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特色小镇作为一个新事物,正成为新常态下各地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和改革创新的新载体。建设河南航空特色小镇是具有历史传承、符合发展规律、切合河南省发展实际的重大决策和行政创新。文章通过对河南航空特色小镇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建设的蓝图构想,建设好河南航空特色小镇,加快产业升级转型。
关键词:特色小镇;航空;经济转型
传统意义上的航空小镇,又名通航小镇,是具备通用机场和各项通航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居民飞行需求的社区,亦或是围绕通航核心业务,可承载飞行学校、飞机租赁、商务休闲等众多经济业态的平台,如美国sprnce creek小镇、中国荆门爱飞客·航空欢乐小镇等。而本文中的航空小镇,主要是指航空城范围内具备商务居住、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指向的城镇化聚焦区。
一、河南航空特色小镇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河南正处于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时期
目前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产业发展和优化升级内在动力充足,再加上国家战略、世界范围的产业调整推动,为河南的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和空间。河南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推进结构调整,但长期形成的粗放的产业结构,主要有主导产业竞争力不强、技术水平低,导致质量效益差,经济发展滞慢,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河南产业结构层次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主导产业层次相对较低,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再加上城镇化进程滞后的制约,服务业发展空间及质量受到限制,第三产业对于经济结构的贡献被削弱,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被相当程度地阻碍,产业结构升级势必缓慢。在这种资源利用效率低、创新能力不足、环境影响严重等问题使其在推进河南经济前行的进程中渐显乏力,在旧有路径难以为继的情况下,特色小镇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倡导“产城融合”理念,在产业集群基础上叠加好旅游文化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集群、新产业,是传统集群产业的提升改造、转型升级的有效助力。
(二)航空产业依附于河南的特色“市场”
市场机制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因此如何调整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小镇建设的关键。特色小镇在创建过程中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确保特色小镇在实施运营方向上不偏航,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形成良好的运营机制。政府主要是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对于重要产业给予倾斜和优惠,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从而保证产业结构的协调化,保障发展方向不偏离轨道。此外,政府对于交通、能源这些市场竞争力较弱的基础行业,应设法保障其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化。特色小镇创建过程中市场主体作用不可忽视,企业作为特色小镇内产业项目的投资主体,要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借助龙头企业市场力量强大、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推动特色小镇建设,企业是结构调整的主力军,产业结构调整,归根到底是产品结构调整,通过创新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促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跟随市场信息不断更新及时做出反应的能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迅速进军新兴产业、占领新兴市场,能够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便利;另外,一些区域企业是特色小镇建设、管理和招商的主体,应全权负责特色小镇的开发。
二、河南航空特色小镇建设的蓝图构想
(一)文化底蕴深厚的航空小镇
特色小镇的文化特色应该是鲜活的、具体的,是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统一,能给人们带来各种新兴产业和历史经典的特色小镇的意念和意象,是文化内涵、自然环境、精神状态、生产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表现,同时又渗透于产业特色、生态特色、功能特色之中。河南省地大物博,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洛阳偃师,再到清王朝覆灭,共有4000余年的历史,河南省一直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七大古都河南省占有3个,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除此之外,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悠久的历史给河南省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地下文物、地上文物、馆藏文物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不仅如此,河南人杰地灵,老子、庄子等一批思想家,张衡一批科学家,再有文学家韩愈、“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等,河南省历史杰出人物有千余名载入青史,为小镇建设奠定文化基础。 河南省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那么建设文化底蕴深厚的航空小镇,要注意因地制宜,抓住优势,既立足乡土,传承历史,深入挖掘和发挥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和优势,又要引领未来发展,使地方文化特色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之能够对整个特色小镇的特色化发展产生导向作用。另外,突出地域河南的现实性,注重当代河南文化的更新与创造。文学、艺术(包括民间艺术及非物质文化艺术等)、建筑、学术、教育乃至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礼仪文化、企业文化等,这些都应当得到相应的传承。
(二)新型产业经济体系的航空小镇
