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分析

来源 :经济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c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1992-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检验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对第三产业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服务贸易出口能促进第三产业就业显著增加,而服务贸易进口由于替代效应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但由于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等原因表现并不显著。因此,我国可以通过发展第三产业、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和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更好的挖掘和发挥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
  关键词:服务贸易;就业效应;状态空间模型
  中图分类号:F75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12-0041-05
  一、引言
  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中国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而就业状况迅速恶化的情况。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解决失业问题仅靠国内的消费和投资推动难以实现,这就有必要通过多渠道借助多途径进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贸易对经济增长进而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从实践来看,我国加工贸易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并继续为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路径和实现渠道,这一点已为众多学者研究所证实。
  目前国内外关于服务贸易的研究落后于服务贸易的发展。从已有的文献看,关于贸易与就业的分析,多限于货物贸易尤其是加工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分析。事实上,目前服务业约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3,服务贸易成为世界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领域,服务贸易对就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值得关注。对中国而言,服务贸易更是经历了一个“黄金十年”。从2000年到2011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从660亿美元增长到4 191亿美元,年均增长18.3%,世界排名也由第12位上升到第4位。201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 715亿美元,增速为12%,比货物贸易增速高出近一倍。服务贸易的三高特点、历经辉煌的加工贸易步入瓶颈、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倍受关注,都使得服务贸易对就业的贡献值得期待。
  二、文献综述
  就业、失业和贸易问题历来备受关注,关于贸易和就业的关系问题也是学者们进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国内外已有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成果。贸易和就业的关系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剩余产品出口”(Vent for Surplus)模型,该模型体现了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而凯恩斯和马克洛普(F·Machlup)则提出了外贸乘数理论。更多的是关于贸易就业效应的经验研究,Sapir和Schumacher(1985)分析了欧共体成员国与其他经合组织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贸易的扩张对就业的影响,发现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会使其失业增加。Biscourp(2007)的研究认为法国最终产品进口增加与工作岗位减少之间存在明显的强相关关系。明娟等(2010)建立了一个扩展的劳动力需求动态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出口对制造业就业有显著的正影响。
  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外对服务贸易与就业关系的研究成果较少。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世界服务贸易起步较晚,并且由于其生产和消费同步、无形且不可存储等导致难以全面准确的计量,给服务贸易的实证研究带来困难;二是关于货物贸易正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能否完全适用于服务贸易还尚存争议。尽管如此,关于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的相关研究仍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周申、廖伟兵(2006)利用投入产出法对服务贸易就业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认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能够带动就业且服务贸易就业效应大于工业贸易[1]。赵成柏(2009)以我国1982—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我国服务贸易变化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2]。范爱军、李菲菲(2011)采用1982—2010年间服务贸易进出口和就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来看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对促进就业都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特别是服务贸易出口更有利于我国就业总量的扩大[3]。由此分析,关于我国服务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服务贸易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中,相应动态分析尚不多见。本文尝试把服务贸易对就业的动态影响运用空间动态模型进行深入研究。
  三、模型、方法和数据
  (一)模型的建立及方法
