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瓦格博,藏民族称绒赞卡瓦格博或念青卡瓦格博。意指很庄严、厉害的神山。在飞来寺,当视线向西越过澜沧江峡谷,所见之景象,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除了像虔诚的信仰者一样,不由自主地称之为圣山。
卡瓦格博位于青藏高原东南,云南西藏交界,属横断山系的怒山山脉。
这座最具代表性的低纬度低海拔雪山,庞大且地势险要。河谷深切,山峰壁立,难以到达。很多区域都是地理影像的空白,同时在全球变暖的今天,这座雪山也正在发生着日见显著的变化。
我们需要探索未知,记录变化。
2019年,在我和白继开的发起和组织下,开始做梅里考察项目。正式队员51人,勘线及协作人员33人,共84人,对这座雪山的主要山峰、冰川、湖泊、河流、地形地貌等地理及人文、生物多样性,进行了一次尽可能全面的影像和文字记录。完成线路17条,徒步总里程达574.66公里,2/3以上路段都在39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
01 2亿年沧海桑田
2.2亿年前三叠纪末,澜沧江主洋闭合,古特提斯造山带形成,陆地浮出水面。6500万年,印度板块撞上欧亚板块,东西向板块物质被挤出,所形成的南北向剪切断裂带,为云岭、怒山、高黎贡山的雏形。258万年前第四纪冰期,山体被大规模山岳冰川覆盖。
1万年以来,气候变暖,冰川退缩。冰川、流水、风力等外力刻蚀雕凿,一道道高深宽阔的U型谷形成,一座座山峰变得陡峭。2亿年沧海桑田,演变出卡瓦格博今天高山耸立、河谷深切、结构复杂、垂直差异的高山地貌。
02三江并流的地理奇观
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相当狭窄的范围内,被高大的山脉隔开,紧挨着由北向南平行奔流,这就是被称为三江并流的地理奇迹。卡瓦格博为澜沧江一怒江分水岭,是东喜马拉雅植物区系与横断山植物区系重要的植物地理分界线,也是动物地理区中东洋界和古北界的交界处。
03 4000米以上的垂直高差
从澜沧江峡谷到卡瓦格博各山峰,相对高差达4000米以上。
垂直高差,造就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高寒带和终年积雪带5个垂直气候带,使卡瓦格博区域成为了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04 700年圣境
从澜沧江峡谷到卡瓦格博各山峰,相对高差达4000米以上。公元1268年,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第二世转世活佛噶玛·拔希(1204~1284)于卡瓦格博地区布教,封卡瓦格博为神山,开创了卡瓦格博的外转山线路。之后,噶玛噶举派第三世转世活佛噶玛-让穹多吉(1284~1339),沿外转路线拜谒神山。
《云南德钦设治局社会调查报告》称:“此雪山名震康藏,为西藏八大圣山之一。每年秋末冬初,成千上万人于转山路上口念佛经,绕山焚香朝拜。”
2003年为藏历羊年,卡瓦格博本命年,外转人数增至百十倍。卡瓦格博的封神与转山,至今已经700余年。支信塘,卡瓦格博外转山的起点。
1924年,约瑟夫-洛克在这里记录到:“有三条溜索。朝山的人必须经过这里去朝圣卡瓦格博。每天有成百的人滑过溜索,每个星期甚至每三天就要换一股溜索,因为重的骡马也和人一样从溜索上滑过。”
现在,溜索已经废弃拆除,不见当年盛况。
多克拉垭口,位于卡瓦格博最南端,海拔4479米,寒风凛冽,空气稀薄。于经幡林立之间,朝圣者川流不息。多克拉垭口的下山路,108拐如同108颗念珠。
1921年6月,法国藏学家大卫-妮尔在其义子庸登喇嘛陪同下,装扮成转山朝圣之人,从这里进入西藏。历时4个月抵达拉萨,于1927年出版《一个巴黎女子的拉萨历险记》。
05主要山峰
