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代图书馆空间研究的分析,新空间形态的出现为划分依据,对图书馆空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在文献研究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详述当下图书馆空间的发展现状,总结其发展趋势。进而推动在新技术背景下图书馆空间利用方面的建设。
Abstract: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emergence of new spatial morphology,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library space.And it elabor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library space,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library space 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It can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space uti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new technologies.
一、引言
当代图书馆正处于泛在知识环境下,大规模、集成式的数字技术的应用,且图书馆用户趋向于网络获取信息、文献、数据和知识。图书馆伴随着空间的转变,其空间服务功能也在不断地出新。这些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被称为图书馆“新空间”【1】。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以新空间形态的出现为划分依据,对图书馆空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实现新分期。二是用访谈的方法,了解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图书馆空间利用的看法和建议。
三、研究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
首先,在cnki输入主题检索词“图书馆空间”进行检索,由结果可知对图书馆空间的关注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2006 年研究数量开始迅速上升,究其原因应该是 2005 年“Information Commons”被引入国内,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2】通过对所得数据的分析,可以将国内有关图书馆空间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1)传统图书馆空间研究。主流观点有张垠山等提出在进行图书馆空间布局规划时,要遵循“将最好的空间留给读者”原则。【2】生琴等提出图书馆建筑空间的构造要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阅读环境,空间的设计要“静亦动,动亦静”。二是馆藏空间危机引起关注。【1】
(2)计算机及网络时代的空间研究。主要一种以李玲等学者为例认为图书馆的信息门户即图书馆虚拟空间;【3】第二种观点如学者张乐的提出可以利用 WEB 3D 技术打造图书馆虚拟空间,提供个性化的虚拟服务。【4】
(3)共享空间研究。张春红在《新技术图书馆空间与服务》一书中总结到,当下流行共享空间服务有,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研究共享空间、知识共享空间等。【6】
(4)智能空间研究。图书馆智能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构建,以及智能化技术在构建智能空间中的作用。【7】
2.国外相关研究
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以 TS=((SPACE OR COMMONS)AND LIBRARY)为检索式,进行检索,选取前几页的文献进行分析,经过提炼将国外图书馆空间发展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功能空间的研究。Donald Beagle认为信息共享空间应当包含两种含义,一是特有的在线环境,二是指一个新型的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9】
(2)图书馆虚拟空间研究。【12】哈佛大学图书馆在 Second Life构建虚拟空间提供虚拟服务,是图书馆虚拟现实服务发展的一大里程碑事件,随后国外图书馆纷纷仿效。【10】
四、研究设计
在此次研究中,笔者采用访谈法对不同专业的天津工业大学学生进行访谈,从而提供一些对图书馆空间建设的建议。
被访者的访谈大纲如下:
1.基本信息。
2.去图书馆的频率以及阅读习惯。
3.了解的一些应用于图书馆中的新技术,并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4.对于图书馆空间建设的一些建议。
五、研究过程
设计好访谈大纲之后,分别选择了物流专业的小A,材料专业的小B,以及英语专业的小C,三名研一学生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部分如下:
1.去图书馆频率与阅读习惯
“我一般是每周去三到四次,去的话主要是找专业类的书”(小A)
“图书馆我差不多一周才去一次,因为实验室比较忙。去图书馆也就是找找资料”(小B)
“因为课程比较少,专业也是文科专业,所以去的次数比较多。差不多是一周五六次吧,去图书馆的时候主要看的也是文学类的图书。”(小C)
2.被访者关于应用于图书馆中的技术以及自己的看法
“因为专业关系,应用于图书馆中的技术比较熟悉的是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应用的也是比较多的。其他的新技术的话还有VR吧”(小A)
“我们专业的话主要还是在实验室呆的多,图书馆用到的新的技术的话,我觉得还是计算机技术方面可能会多一点,自身了解的还有AR跟VR。”(小B)
“这个我就不太好回答了,不太了解。我去图书馆主要还是去看看书,技术的话我是真的不太清楚了”(小C)
3.對于图书馆空间建设的一些建议
“希望可以在公共休息区里增加一些设施,另外可以增加一下诸如研讨室、自习室的地方,让大家的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小A)
“大厅或者是其他的空旷一点的公共场所,为学生提供一些图书馆使用指南之类的说明。在技术上可以增加一些VR体验之类的活动,增加读者与图书馆直接的交互性”(小B) “空间建设的话,我希望可以增加一些休闲设备。二楼大厅那边可以开一个图书共享角啊,鼓励大家把自己的闲置书籍拿出来,相互借阅,实现大家线下的资源共享”(小C)
六、总结与展望
1.总结
现如今,空间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空间突破了原有的作为实体场地的身份桎梏,催生了很多新的空间形态。【11】
笔者根据此次访谈结果进行了一些总结:
第一,本研究认为图书馆空间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仅存实体空间的时期,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时期以及虚实互动的智能空间时期。
第二,本研究认为当下图书馆空间并不是静止的单一的,而是呈现出复合的动态的特点,促进图书馆服务的不断转型升级。
第三,本次研究提出当下图书馆空间改造存在两种趋势,即增强空间的“交流”功能和“交互”功能。
2.展望
我们在对图书馆空间建设进行研究的同时,一定要深入了解到用户的需求,这样才有助于图书馆的整体建设,未来在新技术支持下的图书馆空间才能更好的服务于读者。
七、参考文献
[1]生琴.图书馆建筑空间与阅读环境[J].图书馆建设,1995(5):64-65.