  关于贸易的就业效应,在实证方面的相关文献,按照其研究模型大致有三类。一是要素含量法(factor content approach),在“南北贸易”及其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中经常使用[4]。二是增长核算法(growth accounting approach),将就业变动的影响因素分为国内需求、贸易和要素生产率三部分,据此估计贸易的就业效应[5]。三是计量回归法(the econometric approach),基于需求方程,分析贸易及其他一系列相关影响因素的就业效应[6]。
  本文的分析采用第三种方法,借鉴Hine和Wright(1998)的思想,将基于内生的生产函数,通过把贸易作为技术变量引入对传统的Cubb-douglas生产函数进行变换构建实证模型[7],具体模型构建过程如下:
  Yt=AtKtαLtβ 0<α,β<1(1)
  At=eλMtρXtθ 0<λ,ρ,θ<1(2)
  式(1)中t代表时间,Y代表实际产出,K和L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力,α和β分别为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A为技术水平。式(2)中X和M分别代表出口导向率和进口渗透率,λ、ρ和θ为相应变量的参数。将式(2)代入(1)用对数表示并进行整理,推出劳动力需求数量取决于产出水平、资本存量、出口导向率和进口渗透率,具体方程如下:
  LnLt=α0+α1LnYt+α2LnKt+α3LnXt+α4LnMt+εt(3)
  方程(3)是目前国内的相关文献用来分析贸易的就业效应时依据的计量模型,从现有文献分析来看,该模型主要用来分析目前制造业加工贸易对就业的固定效应,并未能体现加工贸易对就业的动态影响。从简单的数据序列分析也可看出,贸易在进出口形势复杂多变的局势下对就业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文试图用该模型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对就业的动态影响,运用状态空间模型进行模拟。基于此,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对方程(3)进行修正,构建如下变参数模型[8]:   量测方程:LnLt=α0+α1LnYt+α2LnKt+sv1tLnXt+sv2tLnMt+εt(4)
  状态方程:sv1t=φsv1t-1+υt
  sv2t=σsv2t-1+μt
  本文主要考察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所以只把出口导向率X和进口渗透率M的就业弹性系数sv1t和sv2t设置为时变参数,且假设其遵循一阶自回归,其中sv1t表示出口导向率对就业的动态影响,sv2t表示进口渗透率对就业的动态影响;产出水平和资本存量对就业的弹性设置为固定值,只考虑他们的平均敏感度。
  (二)变量及数据
  由于服务贸易部门多分布于第三产业,服务贸易所吸纳的劳动力也多分布于第三产业,因此我们分析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将集中关注服务贸易对第三产业就业的影响。L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相关数据由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来,单位为万人。Y为产出变量,用第三产业增加值来衡量,采用的是经GDP平减指数折算的以1992年为基期的实际值,单位为亿元。K为资本变量,本文采用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来替代,为消除物价影响,同样用1992年为基期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了折算,相关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X为出口导向率,分别用历年服务贸易出口额经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价换算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比来度量。M为进口渗透率,分别为历年服务贸易进口额用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价换算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比来度量。需要说明的是历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数据来源为WTO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库(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且遵循WTO有关服务贸易的定义,中国服务进出口数据不含政府服务。样本总区间为1992—2012年。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状态空间模型是动态时域模型,以隐含着的时间为自变量,其在经济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正在增加。状态空间模型起源于平稳时间序列分析,当用于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时,需要将非平稳时间序列分解为随机游走成分(趋势)和弱平稳成分两个部分分别建模。含有随机游走成分的时间序列又称积分时间序列,因为随机游走成分是弱平稳成分的和或积分。当一个向量值积分序列中的某些序列的线性组合变成弱平稳时就称这些序列构成了协调积分(cointegrated)过程。本文就随机游走成分和弱平稳成分两部分分别建模,Aoki和Cochrane等人的研究表明:很多非平稳多变量时间序列中的随机游走成分比以前人们认为的要小得多,有时甚至完全消失。状态空间模型不仅能反映系统内部状态,而且能揭示系统内部状态与外部输入和输出变量的联系。
  (一)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状态空间模型要求模型中的变量是平稳的或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必须对变量做ADF单位根检验,以测定变量是否稳定。利用Eviews6.0软件,分别对变量 lnl、lnx、lnm、lny、lnk进行平稳性检验,取5%作为显著水平,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各变量的ADF检验统计量的绝对值是小于对应临界值的绝对值,表明这些变量是非平稳的;同时这些变量的一阶差分的ADF统计量的绝对值均大于对应临界值的绝对值,因而,一阶差分是平稳的,而且是一阶单整序列,这进一步说明变量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二)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价法,对变量lnl、lnm、lnx、lny、lnk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其中最优滞后项按照AIC最优信息准则确定为2,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的最大特征值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各变量之间在5%的显著水平下是存在协整关系的。
  (三)状态空间模型的估计及结果分析
  运用Eviews6.0软件的SSpace功能对量测方程(4)以第三产业就业为因变量进行动态估计,结果如下:
  LnL=2.365 771+0.177 089LnY+0.026 542LnK+sv1LnX+sv2LnM(5)
  (6.306 490) (6.088 129) (0.926 597) (1.630 168)(-0.167 780)
