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加强质量管理,既是我国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社会对高校在新时期提出的新要求。教学质量是教育界永恒的主题,但其内容与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中国高等教育有了很大发展,重点大学的办学目标在不断提升,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次强调本科教学质量,含义是什么呢?是增加经费投人、规范教学秩序,还是改善教学手段、鼓励教师教学?显然,这些正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
1.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质量是针对目标而言的,教学质量应该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评价。我们已经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讨论,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全面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要求,这是相当重要的人才价值观的调整,是培养目标的提升。相应地,应该调整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从更完善的目标来评价质量问题。
质量管理的基本逻輯是目标与手段之间的相关性,我们认为什么是教学质量,意味着我们认为什么是人才培养目标。正在检查的教学经费、教学手段等因素,虽然关系到教学质量,但不足以评价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所以,今天面临的问题,要么是质量内容有疏漏,要么是培养目标没有落实,至少从逻辑上说是这样。
教学经费、教学手段等因素是教学质量的一般保障,或者叫办学基本保障。这些基本保障条件是伴随着办学始终的,今天强调它们,或许由于我们只关注一般性问题,或许由于办学基本保障出现了问题,但无论什么原因,都没有把培养目标与质量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于学生素质、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需要提供什么?大学已经提供了什么?无论在理论上或口头上讲得怎样,必须要有可以检查的东西。诚然,培养目标是难以评估的,但培养目标必须通过教学内容与管理方式来实现,教学内容与管理方式的针对性是应该清晰的。所以,评价当今的教学质量,应该注重教学内容更新与管理制度改革的因素。
2.以学生需求为依据。我们评价教学质量大多是针对学校与教育工作者,比较忽视学生与教学质量的关系,这样的视角与立场,有必要予以调整。首先,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质量的要求,而培养目标既有社会要求,又有个性要求,学生是教学质量的需求主体,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如“只强调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忽视教育在培养个性、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尽可能发展方面的价值”很难算是一个好的培养目标;其次,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也是教学成本的分担者,学生的学习权利是否得到充分的保障,学生的学习机会是否得到充分提供,这是教学效果的基本体现;再者,教学质量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产物,学校与教育工作者是教学的引导者与保障条件的提供者,学生是教学的参与者与保障条件的使用者,学生对教学质量既有责任,也有评价的权利;最后,质量评价体现在保障条件上,保障条件要在学生的身上体现出效果,质量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
二、需要补充的质量内容与标准
对教学质量内容,我们已经有很多的认识。但随着培养目标的转移和提升,教学质量内容需要补充,质量意识需要完善。简单地讲,培养目标或口号与教学实践之间严重缺乏对应关系,评价现行教学工作的质量问题,并不等于发现影响培养目标的关键问题,就像经费数量和教学手段等因素并不足以评价品行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质量一样。为了服从新的培养目标,我们应该调整本科教学实践的思路,要立足于学生需求,全面地提供学习内容,开放地提供选择机会。根据这个思路,在现行教学质量内容的基础上,应该增加两部分内容:评价一个学校教学资源的内容种类是否丰富;评价这些资源管理是否开放。通过检查学生得到的资源和机会,不仅可以分析需求,而且可以提出管理任务。事实上,如果依此检查教学质量的话,一定会发现工作中很多欠缺。
1.资源种类的丰富程度。评价大学的教学质量,要有资源种类的标准,因为人才培养的效果与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有必然的关系。单一的资源难以创造综合的培养效果。所以,应该增加一些教学质量内容,必须检查一下本科生有什么机会?比如:与教师个别交流、校际交流、国际交流的机会,选择专业与学位的机会,参加社会活动、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的机会,接受写作或演讲训练的机会等。
我们经常在提倡这个或那个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应该具备这种或那种能力,但这些都应该落实在教学环节之中:要学生了解新知识和技术,那就要检查一下学校建设了多少新课程;要学生有宽阔的知识面,那就要检查一下学校的课程体系里有多少知识点;要学生具备国际化的视野,那就要检查一下学校有多少语种、多少外国文化与艺术类课程;要学生具备沟通的能力,那就要检查一下学校给他们多少交流的机会;强调个性化、复合性人才培养,那就要检查一下学校给学生多少选择专业、学位或学校的机会。
