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演绎不一样的精彩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83727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推动笔者所在学校教学方式的改革,促进校本教研的发展,推动教师专业的发展,笔者所在学校各教研组纷纷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为课堂注入了活力,为教师发展提供了平台,为有效教学提供了路径。它要求教师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彰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同课异构;有效教学;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109
  八年级历史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这一课通过讲述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中国加入世贸,让学生认识到新时期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方针,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中国也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其中,刘老师以中国首次举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主题,是2017年我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导入新课,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内容进行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围绕三个环节进行教学,环环相扣,逐步展开:
  第一环节:引导学生列举中国本世纪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第二环节:展示史料让学生将当前中国外交发展状况与建国初期外交发展状况做对比,启发学生思考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第三环节:为什么中国外交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突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关注本国利益的同时,中国也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刘老师通过学生对比阅读,帮助学生感知新时期中国外交成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可以说,这节课紧扣“中国梦——外交梦”这一主题展开,很好地完成了《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充分发挥了导学案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马老师也是以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以来,逐渐形成广泛的国际共识,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渐入佳境,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六次提及“一带一路”,对内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格局,对外与沿线地区合作共赢导入新课。指导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以史鉴今。充分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以五个问题贯穿全过程;
  问题一:新中国建国后,我国先后与哪些国家建交?建交对当时的中国有哪些积极意义?
  问题二: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为什么说都体现了我国外交事业的重大发展?
  问题三:以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说说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是什么呢?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历程中,经历了哪些不平凡的事件?
  问题四;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史上,《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中日建交》,两件举足轻重的大事,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这两幅图片所展示的历史事件吗?
  问题五: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归功于,我国国力稳定提高,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还有许多重大的成就,你能列举几件吗?
  马老师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对教材进行重新加工、重组、生成,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益。一堂课五个问题,通过导学案,尤其是史料的使用不仅清晰地概括了外交政策,而且透彻分析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通过讲授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认识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通过新教材的应用,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丛史出的能力;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独立质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节课结束了,它体现了两位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把握教材的能力,给我们奉献的精神大餐,意犹未尽,回味无穷。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进行了较为激烈的讨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刘老师根据学案导学,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任务,尤其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不一样的试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马老师通过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采用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用五个问题把教学内容串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外交主线,凸显了历史发展的线索脉络,历史发展的阶段特性,引导学生对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位教师根据导学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任务,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马老师通过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利用导学案,用五个问题把教学内容串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外交主线,引导学生对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同课异构体现了不同教师的个性和教学风格、体现了不同教育工作者思想的碰撞、体现了每个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价值,同课异构活動的价值最终实现了教师由一般型向反思型转变,由学习型向研究型转变,在反思中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研究中提高了教师的学科素养。
其他文献
近日,钟祥市通过暑期“关爱留守生,教师访万家”活动,对家校管理实现无缝对接,全面扫除留守学生安全管理盲点。
对北冰洋楚科奇海海冰分布、厚度、气/冰/海界面温度场观测,钻取海冰冰芯,观测冰结构的变化,发现3种海冰组合结构: 1)表面融化型; 2)表面和底部融化型; 3)整体融化型. 海冰结
摘要: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尝试,并对多媒体教学进行了探索创新。总结出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速度,提高教学效率,是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徑之一。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英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100  二十一世纪既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
摘要:本文从教育信息化在中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教育信息化在高中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中;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1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各种多媒体形式在教育领域中实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目前我国中学教学中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教育其他发达国家
摘要: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初中历史课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主要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102  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体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初中历史课堂给人以耳目一
摘要:在乡村,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能正确看待,存在很多误区。因此,作为乡村教师,我们要多与家长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帮助孩子们全面协调发展,长大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乡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沟通;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103  从事乡村教育多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也是学校教育的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高考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学习潜力以及在科学史观的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三;历史复习;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104  一、安顺二中高三历史备考的阶段分布(如表)  二、一轮复习  时间:高二下学期到高三上学期,必修三本书加选
摘要:色彩教学是美术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教学对培养学生在色彩的审美修养、造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浅析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怎样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怎样让学生不断地提高学习色彩的能力。  关键词:色彩教学;分析交流;色调统一;单一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
一、[教材分析]rn本节内容主要侧重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特别是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课本用了两个案例(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来分析.并且
期刊
摘要:新课标倡导探究式教学方法,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学科内容,同时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究式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力与运动的关系”讲解时,传统方法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力与运动;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