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浙闽粤畲族历史嬗变进行系统研究,梳理这时期地域人文、民俗的变迁。特别是在民俗文化之间的体现尤为显得至关重要。从而,阐述在艺术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关键词:明清;畲族;民俗;比较
一、研究背景
明清时期,对于畲族历史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阶段。这时期由于封建统治空前加强和民族大融合等原因,畲族由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逐渐向闽中、闽北、闽东、浙南、赣东等地迁徙,从而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其民俗文化也深受影响。本课题以明清时期浙闽粤畲族历史变迁为范式,通过对迁徙中所涉及到畲族民间信仰、婚喪嫁娶、生命礼仪、宗法制度、服饰文化、建筑图腾艺术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剖析的基础上,透过此研究深化畲族族群与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与研究价值。
畲族民俗文化是人类学以及遗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在史籍中被定为“蛮”、“獠”、“峒蛮”、“峒獠”等称呼,至明清时期,畲族才以“迟到者”或“山哈人”(山里的客人)的身份,定居于闽、粤、浙、赣、皖等省广大山区(又主要分布闽东又浙南)。自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至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畲族在民族斗争和民族融合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明清时期畲族民俗文化也就成为学术界长期关注的对象。20世纪30年代,中山大学研究所开始对畲族进行过系统研究至今有70多年历史,出现的成果有:凌纯声《畲民图腾文化的研究》、《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1947年)、《广东省苗族畲族社会历史情况》(1963年)、黄家教、李新魁《潮安畲语概述》,以探讨研究畲族的历史族源为主。近些年随着民俗学的兴起和深入研究,出现了系列成果如:郭志超《畲族文化述论》(2009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从畲族的来源、形成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施联朱《关于畲族来源与迁徙》一文对畲族的族源历史及分布进行了阐述;吴永章《畲族与瑶苗比较研究》(2002-6-1,福建人民出版社),从历史、政治与文化层面对于族别相邻的畲、瑶、苗三族进行比较研究;谢重光《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2002-6-1,福建人民出版社),对畲族族源多元论,与汉族客家、福佬二民系密切互动的角度,进行较详细的阐述;雷弯山《畲族风情》(2002-06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畲族民俗事象的发展、嬗变和走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游文良《畲族语言》,该书以即闽、浙、赣、粤等省的畲族为主,以汉语客家方言的畲族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继而探讨畲族历史踪迹以及畲民族的思维特征;蓝炯熹《畲民家族文化》、蓝雪霏《畲族音乐文化》等著作对畲族人类的发展、历史的衍变、民风民俗等方面都作了较为详细地叙说,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畲族内部汉化程度不断地加剧。其民族身份和族源的认同在当今社会发展显得尤为极其重要,这不仅是对畲族历史演变的关注,而是对一个民族文化身份的确定。在迁徙中的畲族民俗文化也同样受到地域、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强烈影响,自身民族特征逐渐淡化,出现停滞或者正在逐步消亡的状况,这对畲族民俗文化的创新与传承是极为不利的。目前,在对明清浙闽粤畲族历史迁徙观点上还存在着不一致,特别是这时期浙闽粤畲族在族群迁徙过程中民俗文化的比较研究上,至今则鲜有人提及。基于此,本作者对于浙闽粤畲族在明清特定的历史时期民族演变中的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保护研究迫在眉睫。故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二、研究意义
1.文化性:畲族历史的演变是我国研究少数民族文化进程中的活化石。明清时期,对畲族历史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闽、粤、赣三省交界边区的畲族由于受到民族融合等原因逐渐向闽中、闽北、闽东、浙南、赣东等地迁徙,从而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而在迁徙过程中所体现的畲族族源、族群、民风民俗(民间信仰、婚丧嫁娶、生命礼仪、宗法制度、服饰文化、建筑图腾艺术等方面)等具有非常的重要,对畲族历史文化全面的研究是不可缺少的有效载体,蕴含着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故将形成以下系列研究:
