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火灾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危害非常大,由于产生火灾的原因非常多,火灾现场的情况往往也比较复杂,同时火灾还会引起爆炸等事故,因此,消防工作的难度和危险性也非常大。在火灾事故发生时,工作人员需要开展有效的火灾救援工作,同时合理利用相应的灭火技术,提高灭火效率,使救援、灭火等工作有序进行,进而降低火灾给社会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消防技术;灭火原理;灭火方法;防火设计
中图分类号:C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2-0376-01
在进行火灾救援和灭火工作时,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非常重要,一些公共场所,如博物馆等消防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各种消防灭火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灭火方法的使用方式,进而在突发火灾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灭火方式进行灭火。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将火灾的危害降到最低。
1简述消防技术中的灭火原理
火灾事故需要外界有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许多灭火方法就是根据火灾事故的发生原理而产生,因此,相关人员应该了解火源发生的原理,人们日常所用灭火方法主要围绕易燃物、燃烧物燃点以及氧气浓度等三點内容开展的。
1.1隔离燃烧物
燃烧物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因素,当某一区域内的燃烧物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很容易引发火灾,因此,灭火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隔离燃烧物。通常情况下,火灾的蔓延速度非常快,所以只要将燃烧物隔离开就能有效阻止火势进一步蔓延,从而为消防人员争取灭火时间。让火势无法蔓延是控制火灾的第一步,这种方式在灭火工作中的成效显著,只要能控制住火势蔓延,灭火人员就可以有条不紊的开展灭火工作。
1.2降低温度
物体燃烧的原因是温度达到燃点,灭火过程中一定要掌握该原理,围绕降低燃烧物温度进行灭火。分析大量的火灾事故研究工作,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火灾事故是由建筑材料和化学材料引起的,这类物体燃点较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又大规模使用,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引起火灾,降低燃烧物温度的灭火方式可以极大地保证灭火人员的人身安全,但降低燃烧物的灭火方式对技术要求较高,相对应的运行成本也是所有灭火方式中最高的。
1.3降低氧气含量
氧气是燃烧反应的必备条件,真空或缺氧状态下几乎不会发生严重的火灾。空气中的氧气是易燃物品的助燃剂,因此,只要降低火灾现场的氧气浓度就能有效控制火势,尽快完成灭火工作。但是空气是无处不在的,因此无法做到将氧气与火灾事故现场完全隔离,最有效的氧气隔离方法就是在燃烧物表层形成一层真空环境,达到短时间的无氧环境,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消防技术中的灭火方式的分析
2.1冷却法
根据降低温度原理提出的灭火方式就是冷却法,主要操作就是将水、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体上。如果是高层建筑失火,应采用高压喷射的方式通过特殊管道及设备将灭火剂喷射到高处,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降温灭火器的使用限制。水灭火器不能使用于由电路等原因引发的火灾,这类火灾需要采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者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灭火过程中要根据火灾的态势确定喷射的高度,喷射进行的方位以及喷射所需要的数量。
2.2隔离法
隔离法就是通过隔离燃烧物,控制火势蔓延的方法。当火灾发生时,消防人员需要根据火势蔓延速度和火灾现场的易燃物数量,选择合适的方式将易燃物进行隔离,隔离措施也应该根据实际环境进行选择。如火灾发生在居民住房等较为封闭的区域,应该首先关闭电源,切断能源供给渠道,之后将建筑物周围的易燃物搬离现场,避免火势扩大;而发生在博物馆、商场等开放型公共场所时,应该首先疏散群众,之后落下防火隔离门,建立隔离带,之后再根据火势蔓延情况和燃烧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灭火方式,以便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灭火效果。
2.3窒息法
根据氧气浓度控制原理提出的灭火方式就是窒息法,主要有隔离空气和稀释氧气浓度两种方式。隔离空气的操作方法就是利用沙子、湿麻袋以及泡沫等覆盖燃烧物,或者在火灾边缘进行铺设,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隔绝空气,使火灾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控制,把物体所造成的灾害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氧气稀释法就是将一些稀有气体即惰性气体注入其中,使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得到实质的稀释,氧气浓度降至一定范围以后,会因燃烧无法进一步进展而达到灭火的最终目的。
