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儿腹泻是儿科中非常常见的疾病类型,夏秋季就是腹泻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婴幼儿,腹泻发生几率要更高。小儿腹泻常见症状包括排便频次增加,粪便不成形,呈蛋花汤样、水样或糖稀状。如果小儿腹泻得不到及时治疗,将会严重消耗患儿的津液元气,导致患儿脱水,严重时甚至造成气脱液竭的危险。若是患儿反复腹泻,一直得不到根本治疗,那么婴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不良影响。所以,对于婴幼儿腹泻情况,必须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婴幼儿腹泻虽然临床表现基本一致,但是根据实际情况,从中医角度分析,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同样的,不同类型的腹泻必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那么,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腹泻呢?区分腹泻类型,可以通过中医中的望闻问切,西医的粪便化验等方式鉴别,同时,临床中还有一个更方便的鉴别方法,那就是肛诊,通过观察患儿的肛门颜色,就能够帮助判断腹泻的具体类型。
肝门不红不肿。患儿的肛门如果呈现不红不肿的状态,那么这类腹泻属于脾虚泻,发病的原因在于患儿的脾胃相对较为虚弱,进而消化功能也就比较差,失去了正常的功能,进而导致患儿水谷不分,从而出现腹泻的病症。脾虚泻患儿的临床症状包括大便颜色发白或淡黄色,进食以后马上就有排便的情况,吃进去的食物无法顺利消化,排出粪便也缺乏力道,没有气味,小便的颜色清澈,通过对患儿的粪便进行检查,发现其中存在脂肪球。针对此类患儿的治疗,应该对其进行健脾补虚,选择的药物如果采用中医疗法可以選择参苓白术散,如果采用西医疗法,可以选择金双歧治疗。
红而不肿。患儿的肛门如果呈现红而不肿的状态,那么此类腹泻属于伤食泻。伤食泻发病的原因在于患儿因为进食的食物不当,例如乳糖不耐患儿进食的乳制品过多、过度进食副食类食物、食物过油过腻过重等等,导致患儿消化不顺利。伤食泻患儿的临床症状包括腹胀、呕吐,大便呈黄绿色,有黏液和奶瓣,气味比较腥臭,拒绝进食,对患儿的粪便进行检查能够发现少量的白细胞。针对此类患儿的治疗,临床中可以使用健脾消导的方法,如果采用中医治疗方案,可以选择三甲散、健胃消食片这类药物,如果采用西医治疗方案,可以通过液体疗法治疗。
红而肿。患儿的肛门如果呈现红而肿的情况,那么此类腹泻属于湿热泻。湿热泻患儿的病因是因为患儿体内湿气过重,由于秋天过于干燥导致患儿湿热下注,进而造成水谷不分。此类患儿的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泻速度快、大便颜色呈现绿色而且发粘,气味较为腥臭,小便颜色发黄,尿量变少,不愿意进食,腹胀,患儿多有啼哭、烦躁、发热的现象,有些患儿会出现轻微咳嗽和呕吐,对患儿的大便进行化验,能够发现红细胞和白细胞,另外还存在少量的脓球。针对湿热泻患儿的治疗,如果采用中医治疗方案,可以采用清热利湿的药物,例如香连散、六一散、双黄连片等等;如果采用西医治疗方案,可以采用抗生素液体疗法。另外,针对肛门红肿的情况,可以判断患儿存在炎症,应该使用消炎药膏对患儿进行外涂以防感染,西医药品可以选择可润乳膏,中医药品可以通过黄柏、黄岑用水浓煎,为患儿外涂。外涂药物每天使用3-5次为佳。
