绕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家。然而,从老家走到学校整整要花10小时。每次回来,他们总是丈夫背包,妻子背小孩,吃力地爬向二坪。遇上雨天时又弄得满身是水、泥。孩子哭大人饿,深一脚、浅一脚攀上木梯时,早已头昏目眩,如果稍有闪失,就会摔进万丈深渊。
这样提心吊胆地回到学校后,天色已晚。扫掉家中老鼠掏出的泥土,整理好床铺,吃饭时已是深夜。那时,他们夫妻每人每月仅有100元工资,生活极为清苦。冬天,没有新鲜菜,只能吃干酸菜汤、洋芋汤,遇上 身体不适,医药费都成问题。
有次山洪暴发,陆建芬在校看管学生,李桂林去接路上的孩子。他抱起小学生走到水中央时,被急流冲倒,情急中他把孩子抛到岸边,而自己被冲进水沟,幸好被一个树桩挂住才脱险;冬季,山崖滴水结冰,遇上晴天,磨盘大的冰块往下掉,砸在孩子们上学的路上。为了学生安全,李桂林总是早接晚送。
2001年,李桂林夫妻在自己孩子尚念中学、负担正重的时候,收养了一对年仅5岁的双胞胎孤女,供她们生活、学习,让她们感受父母之爱。
阿木以哈是全村出名的调皮鬼,学校上门报名时,他父母说:“孩子太调皮,恐怕惹祸,不能让他读。”别的家长也说:“如果这个娃儿要读:我们的孩子就不读。”李桂林夫妻三番五次说服其他家长,让这个孩子报名入学。阿木以哈家还是村里的特困户。李桂林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改小给他穿,并为他交学费。如今,孩子已长大成人,在外省打工,常来电话慰问老师:“要不是你们,我就没有今天!”
一个才7个月母亲就离开人世的孩子,父亲在外地结婚安家,全靠爷爷奶奶拉扯长大,家庭非常困难。孩子入学后,“我们不知为他贴了多少书、学费”。李桂林说,“最辛苦的还是妻子,做饭、洗衣带孩子都是她,还要教书。刚进校的小学生,她手把手地教,有的把大小便拉在裤子里,又有了要给他们洗,再换上自家孩子的鞋裤。”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李桂林夫妻为山区教育做出的奉献,感动了每一位二坪人。一个叫木牛日的驼背孤寡老人。曾冒着风雪找到来二坪的中央电视台记者用彝语说:“我们凉山边远山区二坪,1957年解放,我们有了人身自由。李老师夫妻来后,二坪又有了文化教育。我们的李老师、陆老师都是大好人。”
感动中国的夫妻,人们眼里的真英雄
李桂林和陆建芬19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培养了6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地慕名前来就读的。二坪,这个昔日的文盲村、穷山村变成现在的文化村,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在他们的精心管护下,二坪小学至今未损伤一片玻璃,学生未发生一起伤亡事故,老百姓非常满意。“把孩子交给你们,我们一万个放心!要不是你们夫妻,孩子们一定还是睁眼瞎。你们是二坪人民的顶梁柱,是孩子们的希望。二坪少不了你们!”这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二坪人的心声。
2001年4月21日,中央电视台的编导超克、记者王向群和摄影师王晶一行三人,冒着危险爬上悬崖采访他们,并于5月中旬在央视一套“中华民族”栏目播放了专题片“峭壁上的山村教师”。从此,李桂林夫妻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峭壁上的“二坪村小学”也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
2009年2月6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妻高票当选。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夫妻俩的颁奖词是: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言。
推选委员会阿来的评价是:乡村教育是最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不应该被遗忘。
评选委员会专家阎肃则深情地说: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阳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是呀,当我们有机会行走在大渡河峡谷,在那高耸云天的悬崖峭壁上,在那白云飘动的地方,传来朗朗学子的读书声,看到两个在岁月的磨砺中渐渐变老的身影……而这两个身影中的其中一个,陆建芬老师至今还是一位代课老师。我们每一个人在为他们感动心酸的同时,都会由衷地赞叹:桂林和建芬了不起!桂林和建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即使他们从来默默无闻。从不张扬自己的伟大。
他们像星星和月亮一样,在遥远的彝族山寨的万里天空,相互辉映。他们的光芒,是多么美丽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