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雪飘飞,瑞兆丰年,在这储藏收获,放飞梦想的季节,我很荣幸借助《吉林农业》这一平台,向长期关心支持白山市“三农”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朋友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奋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兄弟送去最殷切的期望和美好的祝愿!
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腹心地带,素有“立体资源宝库”、“长白林海”之美称。是我国重要的人参种植、加工、销售集散地,是山野菜、食用菌、林蛙的重要产区,是全国著名的“矿泉城”、“绿色食品城”和“特产名城”,是“中国人参之乡”、“中国西洋参之乡”、“中国林蛙之乡”、“中国红景天之乡”和“中国黑木耳之乡”。
2010年,白山市按照统筹推进“三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为目标,重统筹、强基础,抓特色、上项目,增收入、惠民生,强力推进五个建设,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总体上看,特色产业、劳务经济、牧业增长加快,二、三产业稳步攀升,农业趋于平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71亿元,同比增长14.6%,农民人均收入预计达到5924元,同比增长12%。
1.现代农业建设实现新突破 扎实推进粮食高产示范区建设,完成9个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农业生产做到了三个到位:科技推广到位。全市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达到15.6万人次。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70万亩、地膜覆盖技术22万亩、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20万亩、病虫害防治62万亩;物资投入到位。全市农业生产投入资金4.34亿元,用种2000吨、化肥13840吨、农膜1120吨;结构调整到位。粮食播种面积85万亩,蔬菜播种面积8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万亩。全市“三品”认证总数量已达到300个,建设了3个绿色产业示范园区。
2.特色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七大产业板块,引导优势产业实现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中药材面积达到15万亩,林蛙回捕量达到1.3亿只,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落实了40个人参生产小区建设,人参和西洋参GAP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12个人参产业项目稳步推进,2010年完成投资8.9亿元。积极推进万亩棚膜经济建设,全市新落实棚膜蔬菜12000亩,已完成建设棚膜12500亩。2010年特产产值达到50亿元,同比增长20%。
3.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新突破新培育省级龙头企业5户,新培育村级企业20户,村级产业化基地20个。重点项目发展迅速,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全市23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2010年完成投资14亿元。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510户,省级龙头企业达到33户,市级龙头企业达到85户,全市农业产业化产值预计实现100亿元,同比增长20%。
4.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 全市启动实施了“百村示范、村村提升”工程,用3年的时间,建设高标准示范村100个,并通过“以1带4”的方式,带动全市其他400个村改善提升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百日会战”,组织112个市直机关和部分省属企事业单位,对全市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结对帮扶。全市新农村建设共落实产业发展项目459个,社会公益事业项目445个,水、电、路、气、房基础设施项目344个,资金投入总额达6.5亿元。完成了1397户泥草房改造任务,新修农村公路198公里,完成农村饮水工程投资1756万元,解决了3.5万人的饮水问题。
5.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实现新突破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靖宇县积极推进了农村土地确权试点。大力发展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389个,工商注册达到37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达到3.84万人。进一步加大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全市新建农村信息站100个。积极落实惠农政策,全市落实三项补贴2965万元,落实农机购置补贴680万元,全部发放到位。扎实推进了农民技能培训。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已达到3.6万人次,开展绿色证书培训3524人,带动转移劳动力达5万人次,农民劳务收入达到3.5亿元。
2011年,白山市农委将按照统筹推进“三化”建设的要求,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加快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抓好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农业生产总值力争达到82亿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694元,同比增长13%。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满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面对新时期的发展机遇和奋斗目标,我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戮力同心,顽强拼搏,努力再谱白山农业发展的辉煌篇章。
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腹心地带,素有“立体资源宝库”、“长白林海”之美称。是我国重要的人参种植、加工、销售集散地,是山野菜、食用菌、林蛙的重要产区,是全国著名的“矿泉城”、“绿色食品城”和“特产名城”,是“中国人参之乡”、“中国西洋参之乡”、“中国林蛙之乡”、“中国红景天之乡”和“中国黑木耳之乡”。
2010年,白山市按照统筹推进“三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为目标,重统筹、强基础,抓特色、上项目,增收入、惠民生,强力推进五个建设,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总体上看,特色产业、劳务经济、牧业增长加快,二、三产业稳步攀升,农业趋于平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71亿元,同比增长14.6%,农民人均收入预计达到5924元,同比增长12%。
1.现代农业建设实现新突破 扎实推进粮食高产示范区建设,完成9个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农业生产做到了三个到位:科技推广到位。全市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达到15.6万人次。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70万亩、地膜覆盖技术22万亩、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20万亩、病虫害防治62万亩;物资投入到位。全市农业生产投入资金4.34亿元,用种2000吨、化肥13840吨、农膜1120吨;结构调整到位。粮食播种面积85万亩,蔬菜播种面积8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万亩。全市“三品”认证总数量已达到300个,建设了3个绿色产业示范园区。
2.特色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七大产业板块,引导优势产业实现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中药材面积达到15万亩,林蛙回捕量达到1.3亿只,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落实了40个人参生产小区建设,人参和西洋参GAP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12个人参产业项目稳步推进,2010年完成投资8.9亿元。积极推进万亩棚膜经济建设,全市新落实棚膜蔬菜12000亩,已完成建设棚膜12500亩。2010年特产产值达到50亿元,同比增长20%。
3.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新突破新培育省级龙头企业5户,新培育村级企业20户,村级产业化基地20个。重点项目发展迅速,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全市23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2010年完成投资14亿元。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510户,省级龙头企业达到33户,市级龙头企业达到85户,全市农业产业化产值预计实现100亿元,同比增长20%。
4.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 全市启动实施了“百村示范、村村提升”工程,用3年的时间,建设高标准示范村100个,并通过“以1带4”的方式,带动全市其他400个村改善提升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百日会战”,组织112个市直机关和部分省属企事业单位,对全市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结对帮扶。全市新农村建设共落实产业发展项目459个,社会公益事业项目445个,水、电、路、气、房基础设施项目344个,资金投入总额达6.5亿元。完成了1397户泥草房改造任务,新修农村公路198公里,完成农村饮水工程投资1756万元,解决了3.5万人的饮水问题。
5.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实现新突破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靖宇县积极推进了农村土地确权试点。大力发展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389个,工商注册达到37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达到3.84万人。进一步加大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全市新建农村信息站100个。积极落实惠农政策,全市落实三项补贴2965万元,落实农机购置补贴680万元,全部发放到位。扎实推进了农民技能培训。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已达到3.6万人次,开展绿色证书培训3524人,带动转移劳动力达5万人次,农民劳务收入达到3.5亿元。
2011年,白山市农委将按照统筹推进“三化”建设的要求,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加快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抓好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农业生产总值力争达到82亿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694元,同比增长13%。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满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面对新时期的发展机遇和奋斗目标,我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戮力同心,顽强拼搏,努力再谱白山农业发展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