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很多中国学生在英语论文写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论文质量不高,可读性不强。根据这一现状,笔者在本文中着重分析了母语思维对英文论文写作在各个层面上的影响,并研究了对策,以帮助中国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英语论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母语思维;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影响;对策
一、 引言
用英语写学术论文要么是为了参加国际会议,促进学术交流,要么是在期刊上发表,使外国同行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此类文章的写作难点不在于写作材料的搜集和专业知识的多少,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如何让自己的英语论文在语言层面上达到要求才是他们最头痛的问题。语言过不过关,其实与他们的思维方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和载体,思维是人脑反映和认识客观现实的意识活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思维模式。西方模式如同直线切划,细分明析,注重抽象推理,以分析性思维为主要特点;而中国模式如同圆环内封,寻求直觉领悟,以综合性思维为其主要特点。在母语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中国学生写出的英语论文质量总是差强人意,语言晦涩难懂。
二、 原因分析
心理学认为,语言与思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语言依赖于思维,它随着思维的发展而发展。在写作过程中,大多学生用母语来构思文章的框架、段落及句子,想好之后再翻译成英语,从而形成一篇英语论文。但是在这样的作文中,往往语言漏洞百出,中式英语问题严重。由于在文化背景、思维模式及表达习惯方面的差异,中国学生在英语的写作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受到的母语的影响称为“迁移”,迁移现象有正负之分。
一般来说,学生在写作时所用到的写作策略及其自身所具备的母语写作能力有利于对作文整体的把握,能够提高作文的质量,这种正面影响就属于正迁移;反之,在写作过程中,由于作者无法完全摆脱汉语思维的干扰,就会出现蹩脚的中式英语,这种负面的影响属于负迁移。正是在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下,学生的论文中才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将对几个主要问题加以探讨并提出解决策略。
三、 母语思维对英文论文写作的影响
1. 词汇层面的影响
英汉两种语言的一大差别就是英语重形合,有形式上的变化;而汉语重意合,没有形式上的变化。在汉语语法中,词性没有语法标志,而在英语中有很多有语法标志的词。比如:“Thus interpreter should choose a best interpreting method to deal with the pragmatic vagueness”。这是一篇关于商务口译中模糊语的处理的论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因此,译者应选择一种最好的口译方法来处理模糊语的问题”。但是,由于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写作者忽略了最高级best前面应加定冠词the,而不是a。
再如:“It analysis the method through cognitive theory and explains the translation behavior”。这句话的意思是“本文将通过认知理论分析该口译方法,并解释翻译行为”。在这句话中,写作者忽略了“分析”的动词词性。汉字是孤立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外形变化,也没有显性的词类分别,可以随意地碰撞、组合,“分析”既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名词使用。但是英文词汇会有外形上的变化,动词“分析”和名词“分析”分别为“analyze”和“analysis”。
2. 句法层面的影响
英汉本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转换的过程中涉及多种因素,而无法一一对应起来,若按字面机械地对应起来,意思就会发生改变,同时也不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在英语写作中,多数学生会先想好汉语句子,再机械地翻译成英语,但是没有照顾到英语的表达习惯。比如:“Do investigation we come to a conclusion.”,在这句话当中出现了两个谓语“do”和“come”,不符合英语语法规则,意思也不明确。很明显,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通过调查我们得出了结论,因此句子可改为“We come to a conclusion through investigation”。
再如:“And summarize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pragmatic vagueness in business English negotiations”。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总结商务英语谈判中模糊语的积极影响。但是由于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这句话出现语法错误,缺少了主语。中文重意合,无主句在中文中是非常常见的,但是英文重形合,主语在英语句子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英文表达中必须根据上下文添加主语以保证形式上的完整。
3. 语篇层面的影响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Robert Kaplan (1966) 研究认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思维,在英语的语篇中,一般都是从主题句开始,开门见山,然后再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提供各种佐证材料来支撑主题句的意思。而东方人属于螺旋式思维,注重隐形连贯,先铺垫,后总结,写作者往往会从外围入手,最后才进入主题,所以在母语思维影响下写出的文章往往会让外国人觉得难以抓住中心思想。
此外,英语篇章中多用连接词来实现段落内部的连接,而在汉语段落中更倾向于通过语义来实现段落之间的连接,中国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很少用连接词,缺乏邏辑结构,所有信息混为一谈。因此,论文会出现篇章内容层次不清,段内衔接不自然的情况。
四、 在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中减少母语思维影响的对策