(1)民族区域文化史研究 通过此方面研究,一方面厘清了明清时期畲族历史迁徙路线图,对于浙闽粤的畲族族源、族群进行较为详细的整理,尤其是在当下学术研究领域有关畲族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不一致情况下;
(2)地方文化交流史研究 明清时期,浙闽粤的畲族与瑶族、苗族、汉族以及与东家人、原著民、客家人等复杂关系。尤其是浙江的畲族在这一时期地方文化交流史突出的重要性,对于今后研究其它等地的畲族(赣、皖)具有起着至关提纲挈领之功效;
2.学术性:通过此系列研究,使人们能够在了解、掌握、理解明清时期的畲族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山地文化、畲汉文化)。而传统民俗文化是民间艺术的精华,是传统礼制文化的物化形式,其民俗现象和节日仪式常在家谱中得以记载,是目前年代较为具体的、可考证的珍贵实物,明清时期浙闽粤畲族历史与民俗文化可作为研究这特定阶段的畲族民间信仰、婚丧嫁娶、生命礼仪、宗法制度、服饰文化、建筑图腾艺术等民俗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对了解华夏各民族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离开了畲族历史就不可能深刻了解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人文历史脉络,难以准确把握东南社会发展的内在理路,畲族史研究在南方民族史、文化史、地方史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因此,将对以下课题形成重点研究:
(1)民间信仰方面 畲族宗教信仰富有民族特色。盘瓠传说在畲家世代相承,广为流传。其传说内容具有相似性又有不同性,在闽浙粤赣皖,因地域性、文化性、历史性等差异,在信仰表达上各不相同。畲族称“盘瓠”作“忠勇王”,闽东浙南畲族还称作“龙麒”,“盘护”,“高皇”,皖南畲族还称作“龙猛”,粤东畲族还称作“护王”,“盘大护”,“盘古大王”等。“盘瓠”的原型构成有龙犬,鱼龙,龙与麒麟等诸多说法。这是畲族原始图腾崇拜观念的形象化表现形式。通过对比差异,我们可以了解到畲民除自身在频繁迁徙所形成的文化差异外,还有与当地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融合有着紧密的关系;
(2)祭祀礼仪方面 畲族的传统节日很多,主要有“二月二”、“三月三”、“元宵节”、“封龙节”、“中元节”、重阳节和“招兵节”等,而“招兵节”现仅存于粤东、粤东北的畲族地区。而浙江的畲族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变迁,其节日虽然保留了原畲族传统文化之外,还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如丽水老竹坑畲族“三月三”发展成;婚嫁习俗、火塘文化、巫师吹“龙角”等,由传统习俗转变成求美、求福、求娱乐、求发展的复合性文化方向转换;
(3)服饰文化方面 畲族的传统服饰自成体系,历代史臣均对此叙述,并引为人文景观。畲民“男女椎髻跣足”,衣尚青、蓝色,着自织麻布。男子短衫,“不巾不帽”;妇女则高髻重缨,头戴竹冠蒙布,饰呈缨络状。然因各地又有所不同,如:闽东的福安、宁德与浙粤等地畲族的服饰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只有这些差异也就形成他们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
(4)语言文化上不同;畲民话是一种“古老、层次复杂而又极具动态感的特殊语言现象,是一种多来源的语言成分共同体。它融合古汉语词、古畲语词、客家方言词语、吴方言词语、普通话新词语等。而广东部分的畲族则是用“活聂”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语系。
三、结语
通过对明清时期浙闽粤畲族历史嬗变进行研究。尤其是这时期浙江畲族(丽水、衢州、金华、温州等地)迁徙路线进行梳理。同时,对民间信仰、婚丧嫁娶、生命礼仪、宗法制度、服饰文化、建筑图腾艺术等民风民俗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重点对服饰文化类型(劳动服、礼服、吉服、寿服、丧服)以及头饰、彩带、花鞋、配饰等方面加以收集与资料整理,并阐述浙闽粤畲族服饰文化时代价值和审美内涵。
参考文献:
[1]文宝著《中国民俗研究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05。
[2]雷楠、陈焕钧著《凤凰山畲族文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3]施连朱著《畲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04。
[4]王逍《浙南畲族社会变迁中的文化适应》,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01。