河南是传统农业和能源原材料大省,产业大多处在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稳增长当务之急是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产兴城促就业,依城促产惠民生,以产业发展带动各项事业发展。
航空特色小镇具有明确产业定位、航空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空间载体,融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将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驱动。规划建设航空特色小镇,是河南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河南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每个航空特色小镇都要以独特的产业定位为核心,主要聚焦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兼顾历史经典产业,注重大众参与设计构想。坚持航空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优化结构,着力在市场潜力较大的领域培育新的竞争优势,集中力量在重点领域、重大技术、重要产品上取得突破,增强品牌劳动力,提高优势产品比重,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力度,推动传统产品改造升级,强化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航空特色小镇作为一个全新平台,以小镇发展强化产业发展支撑能力,通过项目整合、资源优化、功能集合助力新产业的培育、新生产力的生成,从而占领未来产业的新高地,实現产城互动,民众参与。
(三)生态型航空小镇
优美的环境能够得到众多人们的支持,建设航空小镇应该把握住本土的自然资源,利用环境的优势发展经济。新经济常态下,需要的是环保经济,河南省不仅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也有不少情趣各异的自然风光。目前全省共有风景名胜区26个,其中国家级4个,分别是嵩山风景名胜区、鸡公山风景名胜区、龙门风景名胜区、王屋山―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29个,其中国家级13个。建设航空小镇应着力考虑多边环境的保护,恢复原有的资源,进行环境的建设。
创新生态系统要经历起步、成长、进化等几个阶段,在航空小镇起步期政府部门的整体谋划与制度设计至关重要。空间环境是各类主体生存重要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创新生态系统内外部边界的界定。创新生态系统就要注意小镇内各主体的行为及其与内外部环境的关系建构,围绕价值理念识别关键驱动主体和要素、通过价值创造、价值分享不断吸引辅助要素加入,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不断调整巩固。
三、结语:
河南航空特色小镇将是河南省培育新产业、生成新生产力、促进新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举措。作为河南省经济升级新途径,建设航空特色小镇要充分利用河南省历史文化和产业优势,突出“航空”特色,引入其他先进的产业结构,通过资源整合、项目组合、功能集合,助力产业转型发展,以此促进经济升级转型。
参考文献:
[1]宋为,陈安华浅析浙江省特色小镇支撑体系[J].小城镇建设,2016(3)
[2]洪志生,洪丽明特色小镇众创平台运营创新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3]翁建荣高质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J].浙江经济,2016(8)
[4]陈良汉,周桃霞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设计[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5(11)
关键词:特色小镇;航空;经济转型
传统意义上的航空小镇,又名通航小镇,是具备通用机场和各项通航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居民飞行需求的社区,亦或是围绕通航核心业务,可承载飞行学校、飞机租赁、商务休闲等众多经济业态的平台,如美国sprnce creek小镇、中国荆门爱飞客·航空欢乐小镇等。而本文中的航空小镇,主要是指航空城范围内具备商务居住、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指向的城镇化聚焦区。
一、河南航空特色小镇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河南正处于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时期
目前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产业发展和优化升级内在动力充足,再加上国家战略、世界范围的产业调整推动,为河南的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和空间。河南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推进结构调整,但长期形成的粗放的产业结构,主要有主导产业竞争力不强、技术水平低,导致质量效益差,经济发展滞慢,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河南产业结构层次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主导产业层次相对较低,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再加上城镇化进程滞后的制约,服务业发展空间及质量受到限制,第三产业对于经济结构的贡献被削弱,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被相当程度地阻碍,产业结构升级势必缓慢。在这种资源利用效率低、创新能力不足、环境影响严重等问题使其在推进河南经济前行的进程中渐显乏力,在旧有路径难以为继的情况下,特色小镇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倡导“产城融合”理念,在产业集群基础上叠加好旅游文化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集群、新产业,是传统集群产业的提升改造、转型升级的有效助力。
(二)航空产业依附于河南的特色“市场”