  其中括号内的值为Z统计量,sv1和sv2分别表示出口导向率和进口渗透率对就业的动态影响。图1显示了sv1t和sv2t的变动趋势,由出口导向率sv1t的估计值可知,其极值区间为[1.210 894~1.740 565],均值为1.570 621,这表明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对第三产业就业有较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不过从图1可以看出这种拉动作用在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5年之前波动较大,之后这种促进作用相对变得平稳有时呈微弱上升趋势。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90年代乃改革开放初期服务贸易呈现较为快速的增长所致。之后十几年中除2009年前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服务贸易的出口有所下降,服务贸易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外,从整体可以看出服务贸易对就业有较为平稳的正向促进作用。周申、廖伟兵(2006)对服务贸易对就业的经验研究中的测算结果显示,在这一时期,服务出口带动的就业数量、出口带动就业数量占全国职工总数比重和出口带动就业数量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比重各指标都呈现出稳定的上升趋势,这与本文的研究结论相一致。这就体现出服务部门出口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较大,这与我国入世后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以及由此对服务出口产生的促进效果密切相关。从另一方面来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就业主要集中在国际旅游业、运输业等,而知识含量高的国际金融业、电信产业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进口渗透率sv2t的极值区间为[-0.312 34~2.674 947],均值为0.047 946。这种结果显示服务贸易的进口也有较小的就业促进作用,这与我们的预期和已有的经验分析结果出现了反差。但经过分析发现,服务贸易对就业的大幅促进作用仅在90年代初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之后却表现为负面阻碍作用,把反常年份剔出后重新计算,进口渗透率sv2t的极值区间为[-0.312 34~0.954 022],均值为-0.243 38,表明服务贸易进口阻碍了就业增长,不过这种阻碍作用并不突出,这与高静(2008)以甘肃为样本进行经验分析时所得出的结论相一致。   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的是自1995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一般来说,贸易顺差促进就业,贸易逆差形成服务进口从而替代就业,减少就业数量。美国就是一个倡导以服务贸易顺差创造就业机会的国家。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为896亿美元,巨大的服务贸易逆差是否造成进口替代,进而大幅度减少了服务贸易就业的数量呢?从我国的服务贸易结果分析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特殊,服务贸易差额变化较大的几个部门是商业服务、金融保险、旅游、科学研究事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把这些部门进一步对比来看发现,商业服务部门和旅游业在服务贸易顺差中的比重增长迅速,而金融保险、科学研究事业和综合计算服务业在贸易逆差中的比重上升较快,而前者的就业效应要明显大于后者。由此可以推出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发生了劳动密集型服务顺差增加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逆差增加的状况,劳动密集型服务顺差增加所产生的就业增进效应超过了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逆差增加的就业替代效应。因此虽然我国服务贸易在总体上处于逆差地位,但服务贸易仍有助于促进就业吸纳。
  除服务贸易进出口对就业产生影响外,我们还发现实际产出对就业影响较大而且作用比较显著,产出每增长1%能带动0.177 089%,这可能是由于第三产业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两者互为促进,所以第三产业产出的增加会较为显著的带动服务贸易出口进而带动就业增加。而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使就业增长仅为0.026 542,这与我们的预测有一定的出入,可能是因为数据的可得性等原因造成的。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检验,发现在样本区间内服务贸易进出口对第三产业就业确实存在影响,服务贸易出口能带动就业的增加,这种正向的带动作用在90年代初期有较大波动,之后表现一直相当平稳;而服务贸易进口对就业有较弱的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作用和服务贸易出口的促进作用相比并不显著,这与赵成柏(2009)和崔猛(2010)所得出的结论相一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本文选取样本期内我国服务贸易的内容和结构偏向于传统的服务部门所导致[9]。从整体来看,服务贸易进出口对就业有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的发挥与我国服务贸易结构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加大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第三产业是服务贸易得以发展的基础,服务贸易的内容基本上包含在第三产业中(社会福利性服务与国家行政服务除外),各国在服务贸易方面的竞争,实际上主要是第三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较量。同时,服务贸易与第三产业之间存在互为促进的关系,服务贸易的发展可以为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为服务贸易的发展和服务贸易就业效应的发挥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长期以来一直偏低,不仅与世界第三产业发展的平均水平相距甚远,而且低于国民经济发展应有的水平。从1993年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基本处于逆差状态,究其根源是由于我国第三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导致的。
  发挥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取决于服务贸易的发展,而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是第三产业。目前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短板”的现实已引起多方重视,可以考虑从引入竞争入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第三产业的整体开发和管理水平;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提升第三产业科技含量。
