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前进,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人类环境保护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环境伦理教育就是基于当前恶劣的生态环境以及大学生缺乏的环境保护素养而出现的教育课程。高校环境伦理教育是高等教育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主要阐述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环境伦理教育;实施策略;生态环境保护
引言
环境伦理教育是一种全新的伦理学思想,其将伦理学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着重提出了人类不仅对同类有责任与义务,对生态自然环境也有一定的责任与义务。环境伦理改变了人们对环境的态度与行为,推动了人类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实施的需求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随之变动更新,不断完善其价值与作用。将环境伦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给生态文明发展开拓道德价值资源,树立新的社会风尚。
1.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性
1.1改善生态环境危机。要改善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危机不仅要强化科学研究,同时还要加深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让人类与自然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为了顺应时代需求我国需要加大对导致环境恶化的原因的研究力度。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环境伦理的内容来实现宣传环境保护伦理,让广大高校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能够运用环境伦理来限制自身行为,进行更多保护环境的举措。
1.2建设“美丽中国”。环境与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建设美丽中国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高校中开设环境伦理课程可以有效转变大学生的环境伦理观念,进而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行为,并且通过宣传与发扬来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1.3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环境伦理观念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观念之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重新调整对待自然的伦理观,从而形成全新的环境道德标准,构建环境道德自律体系。在环境伦理观念下所形成的道德规范能够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准则进行调整,从而让人做出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大学生只有通过环境道德行为才能够充分体现其环境道德意识。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的环境行为,就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环境伦理教育,进而使得大学生自身行动的动因从外在约束转换为内在导向,从而真正实现环境意识与环境道德行为的结合。
2.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实施策略
2.1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容
2.1.1环境价值观。环境价值观就是对广大高校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让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意识能够被其所接受,从而指导进行保护环境的行为。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仅仅要从物质、技术方面做起,更加要重视人的行为因素,摒弃人类心中的狭隘思想,将人与自然当做密切联系的整体,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和谐发展,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状态。
2.1.2可持续发展观。环境伦理教育不仅仅要让学生拥有正确的自然价值观,还要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论是从自然、经济还是社会发展情况来说,可持续发展关键就是环境的承载限度。人类的发展不仅仅应该是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而是同时还要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超出了环境的承载限度必然会对自然环境与后代人类的生存产生巨大的影响[1]。
2.1.3绿色消费观。绿色消费观也是高校环境伦理教育中的组成部分之一。绿色消费观念就是消费主体通过消费客体获得消费效用的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环保需求。绿色消费即为适可而止的消费,摒弃以前不科学的消费与生活方式,选择更加环保更加合理的消费方式即为绿色消费所倡导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物质的良性循环,使得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2]。
2.2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实施策略
2.2.1提高教师环境伦理素质。在原有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当中添加有关环境伦理的专业知识,或者增设环境伦理课程。这是进行环境伦理理论课程的基本途径。环境伦理教育包含了多种学科的内容。因此高校环境伦理教育需要得到高校领导的重视,集合与环境伦理有关的学科专家来商讨课程的制定。在编写环境伦理教材时不仅仅要从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贴近现实生活,穿插现实内容,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进行环境保护。同时,教师的环境伦理素质也是实行环境伦理教育的关键,如果教师自身都没有拥有过硬的素质就难以提高学生的水平。因此提高教师环境伦理素质是实现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关键。高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参与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同时与其他高校一起展开专题研讨会议,通过分析研究当前的环境问题与道德问题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3]。
2.2.2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课堂传授、社会实践教育等等。首先课堂传授即为普通的课堂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口头来传授学生关于环境伦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道德问题,以口语或板书的形式来解释有关环境伦理道德的内容。课堂传授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对于一些全新的综合学科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例论证,将环境伦理的概念、内容、意义等作出詳细的解释与实例论证。社会实践教育的形式包括社会公益活动、社会调查考察等。这些形式对于大学生来说都十分鲜活直接,大学生可以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课堂的延伸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刻的了解我国的环境现状,尤其是在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恶劣环境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环境伦理情感,促进大学生树立起新的生态价值观与环境伦理观。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态价值是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元素,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2.2.3营造环境伦理良好氛围。营造环境伦理教育的良好氛围即为在高校内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氛围。例如学校可以积极组织以环境伦理教育为主题的讲座,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演讲。举行专题讲座不仅仅能够拓宽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眼界,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起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又例如,学生可以组织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歌唱比赛、主题征文比赛等。学生们在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后会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并且从思想上得到真正的进步。
3. 结束语
高校环境伦理教育是高校教育对大学生实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与未来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高校环境伦理教育还需要在更加宽广的平台上加以深入发展。高校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让大学生树立起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观念,养成大学生正确的生态道德行为。(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1] 冯亚平 , 华启和.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容与途径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09):168-169.
[2] 程倩.论高校环境伦理教育中的隐性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3):98-99.
[3] 顾亚丽 , 刘燕.在大学生中开展环境伦理教育课程研究[J].环境教育, 2013, (11):77-78.
[4] 王杏初.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2):152-153.
[5] 肖思思 , 刘宏 , 张九如.新世纪高校环境伦理教育刍议[J].科技信息, 2011, (35):52-53+62.