3保证博物馆等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的措施
3.1设计防火分区
防火隔离带设计。防火隔离带的作用是将建筑内可燃物集中管理,形成独立的区域,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会随着可燃物的分布而扩大范围。如果防火分区面积过大,可在展馆内设防火隔离带,进而将防火分区进行分割,有效控制各区域的面积,以便发生火灾时对火势进行有效控制。此外,在防火分区附近还要张贴或树立明显的标志,避免在防火卷帘门下堆放杂物。同时,宜在隔离带顶部设置可开启排烟窗,其面积建议不小于隔离带面积的5%。
贯穿中庭防火分区设计。对于大型博物馆的中庭,当作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过大时,可考虑增强该区域整体的消防安全。包括中庭采用防火墙与展厅及走道进行分隔,连通处采用甲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公共区域装修材料及固定设施采用A级材料;中庭首层不放置固定可燃物,在中庭顶部或一定高度的中间处设大空间自动扫描定位喷水灭火系统,以控制移动可燃物引发火灾的影响;回廊不设置固定可燃物,并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广播系统;中庭顶部设置高位排烟窗,考虑自动和手动开启,自动开启装置与火灾自动报警信号联动,排烟窗有效开启面积按中庭首层地面面积的5%设计;中庭内采用智能疏散照明系统,消防应急照明供电时间与最低水平照度也要经过严密的计算。
3.2在高大展厅设计防排烟设施
排烟量的计算。对于建筑高度超过6m的展厅,一般不需要划分防烟分区。计算排烟量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按照相关规定的换气次数进行计算,该方法计算出的排烟量一般较大;另一种是火灾时,要保证人员头部以上一定空间(一般选为人员所在楼板以上2m)不被烟气影响,进而根据烟气流量、温度等参数进行计算。
烟气控制分析。防排烟方案需经过数值模拟验算。根据建筑构造对火灾烟气流动的影响,对不同排烟模式进行模拟,以验证排烟策略的合理性。
3.3加强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所有的消防设施建设完成之后都要经过公安消防部门的检验,合格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同时,在使用消防设施的过程中要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保证消防设施能够正常使用,进而降低火灾出现的频率、在发生火灾的时候真正发挥灭火、保证安全的作用。
结语
近年来,我国社会越来越重视建筑消防和灭火工作,因此,要想在最短时间内扑灭大火,就应该掌握消防技术中的灭火原理,同时根据火灾发生的根源以及周围环境采用切实可行的灭火方法,最终达到有效灭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一欢.高压单相流水雾灭火技术在消防实践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4):80-82.
[2]田茂刚.消防技术中的灭火原理以及相应的灭火方法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6):140-141.
[关键词]消防技术;灭火原理;灭火方法;防火设计
中图分类号:C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2-0376-01
在进行火灾救援和灭火工作时,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非常重要,一些公共场所,如博物馆等消防人员应该充分了解各种消防灭火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灭火方法的使用方式,进而在突发火灾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灭火方式进行灭火。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将火灾的危害降到最低。
1简述消防技术中的灭火原理
火灾事故需要外界有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许多灭火方法就是根据火灾事故的发生原理而产生,因此,相关人员应该了解火源发生的原理,人们日常所用灭火方法主要围绕易燃物、燃烧物燃点以及氧气浓度等三點内容开展的。
1.1隔离燃烧物
燃烧物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因素,当某一区域内的燃烧物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很容易引发火灾,因此,灭火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隔离燃烧物。通常情况下,火灾的蔓延速度非常快,所以只要将燃烧物隔离开就能有效阻止火势进一步蔓延,从而为消防人员争取灭火时间。让火势无法蔓延是控制火灾的第一步,这种方式在灭火工作中的成效显著,只要能控制住火势蔓延,灭火人员就可以有条不紊的开展灭火工作。
1.2降低温度
物体燃烧的原因是温度达到燃点,灭火过程中一定要掌握该原理,围绕降低燃烧物温度进行灭火。分析大量的火灾事故研究工作,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火灾事故是由建筑材料和化学材料引起的,这类物体燃点较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又大规模使用,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引起火灾,降低燃烧物温度的灭火方式可以极大地保证灭火人员的人身安全,但降低燃烧物的灭火方式对技术要求较高,相对应的运行成本也是所有灭火方式中最高的。
1.3降低氧气含量