1. 明确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这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本质区别。因此在英语句子中要添加必要的连接词以保证形式上的完整。比如:“语言使人们可以在脑海中构造现实的图画,更清楚地认识现实世界。”在两个分句之间没有任何的连接词,但是意思非常明确。转换成英语时,就要照顾到英语的表达特点,加上必要的连接词以保证意思的完整。因此转换后句子应为“Language could help people form a picture of reality so that people could see this world more clearly.”。再如:“本文通过名词化的定义、名词化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研究了两种语言的名词化的差异,目的是让译者能更好地进行英汉互译。”在这个句子中,有三个分句,其间没有明显的连接关系。但译为英文时一定要将隐藏的逻辑关系显现出来。因此,该句应译为“Through the definition of nominaliz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ominalization in the E-C or C-E translation, this paper has studied the differences of nominaliz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which could help people better translate in practice.”。
2. 培养英语思维,减少中式英语
英语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这需要学习者加大语言的输入,扩大阅读量,为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相关知识的英文表达、用词特点、篇章结构等,以加强自身对语言的敏感度,培养英语思维的模式。在这个基础上,写作者才有可能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减少母语思维的干扰,同时降低中式英语出现的概率。
3. 反复校订、润色
中国学生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都存在汉译英的过程,将想好的汉语句子或短语用英语进行翻译。这样的论文翻译痕迹很重,因此需要对论文反复校订和润色,检查其用词、句子或篇章结构是否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五、 结语
本文从母语的思维影响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母语思维对英语论文写作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在实践中,由于受到母语思维的束缚,写作者在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若想提高英语论文写作水平,一定要加大语言的输入,促进英语思维的形成,从而避免母语的负迁移所带来的影响,并提高英语论文的语言质量。
参考文献:
[1]蒋凤霞.汉英翻译与写作中负迁移现象的实证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01-104.
[2]唐金灿,樊葳葳.母语思维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
[3]屠国元.思维模式差异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影响及对策[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238-243.
[4]王海平.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与翻译[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4):383 385.
作者简介:李娴,讲师,海南省海口经济学院。
关键词:母语思维;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影响;对策
一、 引言
用英语写学术论文要么是为了参加国际会议,促进学术交流,要么是在期刊上发表,使外国同行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此类文章的写作难点不在于写作材料的搜集和专业知识的多少,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如何让自己的英语论文在语言层面上达到要求才是他们最头痛的问题。语言过不过关,其实与他们的思维方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和载体,思维是人脑反映和认识客观现实的意识活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思维模式。西方模式如同直线切划,细分明析,注重抽象推理,以分析性思维为主要特点;而中国模式如同圆环内封,寻求直觉领悟,以综合性思维为其主要特点。在母语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中国学生写出的英语论文质量总是差强人意,语言晦涩难懂。
二、 原因分析
心理学认为,语言与思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语言依赖于思维,它随着思维的发展而发展。在写作过程中,大多学生用母语来构思文章的框架、段落及句子,想好之后再翻译成英语,从而形成一篇英语论文。但是在这样的作文中,往往语言漏洞百出,中式英语问题严重。由于在文化背景、思维模式及表达习惯方面的差异,中国学生在英语的写作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受到的母语的影响称为“迁移”,迁移现象有正负之分。
一般来说,学生在写作时所用到的写作策略及其自身所具备的母语写作能力有利于对作文整体的把握,能够提高作文的质量,这种正面影响就属于正迁移;反之,在写作过程中,由于作者无法完全摆脱汉语思维的干扰,就会出现蹩脚的中式英语,这种负面的影响属于负迁移。正是在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下,学生的论文中才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将对几个主要问题加以探讨并提出解决策略。
三、 母语思维对英文论文写作的影响
1. 词汇层面的影响
英汉两种语言的一大差别就是英语重形合,有形式上的变化;而汉语重意合,没有形式上的变化。在汉语语法中,词性没有语法标志,而在英语中有很多有语法标志的词。比如:“Thus interpreter should choose a best interpreting method to deal with the pragmatic vagueness”。这是一篇关于商务口译中模糊语的处理的论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因此,译者应选择一种最好的口译方法来处理模糊语的问题”。但是,由于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写作者忽略了最高级best前面应加定冠词the,而不是a。
