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的催汤颗粒治疗新冠肺炎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w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数据库对催汤颗粒主要化学成分和潜在靶点进行整理,获取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PPI)图,对核心靶点展开分析;运用分子对接技术虚拟筛选与病毒结合力较强的活性成分,预测可能的结合位点.筛选获得催汤颗粒化合物120个,涉及479个核心靶点,与冠状病毒靶点(351个)交叉60个.催汤颗粒主要对细胞表面信号转导、分子功能、磷酸化和转录等生物学过程起调节作用,KEGG通路主要涉及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病毒感染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催汤颗粒中多个核心成分与SARS-CoV-23CL水解酶及ACE2的
其他文献
采用天然的黄铁矿作为活化剂活化过硫酸盐(PS)降解罗丹明B(RhB).考察了黄铁矿用量、初始pH值、PS浓度、共存阴离子等因素对RhB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铁矿可以高效地活化PS降解RhB.在RhB浓度为20 mg·L-1,黄铁矿用量为1.0 g·L-1,PS浓度为0.5 mmol·L-1,pH=5,180 min时RhB可以完全降解.当溶液初始pH值在3~9时,RhB都能被快速降解.Cl-、NO-
水热法合成的棒状CeO2载体(CeO2-R)经过高温NH3氮化,得到了氮化的CeO2载体(N-CeO2-R).采用满孔浸渍法浸渍活性金属Ni,通过XRD、TEM、XPS和H2-TP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载体及催化
经济生活的质量提升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化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愈发关注信息化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的应用。我国土木工程发展中,须充分重视创新型、先进型施工技术和工艺、理念的优势,积极推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过程向环保化、科学化、信息化方向发展。通过应用工程成本管控、绿色节能技术,可为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建筑行业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持。文章论述了土木工程的新型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创新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策略,以不断优化土木工程效益。
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隧道岩土工程数量逐渐增多。在这一背景下,隧道为人们的出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在隧道工程项目开始建设前,岩土工程勘察是施工的关键内容,通过对岩土工程进行勘察,可使相关人员明确隧道的地质条件、施工环境、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