市场机制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因此如何调整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小镇建设的关键。特色小镇在创建过程中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确保特色小镇在实施运营方向上不偏航,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形成良好的运营机制。政府主要是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对于重要产业给予倾斜和优惠,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从而保证产业结构的协调化,保障发展方向不偏离轨道。此外,政府对于交通、能源这些市场竞争力较弱的基础行业,应设法保障其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化。特色小镇创建过程中市场主体作用不可忽视,企业作为特色小镇内产业项目的投资主体,要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借助龙头企业市场力量强大、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推动特色小镇建设,企业是结构调整的主力军,产业结构调整,归根到底是产品结构调整,通过创新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促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跟随市场信息不断更新及时做出反应的能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迅速进军新兴产业、占领新兴市场,能够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便利;另外,一些区域企业是特色小镇建设、管理和招商的主体,应全权负责特色小镇的开发。
二、河南航空特色小镇建设的蓝图构想
(一)文化底蕴深厚的航空小镇
特色小镇的文化特色应该是鲜活的、具体的,是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统一,能给人们带来各种新兴产业和历史经典的特色小镇的意念和意象,是文化内涵、自然环境、精神状态、生产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表现,同时又渗透于产业特色、生态特色、功能特色之中。河南省地大物博,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洛阳偃师,再到清王朝覆灭,共有4000余年的历史,河南省一直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七大古都河南省占有3个,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除此之外,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悠久的历史给河南省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地下文物、地上文物、馆藏文物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不仅如此,河南人杰地灵,老子、庄子等一批思想家,张衡一批科学家,再有文学家韩愈、“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等,河南省历史杰出人物有千余名载入青史,为小镇建设奠定文化基础。 河南省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那么建设文化底蕴深厚的航空小镇,要注意因地制宜,抓住优势,既立足乡土,传承历史,深入挖掘和发挥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和优势,又要引领未来发展,使地方文化特色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之能够对整个特色小镇的特色化发展产生导向作用。另外,突出地域河南的现实性,注重当代河南文化的更新与创造。文学、艺术(包括民间艺术及非物质文化艺术等)、建筑、学术、教育乃至旅游文化、饮食文化、礼仪文化、企业文化等,这些都应当得到相应的传承。
(二)新型产业经济体系的航空小镇
河南是传统农业和能源原材料大省,产业大多处在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稳增长当务之急是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产兴城促就业,依城促产惠民生,以产业发展带动各项事业发展。
航空特色小镇具有明确产业定位、航空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空间载体,融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将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驱动。规划建设航空特色小镇,是河南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河南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每个航空特色小镇都要以独特的产业定位为核心,主要聚焦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兼顾历史经典产业,注重大众参与设计构想。坚持航空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优化结构,着力在市场潜力较大的领域培育新的竞争优势,集中力量在重点领域、重大技术、重要产品上取得突破,增强品牌劳动力,提高优势产品比重,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力度,推动传统产品改造升级,强化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航空特色小镇作为一个全新平台,以小镇发展强化产业发展支撑能力,通过项目整合、资源优化、功能集合助力新产业的培育、新生产力的生成,从而占领未来产业的新高地,实現产城互动,民众参与。
(三)生态型航空小镇
优美的环境能够得到众多人们的支持,建设航空小镇应该把握住本土的自然资源,利用环境的优势发展经济。新经济常态下,需要的是环保经济,河南省不仅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也有不少情趣各异的自然风光。目前全省共有风景名胜区26个,其中国家级4个,分别是嵩山风景名胜区、鸡公山风景名胜区、龙门风景名胜区、王屋山―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29个,其中国家级13个。建设航空小镇应着力考虑多边环境的保护,恢复原有的资源,进行环境的建设。
创新生态系统要经历起步、成长、进化等几个阶段,在航空小镇起步期政府部门的整体谋划与制度设计至关重要。空间环境是各类主体生存重要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创新生态系统内外部边界的界定。创新生态系统就要注意小镇内各主体的行为及其与内外部环境的关系建构,围绕价值理念识别关键驱动主体和要素、通过价值创造、价值分享不断吸引辅助要素加入,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不断调整巩固。
三、结语:
河南航空特色小镇将是河南省培育新产业、生成新生产力、促进新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举措。作为河南省经济升级新途径,建设航空特色小镇要充分利用河南省历史文化和产业优势,突出“航空”特色,引入其他先进的产业结构,通过资源整合、项目组合、功能集合,助力产业转型发展,以此促进经济升级转型。
参考文献:
[1]宋为,陈安华浅析浙江省特色小镇支撑体系[J].小城镇建设,2016(3)
[2]洪志生,洪丽明特色小镇众创平台运营创新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3]翁建荣高质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J].浙江经济,2016(8)
[4]陈良汉,周桃霞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设计[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