再如:“It analysis the method through cognitive theory and explains the translation behavior”。这句话的意思是“本文将通过认知理论分析该口译方法,并解释翻译行为”。在这句话中,写作者忽略了“分析”的动词词性。汉字是孤立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外形变化,也没有显性的词类分别,可以随意地碰撞、组合,“分析”既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名词使用。但是英文词汇会有外形上的变化,动词“分析”和名词“分析”分别为“analyze”和“analysis”。
2. 句法层面的影响
英汉本属于不同的语系,在转换的过程中涉及多种因素,而无法一一对应起来,若按字面机械地对应起来,意思就会发生改变,同时也不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在英语写作中,多数学生会先想好汉语句子,再机械地翻译成英语,但是没有照顾到英语的表达习惯。比如:“Do investigation we come to a conclusion.”,在这句话当中出现了两个谓语“do”和“come”,不符合英语语法规则,意思也不明确。很明显,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通过调查我们得出了结论,因此句子可改为“We come to a conclusion through investigation”。
再如:“And summarize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pragmatic vagueness in business English negotiations”。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总结商务英语谈判中模糊语的积极影响。但是由于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这句话出现语法错误,缺少了主语。中文重意合,无主句在中文中是非常常见的,但是英文重形合,主语在英语句子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英文表达中必须根据上下文添加主语以保证形式上的完整。
3. 语篇层面的影响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Robert Kaplan (1966) 研究认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思维,在英语的语篇中,一般都是从主题句开始,开门见山,然后再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提供各种佐证材料来支撑主题句的意思。而东方人属于螺旋式思维,注重隐形连贯,先铺垫,后总结,写作者往往会从外围入手,最后才进入主题,所以在母语思维影响下写出的文章往往会让外国人觉得难以抓住中心思想。
此外,英语篇章中多用连接词来实现段落内部的连接,而在汉语段落中更倾向于通过语义来实现段落之间的连接,中国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很少用连接词,缺乏邏辑结构,所有信息混为一谈。因此,论文会出现篇章内容层次不清,段内衔接不自然的情况。
四、 在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中减少母语思维影响的对策
1. 明确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这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本质区别。因此在英语句子中要添加必要的连接词以保证形式上的完整。比如:“语言使人们可以在脑海中构造现实的图画,更清楚地认识现实世界。”在两个分句之间没有任何的连接词,但是意思非常明确。转换成英语时,就要照顾到英语的表达特点,加上必要的连接词以保证意思的完整。因此转换后句子应为“Language could help people form a picture of reality so that people could see this world more clearly.”。再如:“本文通过名词化的定义、名词化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研究了两种语言的名词化的差异,目的是让译者能更好地进行英汉互译。”在这个句子中,有三个分句,其间没有明显的连接关系。但译为英文时一定要将隐藏的逻辑关系显现出来。因此,该句应译为“Through the definition of nominaliz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ominalization in the E-C or C-E translation, this paper has studied the differences of nominaliz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which could help people better translate in practice.”。
2. 培养英语思维,减少中式英语
英语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这需要学习者加大语言的输入,扩大阅读量,为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相关知识的英文表达、用词特点、篇章结构等,以加强自身对语言的敏感度,培养英语思维的模式。在这个基础上,写作者才有可能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减少母语思维的干扰,同时降低中式英语出现的概率。
3. 反复校订、润色
中国学生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都存在汉译英的过程,将想好的汉语句子或短语用英语进行翻译。这样的论文翻译痕迹很重,因此需要对论文反复校订和润色,检查其用词、句子或篇章结构是否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五、 结语
本文从母语的思维影响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母语思维对英语论文写作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在实践中,由于受到母语思维的束缚,写作者在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若想提高英语论文写作水平,一定要加大语言的输入,促进英语思维的形成,从而避免母语的负迁移所带来的影响,并提高英语论文的语言质量。
参考文献:
[1]蒋凤霞.汉英翻译与写作中负迁移现象的实证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01-104.
[2]唐金灿,樊葳葳.母语思维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
[3]屠国元.思维模式差异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影响及对策[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238-243.
[4]王海平.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与翻译[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4):383 385.
作者简介:李娴,讲师,海南省海口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