[2]张垠山.把最好的空间留给读者——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角度谈图书馆建设设计[J].情报杂志,1988(01):74.
[3]李玲.论数字图书馆馆藏建设[D].湖南:湘潭大学,2002.
[4] 张乐.网络 3D 虚拟技术在大学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0(6):76-78.
[5]马新慧.211 工程”高校图书馆虚拟社区的现状调查[J].图书馆学研究,2015(4):
[6]张春红.新技术 图书馆空间与服务[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36-50,54.
[7]任树怀.信息共享空间的规划与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06(5):122-124,143.
[8]许强.基于普适计算的图书馆智能空间[J].图书情报工作,2006(6):58-60,70.
[9]Beagle Donald.Conceptializing an information commons[J].The Journal of Acadepic Librarianship,1999(2):82-89.
[10] Regina LR.The evolving landscape of the learning commons[J].LIBRARY REVIEW,2007(9):803-810
[11] Andrew Mc Donald.The ten commandments revisited:the qualities of good library space.LIBER QUARTERLY,2006(2).
[12]Kitty P.Who’s on third in Second Life?[j].Online,2007(7):14-18.
(作者單位:天津工业大学)
Abstract: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emergence of new spatial morphology,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library space.And it elabor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library space,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library space 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It can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space uti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new technologies.
一、引言
当代图书馆正处于泛在知识环境下,大规模、集成式的数字技术的应用,且图书馆用户趋向于网络获取信息、文献、数据和知识。图书馆伴随着空间的转变,其空间服务功能也在不断地出新。这些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被称为图书馆“新空间”【1】。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以新空间形态的出现为划分依据,对图书馆空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实现新分期。二是用访谈的方法,了解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图书馆空间利用的看法和建议。
三、研究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
首先,在cnki输入主题检索词“图书馆空间”进行检索,由结果可知对图书馆空间的关注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2006 年研究数量开始迅速上升,究其原因应该是 2005 年“Information Commons”被引入国内,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2】通过对所得数据的分析,可以将国内有关图书馆空间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1)传统图书馆空间研究。主流观点有张垠山等提出在进行图书馆空间布局规划时,要遵循“将最好的空间留给读者”原则。【2】生琴等提出图书馆建筑空间的构造要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阅读环境,空间的设计要“静亦动,动亦静”。二是馆藏空间危机引起关注。【1】
(2)计算机及网络时代的空间研究。主要一种以李玲等学者为例认为图书馆的信息门户即图书馆虚拟空间;【3】第二种观点如学者张乐的提出可以利用 WEB 3D 技术打造图书馆虚拟空间,提供个性化的虚拟服务。【4】
(3)共享空间研究。张春红在《新技术图书馆空间与服务》一书中总结到,当下流行共享空间服务有,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研究共享空间、知识共享空间等。【6】
(4)智能空间研究。图书馆智能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构建,以及智能化技术在构建智能空间中的作用。【7】
2.国外相关研究
