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中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uew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挫折是人生的伴侣,生活无处不挫折。家长不必费尽心机去制造挫折,只需带孩子融入真实的生活,真诚地引导孩子对待挫折就行。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经常有机会与校长、德育主任们一起探讨生命教育、家庭教育等问题。有一次,当我和几位校长、老师谈到挫折教育时,大家很热烈地围绕“挫折教育应该渗透教育还是集中教育”这一话题讨论起来。
  讨论到最后,我们达成了共识:在学校,挫折教育应该以渗透教育为主,集中教育为辅,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那么在家庭中呢?我的观点是,倾向于渗透教育。因为家庭是生活现场,是家庭教育的现场,毕竟有别于学校;而且大多数家长也不一定具备专业教师创设情境的能力,如果刻意为之,往往弄巧成拙。再者,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挫折其实就已经很丰富、多元了,家长只要把握好教育契机,完全可以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挫折必须亲自体验
其他文献
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家族代际间遗传除了DNA遗传,父母的行为模式会通过“表关遗传”的方式带入孩子的人格特质。  六月末的初夏,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阳光时而透出云层,时而躲在云端。那天下午,在学校的推荐下,几位家长冒着湿热与零星细雨来到笔者的心理咨询室,一场关于个人成长的咨询访谈在这里展开。  一位努力打拼的女儿  济济一堂,我与大家简单寒暄过后,便开始现场的咨询访谈。一位30来岁叫小星的女子,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