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山东省农业和农村发展状况与2006年趋势展望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573338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山东省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十一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①农业和农村经济总量稳定增长;②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③产业化、标准化、外向化“三化联动”取得了明显成效;④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进一步增强;⑤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成效显著;⑥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这标志着山东省农业已进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发展环境十分有利.为确保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必须确立正确的发展策略,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新局面.
其他文献
山东经济在近几十年里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经济发展在全国都居于前列,产业结构也开始了逐步优化,但仍存在着不足。第一产业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且农业现代化水平还较低;第二产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都要面临的难题,也是我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广东从化市外来工进行问卷调查,进而分析了广东从化市外来工的来
2004年,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更直接、更明确、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山东省的情况看,无论是粮食生产、农民收
主导产业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同类型或相关联产业在特定时空集聚的过程。美国是一个以市场为主体进行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的典型国家。本文通过对美国主导产业的变迁的回顾.进一
目前农民工将外出务工视为经常性的就业模式,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并将继续遭遇就业冲击,农民工成为受影响最严重的就业群体之一。探寻金融危机对农民工
近年来,我国在部分流域对水源地进行了生态补偿,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财政转移支付、水权交易、异地开发以及生态补偿基金等模式,创新并丰富了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充盈了生态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