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来源 :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f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灌区改造工程建设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灌溉工程中存在着实际灌溉效益低于工程设计灌溉效益的普遍现象,渠道工程建设完工后效益得不到持久发挥,因此,灌区工程建设与管理中,我们应按照"建管并重"的建设思想,结合当地实际,实现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双重完善,促进工程建设效益的充分发挥.
其他文献
N型乙酰胆碱受体通道的脱敏表现为通道开放概率的衰减,而通道开放时间和开放电流的变化不大,提示脱敏是全或无的.当[Ca2+]0=12.0mmol/L时,脱敏50%约用时11.5分钟;[Ca2+]0=0mm
本文应用流式细胞分选仪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了IL-3和羟基脲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IL-3和羟基脲分别诱导K562细胞,不能引起细胞凋亡;而IL-3和羟基脲
本文论述了白细胞介素-1(IL-1)的信号转导通路及其在胚胎植入中的调节作用.指出:在胚胎植入过程中,IL-1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非唯一的重要因子,成功的胚胎植入需要多种细
以长白山红松阔叶林林冠木的年龄资料为基础,分析林木树冠重叠与年轮径向生长的关系;通过林冠空隙边缘的空隙边缘株的干扰释压分析,揭示林冠空隙集中形成的动态规律。红松林相邻林木间的理论树冠重叠率与年轮径向生长呈显著负相关,不同树种间存在不同的竞争和协同关系;红松林中除个别小空隙是经过一个集中形成期形成外,大部分空隙是经过2~3个集中形成期形成的,1900~1920和1910~1930是大部分空隙的集中形
Both dusky thrush( Turdus numanni) and Amur corktree ( Phellodendron amurense) are only distributed in East Asia. Dusky thrush pass through or stay at the distr
自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ATCC31272)中分离出了3种不同类型的菌株,其中只有产灰色孢于的菌株能产生阿维菌素(Avermectins),摇瓶发酵单位约100μg/mL.经高频电
从云南西双版纳产的三台花(Clerodendrum serratum var. amplexifolium Moldenke)的地上部分分离到6个化合物, 它们的结构通过波谱解析(包括2D NMR 技术)得到鉴定.其中化合物
采用根箱分隔栽培试验法,进行了磷高效与磷低效小麦基因型根际土壤pH 与有效磷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根际土壤pH 和有效磷含量皆明显低于外围土壤,表现出明显的根际效应特征;磷高效基因型小麦的根际pH 和有效磷含量明显低于磷低效基因型,pH 变异范围和磷素亏缺区也表现出明显较大。为了进一步验证磷高效小麦基因型的这一根际特征,同时进行了施用水溶性、枸溶性磷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水溶性磷肥对根际p
将6~14代的人胚胎成纤维细胞以0.5、0.62、0.89和1.12 ℃/min的降温速率用胚胎冷冻法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解冻活率达到0.83~0.93.并证明平衡时间以2~2.5 h为宜,诱发结晶步骤可以
大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增强农业抗灾能力,而且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