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本文对教学模式的涵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围绕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比较经典的两种教学模式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希望可以对新型教学模式在基层教育单位的顺利实施在所助益。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教学模式 终身体育意识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多种新型教学模式也随之出现,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新型教学模式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都是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同时这些方面也正是新课标对学校体育的要求,文章对目前在体育教学中应用频率较高的两种教学模式进行简单的探讨与研究。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教学模式是根据某一特定教学指导思想所制定出来的教学规范与策略,通过教学实践,我总结出教学模式的以下几个特点:概念性、结构性、可操作性等几大特点,即教学模式一定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组成结构以及科学的可操作性。
二、几种常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一)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素质教学在我们学校体育中的不断深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主体性教学就是通过对新课标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进行研究探索得来。
主体性教学旨在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自由、主动的学习环境,通过这一相对自由的体育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运动需求,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突出学生在教学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使用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在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从长远来看,也非常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学校体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而小学体育是整个学校体育阶段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主要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外,也要向学生适当的传授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与健康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锻炼能力,为终身体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主体性教学模式相较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所特有的一些优势,如:学生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可以更好的满足学生因个体差异所造成的不同学习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根据学生之间的基础差异给其制定不同的要求和标准,而这些要求和标准一定是要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达到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在很大程度上也保护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快乐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快乐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在一个和谐、快乐的氛围内掌握课程内容和目标,使他们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运动和学习的乐趣,从而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给予学生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成就感,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教学必须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不同兴趣和学习需求出发,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尽量使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来,晓之以情,通过对学生的及时引导进行健全人格和身体上的教育。
快乐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体系中的具体实施方法有很多,以下对比较经典的几种方法进行简要分析。如:角色互换,教师可以在前一堂课结束时,向学生说明下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做足准备工作,学生拥有自主分组、自己设定训练规则、自己设计相关课堂活动等自主权,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给予学生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与机会,教师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启发,也可以对学生的兴趣以及想法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当然,所谓的角色互换并不是将教学过程一味按照学生的兴趣和意愿进行,因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飞速发展的时期,对事物的认知并不全面,对某些事物也会存在着很多认知误区,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起到一个主导作用,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言行,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行为引导,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关技术技能,也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另外,教师可一改传统教育体系中施教者一脸严肃表情的形象,在课堂上所使用的语言要尽量形象生动,这样才能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有限的体育课时中去,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更有利于小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记忆。
枯燥的训练和单一的教材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元凶,如果,体育课总是无休止的练习,这样只会慢慢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一点点消耗掉,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乐趣,那么将会最终导致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厌倦甚至抗拒的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搭配教学器材、将游戏教学法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将情境教学法融入教学过程中,赋予固定的教学内容以新的情节,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对体育课程有一个全新的、正确的认识并且从内心真正爱上体育运动,为提高学生体质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邵伟德,王恬.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与选用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7).
[2] 毛振明.对十种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J].体育教学.2000(05).
[3] 王达明,曾强毅,王礼龙.生活体育教学模式探索[J].四川体育科学.2000(03).
[4] 杨楠.体育教学模式与主体教学浅论[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01).
摘 要 本文对教学模式的涵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围绕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比较经典的两种教学模式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希望可以对新型教学模式在基层教育单位的顺利实施在所助益。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教学模式 终身体育意识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多种新型教学模式也随之出现,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新型教学模式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都是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同时这些方面也正是新课标对学校体育的要求,文章对目前在体育教学中应用频率较高的两种教学模式进行简单的探讨与研究。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教学模式是根据某一特定教学指导思想所制定出来的教学规范与策略,通过教学实践,我总结出教学模式的以下几个特点:概念性、结构性、可操作性等几大特点,即教学模式一定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组成结构以及科学的可操作性。
二、几种常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一)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素质教学在我们学校体育中的不断深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主体性教学就是通过对新课标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进行研究探索得来。
主体性教学旨在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自由、主动的学习环境,通过这一相对自由的体育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运动需求,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突出学生在教学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使用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在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从长远来看,也非常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学校体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而小学体育是整个学校体育阶段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主要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外,也要向学生适当的传授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与健康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锻炼能力,为终身体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主体性教学模式相较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所特有的一些优势,如:学生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可以更好的满足学生因个体差异所造成的不同学习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根据学生之间的基础差异给其制定不同的要求和标准,而这些要求和标准一定是要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达到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在很大程度上也保护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快乐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快乐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在一个和谐、快乐的氛围内掌握课程内容和目标,使他们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运动和学习的乐趣,从而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给予学生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成就感,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教学必须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不同兴趣和学习需求出发,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尽量使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来,晓之以情,通过对学生的及时引导进行健全人格和身体上的教育。
快乐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体系中的具体实施方法有很多,以下对比较经典的几种方法进行简要分析。如:角色互换,教师可以在前一堂课结束时,向学生说明下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做足准备工作,学生拥有自主分组、自己设定训练规则、自己设计相关课堂活动等自主权,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给予学生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与机会,教师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启发,也可以对学生的兴趣以及想法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当然,所谓的角色互换并不是将教学过程一味按照学生的兴趣和意愿进行,因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飞速发展的时期,对事物的认知并不全面,对某些事物也会存在着很多认知误区,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起到一个主导作用,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言行,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行为引导,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关技术技能,也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另外,教师可一改传统教育体系中施教者一脸严肃表情的形象,在课堂上所使用的语言要尽量形象生动,这样才能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有限的体育课时中去,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更有利于小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记忆。
枯燥的训练和单一的教材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元凶,如果,体育课总是无休止的练习,这样只会慢慢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一点点消耗掉,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乐趣,那么将会最终导致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厌倦甚至抗拒的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搭配教学器材、将游戏教学法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将情境教学法融入教学过程中,赋予固定的教学内容以新的情节,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对体育课程有一个全新的、正确的认识并且从内心真正爱上体育运动,为提高学生体质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邵伟德,王恬.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与选用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7).
[2] 毛振明.对十种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J].体育教学.2000(05).
[3] 王达明,曾强毅,王礼龙.生活体育教学模式探索[J].四川体育科学.2000(03).
[4] 杨楠.体育教学模式与主体教学浅论[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