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在校大学生网络借贷情况调查及高校引导策略探析

来源 :财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lo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于大学生参与网络借贷的研究中,质化研究占了大多数,而极小部分的量化研究依然停留在现象描述。对于大学生参与网络借贷原因探索,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总结;对于大学生参与网络借贷产生不良后果的治理,针对大学生又缺乏实际依据的可行性建议。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发现:家庭收入在中等偏上水平的高年级女生更倾向于参与网络借贷;在校大学生对网络借贷认知度越高越倾向于不参与网络借贷。并据此对高校引导大学生合理参与网络借贷给出了建议。
  网络借贷 计划行为理论 自我效能
  引言
  早在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要求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理机制。
  研究者基于大学生群体,从计划行为理念出发,设计调查问卷,在小范围地测试之后,面向郑州地区7所高校发放,历时半年收集问卷1200份。旨在素描高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参与网络借贷的情况,分析高校大学生参与网络借贷的原因,为高校网络借贷研究做补充,同时向高校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建言献策。
  文献综述
  所谓的P2P网络借贷,就是个体之间或者点对点的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一种新型借贷方式,英文为Peer to Peer Lending或者Person to Person Lending,简称P2P或人人贷。P2P起源于英国,世界上第一个P2P网络借贷平台——Zopa 2005年在英国诞生,成熟于美国,Prosper和Lending Club成为其代表性的P2P网络借贷平台。
  我国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是2007年成立的“拍拍贷”,截至2016年12月底,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达到了2448家.随着监管政策法规的出台,收益率下降,P2P网络借贷平台面临着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洗牌,为了能在未来的金融市场站稳脚跟,更多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开始把目光和战略布局瞄向了大学校园金融市场,于是P2P网络信贷平台纷纷进驻校园,占领校园市场,与此同时,大学校园旺盛的消费需求和大学生群体有限的购买能力为P2P网络借贷平台进军校园金融市场埋下了伏笔。
  大学生参与网络借贷这一话题,虽然有学者指出了其中的优点:网络借贷在近些年比较流行,因为其短平快的特点,能够让人在短时间内借到资金用来周转,甚至可以“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杜忠原,2017)但是在国内的众多研究中多数学者在讨论大学生参与网络借贷时,更多的关注的是这一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校园不良网贷会利用部分大学生缺乏金融知识这一特点,引诱大学生过度消费;其次,校园不良网贷往往采取“高利贷”“诱导贷款”等不良方式引诱大学生陷入“连环贷”的陷阱。(谢德光,宋雪芹,2016)甚至有些大学生因为债台高筑而选择铤而走险,走上了的犯罪道路。这些不良网贷问题给校园稳定和社会和谐埋下了巨大隐患。(刘超 杨千慧 郑洁,2016)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大学生参与网络借贷的研究中,质化研究占了大多数,而极小部分的量化研究依然停留在现象描述。对于大学生参与网络借贷原因探索,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总结;对于大学生参与网络借贷产生不良后果的治理,针对大学生又缺乏实际依据的可行性建议。对于哪些大学生群体更倾向于参与网络借贷、大学生对网络借贷的认知是否会影响网络借贷参与行为,目前的研究中并没有回答,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的空间。
  研究假设
  在本研究中,不同性别、学历等因素对网络借貸的需求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本研究的研究假设一如下:
  H1:大学生对网络借贷的使用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H2:大学生的网络借贷行为在学历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H2a:大学生对网络借贷的认知在学历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H2b:大学生对网络借贷的态度在学历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H2c:大学生对网络借贷的使用在学历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H3:大学生的生源地在其网络借贷的使用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H4:大学生对网络借贷的使用与其人均家庭收入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中介变量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H5:大学生对网络借贷的知晓度会与其对网络借贷的使用存在相关性。
  研究设计
  (1)概念的界定
