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沉浸式动画的临场维度与美学意蕴

来源 :现代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yu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浸式动画是新媒体动画中具有可交互性与多视角性的一类艺术形式.相比传统叙事动画,沉浸式动画通过结合现实视角与虚构空间让观众更能感受到临场审美体验.临场感分为心理维度与生理维度上的沉浸.结合分析戏剧“第四面墙”理论得知,心理维度沉浸的核心是观众心理距离的达成,而观众对作品的心理距离则根据由沉浸式媒介所营造的临场维度的变化而变化.按照沉浸式动画的浸入程度与叙事体验,临场维度可分为旁观者、参与者、沉浸者与亲历者.在动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承载媒介催生了不同的审美特征,而沉浸式动画打通了体验者与媒介之间的审美藩篱,尽可能降低了艺术欣赏对于体验者的门槛与要求,以其最直接也是最本质的沉浸式美感打动体验者.
其他文献
先秦士人进行道德观念传播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如何在尊重人、重视人情感的前提下实现人道德的生活“情理交融”从而造就真正具有道德意识的人呢?基于近年来人文社科领域情感
从跨文化理论和叙事传输理论视角出发,对中西媒体英语叙事性新闻的读者接受度进行调查.问卷从叙事传输、移情、认知获取难易、认知视角理解、跨文化体验五个维度出发,调查了《华盛顿邮报》和《中国日报》笔下关于"户口"的报道在英语国家受众中的实际接受效果.研究表明,西方受众对《中国日报》报道的接受度均低于《华盛顿邮报》.我国外宣媒体的叙事方式应更好地将西方读者带入故事,力求达致认知和情感上的认同,并适时地为西方读者理解报道填补文化鸿沟.读者访谈分析显示,传者与受者之间存在隐形文化壁垒,新闻故事的叙事质量对国际传播效果
塑造并传播榜样形象是中国共产党完成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雷锋是其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形象.梳理对历年《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对雷锋相关报道与评论,揭示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首先,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赋予了他无限的适应性与可能性;其次,20世纪毛泽东开国领袖的身份又使他具有特殊政治意义;再次,90年代以来"两报"上雷锋形象经历"祛魅"与"复魅"的过程使其适应了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最后,不同时期的伴生形象又不断使其真实可感.雷锋形象近60年来演变的过程,折射出了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环境的变化.
随着智能融媒体实践的逐步深入,新一轮媒介化进程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加深,城市品牌形象建构与传播正面临着确立"新尺度与新标准"的挑战.研究通过群体感知与城市管理两个维度及细分指标,以新"新一线"城市佛山为例,对媒介化环境下城市品牌形象现状和传播问题进行再探索,以期为相关同类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芝加哥传播学派的自我观强调现实经验中的他人和社会在构成“自我”中的决定作用.这可能导致个体意识和行为缺乏道德驱动力及道德可辩护性、消解个体社会责任及个体之间彼此
基于共同的意识形态基础、相近的创作原则要求、相同的服务新社会制度的工具理性,20世纪50年代中苏纪录电影理论的传播表现出强烈的同构性特征.两国之间从领袖到电影工作者,对纪录电影的认识,所使用概念的丰富多样,所赋予含义的深刻独到,在美学意义上所凸显的强烈的时代感、前卫感,都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这一现象对理解当今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实践和理论传播有重要的学理启示.
短视频构筑了一个多主体、去中心、大众化、短浅化的后现代景观,它在短时间内获得数亿拥趸,更多是依靠市场导向和欲望驱动.以美学的眼光去考察短视频内容,不难发现短视频虽源于生活却未高于生活,短视频带给人的生理快感也并不是高级精神愉悦层面的美感.短视频未来向好发展,仍需在构建和传递艺术美、生活美等领域下功夫.其实,短视频内容中包含着构建美的元素,未来需要进一步创化意象、营造生活美的氛围、挖掘民俗风情本身蕴含的美,才能实现短视频内容的美学升级.
在融媒体语境下,博物馆能够如多棱镜般折射出艺术史的多种开放维度.博物馆为艺术史的书写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我们重新认识艺术史提供了新的视野.博物馆与艺术史具有逻辑同
进入互联网时代,多元的媒介使用情境使得受众对时间的敏感度上升,从而引发了媒介多任务行为,大卫·哈维(David Harvey)所描述的“时空压缩”成为现实.相比其他媒介形式,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