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和实效的深入研究。结果认为,体育场地器材不足,体育课开设节数未达到国家标准,学生体质下滑,体育教师短缺,课外活动流于形式,就存在的这种现状。应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抓好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评价考核监督机制;营造体育氛围,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深化教育改革,改善阳光体育运动外部环境是促使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现状;对策
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目标是“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1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五年多了。经笔者研究,提出当前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及其解决对策仅为个人意见,以期为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及分析
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主要涉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舆论宣传、组织领导等五大方面的工作。但在基层的一线工作中,阳光体育的现状如下:
1.体育经费投入不足,场馆与器材设备现状不容乐观。经调查显示:相对中小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主体因素而言,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客观因素主要有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形式不完善不规范;学校对体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学校运动氛围等。经调查统计,其客观因素各占的比率较大。
2.体育课开设不足,没有达到国家的规定。农村小学1—2年级每周体育是4课时,初中和小学3—6年级每周体育是3课时, 大多数学校中小学体育课均为每周2课时。几乎没有一所小学或初中执行国家关于中小学体育课时的规定。只有20%的学校推行了大课间体育活动,但没有一所学校能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据此可断定,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目标尚未实现。
3.学生体质逐渐下滑。2011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67%,大学生为82%。这一结果的公布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广泛关注,媒体在争论,学者在反思,行政管理部门在研究。
4.监督机制和体质健康测试体系不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是对学校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工作进行科学评价具有重要手段。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以确保该项工作全面落实,真正实现青少年学生人人享有体育、人人享有健康教育的目的。
5.有些地方体育教师短缺,课外活动流于形式。在农村,好多学校没有专业体育教师,即便专业教师也没法从事专业教学,而是安排其它课程。课外活动更具有随意性,大多数课外活动是学生自由玩耍,没有统一内容,没有统一组织,可见课外活动名存实亡。
二、制约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
1.形式主义作风泛滥,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和开展,尽管好多农村中小学也组织一两次体育活动,就认为是阳光体育。这种认识导致实践中阳光体育开展缺乏持久性、长效性。没有将阳光体育运动与当前正在进行的体育课程改革很好地结合起来,没有将学生体质的增长和体能的增强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导致形式主义泛滥。
2.制度设计缺乏整体性、前瞻性。阳光体育运动的政策设计是为了改善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的不良状况,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体质。目前在我国中小学正在进行的体育课程改革其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康。尽管两者目标接近,但是价值取向有所差别。作为同时作用于学校的制度设计,应体现制度设计的整体性和前瞻性。显然,从价值取向上讲,阳光体育运动应为纲,体育课程改革应为本;阳光体育运动是手段与方式,体育课程改革是目的与结果。但是调查表明,受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检查评比的影响,农村中小学体育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体育课程改革被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
三、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
1.阳光体育,提高认识是基础。农村中小学应加强他们对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转变观念,提高他们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要明确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是关系到国家强盛、民族未来、家庭幸福的大事,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投人力度,完善体育师资队伍,提高素质。应在场地、器材、经费上给予保障。
2.以体育课教学为基本平台,灵活自主,课内外活动有机结合。学生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技能,使他们逐步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把体育锻炼放在人生发展的重要位置上。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关注学生的特长爱好,灵活调配好学生的体育锻炼项目及场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健体要求。
3.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标准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各学校应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利用这些大型体育比赛和娱乐活动为有效载体,活动内容注重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培养学生运动健身理念,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
四、结论
阳光体育运动对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生体质问题应该说是一个教育问题,用行政的手段解决教育问题,难免会存在问题和矛盾, 通过对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调查分析,提出阳光体育开展应提高认识、分阶段完成目标、活动内容注重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以增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效性。这对于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增强阳光体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探索在农村中小学建立阳光体育长效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教体艺[2006]6号文: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
[2]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14(8).
[3]国家教委.《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6.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现状;对策
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目标是“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1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五年多了。经笔者研究,提出当前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及其解决对策仅为个人意见,以期为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及分析
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主要涉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舆论宣传、组织领导等五大方面的工作。但在基层的一线工作中,阳光体育的现状如下:
1.体育经费投入不足,场馆与器材设备现状不容乐观。经调查显示:相对中小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主体因素而言,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客观因素主要有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形式不完善不规范;学校对体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学校运动氛围等。经调查统计,其客观因素各占的比率较大。
2.体育课开设不足,没有达到国家的规定。农村小学1—2年级每周体育是4课时,初中和小学3—6年级每周体育是3课时, 大多数学校中小学体育课均为每周2课时。几乎没有一所小学或初中执行国家关于中小学体育课时的规定。只有20%的学校推行了大课间体育活动,但没有一所学校能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据此可断定,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目标尚未实现。
3.学生体质逐渐下滑。2011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67%,大学生为82%。这一结果的公布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广泛关注,媒体在争论,学者在反思,行政管理部门在研究。
4.监督机制和体质健康测试体系不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是对学校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工作进行科学评价具有重要手段。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以确保该项工作全面落实,真正实现青少年学生人人享有体育、人人享有健康教育的目的。
5.有些地方体育教师短缺,课外活动流于形式。在农村,好多学校没有专业体育教师,即便专业教师也没法从事专业教学,而是安排其它课程。课外活动更具有随意性,大多数课外活动是学生自由玩耍,没有统一内容,没有统一组织,可见课外活动名存实亡。
二、制约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
1.形式主义作风泛滥,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和开展,尽管好多农村中小学也组织一两次体育活动,就认为是阳光体育。这种认识导致实践中阳光体育开展缺乏持久性、长效性。没有将阳光体育运动与当前正在进行的体育课程改革很好地结合起来,没有将学生体质的增长和体能的增强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导致形式主义泛滥。
2.制度设计缺乏整体性、前瞻性。阳光体育运动的政策设计是为了改善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的不良状况,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体质。目前在我国中小学正在进行的体育课程改革其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康。尽管两者目标接近,但是价值取向有所差别。作为同时作用于学校的制度设计,应体现制度设计的整体性和前瞻性。显然,从价值取向上讲,阳光体育运动应为纲,体育课程改革应为本;阳光体育运动是手段与方式,体育课程改革是目的与结果。但是调查表明,受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检查评比的影响,农村中小学体育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体育课程改革被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
三、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
1.阳光体育,提高认识是基础。农村中小学应加强他们对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转变观念,提高他们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要明确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是关系到国家强盛、民族未来、家庭幸福的大事,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加大投人力度,完善体育师资队伍,提高素质。应在场地、器材、经费上给予保障。
2.以体育课教学为基本平台,灵活自主,课内外活动有机结合。学生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技能,使他们逐步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把体育锻炼放在人生发展的重要位置上。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关注学生的特长爱好,灵活调配好学生的体育锻炼项目及场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健体要求。
3.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标准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各学校应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利用这些大型体育比赛和娱乐活动为有效载体,活动内容注重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培养学生运动健身理念,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
四、结论
阳光体育运动对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生体质问题应该说是一个教育问题,用行政的手段解决教育问题,难免会存在问题和矛盾, 通过对农村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调查分析,提出阳光体育开展应提高认识、分阶段完成目标、活动内容注重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以增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效性。这对于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增强阳光体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探索在农村中小学建立阳光体育长效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教体艺[2006]6号文: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
[2]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7,14(8).
[3]国家教委.《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