色暗乌。患儿的肛门如果呈现色暗乌的情况,那么此类患儿腹泻属于脾肾两虚泻,其病因为患儿身体较为虚弱,长时间腹泻无法停止,阳气不足,阴气损伤。此类患儿的临床症状包括腹部较软不胀,四肢发冷,精神较为萎靡,长时间闭目垂头,哭不出声音,大便呈鸭溏状。对于这类患儿的治疗,应该温补脾肾、益气固脱。针对脾肾两虚泻患儿的治疗,中医疗法可以选择十全大补丸、桂附理中散、独参汤、参苓白术散等内服药物治疗,同时外用胡椒暖脐法。另外,除了中医治疗方案以外,还应该同时使用西医治疗,输液救治患儿,避免患儿出现脱水、脱肛的情况。
肝门不红不肿。患儿的肛门如果呈现不红不肿的状态,那么这类腹泻属于脾虚泻,发病的原因在于患儿的脾胃相对较为虚弱,进而消化功能也就比较差,失去了正常的功能,进而导致患儿水谷不分,从而出现腹泻的病症。脾虚泻患儿的临床症状包括大便颜色发白或淡黄色,进食以后马上就有排便的情况,吃进去的食物无法顺利消化,排出粪便也缺乏力道,没有气味,小便的颜色清澈,通过对患儿的粪便进行检查,发现其中存在脂肪球。针对此类患儿的治疗,应该对其进行健脾补虚,选择的药物如果采用中医疗法可以選择参苓白术散,如果采用西医疗法,可以选择金双歧治疗。
红而不肿。患儿的肛门如果呈现红而不肿的状态,那么此类腹泻属于伤食泻。伤食泻发病的原因在于患儿因为进食的食物不当,例如乳糖不耐患儿进食的乳制品过多、过度进食副食类食物、食物过油过腻过重等等,导致患儿消化不顺利。伤食泻患儿的临床症状包括腹胀、呕吐,大便呈黄绿色,有黏液和奶瓣,气味比较腥臭,拒绝进食,对患儿的粪便进行检查能够发现少量的白细胞。针对此类患儿的治疗,临床中可以使用健脾消导的方法,如果采用中医治疗方案,可以选择三甲散、健胃消食片这类药物,如果采用西医治疗方案,可以通过液体疗法治疗。
红而肿。患儿的肛门如果呈现红而肿的情况,那么此类腹泻属于湿热泻。湿热泻患儿的病因是因为患儿体内湿气过重,由于秋天过于干燥导致患儿湿热下注,进而造成水谷不分。此类患儿的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泻速度快、大便颜色呈现绿色而且发粘,气味较为腥臭,小便颜色发黄,尿量变少,不愿意进食,腹胀,患儿多有啼哭、烦躁、发热的现象,有些患儿会出现轻微咳嗽和呕吐,对患儿的大便进行化验,能够发现红细胞和白细胞,另外还存在少量的脓球。针对湿热泻患儿的治疗,如果采用中医治疗方案,可以采用清热利湿的药物,例如香连散、六一散、双黄连片等等;如果采用西医治疗方案,可以采用抗生素液体疗法。另外,针对肛门红肿的情况,可以判断患儿存在炎症,应该使用消炎药膏对患儿进行外涂以防感染,西医药品可以选择可润乳膏,中医药品可以通过黄柏、黄岑用水浓煎,为患儿外涂。外涂药物每天使用3-5次为佳。
色暗乌。患儿的肛门如果呈现色暗乌的情况,那么此类患儿腹泻属于脾肾两虚泻,其病因为患儿身体较为虚弱,长时间腹泻无法停止,阳气不足,阴气损伤。此类患儿的临床症状包括腹部较软不胀,四肢发冷,精神较为萎靡,长时间闭目垂头,哭不出声音,大便呈鸭溏状。对于这类患儿的治疗,应该温补脾肾、益气固脱。针对脾肾两虚泻患儿的治疗,中医疗法可以选择十全大补丸、桂附理中散、独参汤、参苓白术散等内服药物治疗,同时外用胡椒暖脐法。另外,除了中医治疗方案以外,还应该同时使用西医治疗,输液救治患儿,避免患儿出现脱水、脱肛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