  网络借贷指在网上实现借贷,借入者和借出者均可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实现借贷的“在线交易”。在本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为在校大学生,对于该群体参与网络借贷额度往往较低。因此,本研究中“网络借贷”主要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目前以“蚂蚁花呗”为代表的网络金融服务,主要是提供一种类似于传统信用卡的“透支功能”;而以“蚂蚁借呗”为代表的网络金融服务,主要是贷款服务。在本研究中,无论是网络平台提供的“透支服务”还是“贷款服务”均理解为网络借贷。
  (2)问卷设计
  在问卷的构成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生源地、家庭构成、生活费金额和来源、每月支出以及消费层次的考察,是否参与网络借贷等。
  本问卷的第二部分主要是有关计划行为理论中相关变量的测量。在问卷编制过程中,主要参考了《基于延伸的计划行为理论的网络游戏持续使用研究》(姚涛)、《计划行为理论相关变量测量研究》(赵明)中的量表,为了切合研究主题,将主题词进行了替换。
  问卷完成以后,选取了24名同学进行了小范围预试,剔除3名无效样本后对问卷整体的可信性进行了分析,问卷整体可信性中克朗巴哈系数为0.921,问卷内部一致可靠性属于优秀。正式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收回1089份,根据填写问卷的时间,我们剔除了用时较少的问卷,有效问卷为1069份。数据结果自动录入问卷星,数据使用SPSS24.0进行统一分析和处理。   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消费情况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1069分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得出:4每月支出在1500元以下的同学有917人,占总人数的85.8%。在“您每个月可获得的生活费”问题上,即每个月可获得生活费在1500元以下的同学有902人,占总人数的84.8%。
  在回答“您的生活费是否够用”问题时,大学生生活费不够用和基本够用的同学占比62.8%由此可见,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费并不宽裕,一旦消费情况发生变动(如购买衣服),就会产生资金需求。
  研究者对相关 “您每个月可获得的生活费”“您每个月的支出”和“您的生活费是否够用”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生活费是否够用和每个月获得的生活费不相关,和每个月的消费支出呈现正相关。这也就意味着,目前的情况下,单方面的增加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决定大学生生活费是否够用的是“每个月的支出”,即部分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存在一定的问题,最终导致了“生活费不够用”。
  (2)大学生网络借贷参与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借贷的使用方面,559位同学从未参与过网络平台借贷,占调查总人数的52.3%;510名同学参与过不同平台的网络借贷服务。在回答“您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哪些网络借贷平台”问题时,859人知道“蚂蚁花呗”,占总调查人数的80.4%;316位同学知道“京东白条”,占总数人的29.6%;240名同学知道“借贷宝”,占总人数的22.5%。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对网络借贷平台是了解的,但超过一半的同学从未参与过网络平台借贷。
  1.大学生网络借贷行为与性别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借贷行为的调查研究,我们对其性别与参与借贷的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大学生网络借贷的使用行为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08<0.01),研究假设1成立。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女生更倾向于参与网络借贷。
  2.大学生网络借贷认知、态度和行为与学历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我们测试了大学生对于网络借贷的认知、态度和使用三个维度,进而分析网络借贷行为与学历的关系。
  由此可见,大学生网络借贷的认知、态度、使用情况在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00<0.01,研究假设2完全成立。
  3.大学生网络借贷使用与生源地
  为了研究大学生网络借贷使用情况存在差异的原因,我们在问卷中调查了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大学生对于网络借贷的使用在生源地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21>0.05),即研究假设3不成立。
  4.大学生对网络借贷的使用与其人均家庭收入情况
  通过调查大学生的人均家庭收入情况,我们发现,在1069名被测大学生中,125名大学生人均家庭收入在768元以下,有近四分之一的大学生人均家庭收入在769-1409元之间,而有25.6%的大学生人均家庭收入在1410-2405元之间。参与网络借贷最多的群体是人均家庭收入在1410-2405元之间的大学生群体,即中等偏上收入家庭的大学生更容易使用网络借贷,但是,人均家庭收入高于3803元的大学生参与网络借贷的比例较少,只有39.3%。大学生的网络借贷使用与其人均家庭收入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p=0.001<0.01),即研究假设4成立。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家庭收入越高,越不容易参与网络借贷。
  5.大学生对网络借贷的知晓度与其网络借贷的使用。