氧气是燃烧反应的必备条件,真空或缺氧状态下几乎不会发生严重的火灾。空气中的氧气是易燃物品的助燃剂,因此,只要降低火灾现场的氧气浓度就能有效控制火势,尽快完成灭火工作。但是空气是无处不在的,因此无法做到将氧气与火灾事故现场完全隔离,最有效的氧气隔离方法就是在燃烧物表层形成一层真空环境,达到短时间的无氧环境,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消防技术中的灭火方式的分析
2.1冷却法
根据降低温度原理提出的灭火方式就是冷却法,主要操作就是将水、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体上。如果是高层建筑失火,应采用高压喷射的方式通过特殊管道及设备将灭火剂喷射到高处,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降温灭火器的使用限制。水灭火器不能使用于由电路等原因引发的火灾,这类火灾需要采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者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灭火过程中要根据火灾的态势确定喷射的高度,喷射进行的方位以及喷射所需要的数量。
2.2隔离法
隔离法就是通过隔离燃烧物,控制火势蔓延的方法。当火灾发生时,消防人员需要根据火势蔓延速度和火灾现场的易燃物数量,选择合适的方式将易燃物进行隔离,隔离措施也应该根据实际环境进行选择。如火灾发生在居民住房等较为封闭的区域,应该首先关闭电源,切断能源供给渠道,之后将建筑物周围的易燃物搬离现场,避免火势扩大;而发生在博物馆、商场等开放型公共场所时,应该首先疏散群众,之后落下防火隔离门,建立隔离带,之后再根据火势蔓延情况和燃烧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灭火方式,以便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灭火效果。
2.3窒息法
根据氧气浓度控制原理提出的灭火方式就是窒息法,主要有隔离空气和稀释氧气浓度两种方式。隔离空气的操作方法就是利用沙子、湿麻袋以及泡沫等覆盖燃烧物,或者在火灾边缘进行铺设,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隔绝空气,使火灾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控制,把物体所造成的灾害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氧气稀释法就是将一些稀有气体即惰性气体注入其中,使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得到实质的稀释,氧气浓度降至一定范围以后,会因燃烧无法进一步进展而达到灭火的最终目的。
3保证博物馆等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的措施
3.1设计防火分区
防火隔离带设计。防火隔离带的作用是将建筑内可燃物集中管理,形成独立的区域,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会随着可燃物的分布而扩大范围。如果防火分区面积过大,可在展馆内设防火隔离带,进而将防火分区进行分割,有效控制各区域的面积,以便发生火灾时对火势进行有效控制。此外,在防火分区附近还要张贴或树立明显的标志,避免在防火卷帘门下堆放杂物。同时,宜在隔离带顶部设置可开启排烟窗,其面积建议不小于隔离带面积的5%。
贯穿中庭防火分区设计。对于大型博物馆的中庭,当作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过大时,可考虑增强该区域整体的消防安全。包括中庭采用防火墙与展厅及走道进行分隔,连通处采用甲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公共区域装修材料及固定设施采用A级材料;中庭首层不放置固定可燃物,在中庭顶部或一定高度的中间处设大空间自动扫描定位喷水灭火系统,以控制移动可燃物引发火灾的影响;回廊不设置固定可燃物,并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广播系统;中庭顶部设置高位排烟窗,考虑自动和手动开启,自动开启装置与火灾自动报警信号联动,排烟窗有效开启面积按中庭首层地面面积的5%设计;中庭内采用智能疏散照明系统,消防应急照明供电时间与最低水平照度也要经过严密的计算。
3.2在高大展厅设计防排烟设施
排烟量的计算。对于建筑高度超过6m的展厅,一般不需要划分防烟分区。计算排烟量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按照相关规定的换气次数进行计算,该方法计算出的排烟量一般较大;另一种是火灾时,要保证人员头部以上一定空间(一般选为人员所在楼板以上2m)不被烟气影响,进而根据烟气流量、温度等参数进行计算。
烟气控制分析。防排烟方案需经过数值模拟验算。根据建筑构造对火灾烟气流动的影响,对不同排烟模式进行模拟,以验证排烟策略的合理性。
3.3加强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所有的消防设施建设完成之后都要经过公安消防部门的检验,合格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同时,在使用消防设施的过程中要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保证消防设施能够正常使用,进而降低火灾出现的频率、在发生火灾的时候真正发挥灭火、保证安全的作用。
结语
近年来,我国社会越来越重视建筑消防和灭火工作,因此,要想在最短时间内扑灭大火,就应该掌握消防技术中的灭火原理,同时根据火灾发生的根源以及周围环境采用切实可行的灭火方法,最终达到有效灭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一欢.高压单相流水雾灭火技术在消防实践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4):80-82.
[2]田茂刚.消防技术中的灭火原理以及相应的灭火方法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