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警惕和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

来源 :当代青年·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WU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精神懈怠的危险”位于“四个危险”之首,值得警惕。因为精神懈怠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危险、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的危险、是会滋生蔓延相互传染的危险、是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危险。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忧患意识、完善制度机制,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关键词】精神懈怠;危险;警惕;克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着的长期、复杂、严峻的考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四个危险”是胡锦涛同志建党九十周年“七一”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被放在了首位,自有更深刻的寓意。究其原因,与这一危险发生的源头为“精神”,看不见摸不着,潜移默化,悄悄进行,但又时刻存在,影响久远,需要高度警惕,认真加以克服。
  一、精神懈怠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危险
  精神属于意识的范畴,不会如物质那样具体实在,人们无法通过器质性的官能感知它的存在,也就往往不会对“精神懈怠”有太多的关注和警觉。但在现实生活中,精神懈怠的现象以及由此导致的危险是随处可见的,它会像空气一样四塞充溢,像流水一样流向洼地,凡是不能成为昂扬锐气的精神高地,必将成为精神懈怠的凹陷之地。如办公室里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工作稍微累了点,上上网,打打牌,找准机会玩偷菜;热衷于迎来送往,觥筹交错,逃避工作的压力和紧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长此以往,思想空虚,百无聊赖,换上“精神饥渴症”,缺乏精神寄托,完全丢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不断创新的朝气,滋生暮气、惰气,甚至产生邪气。
  二、精神懈怠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的危险
  1945年民主人士黄炎培在延安与毛泽东对话时从我国近代以前的历史演变中提出“历史周期率”的重大问题,指出:“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个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今天听来仍然振聋发聩,引人深思。“精神懈怠”会让一个人成为“温水青蛙”,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危险境地;会让一个组织缺乏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给事业带来灭顶之灾。经济学有一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日常的工作与学习。精神不仅是理想、是信念,也是力量、是魂魄。精神上的边际递减对于那些原本就意志消沉的人自不必多说,即使是对于那些最初踌躇满志的人,也会随着日复一日的热情消退与精力损耗,而最终认为既然已经流过汗、出过力了,就应该享享清福,从而在工作上得过且过、庸庸碌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潜移默化中消减了干事创业、拼搏进取的劲头。
  三、精神懈怠是会滋生蔓延相互传染的危险
  精神萎靡不振,整天浑浑噩噩,暮气沉沉,疲疲沓沓,拖拖拉拉,缺乏敬业精神,丧失职业道德,这种现象是一种传染病,会相互影响,滋生蔓延。一个人的松散疲沓会影响到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最终导致人与人之间、上下级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交叉感染。精神懈怠还具有上行下效的“示范效应”。“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吴王好佩剑,吴人多伤疤。”领导和上级的懈怠会直接影响到部属和下级。领导热衷应酬,沉湎于酒精的麻醉,不思学习,不谋训练,难免使整个单位陷入“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的状态。
  四、精神懈怠是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危险
  有学者曾言:观念的力量在早期是潜伏的,在某个时候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最危险的懈怠莫过于精神的懈怠,最可怕的丧失莫过于精神的丧失。回想当年清军入关之初,八旗兵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但后来的八旗之弟提笼架鸟,腐化堕落,完全没有了先辈们的精气神,在侵略者面前不堪一击,毫无还手之力,最终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精神和理想、意志、信仰、信念紧密相连,党员干部一旦存在精神懈怠,甚至颓废的现象,必然导致理想滑坡、意志淡薄、信仰缺失、信念动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精神懈怠的危险还是其他各种危险之源,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危险无不是从精神懈怠开始生根发芽的。人无压力轻飘飘,如果缺乏精神的支撑、没有明确的目标作指引,就很难全身心地付诸热情和投注精力。长期的精神懈怠必然导致能力素质的下降,必然导致与群众不断疏远,最终导致腐化堕落、退化变质。不仅尸位素餐,更为严重的会贻误难得的发展机遇、影响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推进、影响军队新的使命任务的完成、影响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中国的事能办好,关键在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是靠全体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的,是靠全体党员来躬身践行的。要克服精神懈怠,全体党员要从自身做起。
  五、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克服精神上的自我放松
  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既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养成的,只可能来源于坚持不懈的勤奋学习。学习不仅是一个人得以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与工作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提升自身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唯有将终身学习当成一种融入思想的理念,当成一种融入工作的动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据研究,人的大脑无论怎样使用,终其一生也不过使用或开发其中非常有限的一部分而已。所以,学习的大门开启之后将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与发掘。在这条“探宝”之路上,没有鲜花美酒,也没有香阁温床,更多的是与书为伴的孑然一身、灯下苦思的紧锁眉头。然而,只要有了担起学习之任的勇气,能把学习当成一种自觉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就不仅可以能使头脑变得聪慧,更能以知识积累和文化积淀陶冶情操、振奋精神,把学习的成效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科学的工作思路,转化为练打赢谋打赢的能力素质,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六、要树立忧患意识,通过坚持自我加压使自己处于永不停止的状态