  随后,我们对“大学生对网络借贷的知晓度”和“网络借贷的使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网络借贷的知晓度与其网络借贷的使用情况的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 0.000<0.01))即大学生对于网络借贷的了解程度越高,越不容易参与网络借贷。因此,我们认为大学生对网络借贷的知晓度与其网络借贷的使用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0<0.01),即研究假设5成立。
  结论与讨论
  (1)大学生网络借贷参与者的群体特征
  通过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中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使用网络借贷,年级越高越倾向于参与网络借贷、家庭收入中等偏上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参与网络借贷。笔者据此认为:首先,在校大学生年级越高,知识储备和仍生经验越进一步得到丰富,对于网络借贷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即认为自己能够在自我可控的前提下使用网络借贷。其次,家庭收入在中等偏上水平的在校大学生,因为家庭条件优越,长期以来养成了较高水平的消费习惯,资金需求较为旺盛,因此更倾向于参与网络借贷。高校在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借贷时,可以重点关注这一群体。
  (2)注重培养学生理性、有度的消费习惯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生活费是否够用和每个月获得的生活费不相关,和每个月的消费支出呈现正相关。这也就意味着,目前的情况下,单方面的增加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决定大学生生活费是否够用的是“每个月的支出”,即部分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存在一定的问题,最终导致了“生活费不够用”。因此高校在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借贷时,通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增加学生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大学生“资金不够用”的难题,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日常的管理教学中,通过合理的方式培养大学生理性、有度的消费习惯。
  (3)提高“网络借贷”的宣传普及工作
  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网络借贷的知晓度与其网络借贷的使用情况的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大学生对于网络借贷的了解程度越高,越不容易参与网络借贷。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大学生对网络借贷知晓度越高即意味着更清楚网络借贷的使用规则、违约风险,对于参与网络借贷使用后可能带来的后果越明晰,因此在参与网络借贷时能够更加的谨慎克制。相反,那些对于网络借贷一知半解的在校大学生,在利弊并未明确的情况下参与了网络借贷。据此,笔者建议高校在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借贷时,提高“网络借贷”的宣传普及工作,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对于网络借贷有一个清晰、理性的认识,那么大学生在参与网络借贷时就可能会变得更加的谨慎、克制。
  作者简介:刘千才(1991),男,汉族,河南驻马店,硕士,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450001
  李佳(1994),女,汉族,河南许昌,硕士,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450001
  [1] 王建刚.校园网络借贷的风险与规制[J].金融视线,2017年1月.
  [2] 王俊锴,孔祥东.大学生网络借贷现状、问题、成因及对策问题分析[J].才智,2017.
  [3] 闫岩.计劃行为理论的产生、发展和评述[J].国际新闻界,2014(07).
  [4] 姚涛.基于延伸的计划行为理论的网络游戏持续使用研究[D],2006.
  [5] 赵明.计划行为理论相关变量测量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04).
其他文献
针对水下目标探测的多声传感器信息处理和协同对抗多目标对战策略,研究了声呐信号探测与协同对抗决策关联,分析了声传感信号的特点,给出了声探测信号恢复与分离的处理算法,建
目前,船舶清洗系统的爬壁机器人普遍采用无线工控机进行控制,为了改进无线工控机不能实时显示现场工况和状态信息以及自动寻径控制的缺点,研制了一种控制系统以实现控制的远
营销的核心驱动力——&#39;人&#39; (1)数字化时代被赋权的消费者 CNNIC 报告指出,截至 2016 年 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其中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48亿. 消费者的身份
期刊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零售商业由于其方便快捷、便于选购的特点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开始发展壮大。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商业连锁企业也成为零售商进行销售的一种主要业务模式。零售商业的发展在给连锁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立足于我国商业连锁企业的日常经营模式,从财务角度入手,分析其在经营中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并由此提出相应的财务风险规避措施,望能够为实务中的连锁企业财务管理提供相应的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