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28°26′19.68″北,98°41′4.94″东,发源了甲兴、曲那通和明永三大冰川。南坡便是1991年1月3日,中日联合登山队17名队员于C3营地遭遇雪崩遇难处。
其西坡形如白色的法螺,山谷中是甲兴村。2011年1月,高家虎从西坡攀登遇难,至今下落不明。东北坡在阿东牧场,触目所及皆壁立千仞,奇峰竞秀。
緬茨姆峰,又称女神峰,海拔6054米,28°20′8.88″北,98°45′17.14″东。完美的金字塔状高耸尖锐的角峰,旗云如一缕秀发,山形俊美、俏丽。在神湖上方的粗卡4653米,群峰咫尺,触手可及。北坡从南争垭口到尼达白松,再到主粗什贡,群山环抱,干岩争奇,女神一峰独秀。 缅茨姆峰东坡,从格久达顺河谷而上,上升900米到达缅茨姆峰东坡脚下。东南坡山形圆润亲切,像个可爱的胖卓玛。吉瓦仁安位于缅茨姆峰右侧,海拔5470米,28°21′23.06″北,98°44′15.23″东,传说是缅茨姆的5个侍女。
措格腊卡(卡瓦格博Ⅱ峰)海拔6509米,28°30′46.63″北,98°36′23.08″东,位于卡瓦格博的北端,为第二高山峰,属西藏境内。2015年2~3月,未获得任何许可的情况下,布鲁斯·诺曼德和马科斯·科斯塔完成了该山峰的首登。
戈达尼腊卡海拔6108米,28°25′52.49″北,98°37′54.57″东。甲兴村人叫邦安,意思是卡瓦格博的谷仓。
在甲兴垭口4380米,看卡瓦格博西坡各山峰全景。
06三大垭口
垭口,是指高海拔连续山脊上的一处相对较低的位置,通常也是古道通行中最困难的一个地理位置。
卡瓦格博从南到北依次有3个垭口,多克拉、尼色拉古和说拉。这3个垭口均为云南和西藏两地之间的连接点,也是分界点。
多克拉垭口位于卡瓦格博最南端,海拔4479米,28°16′8.78″北,98°42′41.49″东。为卡瓦格博外转线上最殊勝之地。
尼色拉古垭口海拔4680米,28°22′34.70″北,98°43′51.76″东,位于吉瓦仁安与巴乌八蒙之间,是一条古牧道上的垭口,行走艰难,两地边民早已不再通行。
说拉垭口位于卡瓦格博最北端,海拔4815米,28°38′12.10″北,98°36′47.83″东是外转路上海拔最高的垭口。
遍布风化的灰色或红色的砾石,山脊狰狞,景色壮丽。
07冰川分布
卡瓦格博区域冰川的形成,主要是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怒江、澜沧江两条水汽通道以及印度洋西南季风从孟加拉湾带来的大量暖湿气流,形成充沛的降水和降雪,为卡瓦格博成为中国低纬度最大的海洋性冰川群创造了条件。共有冰川55条,总面积158.54平方公里。
甲兴冰川也称共森龙巴冰川(西藏),发源于卡瓦格博西坡和措格腊卡南坡。冰川面积15.87平方公里,为面积最大的冰川。
中下段表层冰体消融后,一部分冰川内碛暴露于表面,形成覆盖冰川的表碛丘陵。冰舌末端,已经树木茂密。冰川上长树的原因,是表层冰体消融,表碛物上积累、覆盖土壤,然后植物生长。从这一自然过程,可推算气候变暖,冰川消退的年代。
曲那通冰川发源于卡瓦格博峰西南坡,位于西藏境内,冰川面积14.24平方公里,为卡瓦格博区域第二大面积的冰川,冰川长度约8公里。
明永冰川发源于卡瓦格博东坡,云南境内,冰川面积12.38平方公里,为面积第三大冰川。
6000米附近,形成一个巨大的漏斗状冰窖(粒雪盆)。南北延伸约5公里,东西宽3公里,冰雪厚度大约200~300米。冰川冰体离开冰窖后,以40~60度的坡度向东北方向溢出,形成具有两级巨大冰瀑布的山谷冰川。
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遇难地C3,位于粒雪盆西侧山体边缘。冰川冰体支离破碎,有成片分布的冰塔林。依据1991年山难遗骸移动数据,推算出明永冰川年平均运动速度为533米,是横断山区移动速度最快的冰川。
斯农冰川位于云南境内,冰川面积10.01平方公里,为第四大冰川。
冰川退化非常严重,曾经饱满而充满整个山谷的冰体,已消融而不复存在,留下近百米高的侧碛垄。