注:本文为2015年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明清时期浙闽粤畲族历史嬗变及其民俗文化研究”(编号QZY1507)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明清;畲族;民俗;比较
一、研究背景
明清时期,对于畲族历史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阶段。这时期由于封建统治空前加强和民族大融合等原因,畲族由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逐渐向闽中、闽北、闽东、浙南、赣东等地迁徙,从而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其民俗文化也深受影响。本课题以明清时期浙闽粤畲族历史变迁为范式,通过对迁徙中所涉及到畲族民间信仰、婚喪嫁娶、生命礼仪、宗法制度、服饰文化、建筑图腾艺术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剖析的基础上,透过此研究深化畲族族群与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与研究价值。
畲族民俗文化是人类学以及遗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在史籍中被定为“蛮”、“獠”、“峒蛮”、“峒獠”等称呼,至明清时期,畲族才以“迟到者”或“山哈人”(山里的客人)的身份,定居于闽、粤、浙、赣、皖等省广大山区(又主要分布闽东又浙南)。自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至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畲族在民族斗争和民族融合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明清时期畲族民俗文化也就成为学术界长期关注的对象。20世纪30年代,中山大学研究所开始对畲族进行过系统研究至今有70多年历史,出现的成果有:凌纯声《畲民图腾文化的研究》、《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1947年)、《广东省苗族畲族社会历史情况》(1963年)、黄家教、李新魁《潮安畲语概述》,以探讨研究畲族的历史族源为主。近些年随着民俗学的兴起和深入研究,出现了系列成果如:郭志超《畲族文化述论》(2009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从畲族的来源、形成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施联朱《关于畲族来源与迁徙》一文对畲族的族源历史及分布进行了阐述;吴永章《畲族与瑶苗比较研究》(2002-6-1,福建人民出版社),从历史、政治与文化层面对于族别相邻的畲、瑶、苗三族进行比较研究;谢重光《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2002-6-1,福建人民出版社),对畲族族源多元论,与汉族客家、福佬二民系密切互动的角度,进行较详细的阐述;雷弯山《畲族风情》(2002-06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畲族民俗事象的发展、嬗变和走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游文良《畲族语言》,该书以即闽、浙、赣、粤等省的畲族为主,以汉语客家方言的畲族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继而探讨畲族历史踪迹以及畲民族的思维特征;蓝炯熹《畲民家族文化》、蓝雪霏《畲族音乐文化》等著作对畲族人类的发展、历史的衍变、民风民俗等方面都作了较为详细地叙说,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畲族内部汉化程度不断地加剧。其民族身份和族源的认同在当今社会发展显得尤为极其重要,这不仅是对畲族历史演变的关注,而是对一个民族文化身份的确定。在迁徙中的畲族民俗文化也同样受到地域、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强烈影响,自身民族特征逐渐淡化,出现停滞或者正在逐步消亡的状况,这对畲族民俗文化的创新与传承是极为不利的。目前,在对明清浙闽粤畲族历史迁徙观点上还存在着不一致,特别是这时期浙闽粤畲族在族群迁徙过程中民俗文化的比较研究上,至今则鲜有人提及。基于此,本作者对于浙闽粤畲族在明清特定的历史时期民族演变中的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保护研究迫在眉睫。故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二、研究意义
1.文化性:畲族历史的演变是我国研究少数民族文化进程中的活化石。明清时期,对畲族历史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闽、粤、赣三省交界边区的畲族由于受到民族融合等原因逐渐向闽中、闽北、闽东、浙南、赣东等地迁徙,从而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而在迁徙过程中所体现的畲族族源、族群、民风民俗(民间信仰、婚丧嫁娶、生命礼仪、宗法制度、服饰文化、建筑图腾艺术等方面)等具有非常的重要,对畲族历史文化全面的研究是不可缺少的有效载体,蕴含着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故将形成以下系列研究:
