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大鼠视觉发育不同时期内刺激输入时序的变化对大鼠视皮层细胞反应变化及视皮层突触效能改变的影响。
方法实验研究。出生后14 d龄(P14)及20 d龄(P20)健康Wistar大鼠各10只,采用单纯刺激与联合刺激两种刺激模式,利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突触活动的变化;改变刺激时序,观察大鼠视皮层突触效能的变化。对刺激训练前后视皮层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C)幅值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
结果P14大鼠EPSC幅值下降的幅度分别为单纯S2刺激:(14.3±7.4)%(n=15);联合刺激S1+S2:(53.4±17.5)%(n=20),而在P20大鼠,训练刺激模式诱导产生的长时程增强,其EPSC幅值升高的幅度分别为单纯S2刺激:(27.5±11.4)%(n=16),联合刺激S1+S2:(34.6±10.3)%(n=10)。P14大鼠诱导的长时程抑制(ts2=3.9,ts1+s2=2.2;P<0.05),P20大鼠诱导的长时程增强(ts2=2.3,ts1+s2=3.5;P<0.05)的EPSC幅值均有变化,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不同发育时期大鼠,刺激的时序的改变导致在某一特定时间窗内,联合刺激的模式所产生的神经元细胞反应大小不仅仅是每个刺激单纯刺激时引起的反应的加和。对于P14大鼠,其时间窗约为±0.5 ms,而对于P20大鼠,时间窗范围则缩短为±0.1 ms。
结论不同发育时期大鼠,改变刺激模式均能引起其视皮层突触反应的变化,而刺激时序的改变可导致在特定的时间窗内产生非线性加和结果。(中华眼科杂志,2016,52:936-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