未来30年,青藏高原暖湿化将会持续。该区域的冰川,因其低纬度低海拔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稳定系数小的物理特征,会更加明显消退和变化。值得持续关注、观测和记录。
08高山湖泊
卡瓦格博区域共有十余个高山湖泊,成因均为冰川挖蚀成的洼坑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但演化阶段或成熟度各有不同。
当才措位于卡瓦格博西南,是面积最大、成熟度最高的高山湖。海拔4545米,28°13′44.42″北,98°37′36.95″东。水域面积10.33万平方米。湖盆三面为峭壁,整体呈围椅状,属冰川侵蚀形成的冰斗湖。
冰川在消融变化,与冰川密切依存的湖泊也会继续演化。
09高山上的花园
强烈地形反差的峡谷高山,4000米以上的垂直高差,形成了5个植物垂直分布带,造就了该地区非常丰富的植物类群。
1923年,植物学家金敦·沃德在《蓝罂粟的故乡》一书中写道:“我深信这是亚洲最迷人的地区之一,多姿多彩的高山花卉,数之不尽的野生动物,异域风情的民族部落,以及复杂的地理构造。”
高山杜鹃是该地区分布最多的植物,有大白杜鹃、灰背杜鹃、宽钟杜鹃、密枝杜鹃、小叶杜鹃、黄杯杜鹃、雪层杜鹃等几十个品种。
尖被百合生于高山草地、林下或山坡灌丛中,海拔2700~4250米。花型十分奇特,6枚花被片先端粘连,一呆朵形同高山上的华美提灯。
暗绿紫堇罂粟目,罂粟科,紫堇属。生长于海拔3900~4500米的高山草甸或流石滩,用天空的色彩在荒芜之处妆点绽放。
叶萼龙胆捩花目,龙胆科,龙胆属。龙胆科绝大多数的属和种都集中于我国西南山岳地区。生于山坡草地、石砾山坡、灌丛中、岩石上,海拔3000~5200米。花期可到10月,颜色如高原天空一般的湛蓝。
全緣叶绿绒蒿罂粟目,罂粟科,绿绒蒿属。又称黄罂粟,花期5~8月。生于4000米以上,砾石坡、流石滩、灌丛和草甸等。绿绒蒿是极其稀有珍贵的高山花卉,全球约49种,而48种都在喜马拉雅和横断山脉。
美丽绿绒蒿又称喜马拉雅蓝罂粟,一年生草本,多锈色或淡黄色刺毛,主根较粗,花瓣薄如蝉翼,色泽令人炫目。
毡毛雪莲桔梗目,菊科,凤毛菊属。多年生草本,生于高山草地、灌丛及流石滩以及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
水母雪兔子,桔梗目,菊科,凤毛菊属。生长于海拔4000~5600米的多砾石山坡、高山流石滩。为国家新增二级保护植物。
高山花卉的迷人,除了美,还有其为适应严苛生境而演化的一些非常特别的性状,如矮小而根系发达,温室、棉毛、垫状、蓝紫色为主等。
10自然圣境
雪山,常常地处荒凉,远离人烟,遗世而孤傲。卡瓦格博却例外,如众神莅临人间。半山有散落的牧场,山下分布着十余个村庄,温暖的峡谷四季如春,鲜花开放。数量众多的原住民,以自然资源为依存,以神山文化为信仰。雪山与人,和谐共存。
穿行于世俗与神圣之间,煨桑祭祀,诵经祈福,是每日生活的内容。雨崩神瀑,是卡瓦格博内转经的朝圣之地,神瀑之水能够洁净心灵。雪山高悬于上,而河流在峡谷中深切,蜿蜒流淌,十余个美丽的村庄分布在河流孕育的台地上。雨崩村,隐匿于雪山中的村庄。
滇藏公路在山谷中穿行,河谷旁的斯农村绿树成荫。纽巴冰川下的河谷旁,一片美丽的原始森林,高大、挺拔,是马鹿、鬣羚等野生动物的栖息之地。茶马古道梅里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形成于唐,兴盛于明清,为汉藏之间的重要古道。溜筒江,曾是茶马古道的重要渡口,因人马渡河都用竹溜索而得名。
从辛康拉垭口俯瞰位于河谷台地上的阿丙村。养牦牛是藏民族重要的生活内容,健壮的牦牛需要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牧场。克鲁勃高山牧场,位于西藏境内的措格,海拔4346米。
一座山两亿年,人类文明五干年,而我们只有几十年,渺小却又荣幸地被接纳于雪山之间,去仰望,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