  2. 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目前,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的低附加值项目,而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我国服务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而服务贸易的逆差则主要集中在运输、保险、专利权和特许权服务及咨询服务等领域。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够合理,金融、保险、咨询和信息等技术含量高的现代生产性服务领域比例偏低。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重要来源,也是进一步挖掘服务贸易就业效应的重要领域。
  服务贸易的结构优化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方面要立足服务贸易领域现有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发展传统服务贸易;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深化生产服务业改革,完善政策扶持体系,促进生产服务业互动和推进生产服务业开放等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贸易[10]。
  3. 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继续发挥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推进,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出口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为服务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以服务外包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正在把知识密集性和技术密集性的高附加值工作岗位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就为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发挥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尤其是为我国760万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11]。由此看来,如何更深层次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并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成为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就业效应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周申,廖伟兵.服务贸易对我国就业影响的经验研究[J].财贸经济,2006,(11):73-77.
  [2]赵成柏.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分析——基于1982—2006 年时序数据的计量检验[J].改革与战略,2009,(6):136-139.
  [3]范爱军,李菲菲.服务贸易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研究——基于1982—2010年数据的协整分析[J].福建论坛,2011,(9):10-14.
  [4]Wood Adrian.North-South Trade,Employment and Inequality: Changing Fortunes in a Skill-Driven World[M].Oxford:Clarendon Press,1994.
  [5]Martin J., J.Evans.Notes on Measuring the Employment Displacement Effects of Trade by the Accounting Procedure[J].Oxford Economic Papers,1981,33(1):154-164.   [6]Milner C., P.Wright.Modelling Labour Market Adjustment to Trade Liberalization in an Industrializing Economy[J].Economic Journal,1998,(108):509-528.
  [7]Hine R., P.Wright.Trade with Low Wage Economies,Employment and Productivity in UK Manufacturing[J].Economic Journal,1998,108(450):1500-1510.
  [8]Windmeijer Frank.A Finite Sample Correction for The Variance of Linear Efficient Two- Step GMM Estimators[J].Journal of Econometrics,2005,126(1):25-51.
  [9]崔猛.中国服务进出口贸易对第三产业就业效应——基于1982-2008年VAR和VEC的计量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1,(1):79-81.
  [10]朱根.服务角色转型与信息服务贸易创新[J].商业研究,2011,(5):7-13.
  [11]高静.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分析——基于甘肃省贫困地区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8,(6):84-87.
  责任编辑、校对:关 华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Employment Effect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Based on the state space model of the test again
  Geng Limin, Shen Wenx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1992-2012 years of time series data, we use state space model to test if import and export of our country's service trade can influence employment of the third indus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rvice trade export can promote the third industry employment significantly, and service trade has import substitution effect and has the negative impact on employment, but the negative influence is not significant because of the structure of service trad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we should develop the third industry and optimize service trade structure, so we can utilize employment effect of service trade better.