  “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致丧败”。面对成绩和掌声,一个政党能否保持头脑清醒,是对先进与否最好的检测;一个人能否树立忧患意识,是对其进步与否最好的评判。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改革发展面临更为艰巨繁重的攻坚新挑战时,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面前,容不得丝毫懈怠。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某师为了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一夜急行军,在冰天雪地里翻山越岭行走了140华里,最终以比敌人先到五分钟抢占制高点,完成了对美军的合围之势。在这场极为悬殊的战争中,毛泽东同志的评价是美军“钢多气少”,我军“气少钢多”。这种“气”就源于对党和国家的深深忧患和强烈的军人职责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孜孜不倦、勇往直前的精神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保持饱满而昂扬的精神状态,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矛盾,以勇做先锋、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激发创新发展的活力,不仅成就一番事业,也成就壮丽多彩的人生。
  七、要完善制度机制,通过制度机制对全体党员形成持久的鞭策激励
  制度的作用已经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好的制度可以让一个坏人做好事,坏的制度却会让一个好人做坏事。因此,除了打牢“内功”,还要通过外部的制度机制形成对全体党员持续不断的鞭策与激励。搞好顶层设计,制定完善切实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真正形成一种靠素质立身的用人导向,使那些得到群众公认、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和晋升,使那些缺乏进取心、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干部受到问责和追究。全体党员要牢固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自觉做制度机制的执行者和维护者,变外在的他律为内在的自律,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躬身践行、磨炼砥砺,在制度的鞭策激励中培养打不垮、压不瘪的精神气质。
  【作者简介】
  李莉(1977— ),女,甘肃民勤人,南京政治学院军队政治工作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法学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朱平(1969— ),男,安徽安庆人,江苏省军区预备役一师三团,军事学硕士,研究方向:军队政治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人们对环境的感知是根据自己认为的环境意义来做出相应行为,这种反应带有情感色彩,并且需要建立在特定文化的理解之上。环境创造出来的空间能够激发和控制我们的行为,从而推动人际关系的发展。在这里我试图用“人”为媒介来传达环境信息,从人们的活动、行为出发,不同脉络下的环境具备不同的意义,而不是将环境的定义禁锢在文字范畴 。  关键词:环境;非言语;行为;线索  我们对环境的感知是带有个人色彩的整体反应
期刊
摘要:目前,全球性生态危机在不断加剧,促使人们环保意识增加,低碳经济在各领域都得到了应用与发展,低碳旅游也是重要的环保措施之一,推动了酒店管理模式的转型,为了使酒店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发展,本文基于低碳旅游的理念对酒店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低碳旅游;酒店;管理模式  近阶段,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加强,希望改变全球变暖的趋势,阻止生态危机的蔓延,于是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環保理念被提出,而酒店作
期刊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项目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住房的质量要求愈加严格。不少房产开发商从材料优化、根基夯实等方面严格把控,有效提高了住房质量。但在具体房屋施工中,仍然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就当下形势看,房屋渗漏是影响房屋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重点分析铁路项目办公房屋施工中发生渗漏的原因,探讨防水防渗工艺的质量控制,针对生产办公房屋中常见的房屋渗漏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房
期刊
摘要:土地不仅具有经济价值,也具有生态和审美价值。本文主要从乡土景观领域探讨促进人地和谐的审美观,并研究乡土景观独特的地域性赋予其的鲜明的朴实之美。本文将地域常识与艺术感觉结合起来,运用美学的眼光进行审视,探究在设计的同时感知美学形态,创造可持续的和谐景观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美学;乡土景观;土地美学;人地和谐  我们可以把景观定义为土地和物体所构成的地域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人文过程和人
期刊
摘要:张家口是红色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的城市之一,在发展红色旅游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基于此,首先分析了张家口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紧接着探讨了张家口红色旅游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包括基础设施薄弱、景区管理混乱、旅游内涵单一等,最后就如何完善张家口的红色旅游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景区管理、丰富红色旅游内涵等。  关键词:张家口;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生
期刊
摘要:乡村旅游的发展最早追溯到十九世纪的欧洲,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比较成功的规模化经营模式。我国具有多种多样的自然风景与相应的乡村面貌,具有巨大的乡村旅游价值可以开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内涵演进过程,并对国际上典型的国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比较,以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借鉴模式。  关键词:乡村旅游;内涵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攀升,人们对外出旅游的需求日渐增强,使得旅游业成为当前形势下的朝阳产业。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势下的经济发展理论指导和旅游业的多交叉多附带的产业实际,旅游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而面临当前旅游业存在的供给不足、供给错位、供给不均衡不合理等问题,旅游业俨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机遇与挑战  自从2015年11月,习近平总
期刊
摘要:数字出版中融合了许多先进技术,比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数字出版将传统的以纸介质进行图书出版的形式改为利用多介质对图书进行出版。数字出版物的大量发行,对相关图书管理人员要求也有所提升。而大学生对知识进行获取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数字出版物。这就对大学生图书管理人员内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文章对数字出版时代下大学图书管理员的素质进行阐述。  关键词:数字出版时代;大学图书管理员;素质  
期刊
一、大理行  很难得的一次忙里偷闲,算是给身心放个假。没有太多的提前规划,早上6点,我和儿子搭上了去机场的的士。办完登机手续后,便踏上了去云南的行程。很幸运,这天飞机没有晚点,7时30分准时起飞。须臾,当飞机在云层上面飞行时,从舷窗向外看去,我们仿佛置身于茫茫雪原之上,云彩在明亮的阳光下洁白如雪,那些凸起的云朵仿佛是莽莽雪域高原上堆积的雪山,晶莹剔透,煞是壮观。小眯一会后,在层峦叠嶂的岭南大地上,
期刊
摘要:为了打造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呼和浩特努力发展内蒙古旅游區域中心和中国特色旅游城市,而周边休闲旅游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离开定居地到异地逗留一定时期的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但在发展休闲旅游的过程中存在旅游产品单一,季节性较强,缺乏专业人才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呼和浩特及其周边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