[6] 聂爱华.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高校环境伦理教育[J].科技信息, 2010, (31):519+833.
[7] 王艳.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04):47-49.
关键词:环境伦理教育;实施策略;生态环境保护
引言
环境伦理教育是一种全新的伦理学思想,其将伦理学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着重提出了人类不仅对同类有责任与义务,对生态自然环境也有一定的责任与义务。环境伦理改变了人们对环境的态度与行为,推动了人类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实施的需求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随之变动更新,不断完善其价值与作用。将环境伦理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给生态文明发展开拓道德价值资源,树立新的社会风尚。
1.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性
1.1改善生态环境危机。要改善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危机不仅要强化科学研究,同时还要加深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让人类与自然之间实现良性互动。为了顺应时代需求我国需要加大对导致环境恶化的原因的研究力度。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环境伦理的内容来实现宣传环境保护伦理,让广大高校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能够运用环境伦理来限制自身行为,进行更多保护环境的举措。
1.2建设“美丽中国”。环境与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建设美丽中国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高校中开设环境伦理课程可以有效转变大学生的环境伦理观念,进而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行为,并且通过宣传与发扬来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1.3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环境伦理观念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观念之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重新调整对待自然的伦理观,从而形成全新的环境道德标准,构建环境道德自律体系。在环境伦理观念下所形成的道德规范能够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准则进行调整,从而让人做出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大学生只有通过环境道德行为才能够充分体现其环境道德意识。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的环境行为,就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环境伦理教育,进而使得大学生自身行动的动因从外在约束转换为内在导向,从而真正实现环境意识与环境道德行为的结合。
2.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实施策略
2.1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容
2.1.1环境价值观。环境价值观就是对广大高校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让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意识能够被其所接受,从而指导进行保护环境的行为。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仅仅要从物质、技术方面做起,更加要重视人的行为因素,摒弃人类心中的狭隘思想,将人与自然当做密切联系的整体,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和谐发展,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状态。
2.1.2可持续发展观。环境伦理教育不仅仅要让学生拥有正确的自然价值观,还要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论是从自然、经济还是社会发展情况来说,可持续发展关键就是环境的承载限度。人类的发展不仅仅应该是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而是同时还要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超出了环境的承载限度必然会对自然环境与后代人类的生存产生巨大的影响[1]。
2.1.3绿色消费观。绿色消费观也是高校环境伦理教育中的组成部分之一。绿色消费观念就是消费主体通过消费客体获得消费效用的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环保需求。绿色消费即为适可而止的消费,摒弃以前不科学的消费与生活方式,选择更加环保更加合理的消费方式即为绿色消费所倡导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物质的良性循环,使得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2]。
2.2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实施策略
2.2.1提高教师环境伦理素质。在原有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当中添加有关环境伦理的专业知识,或者增设环境伦理课程。这是进行环境伦理理论课程的基本途径。环境伦理教育包含了多种学科的内容。因此高校环境伦理教育需要得到高校领导的重视,集合与环境伦理有关的学科专家来商讨课程的制定。在编写环境伦理教材时不仅仅要从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贴近现实生活,穿插现实内容,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进行环境保护。同时,教师的环境伦理素质也是实行环境伦理教育的关键,如果教师自身都没有拥有过硬的素质就难以提高学生的水平。因此提高教师环境伦理素质是实现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关键。高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参与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同时与其他高校一起展开专题研讨会议,通过分析研究当前的环境问题与道德问题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3]。
2.2.2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课堂传授、社会实践教育等等。首先课堂传授即为普通的课堂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口头来传授学生关于环境伦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道德问题,以口语或板书的形式来解释有关环境伦理道德的内容。课堂传授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对于一些全新的综合学科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例论证,将环境伦理的概念、内容、意义等作出詳细的解释与实例论证。社会实践教育的形式包括社会公益活动、社会调查考察等。这些形式对于大学生来说都十分鲜活直接,大学生可以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课堂的延伸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刻的了解我国的环境现状,尤其是在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恶劣环境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环境伦理情感,促进大学生树立起新的生态价值观与环境伦理观。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态价值是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元素,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2.2.3营造环境伦理良好氛围。营造环境伦理教育的良好氛围即为在高校内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氛围。例如学校可以积极组织以环境伦理教育为主题的讲座,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演讲。举行专题讲座不仅仅能够拓宽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眼界,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起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又例如,学生可以组织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歌唱比赛、主题征文比赛等。学生们在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后会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并且从思想上得到真正的进步。
3. 结束语
高校环境伦理教育是高校教育对大学生实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与未来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高校环境伦理教育还需要在更加宽广的平台上加以深入发展。高校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让大学生树立起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观念,养成大学生正确的生态道德行为。(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1] 冯亚平 , 华启和.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容与途径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09):168-169.
[2] 程倩.论高校环境伦理教育中的隐性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3):98-99.
[3] 顾亚丽 , 刘燕.在大学生中开展环境伦理教育课程研究[J].环境教育, 2013, (11):77-78.
[4] 王杏初.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2):152-153.
[5] 肖思思 , 刘宏 , 张九如.新世纪高校环境伦理教育刍议[J].科技信息, 2011, (35):52-53+62.
[6] 聂爱华.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高校环境伦理教育[J].科技信息, 2010, (31):519+833.
[7] 王艳.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0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