教育部1998年下发《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明确规定:本科教育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强调素质教育,但如果学生没有相当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如何培养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如何养成终身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就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来说,这些确实是学生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学校的需要。
一般来说,四年制本科生在校期间要修读约40~50门次的课程,但不同的课程对培养效果是有差异的,所以,大学首先要有相当多的课程,不仅要总数多,而且要生均课程数多。不能满足于学生有课上,而是要有课选,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建设目标。其次,大学课程要有相当多种类,这就是知识与思想资源的优势体现,课程多而内容单一,同样会制约培养效果的。
2.资源管理的开放程度。在资源条件一定的前提下,管理可以产生效益。资源是否能够有效地向学生提供,这体现在开放程度上。机会不是简单地指资源多少,而是与提供的方式有关。教学质量体现在学生可以获得的机会中,不是体现在资源中,就像图书馆既要有藏书量,又要便于借阅。开放教学管理并使得学生受益,这才是教学质量价值导向。
开放以公开为前提。资源的丰富程度是与需求量对应的,公开是形成需求与供应之间合理关系的最简洁的办法,是调节资源的有效机制。所以,我们可以检查一个学校提供各种资源的管理办法,检查对学生申请的准入限制和操作程序,检查它的开放程度。有时,虽然资源不很丰富,但开放管理水平很高,说明学校的管理意识和能力比较出色。从我国的教育资源条件来说,这种质量意识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办学的经济实力不可能很快达到先进水平,那么,我们的管理意识与能力更应该加快提高,要从管理中获得最大效益。
教学资源的开放管理,是要让最大多数的学生可以平等的申请与选择,是要让制约学生选择的因素变得最少。我们讲课程向学生开放,专业向学生开放,必须要改变学籍管理与院系行政管理制度,否则学生未必能真正得到机会。我们已经有不少改革计划,如精品课程、示范性专业或实验室、优秀教材、优秀教师引进。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等,但究竟有多少学生受益?
大学人才培养说到底就是提供机会,高等教育发展就是要检查学生的机会是否越来越多,这点不能异化,不能空洞化。中国的大学生机会还是太少,我们评价一所学校、一个教师、一门课程、一种教材,我们的标准是否以学生为中心了?究竟是为了给学生机会,还是在为了其他什么?作为发展中的大学,建设需求多,资源不充裕,很容易分散办学的注意力,很容易忽视学生地位与利益,这是一个问题。所以,评价教学质量的状况,不仅要有总量指标与标准,更需要强凋学生人均指标。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真正走上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做好教学质量管理,我们应该在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进行理性和冷静的思考。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一、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
1.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质量是针对目标而言的,教学质量应该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评价。我们已经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讨论,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全面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要求,这是相当重要的人才价值观的调整,是培养目标的提升。相应地,应该调整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从更完善的目标来评价质量问题。
质量管理的基本逻輯是目标与手段之间的相关性,我们认为什么是教学质量,意味着我们认为什么是人才培养目标。正在检查的教学经费、教学手段等因素,虽然关系到教学质量,但不足以评价素质教育、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所以,今天面临的问题,要么是质量内容有疏漏,要么是培养目标没有落实,至少从逻辑上说是这样。
教学经费、教学手段等因素是教学质量的一般保障,或者叫办学基本保障。这些基本保障条件是伴随着办学始终的,今天强调它们,或许由于我们只关注一般性问题,或许由于办学基本保障出现了问题,但无论什么原因,都没有把培养目标与质量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于学生素质、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需要提供什么?大学已经提供了什么?无论在理论上或口头上讲得怎样,必须要有可以检查的东西。诚然,培养目标是难以评估的,但培养目标必须通过教学内容与管理方式来实现,教学内容与管理方式的针对性是应该清晰的。所以,评价当今的教学质量,应该注重教学内容更新与管理制度改革的因素。