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以 TS=((SPACE OR COMMONS)AND LIBRARY)为检索式,进行检索,选取前几页的文献进行分析,经过提炼将国外图书馆空间发展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功能空间的研究。Donald Beagle认为信息共享空间应当包含两种含义,一是特有的在线环境,二是指一个新型的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9】
(2)图书馆虚拟空间研究。【12】哈佛大学图书馆在 Second Life构建虚拟空间提供虚拟服务,是图书馆虚拟现实服务发展的一大里程碑事件,随后国外图书馆纷纷仿效。【10】
四、研究设计
在此次研究中,笔者采用访谈法对不同专业的天津工业大学学生进行访谈,从而提供一些对图书馆空间建设的建议。
被访者的访谈大纲如下:
1.基本信息。
2.去图书馆的频率以及阅读习惯。
3.了解的一些应用于图书馆中的新技术,并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4.对于图书馆空间建设的一些建议。
五、研究过程
设计好访谈大纲之后,分别选择了物流专业的小A,材料专业的小B,以及英语专业的小C,三名研一学生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部分如下:
1.去图书馆频率与阅读习惯
“我一般是每周去三到四次,去的话主要是找专业类的书”(小A)
“图书馆我差不多一周才去一次,因为实验室比较忙。去图书馆也就是找找资料”(小B)
“因为课程比较少,专业也是文科专业,所以去的次数比较多。差不多是一周五六次吧,去图书馆的时候主要看的也是文学类的图书。”(小C)
2.被访者关于应用于图书馆中的技术以及自己的看法
“因为专业关系,应用于图书馆中的技术比较熟悉的是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应用的也是比较多的。其他的新技术的话还有VR吧”(小A)
“我们专业的话主要还是在实验室呆的多,图书馆用到的新的技术的话,我觉得还是计算机技术方面可能会多一点,自身了解的还有AR跟VR。”(小B)
“这个我就不太好回答了,不太了解。我去图书馆主要还是去看看书,技术的话我是真的不太清楚了”(小C)
3.對于图书馆空间建设的一些建议
“希望可以在公共休息区里增加一些设施,另外可以增加一下诸如研讨室、自习室的地方,让大家的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小A)
“大厅或者是其他的空旷一点的公共场所,为学生提供一些图书馆使用指南之类的说明。在技术上可以增加一些VR体验之类的活动,增加读者与图书馆直接的交互性”(小B) “空间建设的话,我希望可以增加一些休闲设备。二楼大厅那边可以开一个图书共享角啊,鼓励大家把自己的闲置书籍拿出来,相互借阅,实现大家线下的资源共享”(小C)
六、总结与展望
1.总结
现如今,空间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空间突破了原有的作为实体场地的身份桎梏,催生了很多新的空间形态。【11】
笔者根据此次访谈结果进行了一些总结:
第一,本研究认为图书馆空间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仅存实体空间的时期,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时期以及虚实互动的智能空间时期。
第二,本研究认为当下图书馆空间并不是静止的单一的,而是呈现出复合的动态的特点,促进图书馆服务的不断转型升级。
第三,本次研究提出当下图书馆空间改造存在两种趋势,即增强空间的“交流”功能和“交互”功能。
2.展望
我们在对图书馆空间建设进行研究的同时,一定要深入了解到用户的需求,这样才有助于图书馆的整体建设,未来在新技术支持下的图书馆空间才能更好的服务于读者。
七、参考文献
[1]生琴.图书馆建筑空间与阅读环境[J].图书馆建设,1995(5):64-65.
[2]张垠山.把最好的空间留给读者——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角度谈图书馆建设设计[J].情报杂志,1988(01):74.
[3]李玲.论数字图书馆馆藏建设[D].湖南:湘潭大学,2002.
[4] 张乐.网络 3D 虚拟技术在大学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0(6):76-78.
[5]马新慧.211 工程”高校图书馆虚拟社区的现状调查[J].图书馆学研究,2015(4):
[6]张春红.新技术 图书馆空间与服务[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36-50,54.
[7]任树怀.信息共享空间的规划与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06(5):122-124,143.
[8]许强.基于普适计算的图书馆智能空间[J].图书情报工作,2006(6):58-60,70.
[9]Beagle Donald.Conceptializing an information commons[J].The Journal of Acadepic Librarianship,1999(2):82-89.
[10] Regina LR.The evolving landscape of the learning commons[J].LIBRARY REVIEW,2007(9):803-810
[11] Andrew Mc Donald.The ten commandments revisited:the qualities of good library space.LIBER QUARTERLY,2006(2).
[12]Kitty P.Who’s on third in Second Life?[j].Online,2007(7):14-18.
(作者單位:天津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