  Key words: Service trade; Employment effect; State space model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住房商品化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房地产业渐渐从稳定发展走向了发展过热的阶段。为此,国家出台了大量的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从土地供应政策的三个角度即土地供应量、土地供应方式和土地供应结构方面分析其与土地价格的关系,可深化研究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机制及其对房地产价格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土地政策;房地产价格;主体功能区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要: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有利于制造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且具有生态效益。在短期内,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会引起碳生产率的降低;但随着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服务化对碳生产率的负向影响转为正,促进制造业碳生产率的提高。碳生产率与制造业服务化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且呈U型。  关键词: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碳生产率;珠三角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6-0
期刊
摘要:近年来,类型学或类型研究在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基于理论的资源基础观、组织战略和业务类型等研究大多相对独立并缺乏整合。引进类型学的理念,可以发掘其中的潜在联系,从而分类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脉络。这有助于通盘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影响和决定因素,全面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和内涵,建立以理论为基础的分类逻辑,从而更好地指导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关键词:人力资
期刊
我国的天然气资源丰富,来源广泛。丙烷是天然气中所含低碳烷烃的重要组分,催化选择氧化丙烷这一课题具有工业应用和理论研究的双重价值。但由于丙烷的稳定性和丙烯醛的活泼性,该反应对催化剂的要求苛刻,有关的研究并未取得重大的突破。因此,对该反应的应用基础研究,特别是催化作用的研究显得极为迫切。Mo—Te—O催化剂体系是这一反应的高效催化剂,但研究主要集中于M1和M2相,正交TeMo5O16相和单斜TeMo5O16相在丙烷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应用几乎没有得到研究。
   丙烷氧化活化反应中,正交TeMo5O16相
摘要:日常耐用消费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环保程度,对大众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企业通过信息披露机制反映自身关于企业污染、治理方面的信息,可反映企业产品的环保程度,有利于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企业,更好地反映产品的品质信息。企业披露高质量的环境信息,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利于发展与消费者、政府间的互信机制,有利于强化企业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日常耐用品;环境信息披露
期刊
摘要: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中国农村地区农户健康人力资本对种植业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健康测量指标都影响到农户的种植业收入,但不同健康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其中自评健康(SRH)的影响最为显著。身体质量指数(BMI)和热量摄入与农户收入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其边际效应的转折点分别为28.68kg/m2和5164.36kcal。此外,年龄和教育等
期刊
摘要:目前,“钱荒”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缺陷,自身规模小、风险大、信用度低,以及政府政策扶持力度比较薄弱等。因此,要改变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应从金融服务体系、政府政策扶持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三方面入手。  关键词:融资;风险投资;信用担保;风险补偿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12-002
期刊
摘要:中国与美国能源库兹涅茨曲线是存在的,中国将在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左右到达能源消费总量拐点,产业结构变化影响较弱,经济危机反而刺激了能源消费;美国在2007年前后已经到达拐点,第三产业产值与工业比值每提高1个百分点,会减少大约1百万吨标准煤,每次经济危机会减少当年3千万吨标准煤。通过对比可知,目前中国属于高能耗模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应对经济危机应发挥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从而达到优胜劣汰实现
期刊
摘要:大学生创业意愿有多方面影响因素,重点是社会网络因素。家人、学校等社会网络强关系通过影响创业态度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并作用于创业意愿,网络榜样力量也会对创业意愿产生积极影响。家人、学校等外部因素要给与大学生支持、鼓励和经验传授,给予创业实践帮助,大学生自己要注重积累创业资源,提高创业意愿,通过正向的创业态度和创业效能感来影响创业意愿。  关键词:创业意愿 ;强关系 ;弱关系 ;创业态度 ;创业
期刊
摘要:如何减缓能源消费的过快增长是应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投入产出分析原理和无残差的完全结构分解法(MRCI)量化分析发现,产出规模效应和生产结构效应对中国能源消费增长起到主导作用,是主要驱动因素,而中国能源强度效应能有效抑制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人口规模效应和人均生活能耗效应对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依靠技术创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控制人口增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