2.以学生需求为依据。我们评价教学质量大多是针对学校与教育工作者,比较忽视学生与教学质量的关系,这样的视角与立场,有必要予以调整。首先,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质量的要求,而培养目标既有社会要求,又有个性要求,学生是教学质量的需求主体,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如“只强调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忽视教育在培养个性、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尽可能发展方面的价值”很难算是一个好的培养目标;其次,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也是教学成本的分担者,学生的学习权利是否得到充分的保障,学生的学习机会是否得到充分提供,这是教学效果的基本体现;再者,教学质量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产物,学校与教育工作者是教学的引导者与保障条件的提供者,学生是教学的参与者与保障条件的使用者,学生对教学质量既有责任,也有评价的权利;最后,质量评价体现在保障条件上,保障条件要在学生的身上体现出效果,质量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
二、需要补充的质量内容与标准
对教学质量内容,我们已经有很多的认识。但随着培养目标的转移和提升,教学质量内容需要补充,质量意识需要完善。简单地讲,培养目标或口号与教学实践之间严重缺乏对应关系,评价现行教学工作的质量问题,并不等于发现影响培养目标的关键问题,就像经费数量和教学手段等因素并不足以评价品行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质量一样。为了服从新的培养目标,我们应该调整本科教学实践的思路,要立足于学生需求,全面地提供学习内容,开放地提供选择机会。根据这个思路,在现行教学质量内容的基础上,应该增加两部分内容:评价一个学校教学资源的内容种类是否丰富;评价这些资源管理是否开放。通过检查学生得到的资源和机会,不仅可以分析需求,而且可以提出管理任务。事实上,如果依此检查教学质量的话,一定会发现工作中很多欠缺。
1.资源种类的丰富程度。评价大学的教学质量,要有资源种类的标准,因为人才培养的效果与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有必然的关系。单一的资源难以创造综合的培养效果。所以,应该增加一些教学质量内容,必须检查一下本科生有什么机会?比如:与教师个别交流、校际交流、国际交流的机会,选择专业与学位的机会,参加社会活动、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的机会,接受写作或演讲训练的机会等。
我们经常在提倡这个或那个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应该具备这种或那种能力,但这些都应该落实在教学环节之中:要学生了解新知识和技术,那就要检查一下学校建设了多少新课程;要学生有宽阔的知识面,那就要检查一下学校的课程体系里有多少知识点;要学生具备国际化的视野,那就要检查一下学校有多少语种、多少外国文化与艺术类课程;要学生具备沟通的能力,那就要检查一下学校给他们多少交流的机会;强调个性化、复合性人才培养,那就要检查一下学校给学生多少选择专业、学位或学校的机会。
教育部1998年下发《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明确规定:本科教育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强调素质教育,但如果学生没有相当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如何培养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如何养成终身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就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来说,这些确实是学生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学校的需要。
一般来说,四年制本科生在校期间要修读约40~50门次的课程,但不同的课程对培养效果是有差异的,所以,大学首先要有相当多的课程,不仅要总数多,而且要生均课程数多。不能满足于学生有课上,而是要有课选,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建设目标。其次,大学课程要有相当多种类,这就是知识与思想资源的优势体现,课程多而内容单一,同样会制约培养效果的。
2.资源管理的开放程度。在资源条件一定的前提下,管理可以产生效益。资源是否能够有效地向学生提供,这体现在开放程度上。机会不是简单地指资源多少,而是与提供的方式有关。教学质量体现在学生可以获得的机会中,不是体现在资源中,就像图书馆既要有藏书量,又要便于借阅。开放教学管理并使得学生受益,这才是教学质量价值导向。
开放以公开为前提。资源的丰富程度是与需求量对应的,公开是形成需求与供应之间合理关系的最简洁的办法,是调节资源的有效机制。所以,我们可以检查一个学校提供各种资源的管理办法,检查对学生申请的准入限制和操作程序,检查它的开放程度。有时,虽然资源不很丰富,但开放管理水平很高,说明学校的管理意识和能力比较出色。从我国的教育资源条件来说,这种质量意识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办学的经济实力不可能很快达到先进水平,那么,我们的管理意识与能力更应该加快提高,要从管理中获得最大效益。
教学资源的开放管理,是要让最大多数的学生可以平等的申请与选择,是要让制约学生选择的因素变得最少。我们讲课程向学生开放,专业向学生开放,必须要改变学籍管理与院系行政管理制度,否则学生未必能真正得到机会。我们已经有不少改革计划,如精品课程、示范性专业或实验室、优秀教材、优秀教师引进。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等,但究竟有多少学生受益?
大学人才培养说到底就是提供机会,高等教育发展就是要检查学生的机会是否越来越多,这点不能异化,不能空洞化。中国的大学生机会还是太少,我们评价一所学校、一个教师、一门课程、一种教材,我们的标准是否以学生为中心了?究竟是为了给学生机会,还是在为了其他什么?作为发展中的大学,建设需求多,资源不充裕,很容易分散办学的注意力,很容易忽视学生地位与利益,这是一个问题。所以,评价教学质量的状况,不仅要有总量指标与标准,更需要强凋学生人均指标。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真正走上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做好教学质量管理,我们应该在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进行理性和冷静的思考。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