(1)民族区域文化史研究 通过此方面研究,一方面厘清了明清时期畲族历史迁徙路线图,对于浙闽粤的畲族族源、族群进行较为详细的整理,尤其是在当下学术研究领域有关畲族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不一致情况下;
(2)地方文化交流史研究 明清时期,浙闽粤的畲族与瑶族、苗族、汉族以及与东家人、原著民、客家人等复杂关系。尤其是浙江的畲族在这一时期地方文化交流史突出的重要性,对于今后研究其它等地的畲族(赣、皖)具有起着至关提纲挈领之功效;
2.学术性:通过此系列研究,使人们能够在了解、掌握、理解明清时期的畲族传统文化(农耕文化、山地文化、畲汉文化)。而传统民俗文化是民间艺术的精华,是传统礼制文化的物化形式,其民俗现象和节日仪式常在家谱中得以记载,是目前年代较为具体的、可考证的珍贵实物,明清时期浙闽粤畲族历史与民俗文化可作为研究这特定阶段的畲族民间信仰、婚丧嫁娶、生命礼仪、宗法制度、服饰文化、建筑图腾艺术等民俗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对了解华夏各民族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离开了畲族历史就不可能深刻了解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人文历史脉络,难以准确把握东南社会发展的内在理路,畲族史研究在南方民族史、文化史、地方史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因此,将对以下课题形成重点研究:
(1)民间信仰方面 畲族宗教信仰富有民族特色。盘瓠传说在畲家世代相承,广为流传。其传说内容具有相似性又有不同性,在闽浙粤赣皖,因地域性、文化性、历史性等差异,在信仰表达上各不相同。畲族称“盘瓠”作“忠勇王”,闽东浙南畲族还称作“龙麒”,“盘护”,“高皇”,皖南畲族还称作“龙猛”,粤东畲族还称作“护王”,“盘大护”,“盘古大王”等。“盘瓠”的原型构成有龙犬,鱼龙,龙与麒麟等诸多说法。这是畲族原始图腾崇拜观念的形象化表现形式。通过对比差异,我们可以了解到畲民除自身在频繁迁徙所形成的文化差异外,还有与当地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融合有着紧密的关系;
(2)祭祀礼仪方面 畲族的传统节日很多,主要有“二月二”、“三月三”、“元宵节”、“封龙节”、“中元节”、重阳节和“招兵节”等,而“招兵节”现仅存于粤东、粤东北的畲族地区。而浙江的畲族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变迁,其节日虽然保留了原畲族传统文化之外,还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如丽水老竹坑畲族“三月三”发展成;婚嫁习俗、火塘文化、巫师吹“龙角”等,由传统习俗转变成求美、求福、求娱乐、求发展的复合性文化方向转换;
(3)服饰文化方面 畲族的传统服饰自成体系,历代史臣均对此叙述,并引为人文景观。畲民“男女椎髻跣足”,衣尚青、蓝色,着自织麻布。男子短衫,“不巾不帽”;妇女则高髻重缨,头戴竹冠蒙布,饰呈缨络状。然因各地又有所不同,如:闽东的福安、宁德与浙粤等地畲族的服饰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只有这些差异也就形成他们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
(4)语言文化上不同;畲民话是一种“古老、层次复杂而又极具动态感的特殊语言现象,是一种多来源的语言成分共同体。它融合古汉语词、古畲语词、客家方言词语、吴方言词语、普通话新词语等。而广东部分的畲族则是用“活聂”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语系。
三、结语
通过对明清时期浙闽粤畲族历史嬗变进行研究。尤其是这时期浙江畲族(丽水、衢州、金华、温州等地)迁徙路线进行梳理。同时,对民间信仰、婚丧嫁娶、生命礼仪、宗法制度、服饰文化、建筑图腾艺术等民风民俗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重点对服饰文化类型(劳动服、礼服、吉服、寿服、丧服)以及头饰、彩带、花鞋、配饰等方面加以收集与资料整理,并阐述浙闽粤畲族服饰文化时代价值和审美内涵。
参考文献:
[1]文宝著《中国民俗研究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05。
[2]雷楠、陈焕钧著《凤凰山畲族文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3]施连朱著《畲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04。
[4]王逍《浙南畲族社会变迁中的文化适应》,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01。
注:本文为2015年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明清时期浙闽粤畲族历史嬗变及其民俗文化研究”(编号QZY150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